中国珠宝品牌 中国珠宝,从“贴牌”到“造牌”



   记中国首饰行业唯一标志性品牌企业浙江日月集团 

  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10年,我国珠宝市场的销售额约有1800亿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10%以上。届时,中国将取代欧美,成为继日本之后全球最重要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据业内人士介绍,虽然中国的深圳是世界珠宝的集散地,中国现已成为珠宝首饰的制造大国,却不是品牌大国。1月14日,记者通过采访中国最大的首饰制造和全球最大的铂金链条生产企业——浙江日月集团,看到了民族品牌的希望。日月集团已经实现从“制造”向“创造”转变,企业的发展史也是中国首饰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贴牌制造”到“创造铂金新市场” 

  1987年,日月集团与上海老凤祥的前身——上海远东金银饰品厂合作,在绍兴建立了远东分厂,贴牌生产“老凤祥”首饰并在江、浙、沪等地自行销售。 

  1992年,绍兴分厂改名为浙江老凤祥首饰厂,这一年位列行业产销量第一。 

  但是到了1993年,浙江老凤祥在上海被设定了销售限额,超出部分要交由上海老凤祥代销。更严重的是,几个月后上海工艺美术总公司(远东的母公司)开出了第一家“老凤祥银搂”分号,便要求浙江老凤祥首饰厂一年内与“老凤祥”品牌脱钩。 

  这一年,第一次前往日本考察的总经理虞兔良正好发现了“新大陆”,他看到很多日本女人都佩戴着一种非常漂亮很有光泽的白色金属首饰——铂金首饰。考虑到当时的中国市场只有黄金制品,铂金是一个空白点。虞兔良便决定采用与国外合资“全面嫁接”的方式将铂金首饰引入中国。于1994年在中国市场首家引入铂金首饰,从而开创了中国铂金首饰市场的先河。 

  在随后的短短五年时间内,铂金首饰一跃成为中国内最受欢迎的首饰产品,中国也成为世界铂金消费第一国。日月集团生产的明牌首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铂金首饰制造业的领导者。此举真正奠定了明牌在国内行业的领导地位,亦是对中国首饰行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1994年是日月值得纪念的年份,因为老帅虞阿五(董事长)和少帅虞兔良不但创立了自有品牌“明牌”, 成立日月集团,还开创了一个铂金新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从“制造产品”到“创造品牌” 

  1999年,日月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铂金首饰生产商和中国最大的首饰生产商,这一年,虞阿五安心地将企业经营交给虞兔良全面打理,自己只负责重大投资和资源整合两项事宜。 

  36岁的虞兔良自从父亲手中正式接管了日月,便开始了明牌的品牌建设之旅。 

  于是,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虞总一面抓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一面非常注重自有销售网络的建设。从1998年在南京开设第一家明牌首饰专卖店至今,公司已在全国各地开设了连锁专卖店、店中店300家,这不仅是明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也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础。 

  如今,明牌首饰年销售近30亿元,不仅是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 也是被中国品牌研究院评定为中国首饰行业唯一标志性品牌。所谓的标志性品牌,是指能够代表中国,并在全球同行业中较有影响力的品牌。每一个行业只评出一个品牌,只有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品牌才有资格参加“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的评比”活动。所以,这一荣誉也是珠宝首饰行业的最高荣誉。 

  不仅仅如此。2006年10月,明牌还与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道参与制定了《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等行业标准,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中国珠宝品牌 中国珠宝,从“贴牌”到“造牌”
  从“民族品牌”到“世界品牌” 

  为创建世界品牌,日月已经从战略上作好了准备,不但积极整合上下游各类资源,还在产业上下游全面扩张:一方面,扩大专卖店和店中店的数量,并将800家经销商逐步转变为加盟商;另一方面,积极向上游挺进,控制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现在,明牌是世界黄金协会、国际铂金协会、DTC国际钻石推广中心在中国区的首要战略合作伙伴;同时已在内蒙及东北地区拥有了多个黄金矿权,保有储量近50吨,并与云南、四川等地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位于新疆的阿勒泰地区一处金矿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开掘。 

  其次在战术上,明牌的销售渠道从批发为主转向以零售为主,竞争策略从成本竞争转向品牌竞争。在国内市场,明牌首饰专卖店的销售量已**于竞争对手。产品并出口到日本、法国、意大利、香港等国家(地区),跻身国际市场,累计出口近5000万美元。 

  最后,日月还将加大镶嵌首饰的新款开发和营销推广,进行积极的人才战略储备。明牌首饰不仅每年要投入数千万的费用用于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还拿出数千万元用于新品的营销推广工作。同时还从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浙江大学的高等院校引进管理营销人才和珠宝专业人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7535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形象,从巨龙变大熊猫收藏 大熊猫图片

《环球时报》 2008年6月美媒体认为,地震让世界重新考量对中国的看法中国形象,从巨龙变大熊猫美国广播公司6月3日报道,原题:从巨龙到大熊猫:一个全新的中国?在这场不可抗拒的大灾难中,一点光亮已经从地震废墟中升起。中央政府在四川的

销售关键词 4年特色控销,从3000万到12个亿的六个关键

写作背景   发现很多企业正在学习控销营销模式,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学到精髓,以为只要设计好包装,报个专利,将产品利益分配好,每个地区找一个客户运作就是控制营销了。   其实这只是表面功夫,企业一定要从控制向控制与帮助过渡。  

声明:《中国珠宝品牌 中国珠宝,从“贴牌”到“造牌”》为网友迷离爱的风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