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油 《面试官手记》第3章 “万金油”与“人无我有”的差距



小琳毕业于北京一所二类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因金融危机造成外贸行业普遍不景气,导致其连续试工不果,直到毕业之后才在亲友的一家贸易企业找到工作。小琳用“一声叹息”诠释国贸生找工作的诸多无奈,她更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给在校国贸生和即将报考国贸专业的同学一点启示……

  关键词

  国贸专业、万金油、转行、压力、跟单员

  求职者自述

  我上班刚刚一个多月,在表哥开的一家小型贸易公司做跟单员。很多同学都说我算幸运了,起码有这样的家庭关系承接自己。而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改了行,更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至今找不到工作。因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太多了,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外贸不幸成为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国贸生“报国无门”便成为不争的事实。

  无序转行

|www.aihuau.com|8

  从2008年开始找工作时,我就发现就业形势越来越不妙,我曾参加过一次外贸行业的招聘会,几乎所有招聘单位都众口一词:不要应届生!

  我追问:“我没有薪资要求,也不需要解决户口,能不能先给个实习机会?”

  答曰:“我们裁人还来不及呢,哪儿有那么多实习岗位?再说,你有工作经验吗?会跟单吗?上学学过?我们这里的跟单员都没读过国贸专业!英语怎样?能跟老外直接沟通吗?过六级了?这里一大把过六级的,你要是过了专八我们倒可以考虑考虑……”

  就这样我被蹦了回来,回到家便暗下决心:“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还不是非找你外贸不可!”

  于是我开始走入更为汹涌的人才市场。从市场营销到人力资源、保险证券、公关传媒……不可否认,很多公司给了我面试机会。但最终我没拿到一个offer,而几乎每家公司面试我时都会提同样的问题:“你学国际贸易的?那为什么来我们公司应聘呢?”

  “我……”很多时候我都有些结巴,因为我也解释不清,总不能明说“外贸公司不要我”吧?

  这几次面试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次,正是这两次面试使我开始对自己当年的专业选择和未来的求职方向有所反省。

  第一次是去一家大型纸业集团应聘人力资源培训专员。我投简历时,发现这家企业未对专业和毕业院校做特别要求,便觉得有戏。不久我果真接到笔试通知,去参加考试时,发现几乎所有竞争者都是人力资源科班出身,恐怕人力资源专业也是人满为患。不过笔试题目并不太专业,要求写一篇议论文,有关此次经济危机和当前就业形势的。这个可是我感同身受的经历,于是洋洋洒洒写开去,近2 000字,40分钟内交卷。

  很快我就得到面试机会,当时跟我同来的也都是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这回我倒不怕了,感觉他们这专业与国贸有所不同,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要基础条件达标即可。面试官共三人,官职最大的一位是该集团人力总监,他手里拿着我笔试时写的文章道:“你文笔很好,当初怎么没想过应聘文字岗位方面的工作啊?”

  “哦,我比较喜欢和人打交道。”面试前我也做过一些准备,了解到面试官喜欢“误导”应聘者以窥其真实求职目的,所以我特别强调了对人事管理工作的兴趣。

  “那你当初为什么不报考人力资源,去学国际贸易呢?”面试官又问。

  这问题颇为针锋相对,还好我事前有所准备,于是我回答:“国贸专业是我在不了解它的情况下自认为比较感兴趣的专业,但通过四年的学习,我感觉自己更愿意从事跟人事管理有关的工作。”

  “可我从你的简历里感觉你对自己的专业还是有些兴趣的,你看你在大三考了商贸英语证书、参加过报关员考试,又兼读市场营销专业,这些我看不出半点跟人力资源的相关性,反而和你学的国贸专业有密切联系。”

  “哦,我是直到今年才开始意识到应该转转行了。当然行业不景气也是原因之一。”我觉自己有些理亏,不如当初就实话实说。|!---page split---|  “那我倒建议你应聘我们的商贸部,这个部门现在正缺市场专员,我看跟你所学有一定关联。”旁边一位面试官道。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市场专员是做什么的?”

  “其实就是售后服务,或者叫客服。”

  我暗中觉得不妥,认为客服不过是接接电话,听顾客发发牢骚的简单而又劳神的工作,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而我本来就已放弃了自己的专业,选择踏入一个未知领域,不能又被人随便安排到这样一个不入流的行当吧?于是我为难地告诉面试官:“我原以为您这里是招人事专员,所以才来的。”

  当时我就是一门心思不想当客服。面试官听我如此反应,便没再为难我。但那位人力资源总监最后点评道:“不知你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决心做人力资源,其实从你个人情况看,你还是适合贸易市场方面的工作。”

  我听完他的话,感觉脑子很乱,其实我一直没想好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只不过因为工作一时难找,这个职位正好空缺,所以才来应聘。但我不能说出我的真实想法,只是觉得应该在面试官面前表现出我想得到这份工作的坚定决心。

  现在想想,我其实错过了一个很不错的工作机会。工作以后我才意识到,任何一个新人进入一家企业都需要一块敲门砖,一旦进去了,便会比现在有更多机会选择喜欢的岗位。而我当初拒绝这个机会,其实等于拒绝了一条路。

  压力难解

  我的第二次面试机会来自于一家房地产企业。它也是我迄今接受面试次数最多的一家企业。这家企业虽然最终拒绝了我,却给我留下了细致、务实、充满人性的良好印象。

  我记得面试一共经历四轮:首轮面试主要是简历筛选,但要求应聘者用英语向面试官做简要陈述。这其实很考验人,虽然我英语过了六级,但直到面试才发现我的实践能力不强,我的发音连自己听着都觉得汗颜。但我还有一点不太明白,为什么他们招收市场策划人员,还要用英语考察?

  还好,难听的发音并未阻碍我进入下一轮。二面时我明显感到气氛越加郑重,面试官不仅包括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更有专业人力资源顾问在现场进行测试,还有该公司的一些高管也在场,每个面试室都有五位面试官,他们先做企业文化介绍,包括用人理念策略,企业发展回顾和前景展望等,接下来就是让每个人进行三分钟主题演讲。我当时心里很没底,知道同来的竞争者基本都是名校出身,但既来之则安之,我把这个主题演讲定位在事先准备的个人情况介绍上,又融入了对该企业的认识,并从企业文化与个人发展角度展开演讲。我知道我肯定不是讲得最好的,但从面试官反应看,他们还算满意。

  接着是心理素质测评,以模拟营销的方式进行。应聘者分成小组,每组获得一份流动资金和相应物品到其他组推销,并在规定时间内考察各组推销业绩,业绩最高组获胜。不得不说,我在这一轮测试中开始有些力不从心。首先我的专业不是市场营销,另外我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组员互动时自然难以成为主力。

  心理测试后便是最后一轮压力面试。其具体形式是每个人进场接受五位面试官“拷问”,问题都是比较刁钻的。比如我遇到的问题是:“跟你同组的都是北大、人大毕业的,你怎么看你的学校?”“你现在手里是不是一个offer都没有?”“如果我们拒绝了你,你认为自己哪里出了问题?”说真的,这些问题写在字面上是容易让人理性对答的,但在当时的场景下,当五双阅人无数的眼睛齐刷刷扫向你的脸时,还真让人有些招架不住。而且我发现,在那种情况下,很难为自己找什么说辞,只能一五一十地回答,比如关于offer的问题,我承认是没拿到任何一个。紧接着他们就问,若他拒了我,我会觉自己哪方面有问题?当时我就有种感觉,他们会拒绝我!

  茫然无门

  我真的被拒绝了。这之后,我越来越感到心急火燎,又开始赶场各种招聘会。但“对不起,我们不招没经验的毕业生”仍是我最常听到的反馈。还有让我等通知的,等到最后就都杳无音信。几乎每场招聘会我都会去,甚至还遇到几家证券保险企业的招聘,在此也想说说我的感受。

  有家很有名气的保险公司在招聘广告里写明是招收文秘(我后来基本是什么职位都投),可等我经过面试得到肯定答复后,他们又告诉我所有应届生必须先下基层,从营销员做起,期限是两年左右。可营销员连正式身份都没有,我怎么能甘心呢?

  证券公司也有类似情况,说好是某职位招聘,但合格后又跟你谈做营销,待遇只有提成和底薪。

  更有一些公司一上来就让你实习,却迟迟不说录用的事,很明显是在找廉价劳动力。那段时间我真的灰心丧气了,所以表哥提议我去他那家小贸易公司上班时,我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而一年前,他让我去暑期实习我都懒得去呢。

  这大概就是求职带给我的改变。表哥问我想做什么职位,我不假思索地说:“就从跟单员开始干吧!”我看出他有些吃惊。

  公司里带我的人也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南方一所二流大学的国贸专业毕业生。我感到很吃惊,问表哥,才知真是他招聘来的。我问他为什么招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国贸生,他说因为这位同学几乎每个寒暑假都有实习经历,兼职还做些外贸生意,我想起四年来我的每个假期都在应付各种证书考试、上各种学习班和游山玩水中度过了。虽然安排得满满当当,却没为我的简历增加什么亮点。

  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一连串失败的经历,我才得以真正投入外贸行业的基础工作中,如今不能说我有什么远大理想,但起码有了基本的职业目标,它让我看到了人生的方向。

  求职者旁白

  1. 不管有多少特例,现在的外贸公司还是要有工作经验的

  此为应届国贸生工作难找之主因。应聘外贸公司者何其多,学习这个专业的人又是何其多,你不到应聘现场是感受不到的。如今各大院校几乎都开设国际贸易、外贸英语专业。学这些专业的人这么多,但用人单位只要有工作经验的,谁都不愿去接收没经验的应届生,而在该行业中处于失业状态的也很多。

  2. 学好外贸英语,提高语言表达力

  如今国贸生的专业优势恐怕就体现在商务英语方面了,一定要学好英语,最好还要有纯正的发音。再就是练就高超的语言表达力,谁叫我们国贸生“先天不足”呢,只能靠这些“后天”的才能来补充。

  3. 不了解国贸专业的行情,就不要“染指”其中

  看到很多小师弟、小师妹又背着大包小包来国贸专业报道,我真想劝劝大家,如果你是因为喜欢涉外行业,不如专门学外语;如果你喜欢做生意,不如直接学市场营销;如果你喜欢经济,那就学金融、保险或经济学。总之,国际贸易专业的设置实在有些不伦不类,我直到现在也表述不清它的真正含义。

  面试官点评

  小琳的求职经历固然曲折,但她最终还是如愿以偿进入外贸行业。而对于广大国际贸易及相关专业(包括外贸英语、国际商务等)毕业生来说,像小琳这样幸运的并不多,其求职“死角”却多少与小琳雷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求职存在盲目性

  无论在高校还是人才市场,我们经常遇到很多相似的求职者,当初报读的是国际贸易这样的“万金油”专业(类似的还有工商管理、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却很少为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做提前规划;一进入求职阶段,又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第一份工作,虽然有人甚至出师名门,但一样因为专业竞争力不强而不得不为一份不起眼的工作苦苦等待。对于这类毕业生,盲目性是其最大特征,看着人才市场拥挤的长龙,他们往往放弃职业梦想,抱着一种“只要有人要我,就签!”的态度,急于求成。其实求职是人生大事,尤其对于应届生而言,任何一份职业的选择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并成为人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当初是盲目报考“万金油”专业的,请你在择业阶段一定为自己做下规划,切莫再盲从下去。

  2. 缺乏专业实践

 万金油 《面试官手记》第3章 “万金油”与“人无我有”的差距
  外贸行业的职业特性决定对从业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而很多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求学期间往往忽视未来职业发展目标,除过分注重英语等工具型科目的学习外,很少在社会实践中针对外贸行业进行热身。这样一来,本来就人满为患的国贸专业毕业生在外贸行业求职时便很难以经验取胜,无法和在职人员竞争;又因所学专业广而不精,更无法在其他行业中脱颖而出,以至于求职无门者越来越多。所以,对于国贸生来说,从你报考这门专业之初,便应主动沉浸到外贸的行业氛围中来,即使你最终无法顺利进入外贸行业,凭借你的实践和技能,也足以在其他行业确立“人无我有”的职业优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76450.html

更多阅读

转电子书:《呼兰河传》第六章

《呼兰河传》第六章一我家的有二伯,性情真古怪。有东西,你若不给他吃,他就骂。若给他送上去,他就说:“你二伯不吃这个,你们拿去吃吧!”家里买了落花生、冻梨之类,若不给他,除了让他看不见,若让他找着了一点影子,他就没有不骂的:“他妈的……王

读《骆驼祥子》第十章片段有感 骆驼祥子第十章批注

读《骆驼祥子》第十章片段有感片段: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布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祥子始终没言语,呆呆地立在那里。听说老车

异术超能小说排行 《金融异术》第六章~~第七章

系列专题:《金融异术》第六章罗伯特·法莱尔(Robert JFarrell)我基本上依赖于市场信息。我相信长期性市场周期;这里没什么新事物,只有旧貌换新颜;回归中值是这个市场的常态。罗伯特·法莱尔在美林证券工作了近50年,于2004年退休。罗伯特

声明:《万金油 《面试官手记》第3章 “万金油”与“人无我有”的差距》为网友忽而令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