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教学反思 幼儿器乐教学的正确定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加深,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为儿童开办的艺术培训班如雨后春笋,非常火爆。各种以艺术为特色的学校、幼儿园也应运而生。在众多的艺术领域中,乐器的学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所选择,而且,不断趋向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幼儿开始学习器乐演奏。但是,不少此类的培训班在对幼儿实施器乐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定位,比较重视早期器乐演奏技能的强化训练,有较多的功利性和实效性,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没有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没有遵循艺术教育的一般规律,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幼儿器乐教学只是一种手段,其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所以,个人认为,在幼儿器乐教学活动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原则和关系:

  启蒙性原则

  早期开发幼儿的个性潜能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就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言,对幼儿的各方面的教育,都是启蒙教育,艺术教育亦不例外。因此,在器乐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是基础的、启蒙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的。要求幼儿具备的器乐演奏能力和素质也必须是浅显的、初步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决不能期望过高、过偏。

  陶冶性原则

  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健康、积极的艺术教育,对人的情感有动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以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的美和情去感染、熏陶幼儿,充分发挥音乐作品的情感陶冶作用,像和风细雨般地滋润幼儿心田,让幼儿体验到愉悦,感受到心灵的舒畅,不仅从中获得器乐演奏的初浅技能和审美情趣,而且陶冶情操、发展智力,进而提高素质,实现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游戏性原则

  幼儿期是游戏期,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幼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游戏引导幼儿体验、想象、创造,把器乐演奏活动当作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游戏和活动中唤起幼儿的艺术兴趣,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想象和创造能力。

  器乐教学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应当帮助教师树立培养“完整儿童”这一现代的幼儿教育观念,以开发幼儿智能、培养情操、锻炼意志为目标,培养身体、社会、情感、认知、道德全面和谐平衡发展的儿童。幼儿器乐教学过程,应当是幼儿获得身体、智力、情感、意志、能力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除了掌握必要的一些粗浅技能外,更应注重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手指的练习、活动,促进幼儿右脑的发育,开发智力;通过练琴,培养幼儿的耐心、意志、陶冶幼儿的性情和情操;通过乐器的齐奏、合奏,培养群体合作意识;通过舞台表演和展示,培养幼儿自信、大胆、大气的个性品质。

 器乐教学反思 幼儿器乐教学的正确定位

  所以,从这一点出发,幼儿园器乐教学的目标,不应定向为造就艺术的专门人才,而是培养受过艺术熏陶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从而做到心中既有育**目标,又有器乐教学的具体目标,在活动中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审美教育与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

  幼儿学习乐器演奏需要一定技能的参与,但在引导孩子学习这些技能的过程中,应以审美艺术活动为中心,以游戏为手段,避免单调、枯燥的重复练习。如在进行手指基本训练时,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体验手指的弹跳与音乐的关系;学弹乐曲时,引导幼儿联想生活,充分发挥想象等等,从而,引导幼儿更好地在审美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理解美、追求美,达到审美与技能的和谐统一。

  器乐教学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学乐器到底是为考级、拿证书,为将来升学、择业多一条出路,还是为了显示孩子的才能,满足家长的虚荣心;是为了将来孩子能从事音乐工作,还是为了让孩子有一多彩幸福的人生。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产生不同的方法,最终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不顾及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孩子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一味把孩子当成“音乐神童”来对待,结果往往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厌学心理,走向家长美好心愿的反面。所以,要针对这样的情况,帮助家长端正器乐教学的动机,统一目标和要求,帮助家长学习、掌握一些科学的器乐学习方法,达到良好教育效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77036.html

更多阅读

教学研究:对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对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黄蔚玲【摘要】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高考改革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思考,以及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对如何实现读写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方法 幼儿园音乐教学视频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方法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与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这意味着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不仅使用他们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情绪能有所感受,而且要对音乐中不同高低、长短、强弱的的声音、不同

启发式教学的二十种实用方式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它既是一种教法,又是教学的指导思想

教学反思(10篇)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一、课前的思考是否落实?课前备课时希望自己的课堂能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还希望初步形成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时“预习反馈”式教学的粗略模式。我认为《郑和远航》这课的教学,将自己课前的两方面考虑

声明:《器乐教学反思 幼儿器乐教学的正确定位》为网友宇宙爆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