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牌产品 名牌的一半是文化一半是产品



 地处中原沙河之滨的河南省漯河卷烟厂,在多年的艰苦创业中,汲取中国传统的先进文化之精髓,逐步形成独具时代特色的沙河文化,并提升为当今漯烟人一致认可的企业文化。

  诞生5年多的新沙河,已经在漯河卷烟厂53年的历史上写下极为辉煌的一页。5年多来,在激烈的竞争中,它的产量规模虽逐年增加扩大,但仍供不应求,一举成为河南省畅销优势品牌、河南省著名商标、全国卷烟优等品、单一品牌交易总量进入全国卷烟工业50强的产品,少年郎长成了“小巨人”。如今,新沙河深受广大用户和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

  过硬的产品质量加上完善的优质服务,造就了新沙河品牌的知名度。一位行家考察论证后认为,除新沙河本身的品质外,在文化上的独特个性,使它赢得了市场的肯定和回报。一时间,行业内外、上级领导、教授学者、同仁同行经常不断地到厂调研,探访新沙河深受市场欢迎背后隐藏的奥秘。

 中国名牌产品 名牌的一半是文化一半是产品
  品牌之生———优秀文化与时俱进

  沙河发源于伏牛山脉鲁山县境内的石人山下,5000多年来,在她蜿蜒流过的大地上,不仅流出了田园绿洲,流出了城市村庄,也流出了博大精深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沙河文化。

  沙河之滨的河南省漯河市,曾是水陆交通便利的内陆河港。20世纪50年代前,其航运繁盛,“舟行此焉薄,仙客南来多,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多”。明朝诗人的这首诗,800多年来陶冶了沙河流域亿万中华儿女情操。

  漯河卷烟厂创建于1949年5月。1964年,地处漯河市北郊的沙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有文字记载历史以来两岸先民靠木船摆渡的历史,把沙河南北两岸连成一片。为庆祝这一历史盛事,该厂研制开发出沙河品牌卷烟,无咀精支,一盒8分钱,很受市场欢迎。在计划经济年代,商品意识薄弱的漯烟人没有将沙河品牌注册。进入20世纪中叶,随着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沙河也就失去了昔日的风彩,1975年被市场自然淘汰。

  1997年12月,漯河卷烟厂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从军 队转业到烟草行业后,曾管商业卖过卷烟,又在卷烟工业企业任副厂长的邵富根调任该厂担任厂长兼*委书记。谙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邵富根独具慧眼,情有独钟,从企业产品的兴衰联想到诗人的诗句,何不借沙河之名,扬产品之名、企业之名,以沙河品牌为载体,把沙河文化撒播到全国、全世界。

  水随产品去,产品随水传,新沙河品牌果然在1998年8月一诞生就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新沙河”走俏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受广大用户和消费者的欢迎,逐渐成为他们心中的名牌,尽管产量增加,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熟悉沙河文化的全国各族群众,对沙河文化中的明诗尤为钟爱,精明的华东、华南、西北等地区数以百计的用户掂出了新沙河品牌的文化份量,纷纷要求订货,有的还在全国卷烟交易订货会之后,不断追加订货量。

  新沙河品牌的成功表明,名牌的一半是文化。当一个企业的名牌产品,在质量、价格、服务等物质因素的竞争上费尽心血且再难有突破时,一种非物质因素即企业文化被引入了名牌产品的竞争。当名牌产品一旦被注入文化因素后,其身价就不仅仅是物质因素的总和;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竞争,而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竞争。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公平开放的国际环境中,国内外卷烟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为赢得竞争,为保护新沙河品牌,邵富根和他的助手们做了三件超前的事:

  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将新沙河品牌卷烟系列产品以“沙河”注册,包括与沙河读音相同的汉字及汉语拼音,以保护知识产权;

  花钱买批评。动员全厂职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发动全国销区的用户和消费者对新沙河品牌卷烟评头论足,挑刺提意见,从内在质量、风格到装璜设计实现自我超越,与时俱进,铸就21世纪的新沙河卷烟文化;

  特设100万元科技特殊贡献奖励基金,专项奖励研发成功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安全型、环保型系列产品的科技人员;

  有偿与国内外名牌高校科研院所联盟,面向全国聘请专家教授、工艺配方人员协助研发新产品;

  在21世纪里,新沙河品牌卷烟为漯河卷烟厂确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文化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品牌之魂———企业精神长久不衰

 

  当沙河被确定为卷烟产品冠名商标后,漯烟人不断挖掘沙河二字的丰富内涵,给予它深长的象征意义;对外,沙河

是向用户和消费者表达了一份美好温柔情感,和睦相处,永远是朋友、是哥们;对内,则象征全厂职工的爱厂意识,上下团结,一往无前,不怕困难,孕育出一种沙河精神。

  沙河是由数以千计的涓涓溪流汇合而成的。水具有“忍让、融通、知遇回、无损”的特点,包含着任何事情都不能强求的“无为”精神。沙河水的这种“美德”,给漯烟人创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启示是:不可强而为之,一定要从主观条件上去讲究顺应,尊重客观,调整主观,主观要顺应客观和自然客观规律,在顺应中去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5年多来,漯烟人在打造新沙河品牌卷烟的实践活动中,悟出了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创出了名牌。经过集思广益,归纳概括,反复提炼,合力推出了具有时代特性和沙河个性特色,体现企业管理风格和追求目标,反映企业决策者价值准则和精神风貌,集中企业广大职工智慧和意愿,展示新沙河品牌卷烟在市场上的地位、认知度和消费者心目中的沙河精神:即一往无前,遇困难永不退缩的百折不挠精神;紧密合作,同舟共济的亲和一致精神;紧跟时代,自我超越的学习创新精神;周到服务于消费者,诚实可信的奉献社会精神。这种沙河精神成为漯烟厂腾飞的翅膀。

  “百折不挠、亲和一致、学习创新、奉献社会”这16个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一个有机整体。她是几代漯烟人在长期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逐步积淀和提炼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结果,是过去“自强自立,求精务实,团结进取,改革创新”企业精神的延续和升华,是全厂广大职工共同认可的心理定势、价值取向、主导意识和团队精神,是漯烟人群体健康向上心态的人格化,是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职工对企业信任感、自豪感的集中表现形态,是漯烟厂的灵魂。“百折不挠”是核心,“亲和一致”是基础,“学习创新”是动力,“奉献社会”是目的。厂长邵富根意味深长地说:“漯烟厂和沙河文化就是企业文化,它的形成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是外部与内部的统一,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漯烟厂大力向全厂干部职工宣传、灌输企业精神。每当大学生分配来厂、新工人进厂,都在岗前培训中总是把企业精神教育放在首位,使这些跨进厂门的年轻人,吃透企业精神,入心进脑,按企业精神去做人,去工作。

  每年的职代会开过,漯烟厂*委就针对企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工作重点和方针、措施组织全员进行学习,使每个职工都能明确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困难,明确企业的奋斗目标和自己的责任,把广大职工的注意力集中到企业经营思路和生产经营目标上来,并以此增强大家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的热情。掀起“学厂长工作报告、主动抓落实”、“比干劲、比奉献、比成果”的高潮,使广大职工与企业心连心,同心同德,把企业各项决策落到实处。这些也为对外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提供了丰富的教材。

  漯烟厂还统一设计制作厂徽、厂歌、厂旗,职工统一服装,以形式上的统一,影响职工精神上的一致,逐步培育出良好的团队精神。

  品牌之基———改革创新人力管理

  卷烟市场竞争的焦点是名牌产品的竞争、企业文化的较量,其中品牌文化则是企业文化的一面旗帜。

  漯烟厂决策者在研发新沙河品牌卷烟过程中悟出:企业的卷烟产品与国内外同行一样都是职工用烟叶与辅料卷制生产的。如今,卷烟产品和技术同质化日趋明显。作为一个企业,确实维系着职工不懈的亲情,同时企业小天地也限制了职工视野。要想走出企业的局限,像沙河水一样,流出中国,涌进海洋,奔向世界,参与激烈市场竞争,关键是取决于拥有现代知识、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竞争。而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发现重用人才,拿厂长邵富根的话说就是要树立“有德有才、破格使用;有德少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拒绝使用”的企业价值观。

  基于这种认识,漯烟厂决策者面向世界培养人才,实现两个“接轨”,一是与市场接轨,二是与国际接轨。为了给进厂的高知人才解除后顾之忧,造就企业尊重知识的氛围,他们投巨资盖起大学生公寓;在奖金福利、入*入团、评模评先等方面同等条件优先;把大学生中的先进模范人物制成巨幅彩照悬挂在文化长廊、搬上灯箱广告牌。到2002年,漯烟厂已吸引化学、烟草、企管、营销、机械等生产经营急需专业的大学生247人。

  近年来,漯烟厂针对打造新沙河百年品牌目标而科技力量不足的状况,实施“创新联盟”战略,与国内科研成果密集的清华大学、郑州烟草研究院等大专院校和烟草科研单位签订“校企联盟”协议,联合科技攻关,人用八方,智纳百川,不惜重金聘请烟草专家、教授到厂里进行技术咨询,使这些高科技人才的智慧和科研成果转变为漯烟厂研发新产品的能力。

  这种人才的“引”、“联”如同千条小溪纳入江海那样,使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文化在漯烟厂融合、撞击、升华,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渴求知识、渴求文化、渴求技术的自我需要,从而形成提高自身素质的氛围和环境。

  漯烟厂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无论是技术、管理、营销人员,还是普通挡车工,均可同台竞争,使每个职工都能在本企业里找到适合于实现、发展自己价值的位置。厂长邵富根说:“你有多大才、便搭多大台,变‘舞台’为‘擂台’”这句掷地有声的承诺,实实在在地给了每个职工以用武之地。

  漯烟厂坚持在赛马场上挑骏马,实行中层管理干部公开竞聘。他们对中层管理干部建立年度考评制,按“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其进行打分排位次,实行末位淘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3年来,有57名好学上进、有实践经验的优秀职工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平均年龄38岁。其中大学生45名,占78.9%,他们挑起了漯烟厂的大梁。

  竞争上来的年轻领导及管理干部,普遍有一种自豪感、压力感、责任感,很自然地形成了人人争挑重担、比贡献、创一流的良好厂风。全厂年轻大学生的突出代表———38岁的副厂长兼*委副书记刘金福是本科生,就是由挡车工、副科长、车间主任再到现职,一步一个台阶、打擂打出来的。他说:“企业创新用人机制,是对知识的尊重,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每当我看到从企业仓库发出一车车卷烟走向全国各地销区市场时,我特别高兴!”如今,在漯烟厂各部(室)、车间、公司,都能听到年轻大学生这样的感慨:跟我同届毕业同学相比,我们的见识大得多,干工作的层次高得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77111.html

更多阅读

兴凯湖:中国曾经最大的淡水湖

现在众所周知的中国第一个淡水湖是鄱阳湖,位于江西省,面积有4100多平方公里。其实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黑龙江的兴凯湖,面积高达4300多平方公里。然而由于近代清廷鸦片战争失败沙俄趁火打劫,强行占领了中国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

恒生中国企业精明指数 精明的老板是企业的奴隶

    中国百分之九十的企业是民营企业,民企解决了大部分就业。然而大多数民企发展停滞,利润低下,原因是企业家的过度精明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几年前我认识了几个企业家,他们都很优秀,被人寄予厚望。可悲的是,几年后我见到他们时,老

成功的秘诀阅读答案 中国农副产品成功招商的秘诀是什么?

  “于老师,我们的农产品应该怎样来运作品牌?今后能否吸引到风险投资?”从广州参加完营销高峰论坛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了东北毛总的电话。  关于农产品营销,应该如何做大做强,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作为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声明:《中国名牌产品 名牌的一半是文化一半是产品》为网友回头深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