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的专利壁垒 专利壁垒卡住中国LED 深圳企业抱团出击



  程久龙

  “最近又有两家深圳LED(发光二极管)企业在海外遭遇专利诉讼,最后均以和解赔偿收场。”深圳市LED产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眭世荣近来对此忧心忡忡。

  与过去的DVD产业类似,核心专利壁垒就像一把悬在中国LED产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由于核心专利均被海外厂商控制,中国企业随时面临着核心专利侵权的风险。

  与此相关的一个产业现实是,目前中国LED企业超过60%以上的产品均在欧美等海外市场销售。

  “因为全球LED市场才处在起步阶段,目前中国LED企业遇到的专利诉讼还是很有限。”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执行总干事商松认为,但随着市场的扩大,中国LED企业面临的专利风险将越来越高。

  “这一次,我们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商松提醒,为了避免中国LED产业重蹈DVD产业的覆辙:“在LED专利战上,中国企业应该提前应对。”

  4月28日,深圳市LED专利联盟筹备会议召开,超过70家深圳LED企业汇聚一堂,领域涉及LED芯片、照明、背光源、显示屏等。这将是国内首个LED专利技术的产业联盟。

  眭世荣也是这个联盟的发起人之一,他感叹:“LED专利战,中国企业挑战很大,但机会犹在。”

  LED的专利壁垒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LED上游芯片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日亚、飞利浦、欧司朗几家外资厂商。

  例如芯片基片制造的主流技术蓝宝石衬底技术和碳化硅衬底技术,目前仅被日本日亚公司和美国Cree公司掌控,我国使用的大多是日本日亚的蓝宝石衬底技术,但需要向日本日亚缴纳不菲的专利费用。

  “中国企业想在上游突破LED专利封锁,事实上是很困难的。”易特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俊告诉本报记者,正是外资厂商在上游专利技术的把控,成为其在海外市场打压中国LED厂商的“利器”。

  “最近一年来,遭遇专利诉讼的中国LED企业明显增多。”商松告诉本报记者,而“专利战”的手法,也不仅限于简单的诉讼。

  “‘专利战’仅是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因此很多拥有专利的外资竞争对手,会将律师函直接发给中国涉嫌侵权LED企业在海外的下游客户。”商松告诉记者,由于下游客户害怕承担连带责任,往往会因此停止对中国LED产品的采购:“结果很多中国LED企业,直到在海外丢单了,才知道自己因专利侵权被诉了。”

  事实上,从中国LED企业海外市场版图的分布,也可以看出“专利壁垒”的印记。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中国LED应用类产品主要集中在欧洲、南美等几大市场。而在LED需求量极大的日本市场,中国品牌几无涉足。

  “在日本市场,中国LED企业基本都是靠代工贴牌出货,而没有自主品牌。”冯俊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市场对于专利侵权的排查极端严厉:“这让很多中国企业,不得不主动放弃这块需求量极大的市场。”

  专利战的中国机会

  从表面看,中外LED专利战似乎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

  据悉,在LED的核心专利技术中,特别是白光、大功率LED灯的热平衡问题、持久高效的荧光粉等关键专利,一直被欧、美、日厂商垄断。

 丰田的专利壁垒 专利壁垒卡住中国LED 深圳企业抱团出击
  “从产业结构上讲,虽然国外的厂商拥有核心专利,但是不具备生产优势。”冯俊告诉记者,在外国低端电子加工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其产业配套也逐步向中国转移,例如在塑胶、五金、化工、模具等LED下游集成产业链上,中国有着完善的配套优势。

  “同样的LED应用产品,国外成熟化的周期需要两年,而在中国的产业配套环境下仅需三个月。”冯俊说。

  由此导致一个不容忽视的产业现实是,全球70%以上LED应用产品的加工制造都在中国完成——这也是“LED专利战”中,中国拥有的主要砝码。

  “中国LED企业的技术优势,集中在下游的应用和集成。”万润科技董事长李志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应用产品的集成水平和速度上看,部分中国LED应用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譬如,万润大功率照明灯具在一年的测试期内,已实现领先业界的“零光衰”。

  在此背景下,在LED下游的应用领域,中国企业已积累的大量的专利。据高工LED产业研究中心调查,截至2008年底,中国的LED相关专利申请共26071件,其中处于产业中游和下游的封装和应用方面的专利接近50%。

  “上游核心专利的产业化,必须要通过下游的LED应用的产业化来实现。”冯俊认为,随着未来中国企业在LED下游应用技术的专利积累:“外国厂商核心专利的产业化,甚至绕不开中国的底层技术。”

  抱团应对

  尽管在下游的LED应用领域,中国企业拥有相应的专利“砝码”,但在与上游核心专利外国厂商的博弈中,绝非势均力敌。

  据本报记者调查,部分中国LED企业的专利仅局限在外观设计和照明设计等极其细分的领域,有的甚至是部分小众技术。

  “相比较上游核心专利的集中和覆盖面广,下游的应用层面专利则相对分散。”眭世荣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单个中国LED企业的专利仍存局限,在市场拓展中很难形成合力,其专利应用的效果也不明显。

  在此背景下,中国LED企业欲抱团出击。本报记者了解到,即将成立的深圳LED专利联盟,将搭建国内首家LED专利数据库。涵盖测试封装、照明设计、背光源技术等多个应用领域。

  “成员内企业之间可以进行专利的交叉授权,以形成一个专利池。”据眭世荣介绍,LED专利联盟的成员将搭建一个统一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避免企业单独开发、重复建设。

  更为重要的是,在与外国LED厂商的专利战中,“专利池”形式将有着更强的议价能力。“专利联盟成立后,我们计划以统一的‘专利池’,与拥有上游核心专利厂商洽谈专利的交叉授权等问题。”眭世荣告诉记者,一方面可以降低核心专利的授权价格;另一方面甚至可以通过多个应用专利置换一个核心专利的形式,整体降低企业成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78245.html

更多阅读

悖论的意思 丰田的全球化悖论

2012年北京车展,丰田发布了一款被称作“Dear~亲”的概念车。在中国,这个流传许久的网络流行语起始于淘宝网,淘宝店主为表亲昵称呼买主为“亲”,曾一度成为网友互相调侃的关键词。在北京车展现场,丰田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的孙子,现任总裁丰田

丰田iq 国内有售 丰田的地图“IQ”

   当你在陌生的街头寻路,Google街景图无疑是极好的工具,提供水平方向360度及垂直方向290度的街道全景,使用者能检视所选街道的不同位置及两旁景象。不过在历史悠久的小城镇,那些狭窄的街巷却是Google大块头的专用街景车无法穿行的障

丰田召回事件 “召回门”击中了丰田的命门

  曾经,丰田是人们心中的神话,现在,却成为名副其实的“召回”神话,而它所带来的全球性影响,不仅是车辆召回而已……  丰田公司最近几个月召回了数百万辆轿车和卡车,它们都可能存在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油门踏板被卡,“加速失控”只

丰田标志的含义 丰田的冒险

  “永远不要在新建的工厂里让新员工制造新产品”,丰田正好违反了这“三不”原则      比尔·费舍尔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   国际经济学教授      至少在过去20年的

难道虚伪不是 丰田的虚伪与我们的宽容

  文/简易  “丰田召回事件”,使这个去年全球销量第一的大品牌,遭受空前打击,它将被迫召回850多万辆丰田汽车,并且面临仅在美国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的赔偿及罚款。这是美国作为大国的力量,是美国司法制度的力量,同时也是市场的力量、

声明:《丰田的专利壁垒 专利壁垒卡住中国LED 深圳企业抱团出击》为网友魔鬼中的天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