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五毒之三:财



     题记

营销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哪个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不是靠销售产生的?所以,说营销是企业最重要的部门一点也不为过。曾看到有营销人自嘲的段子:干的比牛多、起的比鸡早、吃的比猪差……

在营销中,为了取得更好得到销售业绩,营销人员承担了很大的压力,营销手段与方法也是层出不穷,穷尽了各种营销手段,于是很多人褒贬均有的把营销人说成“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意思没有这五毒,压根儿就很难做销售。

当下,在营销中确实存在这五毒现象,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总结下来可用“食、色、财、假、贪”五毒归纳。这五毒不仅在营销行业存在,其他行业也同样存在,只因笔者比较熟悉营销而已,也就拿此说事,如果相关人员觉得“蒙冤”,实属无心之过。

营销五毒之三:财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现在一切好像都是围绕着钱转。看到一个报告,说中国人把成功的标志与钱财挂钩的占70%,而美国人这样认为的比例只有中国的一半。还听到过一个故事,有人问MBA的教授:“您挣的钱还没有这些MBA学员多,为什么还能给他们上课?”这个问题,从褒义和贬义都可以去琢磨,但确实也反应了当下很多人的心声:钱就是一切,有钱能使鬼推磨。

于是,在这种思维的趋势下,造就了当今的商业形态。

1、营销助推“显摆”财富

营销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衣、食、住、行” 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再延伸一项才是“玩”。为了把这些需求完全挖掘,聪明的营销人发现了消费者爱面子,于是就尽情演绎,不断放大“面子”的重要性,在幕后鼓吹。于是,消费者在舞台前尽情“显摆”起来,钱悄悄的流进了商家,还以为聪明。仔细想想,我们的消费有多少超出了其基本价值之外,有多少钱是花在“面子”上的?

你爱面子、我显摆、他炫耀,于是价值观天平的砝码在不断的倾斜,再加上营销的推波助澜,造就了一大堆的奢侈品。奢侈品在中国大行其道,品牌的力量有多少是使用价值的支撑?它们在营销的包装下,摇身一变,嫣然成了身份的象征?拥有它们,就证明自己有地位、有品位、有财富?看看真正的智者,有多少是靠奢侈品来包装的?彭丽媛也只是用了一个国产手机,照样引起亿万人瞩目。“表哥”爱奢侈表,最后爱到了监狱。一山西煤老板7000万嫁女,轰动一时,“面子”十足;如今,煤老板被查,成为笑柄,“里子”不在。

有人说国人仇富,笔者是不认同的。有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国人,有着那么纯朴善良的基因,怎么可能会去仇富?大众看不惯是那些非正常手段得到的财富,而且还毫无廉耻的炫耀,这些深深刺痛了广大民众的心。像企业大家李嘉诚、马云等,无不把他们的话作为名言,作为推崇和学习的楷模,有谁去仇恨过?

2、企业经营行为只是向“钱”看

 营销五毒之三:财
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盈利,但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要承担起企业责任、社会公德、员工幸福,不能为了利润变本加厉,如果只追求物质和财富的不断增加,那样企业很可能会变了味道。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偷工减料,豆腐渣工程频出:桥梁被压塌、居民楼倒塌,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食品质量低劣,违规添加有害成分,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受到威胁;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有害成分超标,也损害着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更不用说那些违规排放污水废气的企业,更是给周边群众带来多少的灾难……如此等等,这种带“血”的利润,何时绝迹?

为了追求利润,一些营销手段的使用,不惜杜撰一些所谓的新闻事件或者公益活动,目的就是增加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如果这些都是建立在“莫须有”的基础上,那营销事件的组织者会羞愧吗?还有企业大谈所谓的危机公关,其目的就是想掩盖一些丑陋的事件,而怕更多的消费者直销。既然如此担惊受怕,为何不从根本上杜绝“危机”呢?企业遵守规范,用心经营,何来危机,何需公关?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越来越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员工幸福感差。只是看中金钱关系的企业,往往缺少凝聚力,员工的流失率高、员工难招,每天为员工的事情而发愁,却不知道这样结果的根源。

3、快速赚钱的冲动让人欲罢不能

虽然都知道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现在多数人还是把钱等同于幸福,虽然看到很多有钱人仍旧苦恼。其实营销人并没有给予广大消费者的合理引导,而是“顺势而为”,不管这个“势”影响如何,条件就是:能让自己赚钱就行。

于是,在这种趋势下,如何快速赚钱的讨论成为永恒的话题。书店里,各种快速盈利、赚钱绝招应有尽有。在快的思想下,企业的实体经营不如资本的运作,玩资本者犹如雨后春笋。企业上市也被利益相关者绑架,不客气的说,大多数是“捞一笔”的心态。产品不是多思考如何从质量上下工夫,而是想如何包装卖高价,也不管到底值不值那个钱。

微信朋友圈里,经常看到:掌握这10条,你财富翻番;记住这些话,你财富涨10倍;还有更甚的,业绩提升100倍的也出来了。可能吗?虽然都知道不可能,为什么还这样说呢?因为这样的说法符合大众的心理,能够吸引大众的目光。

炒作,是“中国特色”,为了赚钱,什么道德,什么规则,一概抛到脑后。所以,开篇提到的一个数据,国人把成功等同于金钱者占70%,已不足为奇。人们宁愿累死在获取金钱的道路上,也不愿意偶尔停下来思考,赚钱是为了什么?

4、营销“钱规则”普遍存在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经扎根。有人担心的指出,当前连停车场的人员都懂得不要发票少收钱,而把钱装进自己的腰包,“钱规则”已经到了多么可怕的程度?

为了拿下订单、获得工程、交易达成,营销“钱规则”普遍存在,有钱好办事,用钱铺垫出来的交易,其结果必然也需要用更大的回报来弥补。这样就会引导两种倾向:“钱规则”越来越严重,订单的完成质量越来越差。没有成功的对手,下次就会更大的投入,不断放大“钱规则”;同时,由于利润不断被挤压,“羊毛出在羊身上”,订单的质量就会出现下滑,让对方苦口难言,结果互相包庇。

企业一旦遇到麻烦事件,更多担心的是利益的损失,并没有多少企业深深自责所造成的问题。最终,只是用钱摆平,所以很多人遇到此类事件都会说:不就是钱吗?背后表现了多少的傲慢与不屑。现在好像什么事情都有了价格标签,甚至明码标价,没有谁去考虑道德的。道德,又能值几个钱?

在面临一切向钱看的今天,在企业经营与营销活动中,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分清凶财与吉财。

营销为了赚钱无可厚非,关键就是要判断营销所采用的手段。正常合法经营所得是吉财,违规非法所得,称为凶财。不正常手段得来的,总是要非正常流出去。这样的例子,每天都在发生,可就是很多人不愿意去相信!听听一些绳之以法的人员,都是一些生动的案例!正常的钱该去赚,不正义的,得到手后也会失去,因为德不配位。德行不够,想拥有相应的地位是不可能的。

真正靠道德换取的金钱能持久吗?问下自己,对缺少德行、人品的人,你认同吗?如果不认同,这些短暂的小人得志,也不会持久。可我们总还是有侥幸的心理,非要吃了大亏才能醒悟。

再者,注重营销中用“心”去交换。

不完全以钱为导向,注重结交与自己兴趣爱好、价值观相同的人,在没有金钱利益缠绕的客户才持久。注重个人感情的累计,对客户服务用“真诚心”,多考虑给客户带来的价值,而不是如何的去忽悠客户。完全建立在金钱上的利益,早晚也会被更高的利益给予者所代替。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少与贪财者接触,多跟具有正能量的人的接触,时间久了,自身也就拥有更多的正能量。

只要坚持用心去做,你会发现自己的外部环境会发生变化,你是什么样的原则,你身边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境随心转!

第三、要设置营销不行贿的底线。

正常客情和灰色交易要分清:朋友交往是为了增进沟通和交流,便于合作事项的顺畅;灰色交易,是用钱财等非正常手段改变了合作事项的应有结果。王石说:企业要把握好一个底线,就是不行贿,这个底线如果把握得好,企业就会越走越宽阔。不过,他同时坦承,在当今社会中,坚持不行贿太难了。不过,像登顶珠峰一样,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社会大环境如此,谁之过?我们不能一边在咒骂着别人使用“钱规则”,自己却依然坚持,那自己不就成为他人要诅咒的对象了吗?到底大环境怎么造成的?怪不了别人,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也就是说,自己挖的坑最后还得自己往下跳。

我们的营销环境总要有一股清流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021.html

更多阅读

导学案的编写与思考之三:如何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编写与思考之三:如何编写导学案原作者:李靖(广西省崇左市宁明县)来源:教师继续教育网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怎样编写出高效、实用的导学案,这是一线教师最为困惑的问题,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读译庄子之三:《庄子·逍遥游》之三《大用与无用之用》

●读译庄子之三:《庄子·逍遥游》之三大用与无用之用【关键词】大瓠;用大;不龟手之药;浮于江湖【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

贾如棋亲历《我们约会吧》之三:淑霞深情一拥与炜哥的眼泪

贾如棋亲历《我们约会吧》之三:淑霞深情一拥与炜哥的眼泪2010年12月1号出场的4号女嘉宾李淑霞个子不高,穿一袭斜跨露肩黑裙,披一头汉式长发,给人的感觉是身上有一种成熟高雅的气质,婀娜有型,绝对的女人味。这是我对她出场的第一印象。小

武汉散记之三:曾侯乙墓

武汉散记之三:曾侯乙墓雨下得很大,上午去湖北博物馆参观。因为免费开放,所以游客很多,我们时间有限,重点是看了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对曾侯乙墓,我是早就知道,这是我国出土青铜礼器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墓葬,算得上是我国考古史上最重要

声明:《营销五毒之三:财》为网友三寸日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