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企业管理中,人情和制度须平衡



  如果把兄弟式人情比作人的一条腿,那么,制度就是另一条腿;把兄弟式感情比作车的一面轮子,制度就是另一面的轮子,车离开了哪一面都不行,腿离开了哪一条都会拐。

  人有两条腿,无论少了哪一条或者哪一条有问题了,路都走不快。

 管理者:企业管理中,人情和制度须平衡

  企业管理也是这样。

  长期以来,从全球范围看,管理主要分为“美国式管理”和“中国式管理。”

  美国式管理的特征核心是制度,说是以制度治理企业的典范。中国式管理呢,核心特征是人情,是人情治理企业的样板。

  有人说,美国式管理更有效,君不见美国出了那么多大企业,根源就是他们一直良好地运用了美国式管理。对此,反对者认为,还是中国式管理好,虽然由于发展起步晚,中国式管理还没样本,但看不见人性化管理风靡全球?何况日本企业,虽然对美国式管理有所运用,但透过三洋等企业,人性化还是占着重要地位。

  究竟是应该人性化占重要地位还是制度占核心?管理学界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至今没有定论。

  而实践者们,却实因管理学家们的偏见吃足了苦头。

  比如农业企业有这样一种现象,公司因为资金有限,抵抗风险能力更有限,创业可以说“全靠兄弟情谊”。不少农业企业就是靠“心往一处使,力往一块拧”的情感而做大,成为龙头的。这似乎是说,人情管理是好的。但随着公司壮大,人员的增多,问题就来了:因为大家平时习惯了称兄道弟,习惯了一切都商量着来,习惯了要不不睡觉要不连续睡几天,等到公司需要规范时,发现文化已经形成,兄弟除了大哥,别人谁的话都不听,怎么也变不成部下了!兄弟犯了错,想起以前种种好,怎么忍心不给他面子,拿他动刀?可不动刀,没规矩,难成方圆,企业以后还怎么发展下去?于是,中国的人情化管理普遍面临难以升级的阵痛。

  那么,美国式管理就没问题吗?也不是。一些农业龙头倒是也跟随主流,积极地推行制度化管理。可一方面纷纷出现了迟到扣钱加班没费,约束下级不约束上级等怪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一切以制度说话,在企业工作感觉像生活在电网中,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严重受挫,安全感缺乏;当然,该种管理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是没有文化基础,在一个重人情的国度完全实行制度化管理,本身就难以科学严密有效地运行。于是制度化管理直接导致了人才流动快、企业运营呆板、流程不严密等不得不重视的管理难题。

  实行制度管理有难题,开展人情管理要升级,农业龙头们于是经常问我:为什么现在的人这么难伺侯?企业究竟应该实行什么样的管理?

  其实事实永远比理论更有说服力。

  仔细研究一些成绩卓越企业的管理。不难发现,美国式管理尽管制度占主导,但美国企业的员工也不时能感受到公司的温情,如生日礼物,如培训机会等;同样,开展人性化管理的中国企业,尽管人情很重要,但大凡优秀者普遍制度也很严密,像华为基本法,像海尔的文化,其从本质上制度都是很严格的。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学术永远是鲜明的,而实践却是综合的。

  因此,如果把兄弟式人情比作人的一条腿,那么,制度就是另一条腿;把兄弟式感情比作车的一面轮子,制度就是另一面的轮子,车离开了哪一面都不行,腿离开了哪一条都会拐。

  所以,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别让制度伤了兄弟,也别让兄弟坏了制度。制度伤了兄弟,企业的人性能动性就会丧失;兄弟伤了制度,一团和气中,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就成了问题。

  由此可见,企业管理必须平衡人情和制度。

  之所以是平衡而非摒弃,是因为人情管理和制度管理从本质上说并无优劣,全因企业管理的具体情况而定。

  这就需要先明确标准。

  标准是目的,是分界线。比如说现在不管企业实行的人情还是制度管理,目的通常都是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开发员工潜力。

  所以,当人情过了头,员工开始疏懒,不积极,潜力激发不出时,通常良好的奖惩管理就能在平衡中起到有效的作用;同样,当制度苛刻,员工消沉,不愿卖力时,只有人情,才能使起在平衡中重拾信心,进取努力。

  在这一过程中,正视人性是重要的。

  人性宜疏不宜堵,宜管不宜放。人情过度,人性放则无规矩,所以要制度;制度酷,人性堵则无创造,所以要人情。只有人情与制度配合恰到好处,使人性在宽松而不泛滥,紧张而又活泼的环境下,才能最大程度实现自我,为公司做贡献。

  只是如何让员工最大程度做贡献,方法也是重要的。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说公司最牛的业务员总迟到,屡教不改,按制度罚,恐其逆反,影响业绩,不管,无以服众,影响长期发展。怎么办?经过思考,公司在发工资时果断地扣了其钱,而第二天,上级主管又把其叫到办公室,说因其业绩好,奖励了他,同时和他认真谈了迟到问题。从此,该员工再不迟到。

  所以,只有胡萝卜,员工容易骄横,只有大棒,员工没有归宿,只有胡萝卜加大棒,员工才能认识自己,认识公司,从而成为“三好员工”。

  由此,当人情泛滥导致公司发展受限时,公司挥泪斩马谡并不为过;当公司初起步,公司讲究“情同手足”,也是正确的。毕竟管理是科学,只不过是艺术的科学。而要科学成为艺术的科学,全在公司具体实况,全在平衡与非平衡之间。

  非平衡,公司走路就容易摔跤;平衡,公司就能奔跑。

  李明利本人认为,只有让奔跑持续下去,让平衡形成自己的特色体系,农业龙头才不会因中国常见的“人情”而使企业经营遭遇失控而瘫痪,也不会因制度苛刻而使企业像一架缺少润滑油的机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0925.html

更多阅读

浅谈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浅谈财务管理

引言20世纪末,全球经济得益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经济时代。这个新经济时代最典型的特征是: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经营管理、企业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供应链与

浅谈企业适度负债经营 企业管理中的适度和温度

对于企业管理这个话题学术界颇有争议,学院派理论高深莫测总结的经验和观点看似十分完美可操作起来仍不近人意。实战派讲究的是执行做事情有板有眼干脆利落,少有或者没有繁琐的流程和复杂的过程。其实管理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人简

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 试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有巨大作用,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1.思想政治工作在企

声明:《管理者:企业管理中,人情和制度须平衡》为网友侑婧渼男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