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少帅许志华:借“国际化”突围



 把七位NBA球星纳入麾下成为代言人,与国际篮联 (简称FIBA)成为官方合作伙伴……在匹克不断将大把银子撒向国外的体育赛场时,人们不禁问:匹克这样会不会“赔本赚吆喝”?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专访了集团总经理许志华。

  2008年匹克总销售额为10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100%。这或许能说明其大手笔投入国际赛事营销后的成绩。

  昨日,体育装备器材专业制造商匹克公司宣布,公司已获得来自红杉中国、建银国际与联想投资三家私募基金投资机构近6000万美金第三轮的投资。融资后,三家战略投资占股约24%。

  国际化探索

  匹克一系列大动作的背后是少帅许志华的勃勃雄心。

  面对媒体,许志华开始有点腼腆,随着问题的深入,渐渐变得善谈,与靠拼搏立业的父辈不同,这位生于上世纪“后70年代”的年轻人,2001年开始与弟弟共同经营家族企业,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思想。

  新老一辈的观念不断磨合,公司最终形成了目前较为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即弟弟许志达担任公司运营总监,负责工厂产品的生产和管理。CEO许志华负责品牌宣传以及市场营销,董事长许景南则掌控公司的主要发展战略和方向。

  最初许志华提出的品牌国际化战略,遭到了很多人质疑,即使是许志华自己也没有把握能做到什么地步。但是他的提议得到了父亲许景南的支持。

  在走了无数弯路,交了高额的学费以后,许志华最终得以与国际知名篮球队接洽。2005年,匹克正式启动了“品牌国际化”战略。“赞助NBA是因为准备进入美国市场,同时辐射全球;赞助澳大利亚是因为产品已经全面进入澳大利亚,同时还有品牌传播的动力。”

  品牌国际化让匹克亦投入不菲。2006年,匹克的品牌投入约为人民币8000万元,2007年,这个数字“在两亿左右”。但是许志华认为,每一步都有明确目标,到目前为止,匹克已经垄断了国际最知名的两大篮球赛事资源——NBA和FIBA。

  2008年~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割断了体育赛事的“脐带”。赞助商们很多已自身难保。职业选手们也身价骤降,这对匹克来说,正是“抄底”的好时机。

  匹克的资本之路

  通过国外的体育赛场打造品牌形象,匹克最终获得了真金白银。据海关数据,2003年~2005年,匹克的出口额分别为522万美元、922万美元和1497万美元。“2008年出口销售额达到3000万~4000万美元,与2007年相比增加了30%,毛利率达到35%~40%。”许志华告诉记者。

  在资本的助推之下,晋江制鞋行业在世界舞台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无论是投资者推崇的“中国消费”大时代,还是令企业家激情澎湃的“中国制造”升华梦想,都将有机会得到进一步延伸。

  匹克公司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很多PE的关注。2007年8月,红杉资本曾投资匹克集团,获得7.8%股权。匹克公司又在2008年引入了建银国际、深圳创新投资等私募基金的第二轮投资。

  匹克在2007年就开始谋求上市,“目前还需要等待市场回暖。”

 匹克少帅许志华:借“国际化”突围

  此轮融资投资方红杉中国创始合伙人沈南鹏表示,中国最大的潜力来自于13亿人的消费需求带动的增长行业,匹克的成长历程也正阐释了这种“消费升级”的中国力量。

  “融资后,资金主要用于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许志华认为目前还是渠道为王的时代,今年打算在国内新建1000家专卖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1358.html

更多阅读

许志华:匹克辉煌的烙印者

进入6 月,身为匹克集团CEO 的许志华成了“空中飞人”,因为与美国NBA 多年的合作累积,“匹克NBA 球星2010 中国行”活动终于拉开了序幕。 在国际、国内的体育赛场上,匹克已经进入赞助商的“第一阵营”。在美国NBA 赛场上,第一次出

匹克新营销利剑出鞘:发端NBA拓展FIBA

    步入2010年,中国本土体育品牌们的“野心”则进一步扩张——在品牌国际化方面进展卓着的匹克近来又频繁出手,不断撩动着所有体育人的神经。匹克CEO许志华表示:“深入品牌的国际化,推进匹克成为世界品牌,是匹克作为民族品牌肩负的

中学生成长之路 匹克和许景南的成长之路

  许景南:福建匹克集团有限公司、匹克(香港)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福建泉州市工商联合总会(总商会)副会长,泉州鞋业商会副会长。   4月22日,福建匹克集团正式对外宣布,获得来自红杉(中国)、建银国际与联想投资三家金融投资

鞋企匹克:少帅许志华借“国际化”突围

   把七位NBA球星纳入麾下成为代言人,与国际篮联  (简称FIBA)成为官方合作伙伴……在匹克不断将大把银子撒向国外的体育赛场时,人们不禁问:匹克这样会不会“赔本赚吆喝”?带着这些疑问,《每日经济新闻》专访了集团总经理许志华。 

服装企业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之匹克服装的未来发展

 凭借99年之后连续几年“央视+代言”的高举高打,本土品牌安踏、特步、361度、鸿星尔克实现了快速起跑,并引领泉州乃至中国体育用品前进的方向。几个品牌的起飞,让曾经一度领先的匹克黯然失色。商业世界里,没有永远的领先,企业退步,更多

声明:《匹克少帅许志华:借“国际化”突围》为网友逢旧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