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瑞敏与海尔文化
在1997年美国《家电》杂志公布全世界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家电企业中,海尔名列榜首。1998年海尔集团总裁应邀登上哈佛大学讲坛,“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正式写进哈佛大学教材,标志着海尔真正走向了世界。1999年《财富》论坛上,张瑞敏总裁作为唯一一名中国家电企业家与会并发表演讲。1999年1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了“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排名,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荣居第26位。海尔的成功,张瑞敏的成功,都源于在张瑞敏这位优秀企业家的带领下,实现了成功的管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海尔文化体系。张瑞敏把海尔的企业文化看做是海尔的无形资产,是具有海尔特色的意识形态。海尔文化包括企业理念和具体体现两大部分。企业理念是经营企业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各个方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比较抽象的,如海尔精神、海尔作风、海尔管理模式、思想政治工作等。这些理念又具体体现为具有海尔特色的企业经营策略和各种规范、规章制度,如海尔集团构成、晋升制度、奖励制度、环境建设、行为仪表等。张瑞敏曾经说过:“理念的领先几乎决定企业的命运,可以这样讲,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海尔员工人手一本小册子《海尔企业文化手册》,其中有两个著名的管理理念:一是斜坡球论:企业如同一个爬斜坡的球,受到来自市场和内部职工惰性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一个上动力它就会下滑,这个上动力就是基础管理。依据这一理念,海尔创造了“OEC管理模式”也称“日清管理法”,张瑞敏将它解释为:“今天的工作必须今天完成,今天完成的事情必须比昨天有质的提高,明天的目标必须比今天更高。”二是80/20原则:这是海尔管理人员与员工责任分配的原则。管理人员是少的、是关键的,工人是多数的,却是从属地位的,少数制约着位于从属地位的多数,因此出现问题,管理人员应首先承担责任,30/20的原则就是要抓干部、抓管理人员。张瑞敏说:“海尔的管理并不是为了达到某个数字标准,而是提高整个企业的凝聚力,增强每个职工的责任感。”
二、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所谓“企业家”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精神现象。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家是工业社会的重要产物,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企业家属于现代群体中的一个特殊阶层,拥有一整套独特的心态、价值观念和思维势态,也就是用这种“超经济”的东西对经济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经济进程。他们立足企业,关注社会,致力各种资源的最优组合,推动生产力发展,最终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企业文化是一种内在的、隐性的、本质的力量,而不是一些外在的、显性的、现象的形态,尽管它最终表现为一种公开的行为模式,但不能与公开的行为模式相混淆。
就企业文化来讲,笔者以为,其实质是人文化。因为文化的产生就源于人的群体,而企业是一定条件下人的聚合,在企业这些特定的群体人中,企业家是他们的领袖人物,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文化,是企业经营者文化,是企业领导人文化。没有优秀企业家就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如海尔的张瑞敏、松下的松下幸之助,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决定着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个性,他们的社会名望和社会影响往往是某种企业文化向社会的辐射。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的功能是化人。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本管理和系统管理时代的到来,管理已被作为生产力的第四个要素,而企业家作为企业管理的最上层,他的行为是企业的脉搏,他的灵魂更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支柱。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企业文化的动力源泉。一方面,静态地看,企业家(在这里,对应于企业文化,企业家实际上已具体化为企业家的文化,表现为企业家价值观、企业家精神、企业家道德等个性文化因素)与企业文化呈现出内在结构一一对应的关系,企业家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等要素成为企业文化生成的基因,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性质和风格,并制约和向导着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发展。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从北大纵横所服务的几百家企业来看,几乎无一例外,企业文化的特征都深深地打上了企业家的烙印,所以我们在为客户进行企业文化审计的首要步骤就是了解企业领导者的个性特征和管理风格;另一方面,在企业文化塑造、控制、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企业家又扮演了定位、创建、控制、变革等举足轻重的角色,从而成为某一企业文化动态模型中第一位的活跃因素。任何企业文化的重大变化都是由企业家来推动完成的。
三、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主体。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员工作为一个整体处于主体地位,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当然的第一主体,这是由企业家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企业家在工作中要担当各种角色。在信息方面,企业家既是信息的接受者,每天都要摄取和处理大量外来信息,又是信息的传播者,与下属分析研究信息,同时还是信息的发布者,即本企业最重要信息的当然发言人。在人际关系方面,企业家首先是以本企业首脑的名誉角色,代表企业参加庆典、接待客人、签署文件;其次是充当领导者,负责对下级的雇佣、评价、报酬、激励、批评、干预等,使企业工作更加协调;再次是充当联络者,通过各种渠道沟通与外界的联系。在企业决策方面,企业家的责任就更重,角色也更多:作为企业家充当重大方案的发起者和设计者;作为保障者要协调冲突,排除组织之间的矛盾,避免资源损失;作为资源分配者,要合理调配资金、人力、物力、时间、信息,制定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等等。
从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来看,企业家总是处于最核心的地位,他一头参与经营决策,一头组织实施执行,毫无疑问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枢人物,他应当是一个拥有企业行政管理权力,自主地从事经营活动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他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和组织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创造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总指挥。企业家的这种实际上的领袖地位决定了其个人意志、精神、道德、风格等文化因素在企业中备受瞩目,更易于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和传播,并形成自觉追随,以至于企业的最高目标和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的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都深深地打上了企业家的个人烙印。
2、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生成的关键因素。
创建者对企业知识与解决其外部适应和内部协调问题起主要作用,由于他们首先具有创建企业的设想,因此,以其文化经历和文化个性为基础,他们对怎样实现这个设想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们不仅有高度的自信心和决心,而且对世界的本质、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性及人际关系的本质、寻求真理的途径、怎样管理时间和空间等都有较为深刻的假设。
在企业的创建初期,总是先由企业家基于其个人文化假设提出一些构想,并自觉不自觉地以这种文化假设套裁、罗织员工,影响、汇聚同道,形成最初的企业核心群体。核心成员不断提炼、积淀的文化信念,将成为这一企业文化的原始胚胎。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创建者的个人假设会借其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的作用得到加倍的强化,逐步内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
3、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控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的发展日益大型化、集团化和跨国化,企业的触角将无所不及,将面临多种文化源流的融入和渗透。能否形成高度整合、一以贯之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家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时企业家对企业的“行政领导”反倒退居到次要地位,而能否成功地实现对企业的“文化控制”则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行政领导”主要靠的是一种权力因素的制约,而“文化控制”更多地则是凭借一种非权力因素的影响。行政领导下的双方是一种纯粹的利益关系,结成的是一种“利益共同体”,而文化控制下的双方是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共同体”,并进而能够形成一种“命运共同体”。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呈现出加速演进的势头。可以想象,驱动未来企业的最根本力量将是文化力量,评判未来企业家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将是企业家对企业文化控制力的高下。
4、企业家决定着企业文化的生命。
企业家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企业家成功创造的企业文化却是恒久的。考察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既要看其发展的现实性,又要看其发展的可能性。同样,检验一种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准,除了看其是否推动企业的现实发展之外,还要看其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企业昙花一现,而有些企业则历经几代,经久不衰的原因。企业由于历史悠久,成绩卓著而形成了一种成熟的文化,这种文化在企业中创造了以后每一代的认识、思考和感觉模式,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成熟的团体通过它的文化也创造了自己的领导者。正如三联集团总裁张继升所说的那样,“我们这一代企业领导人最大的功绩可能就是创造了一种让草包干不下去的环境”。“所有的领导者都受到他们以前的文化影响,而且,一旦他们创造了一种文化,就可能受到这种文化的制约,不再领导团体去进行新的和创造性的活动,从而,在创造性和制约力量之间形成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那么,解决这种冲突成为领导的中心工作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说,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取决于企业家文化观念的开放程度。
一般来说,成熟的企业造就成熟的企业文化,但成熟的企业文化也往往容易成为一定发展时期的“文化僵局”,这种僵局将成为企业对内对外适应性的强大阻碍。企业家能否冲破这种阻碍,实现质的飞跃,将是具有革命意义的一步。这对企业家的洞察力、情感态度都是严峻考验。因为,他们变革的对象正是他们自己。
企业家只有以彻底开放的胸怀,不断地经历一次次涅磐,痛苦地超越自我,才能对企业文化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维持企业文化的动态平衡,永葆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