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ceo 美国杨氏设计ceo杨瑞丹的管理之道



  数十年来,美国杨氏设计公司董事长杨瑞丹摸索着做管理,不断地学习,慢慢地琢磨出一个道理: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资源不同,做适合自己的事情是很重要的。简单至上,这是杨瑞丹多年经历的智慧总结。

  做自己能做的事

  上面短短几行字,并不能够充分体现杨瑞丹带领团队15年在中国市场打拼与磨砺的轨迹。用杨瑞丹的话说:“我们在中国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才走到今天。”

  在国外,室内设计是一个独立而且要求很高的行业,一方面设计师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强烈的责任心;另一方面,需要有很多专业的技术公司和材料公司来支持。可是十几年前的中国,设计师的基本功和自身生活的体验不够,同时又没有和杨氏设计标准相同能够沟通理解的后期合作单位,这对杨瑞丹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杨氏公司的同事告诉《经理人》,杨瑞丹带领设计师团队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了解每个项目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为了一个细节,她会多次与各个部门和业主沟通,一定要坚持并达到既定的标准。

  除此之外,为了把设计概念做到位,面对中国的大环境,杨氏在不同时间成立了与设计相匹配的工程公司和装饰装潢公司。“成立之初,我们的宗旨不是依靠这两项业务赚钱,是为了更完美地实现我们的设计,从而达到教育和旗舰的市场效用。同时也能提升设计的价值。”事实上,对于施工和现场管理来说,当时刚进入中国的杨瑞丹是个外行,但经过很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富于成效的垂直管理模式,做到层层负责,责任到位。

  内部的架构虽然捋顺了,但市场上对室内设计专业性的质疑让杨瑞丹头疼了很久。当时有很多人认为,你给我做装修,应该顺便做一下设计。设计这个专业表面上看来并没有多深奥的技术支持,但要做到位,客人能接受并支付费用,这在当时的市场氛围中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很痛苦的经验,为什么业主不能理解我们为他做的东西?为什么业主想要的东西不是我们想要努力的方向?我们必须要做个决定,这些客人也许不是我要的客人,我不能为了赚钱去迎合他而降低自己的标准,这很简单。任何勉强接来的案子都不容易成功的,甲方和乙方必须理念相同,才能合作完成一个漂亮的项目。”

  正如杨瑞丹所说,消费者都是聪明的,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哪家公司是为赚钱而来,哪家公司能为业主赚更多的钱,“大家就会晓得谁会被淘汰。这是像1+1=2一样清楚。”即使客户的选择偶尔失误,但行业周期性的优胜劣汰是一个浪淘沙的过程,有自己的东西才能坚持得住。

  这样一路做下来,虽然杨氏从来没有市场推广部,但总是一个项目没有做完下一个又接踵而至了。而且随着中国经济近些年的迅速发展,客户也越来越有素质和水准。听起来好像匪夷所思,杨瑞丹却有自己的想法:“一个公司的客源口碑是最重要的。你把事情做好,一定会有人看到,就一定会有下一个客户来找你。当你还没有做好,就拿去给别人看,没有人会相信,还不如乖乖地在家把能做的事先做好。”

  杨氏从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历经了室内设计行业一次次的洗牌,越来越稳定地占据了高端市场,“到今天已经不是我个人是否愿意做下去,公司在中国已经生根了,公司培养的年轻人可以慢慢把公司延续下去。”

  随性管理

  近几年,室内设计很火,由于设计师本身的特点和市场的高需求,使人员流动性很大,很多设计公司无法维持稳定的团队。但杨氏公司很多员工已从刚出校门的孩子和公司一起成长,现在都成家立业,有孩子了,“看他们成长我也很高兴。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家。”

  杨瑞丹认为,设计公司的性质跟一般的公司不同,因为设计师都各有自己的脾气和个性,讲求的是完美和独立的空间。所以这个行业的管理更需要人性化,让员工有空间去发挥,让他们有成就感。杨氏留住人才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员工在这里可以得到提升,有更好的学习机会。“与许多别的设计公司不同,因为我们做最高端的业主,员工也就可以接触到很多新鲜的东西。”

  谈到沟通,杨瑞丹说杨氏有一个感性的工作氛围,“虽然我很忙,但我很清楚同事们每个人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这主要是因为30年走过来的路,使我对这个行业已经相当了解了。所以,我经常对我旁边的人感觉很直接,我今天进来看到他,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状态。有时候会找他沟通,有时候我会等,猜他什么时候会来和我沟通。”

  “拎”着孩子上班

  杨瑞丹有三个孩子,做母亲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工作,而且她很自豪,“在她们小的时候,我没有一天离开过她们。”做设计工作经常要加班,杨瑞丹就把她们带到办公室,因为一开始就先把规矩教好,她们知道妈妈在工作,就很乖地坐在那里看书、写作业或者画图,不会大吵大闹。杨瑞丹在美国的公司隔壁有一家规模很大的书店,她的小女儿就是在那家书店里泡大的,现在她已大学毕业去剑桥大学研究英国文学,“这也是给她一个选择的机会,那么多的书,她不去看漫画书或者其他杂书,喜欢研究文学和哲学的东西。拎着她上班有什么不好?至少给了她人生宝贵的一步。其实,怎么走人生这条路,把很多东西简单化,会比较容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3638.html

更多阅读

美国知名化妆品品牌 世界知名化妆品公司制胜中国之道

 法国欧莱雅、美国雅芳和日本资生堂都是世界知名化妆品公司 , 并都跻身 2003 年“全球 1000 强”:欧莱雅位居第 67位, 市场价值达 49.06 亿美元;雅芳位居第 261 位 , 市场价值 14.33 亿美元;资生堂位居第 799 位 ,市场价值达4.6 亿美

吉百利巧克力工厂 吉百利告诉你 一个成功CEO的管理之道

  很难想象,来吉百利公司之前我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商务培训。在一开始的两年半时间,我没有去改善这方面,但是当我发现我的员工开始向我询问更加高深的问题的时候,我就明白我应该去参加商务培训了。我两次去伦敦商学院学习,每次大概

周凯的CEO管理之道:新任CEO像在坐过山车

  和摆在各大机场候机楼里的众多解读CEO秘密的书籍相比,凯文·凯利的新书《CEO要职内幕》似乎更有说服力,因为他已经在世界顶级领导咨询公司——海德思哲公司担任了3年的全球CEO,更重要的是,他同世界上很多地方的CEO都交流过。日前,

杨绵绵的管理之道:不做“绵羊”要做“狼”

只看“杨绵绵”这个非常女人味的名字,很难把她与世界白色家电行业排名第六的海尔集团的总裁联系起来。   其实,杨绵绵并不“绵”。她坦诚、豪爽、豁达,讲话工作浑洒自如,更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采访她时,正值海尔集团在美国

声明:《美国银行ceo 美国杨氏设计ceo杨瑞丹的管理之道》为网友洛阳烟雨空心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