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全球经济危机或多或少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时至今日,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衰退难以遏制,天文数字般的刺激资金前赴后继,全力挽救全球经济的战役仍在继续。危机的压力和变革的阵痛让我们陷入困境,对我们提出警示,促进我们反思与总结并试图寻求未来前进的方向。
为此,建信基金诚邀业内资深学者与专家,与我们分享他们对未来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趋势的思考。这些智慧的结晶或将拓宽我们的视野,并帮助我们寻求新的投资机会。
卢·辛普森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首席执行官,被视为最有希望接任巴菲特和芒格的人选。
巴菲特称:“时至今日,我想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人选。过去几年,卢的投资业绩比我好得多,他抓住了我没能抓住的机会。我们通过GEICO的24亿美元投资获得了7亿美元净值增长。我本人对卢的投资方式没有发言权,因为他有他的原则。”
据悉,伯克希尔公司每笔在7亿美元以上的大额投资决策基本上由巴菲特本人拍板,而辛普森则可以在7亿美元内自由发挥。
巴菲特最欣赏辛普森的三个地方是:机智、有个性、好脾气。巴菲特认为,好脾气会让人更有理性,不容易被情感冲昏头脑。
在辛普森自1979年加盟GEICO,到GEICO被伯克希尔完全收购(1996年)的17年间,辛普森投资组合的年均回报率达到了24.7%,而同期的标准普尔指数年均增幅为17.8%。
此时期,巴菲特连续17年跑赢大盘,辛普森则在1987年、1990年和1993年三次大盘跌入低谷时没能跑赢大盘,但在每次股市见顶时辛普森都能够取得高于大盘的收益,比巴菲特更突出。
与80%格雷厄姆加上20%费舍尔的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相比,辛普森的投资理念和费舍尔更加接近。
辛普森认为,选股要从研究开始。每当他倾向于某只股票,首先会找这家公司管理层开个会议。辛普森说:“这些年来,我从中了解到的一点就是,管理太重要了,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价值。我们尽量找公司的高层人士,去拜访总部的话更好。也许你能够从纸面上获得所有的信息,但真正了解公司高层的想法更显得重要。”
而且,辛普森严肃的作风、直率的谈话以及对行业深入的接触,使得他很难被那些公司管理层所折服。
概括起来,辛普森的投资原则有以下五条:
第一,独立思考。尝试去怀疑一些惯例和格言,避免跟随众人进入华尔街周期性的非理性行为和情绪漩涡。不要忽视非主流公司,这种公司常常能带来更大的机会。
第二,投资于受股东欢迎的高回报企业。从长远来看,和股价上涨最直接相关的是其股东的回报。估值中通常有以下问题:管理层是否持有公司股票?持有多少?管理层能否毫无保留地面对股东?管理层是否愿意放弃无利可图的业务?管理层愿意用超额现金去市场上回购股票吗?最后这一点可能最重要,一个有着利润丰厚业务的公司的管理层,通常都会用超额现金去扩大规模直至无利可图。而回购股票与之相比,无疑是一个利用超额资金的更好方法。
第三,即使再卓越的企业,也应该支付合理的价格。即使世界上最好的企业,如果价格太高,也会出现反转。股价和收益的比值对评估一家公司非常有用,但采用股价/现金流这个指标更有价值。此外,公司年收益率与美国政府长期债券收益率的对比也非常有用。
第四,为尽可能降低纳税以及佣金,应做长期投资。短期投资不具有可预见性,而长期来看,优质公司股东有非常大的机会获得高于市场平均的收益。
第五,集中投资。要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回报最好是投资于少数几家符合标准的公司。1996年,辛普森用25亿美元集中投资了7只股票,而大型共同基金平均持股数为86只。辛普森说,如果我们对15家公司有把握,那就针对这15家公司做投资,不能遍地撒网,因为我们不可能对所有公司都能做到透彻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