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声叹息张汝京:注定成为“王志东第二”



“资本对于创业者来说,可能是甘露,也可能是砒霜。两者心态、诉求的根本差别决定了他们常常貌合神离。对于创业者,股权就是‘枪杆子’,任何时候都不要将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

  张汝京走了,准确地说,是被自己的“亲儿子”—中芯国际—遗弃了。就在张汝京与台积电了结旷日持久的官司的当天,公告说,他“以个人原因辞去执行董事、总裁、CEO的职务”。这又是一个“资本决定论”的鲜活案例。事实证明,将命运交到别人手里,难免付出沉痛的代价。

 三声叹息张汝京:注定成为“王志东第二”

  对于一个61岁的老人来说,这多少有些凄凉。自己亲手创办的企业,9年后不得不离开。据说张汝京会选择回台湾投身能源领域再次创业,这种精神让人感动,但不知道张汝京是否会从中芯国际的经历中感怀资本推手的翻云覆雨。

  望着张汝京远去的背影,笔者忍不住发出三声叹息—

  注定成为“王志东第二”

  让我们抛开中芯国际依然飘摇的未来,将目光锁定在创业者张汝京身上。

  从2000年亲手创办中芯国际至今,张汝京一直执掌该公司帅印。从轰轰烈烈的“菱形布局”扩张,到四处奔走寻找私募资金,甚至到与台积电长达6年的官司纠葛,处处都是张汝京身先士卒的身影。在此过程中,张汝京既成长为“中国半导体之父”,更铁定是中芯国际的灵魂人物。是什么造成了这样一位领袖的突然出局?答案就在中芯国际的股权结构里。

  首先,也是最要命的,身为创始人的张汝京,其个人持股在多次稀释之后不足1%。这与新浪之于王志东、乐百氏之于何伯权的“遭遇”何其相似,创业者在股份上失去了控制权,就等于将脖子架到了别人刀口下。

  对于张汝京来说,中芯国际是他的孩子,是一辈子的事业,但对投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桩生意。这种诉求上的分歧直接导致了张汝京的“悲剧”。2008年,存储芯片价格跌落谷底时,国际知名私募基金黑石等曾意图入主“抄底”,开出的条件现在看来并不苛刻。但张汝京坚持要从央企那里拿钱,结果造成了股权的贱卖。

  其次,中芯国际有着一份十分奇怪的股东名单—海外华人、国外VC、国内政府、银行、央企……几乎包含了所有融资渠道。由于各方背景差异巨大,根本利益难以保持一致,夹在中间的张汝京疲于奔命。这种奇异的股权结构与上世纪90年代的融资环境有关,但现在倒是可以成为让人相信张汝京真的是“太累了”,所以会“主动提交辞呈”的证明。

  不过海外投资人与张的矛盾由来已久,趁着与台积电的和解将本已没有太多话语权的张踢出管理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此,与其说是台积电逼走了张汝京,不如说故事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结尾—这是第一声叹息。

  不排除成“李一男第二”

  让我们换个角度再次审视这个故事。

  2000年,张汝京离开台积电来到大陆创业,9年后他最终没能逃脱老东家的梦魇。在和台积电议和之后,中芯国际“赔款”(2亿美元),“割地”(出让10%股份)。

  这听上去似乎很耳熟?没错,让人想起了技术天才李一男。当年曾作为任正非接班人选的李一男从华为离职,创办了港湾,虽在市场上风生水起,但上市未果最终被华为捡了个便宜,用低价将港湾收归旗下。栽了个大跟斗的李一男不久之后就选择了远走百度。

  如果张汝京在大陆的故事还没有完,会不会有更具戏剧性的结局?换句话说,台积电会不会得寸进尺,最终拿下中芯国际,让张汝京成为“李一男第二”?

  假设出现这样的结果,不知道已经身处海峡彼岸的张汝京会作何感慨。作为创业者,丢掉了自己的“孩子”已是憾事,“这个孩子”最终居然认了“眼中钉”做老爹。

  这或许并非天方夜谭。尽管台积电方面反复强调“10%的股份是对方主动提出的”,并且并未入主董事会,而且其接受中芯国际的股份还面临审批,不排除届时以卖掉股份拿现金的方式了结一切,但台积电又欲说还休地表示“未来会怎样,现在不清楚,很多事情都可能发生”。很多人还记得当年盛大对新浪策动的强行入股计划,要不是新浪“夜吞毒丸”,恐怕中国互联网的格局已经就此改写。而对于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纷纷扰扰,如果上天真要开玩笑,我们不得不再次感慨“资本的力量何其强大和残酷”。

  即便是现在,面对10%的股份,对于张汝京来说,资本已然是一种让人锥心的痛—这是第二声叹息。

  成为“乔布斯第二”已不可能

  张汝京的离去,被认为是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但有关创业者与资本之间的博弈故事还在延续。

  就在张汝京即将提交辞呈前不久,新浪的曹国伟刚刚在这件事上打了一场漂亮仗。与当年的王志东相比,同样是新浪,同样是股权分散,同样是从缺失话语权开始,曹国伟用了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实现了对公司的绝对掌握,MBO之后,管理层已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

  更为传奇的案例发生在苹果掌门人史蒂夫8226;乔布斯身上。

  1983年,乔布斯邀约百事可乐原总裁斯卡利加盟苹果,让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两年后,两人矛盾恶化到极点。1985年5月,斯卡利向董事会施压:如果乔布斯留在苹果,他就离开。在这个关键时刻,同样缺乏话语权的乔布斯被董事会遗弃了。

  现在看来,当年的乔布斯实际上犯下了与张汝京一样的错误—公司即便需要迅速扩张,也得给自己留一手。

  愤怒的乔布斯一气之下卖掉了苹果所有的股份,只保留了一股以便获得年度财报。这仅存的一股,为他日后的回归埋下了伏笔。但对于持有中芯国际原始股的张汝京来说,在离去之前,他更像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有资料显示,张汝京在中芯国际的年薪为12万美元,今年上半年他曾获得100万股期权,按11月4日的停牌价0.38港元计算,大概值38万港元。

  9年创业到头来,张汝京获得的很少。不知道回到台湾重新创业的张汝京,是否有机会再战半导体。好事者期望看到乔布斯式的奇迹发生,但这显然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此刻的张汝京,只想回家—写到这里,又是一声叹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4439.html

更多阅读

张汝京退出映瑞光电 张汝京下课中芯大涨

  11月11日,台湾有四家报纸的头版头条报道了同一则新闻:中芯国际创办人、执行长张汝京宣布辞职;董事会即刻宣布由王宁国接任执行董事兼集团总裁、首席执行官。全世界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入股中芯半导体10%的股份。

张汝京离开中芯 谁捅了张汝京的软肋

 2009年11月10日,张汝京因个人原因辞任中芯国际总裁和CEO。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媒体聚焦“汝京门”,打破砂锅问到底,他为什么会突然出局了?  二度秋雨,哀之鉴之  对于张汝京来说,不得不离开自己亲手创办的中芯国际,难免有点“悲剧”

张汝京离开中芯 张汝京离场后中芯的长短期风险

加州败诉、台积电入股及张汝京离职,将让中芯国际[0.65 0.00%]面临长、短期两重风险。一是短期内团队调整影响公司稳定,二是台积电入股、台湾政策开放,将让中芯面临被恶意并购的风险。 团队调整:军心不稳 中芯国际总裁兼CEO职位已确定

中芯国际 张汝京 半导体之外的张汝京

5年来,我与张汝京曾经深聊过多次,但一起喝茶却是第一回。而这次喝茶竟然是他卸任中芯国际[0.65 0.00%]总裁兼CEO之后,最冷清的日子。 而我还很窝囊地摸错了茶馆所在的小路。经过地铁、出租车、摩托车三次倒换之后,我终于赶到那里。路上

声明:《三声叹息张汝京:注定成为“王志东第二”》为网友爱情请稍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