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勇:从郭台铭质疑巴菲特看比亚迪企业价值



  一、台湾首富与世界首富的争执

  5月2日,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尔8226;哈撒韦公司在总部所在地、美国奥马哈城举行年度股东大会。据了解,参会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3.5万人,连比尔8226;盖茨也亲临会场。而台湾前首富、鸿海总裁郭台铭虽然没有到会,依然向巴菲特抛出三个“带刺”的问题。问题的焦点是比亚迪,一家来自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就在去年9月,巴菲特刚刚斥资2.3亿美元拿下比亚迪10%的股权,而后者与郭台铭早已成为商业上的冤家。

  “为什么要投资偷窃商业机密的公司?”郭台铭抛出第一个问题,“巴菲特不是一直标榜只投资有诚信、长期经营的公司吗?为何投资偷窃富士康商业机密的比亚迪?”他声称,在与鸿海交集的行业领域中,双方差距太大,“比亚迪绝对不是我的对手,对于偷窃商业机密的公司,我绝不把它当对手;只要是公平的竞争,鸿海全球绝对不怕竞争。”下罢战书,郭台铭马上又给巴菲特下“战书”:巴菲特不要只敢在伯克希尔股东会现场展示比亚迪汽车敢不敢驾驶比亚迪的电动双模车上、下班?意犹未尽的郭台铭三问巴菲特,丰田、本田、福特、通用等国际大车厂投资油电混合车领域很久以后才开始赚钱,“巴菲特是用何种专业知识判断比亚迪的潜力?”

  在会上,股神巴菲特自身并没有正面回答来自郭台铭的提问。而是策略性的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其合作伙伴芒格。芒格是这样回答的:“我对比亚迪在侵权或窃取商业机密的官司上,完全不担心(I have no concerns at all),我的了解,不论是郭台铭或是富士康的指控,并没有具体的根据,根本无法取信于人(discreditable),他们两者在不少地方都有竞争关系,这样的互控官司在商场上并不罕见。比亚迪的锂铁电池技术相当进步,比日本的同业还好,比亚迪的电动车,会成为节能的领袖。王传福这个人,我对他有一定的了解,他希望把事情做好,对世界能有贡献(This man try to do good things in the world),每天没日没夜,像忠狗一样勤劳工作,他还不肯把股份卖给我们,他是我欣赏的人,我就喜欢这样的个性。”

  二、巴菲特为什么买入比亚迪

  这次口水战瞬间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一时间不同观点的评论铺面而来。首先,我们从巴菲特的一贯的投资原则来审视其投资比亚迪的理由。在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巴菲特象其过次多次投资一样,频繁出手,不仅投资了比亚迪公司,还投资了高盛等著名的金融公司。“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股神坚定按照自己制定的铁律在执行,不为外界所动。在其投资高盛公司时,相关媒体进行了采访。

  “股神沃伦8226;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夏8226;哈撒韦公司9月23日宣布,将以50亿美元购买高盛集团优先股。分析人士指出,这是自信贷危机加剧以来,美国金融体系获得的最有力的信任票之一。这也是巴菲特20年来首次投资华尔街的公司。CNBC于次日专访了巴菲特。

  贝蒂8226;奎科:我们都知道现在各式各样的人物、各式各样的生意都在登门请求与您合作。在此之前,你拒绝了所有的请求。为什么投资高盛就是在恰当的时间点上的恰当交易?沃伦8226;巴菲特:哦,我不能精确地告诉你时间是否正确。我不试图为投资择时,但努力为投资定价。我有一个交易准则,押注在智慧上,只要是正确的交易就押注。就高盛而言,华尔街没有公司能出其右。我们已经和高盛打了多年的交道,而且价格合适,条款合适,经营者也合适。于是,我决定签署支票。”摘自巴菲特:我为什么50亿美金投资高盛

  从这两次投资可以看出巴菲特一贯的投资原则,我们初步可以定义为三个合适“一、合适的生意; 二、合适的价格; 三、合适的经营者”,巴菲特投资比亚迪显然也遵循了这三个合适。从世界经济史的发展历程来看,一次经济的衰退之后总会迎来新一轮经济的复苏。正如全球制造业衰退后迎来的IT产业的复苏,而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美联储经过大幅度降息,执行低利率的政策,进而推动金融创新,带动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不禁会问:下一个经济引擎在哪里呢?实际上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中,可见一斑。

  “我目之所及,都有工作有待完成。国家的经济情况要求我们采取大胆且快速的行动,我们的确是要行动,不仅是要创造就业,更要为(下一轮经济)增长打下新的基础。我们将造桥铺路,为企业铺设电网和数字线路,将我们联系在一起。我们将回归科学,运用科技的奇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我们将利用风能、太阳能和土壤驱动车辆,为工厂提供能源。我们将改革中小学以及大专院校,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一切,我们都能做到,而且我们都将会做到。”摘自奥巴马就职演说

  从奥巴马就职演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非常有可能成为下一轮经济的引擎之一。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大量依靠外国原油的进口,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原油价格逐步走高是可以预期的。中国经济要想高速发展的同时,避免快速通货膨胀的发生,就必须减少对外部资源的过度依赖,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不仅符合美国利益,也符合中国利益。中国必将在产业政策上给予其倾斜。比亚迪所从事的混合动力汽车显然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因而其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是可以预期的。“合适的生意”驱动巴菲特进行投资就是一件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巴菲特投资于比亚迪时,金融海啸肆虐。比亚迪股价跌至谷低。其静态市盈率仅为2.5倍。2.5倍的市盈率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投入的钱,作为股东,靠分红利2.5年就可以完全收回成本了。在市场非理性的下跌过程中,无论从世界股市估值的下限(6倍市盈率左右),还是香港股市平均市盈率的下限(5倍市盈率左右),比亚迪公司凸显了投资价值。巴菲特在投资比亚迪时仅仅8元钱,目前比亚迪的股价已经攀升至29元,盈利近300%。由此可见,巴菲特在投资比亚迪时,买到了地板价,其后只赚不赔已经成为必然。在合适的价位出手,在比亚迪案例的投资过程中,巴菲特的睿智尽显无疑。

  从芒格在伯克希尔的年会上对王传福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巴菲特团队之所以投资于比亚迪公司的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对王传福本人能力的认可。芒格是这样评价王传福的,“王传福这个人,我对他有一定的了解,他希望把事情做好,对世界能有贡献(This man try to do good things in the world),每天没日没夜,像忠狗一样勤劳工作,他还不肯把股份卖给我们,他是我欣赏的人,我就喜欢这样的个性。”在唯有偏执狂才能成功的年代中,王传福的企业家精神是巴菲特团队尤为关注的。

  新能源产业未来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比亚迪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的历程及其在电池领域突出的技术优势,低廉的股票价格,王传福个人所具有的企业家精神,所有这些都促成巴菲特重仓比亚迪。

  三、郭台铭三个提问之间的破绽仔细品味郭台铭的三个提问,发现其层次并不很高,实在与台湾首富的身份不相吻合。

 熊勇:从郭台铭质疑巴菲特看比亚迪企业价值

  问题一:为何投资偷窃富士康商业机密的比亚迪?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是象芒格所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竞争对手之间互相指责在商场上也的确司空见惯。例如思科诉华为,华为并未因此而倒下,反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愈战愈勇。同时在商场中适当的仿效也不乏先例,例如李嘉诚早期以工人的身份到英国去学习工艺,回到香港后建立塑花厂,为后来和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富士康发展初期,恐怕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吧。一言之,即便存在偷窃商业机密之嫌,也不能就此否认比亚迪的投资价值。

  问题二:巴菲特不要只敢在伯克希尔股东会现场展示比亚迪汽车,敢不敢驾驶比亚迪的电动双模车上、下班?

  这个问题的层次就显得更低了,郭把看好一个商业模式与参与一个商业模式混为一谈了,例如你认可如家快捷酒店这种商业模式,但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去如家快捷酒店入住。一种商业模式改变市场中参与者的利益关系,满足了市场上真正的需求,从而创造出企业自身的价值,只要这种价值被社会和顾客认可,就意味着这种商业模式获得了成功,具备了投资的价值。巴菲特认可比亚迪在混合动力车领域的前景,并不意味着其必须是混合动力车领域市场的参与者。

  问题三:巴菲特是用何种专业知识判断比亚迪的潜力?

  这个问题是在这三个问题中层次最高的。比亚迪是世界的电池大王,王传福本人也是电池领域的技术狂人。目前制约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电池技术而非机械方面,比亚迪在世界铁电池领域是首屈一指的。电动汽车由于它的环保性,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电动车成本高于传统汽油车,这也是当今电动车难以批量商品化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并且如何有效解决充电电池使用寿命和成本问题、解决废弃电池的集中回收处理问题是环保混合动力汽车领域面临的大难题。可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的问题不是汽车制造技术,焦点问题是电池领域的技术与成本问题。纵观汽车行业,能将这些问题系统解决的最大可能的中国厂商就是比亚迪。

  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中国政府明确将汽车产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又将环保节能汽车发展在产业规划中浓墨重彩,这已经表明了中国的态度。在国家政策扶持的情况下,产业技术的升级是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快速过程。几年前汉显传呼机到现在手机产业的发展,CRT显示器到液晶显示器的发展以及高高在上的中高档轿车走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都说明未来的发展往往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演绎。任何人都无法准确预测具体时间,只能在萌芽期做好产业布局,等待硕果累累的金秋。

  巴菲特一向以长期投资著称,其崇尚的价值投资理念广为世人所认同。其投资比亚迪也是以一种大局和长远的眼光来处理的。“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寂寞的寒冬中,秉承自己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一个老者孤独地行走着。

  我们坚信智者与孤独相伴,精彩仍将持续演绎。若干年后,投资比亚迪又将与投资中石油一样,成为巴老投资历程中的又一座丰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4805.html

更多阅读

巴菲特: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

(1970年格雷厄姆开始修订《聪明的投资者》一书时曾与巴菲特沟通,巴菲特希望将通胀考虑以及评估企业放进去,但大脑只有一个,最后格雷厄姆没有全部采纳,仍旧独自完成修订,并于1973年出版。那么巴菲特试图表达什么呢?不妨从下面的这篇巴菲特稍

“世界工厂”之痛:郭台铭道歉后的转型追问

当天一大早,身为富士康国际母公司鸿海集团董事长的郭台铭乘专机从台北飞抵深圳,陪同200多名记者参观园区的生产车间、食堂、游泳场以及新成立不久的员工关爱中心,“我们绝对不是血汗工厂,但我不敢保证下一个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他说:“

明报:且看郭台铭有何善策良方

中新网5月26日电 香港《明报》26日刊出社评说,富士康老板郭台铭从台湾赶赴深圳,希望他有善策良方,建立起新的制度和工作文化,让富士康数十万员工在物质满足、精神愉悦下工作生活,为工厂营运立下楷模。 文章摘编如下: 深圳富士康厂区昨日

声明:《熊勇:从郭台铭质疑巴菲特看比亚迪企业价值》为网友毞尖丅承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