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来:从地摊商贩到千万富翁



 18年前,一个年轻人背着简单的行囊,闯入了一个陌生的城市;面对莫测的未来,一无所有的他胼手胝足,砥砺奋斗。

  18年后,他资产上千万,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完成了一个小摊贩到企业家的过渡。他,就是义乌台州商会常务副会长王青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今年47岁的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热情真诚,话虽不多,却不乏精明。笨拙的握笔姿势,端正有力地在记者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他的名字。才读了两年小学的王青来,十多年来,用他的勤奋“调度”着精明,生意越做越大。

  王青来是椒江洪家人,8岁的时候,父亲离开了人世,是母亲一手将他拉扯大的,因家境贫寒只读了不到两年小学的他便被迫辍学。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王青来很是感慨:“每天都在为生存挣扎着,吃了早饭,往往中饭还不知道有没有着落。”王青来告诉记者,10岁的时候,他就能上山砍柴、下河摸鱼了,他知道母亲一个人撑起这个家并不容易。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青来说,十多岁的时候,他已经在外面打零工补贴家用。虽小学没有毕业,但他这人还是挺聪明的。坏了的收音机、坏了的电视机在他手里很快分解后,被重新拼凑回去,又“复活”了。在他23岁的时候,村里把唯一一辆拖拉机交给了他管理。“当过厂长,办过家庭作坊,努力尝试着使自己能赚到更多的钱。”王青来告诉记者,自从结婚后欠下了6000元的外债,光每年的“三分利息”就够他一年的收入,他开始不安分起来。“树挪死,人挪活,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一定要闯出去。”王青来下定了决心。

  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卷着铺盖,扛着一大袋自家加工的纽扣,1989年,王青来到了义乌开始他的“闯市场”生涯。“以前只是把加工好的纽扣卖到义乌来,现在我自己就在义乌卖。”王青来告诉记者,白天他摆地摊卖纽扣,晚上就和老婆挤在又阴又潮的出租房里。那时候,起五更、爬半夜,不知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赚钱”。

  人辛苦,钱赚到了,一趟下来竟有四五百元的利润。那时候,正赶上义乌市场升级,作为一个外地商贩,当地政府还是挺照顾他们的,花了很少的本钱,在义乌的篁园市场,王青来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摊位。

  生意火了,口袋也鼓起来了,在义乌的两年,他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第一个5万元。“夜里攥着5万元的存折,我翻来覆去一晚上没有睡着,这5万元,我要把它变成50万、500万……”

  涉足文化产业,做事先做人

  王青来挣到钱了,他说自己永远感谢那位给他带来财富的台湾商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他笑称自己的记忆力出奇得好,尤其是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和事情,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十多年前,他站了32个小时的火车到广州去见台湾客商,他甚至能记起,见台湾客商时住的那家宾馆的名字和那路边的公交车牌。

  在见到台湾客商后,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堆积如山的作业本、钢笔、文具盒,想想自己要做这些文化用品的销售代理时,王青来心里直发怵。那么多年他总觉得自己好像少了点什么,生意场上一次次刻骨铭心的经历让他恐惧。小学也没读过几年的他终于找到了答案,正是缺少了文化。由于文化水平较低,表达能力不够,在与他人竞争的过程中,有好几次生意险些被抢走;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在同别人签合同时,他总是担心会吃亏,一份简单的合同会让别人帮忙看了又看。

  “相信自己,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办到。”王青来说他是个胆子比较大的人,也是个比较自信的人。那一次,他扛回来了50多公斤的文化用品,开始尝试着与学校、与老师、与学生们打交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青来的文化用品生意出奇得好,在当代理的第一个月他就赚了30万元。“我很喜欢和这些有文化的人打交道,与其他场合的生意人相比,这里的人多数更真诚。而且,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能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做人的道理。”靠着以诚待人、诚信经营,精明的王青来从地摊小贩到代理经营商,再到如今产品远销到了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文化用品公司的董事长,王青来出色地经营着自己的人生。

  创业十多年,从一身债务到现在的资产千万,创业让他体验了艰辛,也让他收获了成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5794.html

更多阅读

徐来:从演员到美女卧底

徐来:从演员到美女卧底李婍徐来是民国年间真正的美女,不但是民国时代的美女,在中国任何一个朝代,她都是当之无愧的美女,她的容颜放到今天也同样是回头率极高的美眉。因为她长得很标致,在三十年代就有“东方标准美人”的光荣称号。不仅

王瑞民:从家长到顾问的管理哲学

王瑞民:从家长到顾问的管理哲学文/姜朝霞王瑞民是典型的儒商,国学造诣深厚,言行举止温文尔雅,对下属永远和风细雨。他经常引经据典,口吐莲花,对人生的超然态度,让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文人。然而与所有的商人和企业管理者一样,儒商也要处理企

周晓光创富故事:从地摊妹到亿万富翁

从不足百元起家,到如今年产值一个亿;从当初挑着货郎担走南闯北的山村女孩,到如今走向国际市场一跃成为中国饰品行业的“大姐大”——市场经济,潮起潮落,在周晓光身上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创富故事,也折射出了一个企业家动人的成长历程。   

李宪章创业故事:从卖扫帚到千万富翁

家里贫困万分时,他卖掉全家的救命口粮,筹本钱扎笤帚做小买卖为村办工厂干活时,别人一天挣3块,他却主动要求降薪,一天挣9毛村里给村民分地,他一分地都没要。 他叫李宪章,目前是禹城一家毛纺厂老板。就是凭着这种看似疯狂的“折腾”,他拥有了

王玉锁:从高考败将到民企燃气探路者

 发家:从开出租到石化贸易   王玉锁的创富之路并不平坦。在三次高考落榜后,王玉锁从此放弃了高考,开始做些小生意,卖过葵花子、卖过啤酒,甚至还卖过女用泡泡纱背心。当然,今天的王玉锁并不忌讳这段经历,相反,那段失败的经历让他具备了承

声明:《王青来:从地摊商贩到千万富翁》为网友灑脱又极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