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名人霍晨光:倾听30年的时代鼓声



  在霍晨光办公室里的一面墙上,整齐地排列着很多军帽,来自很多国家的不同军种,据说这是他的一种情结,因为曾经当过兵,但也凸显了收藏者的个性:喜欢有自己的想法,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霍晨光是北京外企服务集团(以下简称FESCO)董事长。FESCO常被误认为是“外企”,时至今日仍旧是一个国企。2007年6月霍晨光调任FESCO董事长,几乎同时,他也开始了长江10期EMBA的学习。他坦言,“这是个巧合,让我有机会在长江的氛围里面熏一熏,使我更快、更深地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与实践。”

  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二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正如诗人北岛在1979年写作的一首名为《岗位》的诗歌所言:“我的时代背后,突然敲响大鼓。”对于中国而言,这一年正是鼓声阵阵,是经济细胞复苏之年,外汇管理局、旅游业、广告公司、保险业等改革前难以想象的各种现代经济的元素开始被启动。FESCO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30年前,FESCO向外国商社派遣了第一位中国雇员,开创了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起点。在霍晨光看来,FESCO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当时,外商开始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设立办事处,不可能都用本国员工,要招聘中国雇员。外企服务集团的创业者敏锐捕捉市场需求,在当时政策支持下,率先开展向外商驻京代表处派遣中国雇员的业务。”霍晨光虽然从2007年才开始执掌FESCO,但对FESCO的过往如数家珍。

  经过30年不断发展,FESCO已经成为一个以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为主,覆盖房地产、宾馆酒店、旅游会展、体育文化等相关领域的企业集团,年收入超过120亿元,居中国企业500强之列,下属二级企业20余家,员工2400余人。在人力资源外包领域,外企集团的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三名,服务客户8000余家,包括绝大多数在华《财富》500强企业及各类行业领先的公司,服务员工30余万,业务网络遍及全国。

  这些数字当然是光鲜华丽的,而FESCO并没有满足于此,采访前夕正准备长江商学院EMBA论文答辩的霍晨光坦言,“虽然FESCO已经从政府下属企业发展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公司,但是企业内部‘机关化’痕迹仍然较多。一些重大决策往往缺乏详细调研和充分论证,部门之间、企业之间沟通和协作意识还不强,执行力、主动性、创造性还不够等。这些所谓的‘国企’文化一定要尽快改。重塑我们的企业文化是当前一个重要的工作。”

  《长江》:今年是FESCO成立30周年,可以说FESCO几乎和改革开放同时诞生,30年的发展历程,FESCO经历了哪些比较重要的变革?

  霍晨光:作为国家经济社会中的一分子,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成长,其过程也是曲折而坎坷的。总体上来说,可以以10年为结点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10年,从独家垄断走向初步的市场竞争。成立头几年,FESCO几乎垄断了向外商驻京代表处派遣员工的业务,由于外语人才缺乏,人才供不应求,很多外商几乎是天天排队等我们派员工。但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很久。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他一些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司相继成立,有的也获得向外商驻京代表处派遣员工的资质,市场上有了竞争。第二个10年,进入全面市场竞争。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初步形成,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方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加快,各地纷纷建立人才服务中心。另一方面,国家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FESCO的绝对优势已不复存在,但仍然是行业的领军者。

  《长江》:那第三个10年是否是进入全球化市场?FESCO面临怎样的新挑战?

  霍晨光:对,这一时期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从深度上看,在传统的人事代理、派遣业务上延伸出薪酬管理、福利外包、培训、招聘、猎头、咨询等新业务,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了更新和更深的认识。从广度看,除了外资公司,越来越多的本土公司倾向于选择将人力资源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外包出去,此外,随着服务业的逐步放开,很多国际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开始国际化。在这个阶段,外企服务集团人力资源业务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目前服务员工超过30万,服务企业客户超过8000家,初步建成了覆盖各地的全国业务网络。

  《长江》:事实上FESCO是国企,那么作为国企的领导者,有什么不一样的经验和体会?

  霍晨光:今年是外企服务集团成立30周年,我们也会借此机会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很多长江的同学是阅历丰富的企业家、管理者,我也愿意和同学们交流,希望得到批评指正,不断进步。

  根据对企业的了解,我个人认为,外企服务集团30年的发展,主要归结于三个方面:

  一是在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成功实现从垄断经营到市场竞争的转轨。当初很多大的国企就是没有适应从垄断到竞争的变化,逐渐走弱,被市场淘汰。我们企业很早就接触竞争,并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积累了经验,提高了能力。二是始终没有放弃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主业的经营与发展。三是始终坚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5年前,FESCO的业务还是以北京为主,北京地区业务占九成以上,今天,我们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全国性公司,实现了“一地签约、全国服务”,并且可以依托网站、呼叫中心等手段,提供快捷的、人性化的服务。另外,我们还组建团队,在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等领域成立业务公司,丰富了业务链。

  《长江》:可以说FESCO一直在不断进行调整,这种调整的根据是什么?

  霍晨光: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客户端需求也在变,作为企业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例如,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们根据政策调整与客户需求,改变了收费模式;2000年以后,根据外资公司客户全国化发展战略,伴随客户一起走向全国,并建立全国业务网络;《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我们根据客户需求,专门提供劳动关系法律咨询业务等。但这种变化必须是客户导向的,就是要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这个宗旨是不变的。

  《长江》:FESCO曾经考虑过多元化的发展,为什么最后没有继续走多元化的路线?

  霍晨光:企业做好了以后,就希望多元化,这是很多企业都走过的路。外企服务集团也曾经搞过多元化,先后投资过房地产、宾馆、酒店、旅游、文化、工业等各个领域。多元化战略的确立有多方面原因,如果实施得好,可以说,今天外企服务集团的主业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多元化战略在实施过程中走偏了,很多投资并没有带来良好回报,一些业务也没有最终形成竞争力。然而在多元化过程中,FESCO始终没有丢掉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在很多危难关头,这个业务没有倒,还在增长,成为支撑集团发展的基石,也使我们更加明确了方向。

  《长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是否面临较多困难?FESCO怎样应对?

  霍晨光:此次金融危机影响深远,跨国企业受冲击更大一些,外资企业在FESCO的客户中占较大比重,因此,我们的业务受到的影响也较大。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政府也为保经济出台了很多政策。经济危机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有机遇。

  总体来说,FESCO为应对危机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我们企业管理层有较强的危机意识。早在2007年年中,集团公司董事会就开始着手处理资金链问题,收缩战线,清理欠款,处置盘活资产,有些地产、楼宇在2007年底、2008年初的时候看上去还不错,甚至有人认为可能增值,但我们反复研究宏观形势与企业自身现状后,还是决定卖掉。在楼市泡沫即将破裂、金融危机风雨欲来之际,我们果断处置了一批资产,回笼了数亿元现金,同时进一步加大追讨欠款力度,大幅度降低了银行贷款余额及或有负债风险。

  第二是我们非常关注外资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去年11月我们做了一次市场调查,涉及240家各类客户企业,最近做了第二期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很多外资企业确实有规模性裁员、招聘减缓、减少人工开支等方面的计划。但在应对危机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外资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看好,对于长期在华发展抱有信心。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客户在劳动关系、转岗培训等服务上的需求有增加的趋势,因此我们增强了相关业务团队力量。

  《长江》:现在人们都比较关心就业,作为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负责人,您能否谈谈在目前形势下的就业问题。

  霍晨光:一个经济体如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并通过经济不断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继而推动经济向上一层次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我们是否可以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我认为,主要的问题还是要弥合院校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空当。我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在今年北京市的“两会”上,我就建议市政府制定“首都学生实习培训计划”,政府出点钱,企业出些岗位,给大学生实际工作的机会,形成一个机制,坚持下去,对解决就业、提升劳动者素质都有好处。

  FESCO体系内的各下属企业只要有条件就会提供实习岗位,我们也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实习岗位外包业务,推动客户公司拿出更多的实习岗位,也希望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

  《长江》:现在有很多新兴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FESCO如何保持自己领先的地位?

  霍晨光:对于今后的竞争,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看。今后的人力资源外包行业,任何一家供应商都无法完全占据一个地区市场或服务领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市场格局将会进一步加强,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很可能是今后市场竞争战略的首要选择。从更长远角度看,一个企业能否基业长青,取决于各方面因素,最根本的一点仍然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长江》:在到处都在谈论变革或者改革的年代里,您认为企业领导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霍晨光:我想强调一点,就是学习的重要性。我到FESCO工作的时间正是我参加长江商学院10期EMBA学习的时间,两年多来,我一边在长江的课堂上学习理论,一边在研究FESCO这个活生生的案例,收获良多。

  当前,整个世界都在迈向一个更新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中缺少的是开放和相互整合。一个领导人,不管来自是公共部门还是商业部门,都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具备敏锐和旺盛的学习能力,能够对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具有更强的能力应对技术发展带来的持续或间断的变化,具有更强的能力去平衡局部的微观操作和整体的宏观运行。我不敢说自己具有这些能力,但我愿意带领我们的管理团队一起去努力学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6815.html

更多阅读

智慧人生:习李王能破掉美国给中国做了30年的“局”吗?

【导读】本文危机感很强,但也不必过于担忧,西方的中国崩溃论喊了几十年,我们反而越发展越好,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调整、纠错,回归、前行,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谁能阻挡中华民族崛起的脚步!  点评:这篇文章是相当深刻和到位的,是我想写而没有

用橘子皮水治好了30年的脚裂脚癣 脚癣图片

用橘子皮水治好了30年的脚裂脚癣  我患脚癣冻疮30年,每到秋末脚后跟发裂,一层层脱皮,发痒,裂口流血,十分痛苦,曾经多方治疗未愈。我常用热水加盐泡脚,可以缓解一下,但不能断根,我见到凉台上的橘子皮,就想用橘子皮煮沸水治脚癣和冻疮。于是

改革开放30年的代表:大邱庄和悲情禹作敏

2007-11-06 14:26:31 来源: 财经文摘  进入大邱庄贴吧 共 5 条 黑马推荐改革30年的代表大邱庄,是命运多舛的地方,也是有着许多神秘传说的地方。这篇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幕布的一角,但是,窥视秘密的感觉,与当年亲历伤痛的感觉是截然

声明:《财富名人霍晨光:倾听30年的时代鼓声》为网友摹你青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