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富豪:地震孤儿张祥青



  拾荒少年缔造百亿钢铁帝国

  张祥青,在2007年已凭130亿身家,上榜胡润百富榜第45位,当时他只是一个低调的富豪,直到此次四川汶川地震,他将1亿元捐赠给灾区,人们才了解到他原来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孤儿。

  失去父母的关爱,张祥青没有沉沦,他把一切苦难看成老天对自己的眷顾,捡垃圾、卖豆腐、卖废钢、建钢厂……不仅养活了自己,而且创造了百亿财富,回报社会。

  15岁,大多数人还是父母翼下无忧少年;张祥青,这个地震孤儿,受政府照顾进入当地铁厂成为一名工人,结束了边上学边捡垃圾、割猪草、卖冰棍的日子。

  对这一影响了他一生的转折,5月29日张祥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原因很简单:收入不一定比捡垃圾多,但垃圾不是天天有,进工厂提供了固定的生活来源。

  回忆轧钢工人的生活,张祥青说:“很热很原始。光着膀子,火红的钢坯出来,身子前面汗如雨下,背后冷风刺骨,冬天里,累得靠着带着余温的钢坯就能睡着。”

  不过,还童心未泯的他,做任何事情都觉得有意思,铁厂不仅磨炼了他的毅力,人也学乖了,学会不让人欺负,学会适应环境。

  这里开启了他一生的大路,或许当时他大脑中还没意识到,身体上已烙上铁厂永久的烙印。

  就在上班第12天,一块火红的钢渣迎面飞溅出来,卡在张祥青护目镜上,永远烧掉了张祥青左眉一半的眉毛,落下的这个容貌上的缺陷差点影响了他的婚姻,也断送了他当兵的梦。

  到18岁,刚刚成年的张祥青结束了铁厂的工作,到三哥当兵的地方——石家庄学习做豆腐的手艺,期望能自己做小生意摆脱贫困的生活。

  学习归来,他开始一个人单过,起早贪黑做豆腐,然而人生失败的教训从这里开始。从南方师傅那儿学来的技术做出的豆腐并不受当地人欢迎,成本也高。张祥青在走街串巷中碰到一个同行老前辈,他恳求人家:“大爷,您豆腐好吃,我学学成不?”善良淳朴的大爷吃了张祥青请的一顿饺子就收下了这个学徒。迄今,张祥青仍和师傅保持着亲人般的关系。

 

  1991年,起早贪黑,靠磨豆腐、卖早点攒起1万元的张祥青夫妇,成为万元户。听朋友说“倒腾”废钢赚钱,家里的小买卖就交给爱人张荣华一人打理,张祥青开始介入废钢生意。

  张祥青怀揣自己的1万元,加上岳父、哥哥、姐姐拼凑来的共1.8万元,北上北京。没想到,第一笔生意就把自己的1万元本钱亏光。

  “第一车废钢,人家说‘虽然质量不好但能用,以后给你好的’”,初入商海的张祥青回到唐山一看货,立即就知道太轻信别人了。

  天生不服输的张祥青说第一笔生意亏了反而要做下去。当时做废钢生意的人很多,关系错综复杂。新加入者并不受欢迎,然而在这一行业赚到百万身家的是意志刚强的后来者张祥青。当时张祥青每星期往返北京三趟,从北京押货傍晚出发到家已凌晨三四点,碰上大雾天气更晚,早上七八点就得起来卖货,当天夜里再赶到北京,“累到头发都是躺在炕沿上让老婆给洗”。

  吃苦还在其次,关键的是打通各种人脉。现在,熟悉张祥青的人都习惯叫他六哥,有人还说他“很会混”,这能力都是那时练出来的。张祥青总结说,得到人家的信任,建立人脉,还得靠真诚。当时说好合作伙伴每吨废钢分30元钱,但张祥青每吨赚100元回来,多出来的部分还是跟大家分。

  1993年,张祥青在这个行业赚到了300万。随后国内整个钢铁市场低落,废钢是卖给钢厂做原料的,而很多钢厂倒闭了,钢厂卖货收不回钱,工人半年开不了工资,整个行业形成三角债。

  坚持到1995年,张祥青开始寻找新出路。

  废钢生意,给了张祥青享用一辈子的经验:一条路走久了肯定会死,因为市场就那么大,人越来越多,所以就要变革,寻找新路。

  1995年前后,张祥青自己开烧结厂,“仍然走的是捡垃圾的老路子,不过是目光从首钢垃圾山中的废钢转向烟尘中的铁泥。”这一转折,张祥青让一条腿迈进实业的大门。

  “我们董事长雷厉风行、举枪就打、决断果敢。”5月29日,在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荣钢集团)采访时,一位高管这样介绍自己的董事长,而这些都是在跨入实业大门中磨炼的。不说其他,单技术就是空白。张祥青买了大量书籍,并带着工人到处学习。有的师傅竟在学习现场说:“没什么好学的,我看还没我们的好呢。”张祥青愤然将这个人开除,“这样的师傅学习不到别人的好怎么能带其他人呢”。面对重重困难,曾经有朋友劝他:“你已经这么有钱了,干吗冒这么大险啊?”张祥青说:“我就要拼下去。”

  到1998年,张祥青、张荣华成立了河北的丰南冀发特种钢材有限公司;1999年又在河北成立了现在的唐山市合利钢铁厂。

  2001年,张祥青的“钢铁帝国梦”迎来了最大机遇,他投资2.8亿收购了天津一家倒闭的钢厂——天津渤海冶金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现在的荣钢集团,从获知消息、联系洽谈到最后合同生效,只用了短短的14天,这一举动让业界目瞪口呆。

  “当年天津的这个厂子,到处都是芦苇和水坑,众多设备都已锈迹斑斑,周围村民到厂子里抓野兔,放牲畜。”一位荣钢集团的老员工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

  “我一夜睡不着,翻来覆去考虑将来怎样才能成功,发展的模式是怎么样的。”张祥青当时是把在河北两个钢厂能动用的钱全部拿到这里。未来的钢厂肯定是在临海的,张祥青坚信自己的判断。

  迄今,我国钢铁行业正纷纷向沿海布局,铁矿石每年进口量约4亿吨,而在当时,进口量尚不足2000万吨,天津也不过刚刚确定建设铁矿石大港口的规划。

  “我会打仗,不管一切去做,但打理战场、做好后方全靠我老婆。”张祥青这样评价自己的另一半,19岁就嫁给张祥青的张荣华是荣钢集团的现任总经理。张祥青称妻子是自己的“守护神”。

  2003年,就在收购天津渤海冶金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后两年,张荣华起身到京读MBA——学习企业管理的系统知识。学成归来的张荣华,开始推行企业的规范管理。

  张祥青说,“企业发展要遵守规则,很费神费力,我缺乏耐性,我去打仗,后方交给老婆,是她在守护这个企业。”天生乐观幽默的张祥青说MBA就是教人系统管理知识,而他负责的是企业的发展战略,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这不是书本能教的:“随着人类发展,需求变化,资源的变化,企业发展的未来就在那里。”

  以前,张祥青做卖废钢生意,半夜三四点起不来,都是老婆提前醒来一遍一遍地叫他起床,他运货回来,也是张荣华在家里组织卸货、管理。因为有老婆守护企业,张祥青经常还做些“出格”的行为,比如和“发小”打牌自不必说,他有时还去蹬三轮“拉脚”。戴着帽子只要别人认不出他,他就拉,说是锻炼身体;被人认出来就不拉了,觉得不好玩了。荣钢集团的高层还介绍,董事长还做得一手好菜,尤其是红烧肉,因为张祥青一大家人住一起,在家吃饭时他会露一手。

  “钢铁企业传统的老路又要到头了,”张祥青说,“我一直在探索企业发展的新出路。”

  张祥青思考的是,从2000年到现在,铁矿石价涨了10倍;焦炭价从400元/吨涨到2700元/吨,而未来,中国的工资也会上涨到发达国家水平,社会的环境正在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百年企业的根基到底怎么打?

  目前,天津荣钢集团是一家以钢铁为主业,涉足国际贸易、园林绿化、矿业投拓、煤化工、综合利用等多领域的民营企业。

  几年来,节约资源和环保一直是荣钢集团追求的目标,迄今已累计投入资金5.18亿元用于环保治理项目。目前荣钢集团使用的水,就是渤海湾别人排放的污水,荣钢集团投资2.5亿上马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反渗透过滤生产线。

  “我们从不用地下水生产,夏天时候,工厂的人说‘水温太高了,给我们点地下水吧’,我们家老爷子就不答应,老爷子说:‘我们这儿比海平面才高3米,再抽就成漏斗了。’”他所说的老爷子是他的岳父。

  谈及自己的理想,张祥青说,在大家都向钢铁行业下游高端产品进军时,自己能在上游炼铁领域节能创新上有一番作为。

  2007年,荣钢集团销售收入285亿元,利税29.7亿元,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59位,制造业500强中77位,天津市百强私营企业第一名。在资本层面,荣钢集团开始筹划上市的事情,因为要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打破资金瓶颈势在必行。

  地震孤儿灾难中学会坚强

  5月18日,唐山孤儿——荣程钢铁董事长张祥青为震灾捐款1亿。在唐山地震那年,张祥青7岁,虽然他不幸失去双亲,但他却在贫困和苦难中学会坚强和勇敢,快乐也从未远离他。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张祥青通过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创办出年产值上百亿元的钢铁公司。现在,他拥有令人羡慕的事业、幸福的家庭。同时他也在时时刻刻地履行着他的诺言——帮助别人。“人生就像一种旅行,回忆都是甜蜜的。”张祥青说。

  “眼前一片茫然,没有家园,没有明天。但再怎么悲痛,最终活着的人一定要坚强。我不能辜负妈妈给我的生的机会。”张祥青说。

  1976年7月28日夜,唐山,突然山崩地裂,突如其来的7.6级大地震,震醒了熟睡的人们,也一夜之间震走了24万中国人的生命。这场大地震更是震惊全中国、全世界。

  就在那个不幸的夜晚,年仅7岁的张祥青,正躺在妈妈身边熟睡。3点42分,突然大地在摇晃,人们马上意识到:地震了!“被窝里,妈妈突然扑到我的身上保护我。”张祥青回忆道,“最后,妈妈走了。”

  7岁的张祥青没有哭。

  张祥青家兄弟姐妹一共9个,当时已经成家的大哥住在附近,可仅仅600米的路程,大哥却用整整5个多小时才赶到家中,这时,张祥青已经挣扎着从废墟堆里爬出。张祥青的妈妈和一位哥哥不幸在地震中遇难,被砸伤的爸爸在地震一百天后也走了。

  “看到妈妈、哥哥和其他乡亲的一具具尸体摆在那儿,真的很难过,但我没有绝望。我的生命是妈妈给我的,既然我活了下来,我就要坚强地活下去。”张祥青说,“我永远不把自己当孤儿,我把爸爸妈妈的离去想成他们都是去了远方,这样我才不会觉得自己是最可怜的人。”在无数幼小孩子心灵中,灾难或许会给他们留下一生的阴影,但面对这样巨大的灾难,张祥青却表现出非凡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与此同时,在张祥青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个心愿:我要用我有限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将来,我要到妈妈坟前告诉她,妈妈,您没有白给儿子一次生命。

  “如今,我做到了。”此时,回忆童年经历的张祥青抿嘴一笑。

  童年:贫穷中学会坚强和勇敢

  “地震之后,我从来没有绝望。我相信,勇敢地走过黑暗,一定会迎来光明。”张祥青说。

  地震后,张祥青开始跟着大哥、大嫂一起生活。平日里,张祥青一边捡破烂、割猪草,一边到学校上学。“那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晚上和弟兄们一起爬上山坡看月亮。对着天空,无限遐想,就像穿越时空隧道,感到各种事物在互相冲撞。”这或许也是张祥青抒发情绪最好的方式,因为他和他的兄弟们都经历过一样的苦难。

  回忆小时候,张祥青认为:“我很好学,喜欢刨根问底,常常也闹很多笑话。但我很‘笨’,也是同学中最小的,常常受欺负。”一次意外的受伤,改变了张祥青的性格。

  小学四年级时,一个比张祥青大5岁的孩子,突然向他抛来一团很硬的泥巴,很痛。他忍着疼痛到河里去洗泥巴,然而,地震后残留在河底的废墟里的铁片扎了他的脚,脚底板上的肉全都被割开,就像一条泥鳅血淋淋匍匐在上面。他被送往医院,缝了7针。

  由于无法正常行走,张祥青被迫留级一年。“由此我变成同班同学中较为年长的学生,我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我寻找到独立人格,以独立方式做我需要做的事情,不再盲目跟从他人。人生的改变,可能往往在某一不经意之间。”张祥青感触道。“很奇怪,现在看来,这道裂缝很像北斗七星。”

  由于那时家里还很穷,哥哥为了他上学,只能向别人借钱,借来的两元钱中一元交学费,一元买本子和铅笔。年少爱玩的张祥青看到同学把一分钱硬币在纸上做成印,他也学着玩。回家后,立刻被嫂子打了一顿。“我很快意识到,不可以做败家子,不应该把本子的最后一页浪费。”张祥青说。

  念完初中第一学期后,15岁的张祥青辍学了,并开始了捡破烂的生活。张祥青认为,如果他工作,可以更好为家里分忧。“即使是捡破烂,我也是很快乐的。捡破烂教会我如何寻找机遇,以及面对强者如何保护自己。”张祥青说。

  后来,在政府照顾下,捡破烂几个月后,张祥青就被安排进入一家钢铁厂当工人。

  家庭:第二次见面吓到妻子

  “第一次见面是晚上,张荣华由母亲陪同,她一直羞涩地低着头。之后母亲问她如何。她说没什么感觉;第二次见面是白天,她一抬头,哇——我眼角上的疤把她吓了一大跳。”张祥青说。

  1986年,张祥青年满18岁,正式成年。

  “我当时的理想是当兵。可是工作时左眼眉边不小心被烧伤,于是就到北京去修眉。”张祥青回忆道,“可是,北京大夫说修不了,我只能放弃理想,准备回唐山。”

  这时,张祥青表兄兴冲冲跑到北京找张祥青。张祥青很奇怪,表兄就住在离自己家不远的村子里,大老远跑到北京来找他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低调富豪:地震孤儿张祥青

  表兄见到张祥青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专门从家赶来给你介绍对象的。”

  这个被介绍的女孩就是张祥青的妻子张荣华。张荣华的父亲非常喜欢张祥青,在女儿表示被张祥青眼角上的疤吓到时,他对女儿说:“要好看干啥呢?人心眼儿好就行了。”

  其实,早在张祥青和妻子相识之前,张荣华的父亲已经早早认识了张祥青。“大概我十三四岁时,岳父那时在村里卖冰棍,他总是喜欢塞一些冰棍给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就是喜欢吧。”张祥青说。

  1987年,张祥青用半年多的时间去石家庄学习做豆腐。1988年,张祥青真正开始独立生活,自己做起豆腐生意。但是,一个单身小伙子独立生活日子并不好过,吃饭经常有一顿没一顿的。看到此景,张荣华更加心疼张祥青。1989年,两人正式结婚。

  说到老婆,张祥青很认真地说:“她是我的守护神。”张祥青时不时跟妻子讨论,“我假如还卖豆腐,你还跟我吗?”妻子笑他,“你本来就是卖豆腐的,我干吗不跟你。”

  事实上,从1992年关掉磨豆腐、卖早点的小摊,张荣华就已成为张祥青的财务官、总经理。“账一直是老婆管着。”张祥青笑谈,“还在卖豆腐赚钱还债的时候,老婆坐在炕头边数钱边说,这钱什么时候是我们自己的啊?我就说,肯定会的。”

  捐款:帮助别人是快乐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分享。从小妈妈总是教育我们,一定要多去帮助他人。”张祥青说。

  央视赈灾晚会上,张祥青豪情喊出了一句:“我再捐款7000万元,帮助灾区人民建一所‘震不垮的小学’。”这句话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这在张祥青看来,却只是他应该做的事情。“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分享。从小妈妈就是这样教育我们。”张祥青说。

  “小时候,爸爸在工厂看门上班,常常一周都不能回家。妈妈总是把家里最好的东西留下来给爸爸。但事实上,爸爸常常又把这些食物留给工友,自己真正吃到的东西却很少。”张祥青说,“妈妈也从来不和人生气,每次我们在外面受欺负,妈妈总是批评我们,即使我们是对的。”

  这种家庭氛围下,张祥青和他的兄弟姐妹总是会优先考虑他人。这使得地震发生多年后,即使精神失常的姐姐和张祥青一起外出,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有年迈老人上车,他都会主动站起来让座。

  曾经在地震灾难重建中帮助过张祥青的大妈和教张祥青豆腐技能的大爷等,如今都由张祥青赡养着。此外,张祥青不断资助别人、义务修路、建桥、建希望小学、助医、助学,每逢赈灾,如洪灾和冰灾等,他都慷慨出手。

  “当我能够给别人帮助时,自己也得到一份快乐。”张祥青说,“而且帮助无处不在,只要用心随时都可以帮助别人。”

  记者手记

  这是个32年前与很多孩子一样经历唐山地震而失去父母的孤儿,现在作为钢铁富豪在胡润百富榜上身家130亿。

  他身材魁梧、外貌憨厚、个性乐观,爽朗的大笑随时跟随他,生活中的一切苦难都被调侃成蜜糖,你从他那里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很难找到地震的烙印。事实上,1976年的唐山7.8级地震,在黑夜里,睡梦中的张祥青因母亲身躯支撑的空间活了下来,后来成了孤儿。

  地震前刚刚7岁的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曾因屋里两幅革命英雄的画像——王杰和洪常青,闹着改名,得到父亲一声“只要姓不改”,张铁六变成张祥青。

  不过,那些童年的幸福因地震一去不复返,张祥青从来没让自己沉沦。“如果总跟自己说自己是孤儿,自己就真的成了孤儿”。张祥青告诉自己,父母只是去了遥远的远方,能不靠别人的事情,绝对不靠别人。他跟着大人一起重建家园,捡垃圾、割猪草、放羊、卖冰棍维持日子。

  生活中所有的苦难在他看来都应被感激。“如果不是那些苦难,我不会成功”。后来卖豆腐、倒废钢、建钢厂,他在艰辛中穿行,却一直乐观、不服输地成为今天身家过亿的百亿富翁。

  到手的都是宝,放出去才是富。地震没有让他缺乏安全感,从有钱开始,他和夫人张荣华就把慈善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从河北、天津到全国,从非典、冰灾到地震,他们从没对外宣扬,直到这位身家排在富豪榜45位的人被胡润挖出,竟排名此次四川地震后民企捐款榜的第一位。

  现在,全国人民开始关注他,媒体希望找到他,他不停地推托,直到本报记者赶赴天津等待三天之后,十年来他才第一次接受记者的专访。他说,只想让钱发挥最大的作用;他说,在捐款后,他只是一个人走到母亲坟前,告诉母亲:妈妈,我没有白活,我能回报社会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6896.html

更多阅读

张祥青女儿 追踪张祥青

一份涉嫌向力拓原员工行贿的中国企业名单将他置于风波中心。2010年4月,当记者赶赴天津对话这位在汶川地震中捐款亿元的低调企业家时,收获的却是另一种心情。 ——或许退后三步,才能看懂一个真实的张祥青。 一米八的大个头,黑色大衣,坐到

追踪张祥青:荣程钢铁没有秘密

 一份涉嫌向力拓原员工行贿的中国企业名单将他置于风波中心。2010年4月,当记者赶赴天津对话这位在汶川地震中捐款亿元的低调企业家时,收获的却是另一种心情。   ——或许退后三步,才能看懂一个真实的张祥青。   一米八的大个头,黑

张祥青:小钢厂求变生存

 一年前,因“5·12”地震后捐款1亿元人民币从而声名鹊起的唐山地震孤儿张祥青,如今已不愿更多地向外人提及那次捐款。张祥青说:“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位民营钢铁公司的掌门人,现在正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一方面是

声明:《低调富豪:地震孤儿张祥青》为网友浅唱淡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