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者郭鹤年:伙伴制经营商业艺术大师(二)



  很快,郭家与马来西亚联邦土地发展局合作,设立了马来西亚第一家炼糖厂。通过这次大规模的投资,郭氏兄弟公司开始摆脱传统的家族生意,向大企业进军。炼糖厂成立之后,郭家的食糖贸易突破了东南亚地区,郭鹤年逐渐成为全球糖业市场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到了1962年,郭鹤年的糖业生意遇到了一次严峻挑战。这一年,马来西亚市场上的白糖供应量突然剧增,这些糖来自中国,价格比郭鹤年的更便宜。原来,当时“亚洲糖王”印尼黄仲涵家族的产业刚刚被印尼政府接管没收,一些销售商找到了来自中国大陆的货源。这让郭鹤年有些措手不及。不过,他很快找到了应对方法。不久,马来西亚市场上出现了比中国糖更便宜的印度糖,这是郭鹤年的商船从印度运来的。很快,印度糖便以更低廉的价格夺回了失去的阵地。经此一役,郭鹤年顺理成章地成为新一代“亚洲糖王”。

 隐者郭鹤年:伙伴制经营商业艺术大师(二)

  然而,这场贸易战让郭鹤年意识到,马来西亚虽有炼糖厂,但没有原糖,糖的价格仍然受外国商家控制,要想在糖业上进一步发展,必须自己生产原糖。于是,1968年,郭鹤年又与政府合作,成立了玻璃市种植有限公司,把马来西亚最北端的荒芜小州玻璃市开垦成大规模的蔗园。

  这个时期,郭鹤年在伦敦以及纽约的白糖期货买卖中非常活跃,当时有媒体这样评论:郭鹤年在伦敦和纽约的糖市买卖活动中很有技巧,这为他带来不少私人财富。伦敦糖业经纪商说,郭鹤年不愧为亚洲糖王,他对糖的买卖真是乐此不疲,不论是贱买贵卖,或从中抽佣,他总能赚取大笔的利润。

  在20世纪70年代的鼎盛时期,郭家每年控制的食糖总量达150万吨左右,约占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糖业市场的80%、全球糖业市场的10%。

  多冕之王

  郭鹤年把糖业这只金鸡下的蛋分散放到种植业、银行业、地产业、航运业、保险业、酒店业等篮子中。

  虽然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郭鹤年却并没有乘胜追击,因为他认为糖的升值能力有限,不像其他不动产。于是,他开始把糖业这只金鸡下的蛋分散放到种植业、银行业、地产业、航运业、保险业、酒店业等篮子中。

  1971年,郭鹤年在新加坡创办了他的第一家酒店,取名香格里拉,意为世外桃源。这个名字的创意来自郭鹤年小时候听母亲讲的故事,也暗含了他“隐者”的心态。这家酒店开业不久就成为新加坡盈利最高的酒店,并在之后的若干年内一直保持着这个头衔。

  继新加坡香格里拉的成功,郭鹤年又在马来西亚、泰国、香港、斐济、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中国内地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香格里拉连锁酒店,逐渐形成了一个跨国性的网络。各地的香格里拉酒店经常在国际酒店业评比中获奖,为郭鹤年赢得了“酒店大王”的美誉。

  在创办新加坡香格里拉的同一年,郭鹤年又在马来西亚前财政部长的邀请下,出面组建了马来西亚国际航运公司。在这个公司的股份中,政府占61%,郭鹤年占10%,并担任董事主席。此外,郭鹤年还在马来西亚拥有Pan船务公司,在新加坡拥有太平洋航运公司和Leo船务公司,在香港拥有凯利航运公司。为了方便处理船只维修,郭鹤年还建立了配套的船坞公司;航运业和保险业关系密切,他又设立了保险公司。

  酒店和航运一时之间成为郭家投资的重点。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这两个行业同时出现了历史性低潮。80年代初,控制郭家所有航运业务的香港嘉里船务公司连续出现财务赤字,新开业的曼谷和吉隆坡的香格里拉酒店也损失惨重。

  面对不断增加的亏损,郭鹤年显示了他果断坚决的一面。1986年,在航运业的投资亏损了数亿美元之后,郭鹤年选择了果断放弃,从航运业中脱身而出。而对于酒店业,他则坚信会等来繁荣光景。因此,面对颓势,郭鹤年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在80年代中期香港地产业最低潮的时候,增加大笔投资。事实证明,郭鹤年的决策是明智的,世界航运业持续低迷了多年,而地产酒店业则很快进入上升通道。

  对于取舍,即使到了今天,86岁高龄的郭鹤年仍然锐气未减。今年2月13日,郭氏旗下的嘉里建设和香格里拉拍下了河北唐山的两幅地块。有意思的是,这两块地在2008年7月已经被郭氏集团拍得,但由于其后地价一直走低,遂被果断放弃,即使付出2100万元罚金也在所不惜。而今年重新投得后,一退一进之间,郭鹤年节省了约1.7亿元人民币。

  新加坡金鹰证券研究部董事黄雅伦对郭鹤年的评价又一次被证实:“他可不是一个在经济衰退时期会破产的人。”

  薪火相传

  难得的是,郭氏家族第三代的成员大多能很好地秉承“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家训,互相协作,充分发挥了家族企业团结、统一、高效的优势。

  郭鹤年很少在社交界露面,也几乎从不接受记者采访,以至于媒体上有关郭鹤年的照片,差不多都是同一个样子。

  郭鹤年的样貌看起来很平凡,在人群中常常不被注意。1986年,曾有记者在法庭旁听席上偶遇他,却没有认出来,当被问到从事何种职业时,郭鹤年的回答是:“卖米的。”

  在马来西亚,“商而优则仕”是大多数商人选择的理想路径。而郭鹤年虽然与新、马两国许多政要有着深厚的私人交情,却对政治不感兴趣。他曾多次强调:“我只不过是个商人。”

  1992年,郭鹤年曾经宣布退休,不过从后来郭氏集团的发展来看,重大决策权仍然掌握在郭鹤年手中,对于外界的疑问,他的回答一如既往地平实简洁:“就我的个性而言,是很难闲下来的。”

  尽管“很难闲下来”,但是郭家第二代“鹤”字辈确都年事已高,企业领导权正被逐步交到第三代“孔”字辈手中。其中,郭鹤年的长子郭孔丞已接替父职,担任香格里拉国际主席;次子郭孔辅协助管理公司在新、马的业务;三子郭孔字出任玻璃市种植公司副主席;女儿淑蔻分管槟城的酒店。此外,郭鹤年的女婿、侄子、侄女都不同程度地持有公司的股份,成为公司的董事会成员。难得的是,郭氏家族第三代的成员大多能很好地秉承“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家训,互相协作,充分发挥了家族企业团结、统一、高效的优势。

  虽然郭氏集团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郭鹤年却十分重视现代管理方法。他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做法,聘用了一批学有专长、精明能干的人员经营企业。郭氏集团下属各个公司每年都会给员工发放相当数量的花红,员工持股是郭鹤年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

  此外,郭鹤年还被业界评价为“伙伴制经营商业艺术的大师”。他很少做独资经营,综观郭氏集团旗下所有的企业,郭家占有的股权,平均介于20%-50%之间,很少有超过半数的。比如玻璃市种植,他仅占有9.68%的股份;彩虹企业是他一手创立的,他也只拥有百分之十几;马国际船务,仅仅4%;至于新加坡香格里拉,他也只拥有24%的股权。与此同时,东南亚许多著名企业家,比如印尼首富林绍良、泰国曼谷银行东家陈弼臣家族、香港传媒大亨邵逸夫、香港首富李嘉诚等,都曾经是或现在仍然是郭鹤年的合作伙伴。郭鹤年这么做的目的显然在于规避风险,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6956.html

更多阅读

郭鹤年:香格里拉酒店之父 30P

郭鹤年:香格里拉酒店之父 (30图)2013-09-09 21:44:22郭鹤年一人身兼两王,先是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还不仅限于此。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传媒到粮油,他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 1

郭鹤年:80岁仍奋战在商场第一线

 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还不仅限于此。   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是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 还不仅限于此。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

郭鹤年:他和他的家人

 郭鹤年是马来西亚最杰出的企业家。他的名字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已成为财富和成功的代名词。1990年,印尼《经济汇讯》双周刊评出东南亚25名富豪,郭鹤年榜上有名,并以15亿美元资产居大马的首富。此外,他还跻身国际富豪的行列,被美国的《福

郭鹤年:开始加快内地投资步伐

  郭鹤年在年初将内地5个项目部股权出售后,嘉里建设(00683.HK)开始加快内地投资步伐。   7月22日,嘉里建设和香格里拉酒店集团(00069.HK,下称“香格里拉”)共同宣布,将共同开发河北唐山市凤凰新城区大理路的一个综合房地产项目,预计总投

郭鹤年:大隐隐于市的多冕之王

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是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 还不仅限于此。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传媒到粮油,他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也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他可能是除了政治领袖外,最

声明:《隐者郭鹤年:伙伴制经营商业艺术大师(二)》为网友蝉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