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诚人寿CEO:未来50%业务将依托营销渠道



  矩阵平衡下的盈利博弈

  《21世纪》:作为从业20多年的保险公司掌舵人,你对保险公司经营必定感触良多,之前听说信诚内部奉行“矩阵平衡法”,希望能与我们分享。

  陈嘉虎:保险公司的经营,好比矩阵的四个角,分别代表规模、盈利、内涵价值和首年亏损,互为制约影响。你可以冲规模,就是增量,但是放量增长时候,会影响到你的利润。因为通常用来冲保费规模的产品,利润指标相对比较低,盈利受影响。此外,盈利还受到内涵价值(EmbeddedValue)制约。通常EV高的产品,首年亏损又比较高,又会反过来继续影响当年盈利。

  有个小故事可以分享一下。给客户让利最大的产品,是不是受客户欢迎的畅销产品呢?当年马来西亚有一家公司就曾尝试过。这家公司推出一个产品,给到营销员佣金8%(行业惯例30%),其余让利给消费者,结果该款产品的销售完全失败。

  《21世纪》:在中国保险市场博弈中,中外资保险公司在策略上面有何不同?

  陈嘉虎:稳定性的经营,它最主要是一个公司经营的哲学。而经营哲学,每个公司都有很大区别。比如说今天部分公司主要打规模战,因此选择了做大规模的市场策略(产品和渠道)。一般来说,这种思路的结果是偏向于短线行为,业务受经济环境影响的波动容易比较大。

  就信诚而言,借助外方股东160多年的寿险经验,我们确立了稳健的业务发展策略。在产品开发方面,我们最看重的一个指标——产品的内涵价值,EV包含了公司现有业务创造价值的能力,即未来能带给公司股东的现金收益的现值,因此它体现了公司现有业务的经济价值。

  《21世纪》:目前在中国你们怎么考虑矩阵关系?

  陈嘉虎:信诚在中国还属于中小保险公司。仅在外资合资寿险公司当中,我们保费收入排在前五之列。因此,规模发展也是信诚重要的使命。

  但是,在发展规模的时候,我们也要平衡内涵价值发展。在经营到第六七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探讨利润周期;我们的股东也鼓励(并不是强制),希望我们能够尽快达成这样的一个指标。

  从今年开始,我们全面关注矩阵发展,也因此看到了以前未能重视的一些做法。我们很骄傲的说,信诚已经开始掌握矩阵发展的规律,懂得如何更加有效、健康地实现平衡。在个人从业经历中,实际上2009年也是我成长最多的一年。

  《21世纪》:矩阵平衡术中,信诚对于利润如何看待?

  陈嘉虎:矩阵发展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因为它会决定公司利润目标。

  利润又分为两大块,一个是投资利润,一个是经营利润。很多公司表面看起来是盈利,但是你要透彻观察,它的利润是来自投资利润,还是经营利润?

  我认为比较健康的保险公司的利润应该更多来自经营,要是公司的投资盈利而掩盖了经营亏算的话,未必健康。如果投资也有利润,经营也有利润了,那当然是最好的。

  《21世纪》:成立近十年,信诚人寿尚未盈利,股东对公司的盈利的态度如何?

  陈嘉虎:今年是信诚第九年经营,当然董事会也希望我们能够达到7到9年的利润周期,我们也非常努力去争取。应该说,信诚今年也把打平作为一项重要目标。

  很多人说一家保险公司的利润周期应该是在七到九年之间。不过,我倒持有不同的观点,这七到九年的利润周期,应该是适合于海外的模式。海外的模式,就是说新成立保险公司能够在成立之日起自由开设网点经营,如此情况下,七到九年的利润周期我觉得是合理的。

  但是在国内,特别是外资合资寿险来说,情况非常不同的。首先,我们不能够在一次性或集中几年内在全国铺设网点,因此固定成本支出无法在新公司设立前几年计提;现实的情况是每一年都必须开设新点,相应每一年就有新支出,很自然的就会把利润周期拉长。

  信诚是属于合资寿险中开网点比较多的,每年都开两家分公司、几家营销服务部。每一年都有很多新的投入。如果说,我经营了三年四年之后,我就不开新点了,我认为我们可能早就盈利了。

  金融危机成为“调结构”契机

  《21世纪》:金融危机,不少地区保费收入都在下滑,但是保诚集团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美国的市场增长比较快,但是亚洲销售的比重是降低的。

  陈嘉虎:与其它公司相比,保诚在亚洲业务的下滑比例,应该低得多。原因在于保诚集团在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是一个有机组合,个别市场因特殊原因严重下滑,多数市场依然呈现稳健增长,有效平滑了整体业绩。具体来看,保诚集团亚洲业务下滑的主因是源于两个重要市场的特殊情况,即香港和新加坡。

 信诚人寿CEO:未来50%业务将依托营销渠道

  新加坡方面主要是2008年政策性因素发生大变化。以前,大多数新加坡居民直接使用中央公积金账户(CPF)中的账户进行投资,所以很多人购买投连、商业保险作为补充养老金。2008年,新加坡出台新规,对CPF各帐户的最小现金留存值作了强制规定,同时提高了帐户的保证利息,大大地影响了新加坡居民投资和购买保险的意愿,导致整个市场出现大幅下滑。

  此外,香港是保诚亚洲保费收入的重镇,银保渠道贡献了当地市场一半业绩。而雷曼迷你债券事件对香港整个银保销售业务冲击很大。

  不过,保诚亚洲凭借多元化的经营组合而冲减了这两个市场损失。比如说马来西亚保诚,2008年至今业务依然大幅度上扬。在当前市场下,保诚集团着力于稳健,发展内涵价值。从去年开始,整个亚洲保诚重点发展健康意外险,致力于发展业务的内涵价值。信诚也是如此。

  所以,金融风暴才能检验一家公司的本质,至少在寒冬的时候,假如你有未雨绸缪的做法,假如你懂得怎样在寒冬里面获取你的粮食的话,你就能够更有效的改革这个行业。

  《21世纪》:刚才提到,香港市场、新加坡市场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在马来西亚市场、中国市场,保费却是在增长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对保险造成了两级的影响,总体而言,此次金融危机对保险有何影响?

  陈嘉虎:金融风暴的爆发原因是跟保险基础业务无关。

  比如,AIG的亏损主要来自金融衍生产品部门。纯粹从保险角度来说,它是没有影响的。金融风暴对整个保险的影响,是无形的影响比实际的影响更大。

  以中国为例。以前,大家觉得洋货会比较好;现在觉得国货也不错,这是心理的转移。当然,我认为更确切的是,洋货、国货各有各的好处。

  现时来说,金融风暴至少教会消费者理性分析,促使大家根据自身需求购买审慎地购买保险。

  《21世纪》:当前,国内合资保险有中资化的一个潮流。从业绩上看,中资的保费增长和外资出现了一个较大差别,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陈嘉虎:从宏观的趋势来说,全球都在关注中国。中国4万亿的刺激经济方案,老实说让很多国家目瞪口呆,还有奥运会,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对于中国的印象。

  你所说的情况,我认为只是一种现象。一些公司可能是觉得合资公司在国内发展难,碰巧遇到好的机会,因此选择一种转型。

  我不认为外资现在比中资发展慢,单纯的业绩数字、保费收入有点片面。为什么这样说?这就像考试的情况。今天别人总分数是500,我的总分数只有300,表面看起来我不如人家,对吧?但是,别人考了五个科目,我只考了三个科目。如果看平均单科成绩,我不比别人差。

  举一个例子,在外资里面,信诚网点算是比较多的,在全国目前我们有31个城市有网点(含批筹)。一般每年,我们最多开设两个分公司,四个营销服务部门。可是,一家最小的中资公司,它一年可能开几百家营销服务部。如果你们做统计的话,一家中小型的中资公司所有的网点加起来,可能比所有28家外资的点还更多。

  更有趣的是,如果你使用内涵价值做指标,我觉得外资增长肯定是进步得比较快。更公平的方法,应该是参照大家的起步原点来做比较基准。

  《21世纪》:你觉得信诚管理层和中外资股东之间的协调怎么样?

  陈嘉虎:我们和股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默契的。一方面,外方股东自身经营寿险,所以理解和支持信诚的做法,保诚的产品经验和销售模式等帮助我们在业务上保持领先。另一方面,我们的中资股东懂得本土化经营策略,中信集团在中国拥有众多业务,所以它也在渠道资源上大力支持信诚。比如说我们的银行保险,中信银行目前是我们最大的银保合作渠道,占了接近40%的比例。

  后危机时期的经营方略

  《21世纪》:在营销方面,近期似乎在试图培养一些高端的销售人员,信诚有何具体规划?

  陈嘉虎:金融危机其实也是一个契机,客观上促进信诚为了今后的健康发展而进行主动调整。这种调整也与市场和监管层的方向是一致的。

  在过去,保险公司为了增员,投入了大量的展业金。结果导致很多新人为了展业金而来,抱着保险过客的想法。这对行业发展非常有害。

  信诚的观点是,保险是一个很慎重的长期产品,一个不投入、不认真、自己都不知道明天是否会坚持做保险的营销员和客户经理,凭什么去给别人做保障规划,凭什么去说服人家买一份十年、二十年的保险承诺?

  信诚要从根本上培养真正热爱保险事业、愿意长期发展的专业营销员。

  去年6月份开始,信诚对营销员渠道进行全盘大整顿,对营销员的续保率、活动率、必修课程培训等全面考核。之前,我们营销员队伍有1.5万左右,通过考核,迄今我们清理了接近1.3万人左右,其间通过不断增员合格新人,营销员队伍目前稳定在1.4万人。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推动了新基本法的实施,资源向有志于长期从事保险工作的营销员倾斜,从而大幅提升了优秀营销员的留存率。

  此外,我们也更加重视开展营销员的专业培训。除了基础和日常的职业培训外,我们也加大了对高端销售人员的培养,预期在三年时间内至少培养出3000个寿险规划师,1000个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

  我的目标是把信诚塑造成一个真正保险的公司。我本人对此非常非常执著。不仅是因为我是CEO,我本身也从保险里面得到很大的收益。

  《21世纪》:具体而言,信诚在渠道上面有哪些调整?

  陈嘉虎:这两年我们主动做了很大的调整。从单一的以营销代理渠道为主,到2007年底开始发展营销员、银保双渠道,同时配合团险、电销等多元营销,也就是除了“两条腿”之外,还要发展“两只手”。

  从业务结构来说,信诚理想的业务比例是:营销渠道50%左右,银保30%左右,其他20%左右。

  《21世纪》:对于日益蓬勃的保险中介,信诚人寿如何看待和开展与之合作?

  陈嘉虎:中介挺有趣,有它的好处,我们目前还处于探讨阶段,寻求合适契机开展合作。在海外,中介经纪公司不是靠推荐高佣金产品赚费用,而是通过给客户提供最好的方案获得佣金。相应的,对销售顾问专业度要求更高,必须有能力了解整个市场,然后为客户推荐一个最适合的产品。因此,我们更倾向于与拥有这种经营理念的保险中介公司进行合作。

  《21世纪》:后危机时代,对于之前金融机构对业绩的无限追逐你怎么看待?

  陈嘉虎:同业普遍反映,业务指标年年涨。拿上市保险公司来说,季报、半年报、年报定期披露,对业绩的压力很大。股东们要看你的利润、营业总收入、现金流,还要看环比增长、同比增长,如果数字不好看,怎么办?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评论文章发出来,严重点会引起股价大幅波动。所以,很多管理者被迫短线思考,被迫放弃对未来有益的长期投入规划,重点思考当前会计年度的损益。

  我在这里想提倡一个概念,就是大家都要确立合理的期望值。股东们可能说,今天你要给我10%的回报的话,我明年就要求15%,你真的要干出15%的话,我要求你20%,当股东采取这种不合理的要求的时候,身为管理层怎么办,只能剑走偏锋。所以,我们需要帮助股东们建立合理的期望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7146.html

更多阅读

洋河张雨柏:未来十年将进入大众消费的主流时代

洋河张雨柏:未来十年将进入大众消费的主流时代2014-05-02微酒小编注:小编独家整理了洋河管理层在4月30号与投资者沟通的内容,期间洋河的管理层对行业趋势以及企业的发展发表了很多的看法。洋河的管理层思考一直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长期压力会导致的疾病 信诚推“及时予”长期疾病保险C款

     日前,信诚人寿推出升级版信诚附加“及时予”长期疾病保险C款,升级后的新产品不仅延续了信诚自2007年以来业内首创的对轻症重疾提供及时援助保险金,并且将及时援助保险金的给付比例提高到了基础保额的25%;与此同时,在承保的重大

终端拦截:白酒专卖店或将引发酒类渠道革命

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白酒将会在未来行业整合中不断攀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白酒的市场利好,使得区域各类烟酒店等传统通路一时间竞向繁荣。在白酒的区域贩卖渠道,地方烟酒店等传统通路也便当仁不让成为白酒特别是名酒在区域销售的生

程守宗:未来50年的大赢家

    如果想在未来50年成为IT产业中的大赢家,有两个机会你必须把握:  第一, 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浪潮—未来50年信息产业最具主导性的需求。  第二, 是中国—未来50年信息产业最有发展前景的市场。  在这两件事情上,程守宗和

声明:《信诚人寿CEO:未来50%业务将依托营销渠道》为网友硬汉无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