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华商胡志横:危机中把握机遇更富有生命力



走进位于意大利罗马达·芬奇国际机场附近的商贸城,人们立刻就能感受到这里的雄伟气势——它是本世纪初罗马打造全欧贸易批发中心的标志性工程。但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这里的交易量和人气直线下降,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已不复存在。目前,仍在这里坚守阵地的商家已不到原来的一半。

  “能够在商贸城生存下来的商家都是发展得很不错的”,这是近年来罗马贸易行业华商们的共识。在这里苦心经营近5个年头的胡志横和他的“中南”服装贸易公司,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业务量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呈连续增长的态势。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成为这个圈子里的“常胜将军”?

  30岁出头的胡志横1997年告别家乡中国温州文成来到罗马。为了能尽快掌握当地语言,他首先选择去餐馆打工,近3年的餐馆工作使他完成了在语言方面的积累。

  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胡志横发现贸易批发业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在亲戚的帮助下,他从罗马来到意大利南方海滨城市那不勒斯附近的一座小城,做起了服装买卖。整整5年,他与不远处的维苏威火山朝夕相处,凭着执着和勤奋,掘得了第一桶金。

  事业上的一帆风顺,使他开始了更高的追求。他和亲戚商量,想杀回罗马把生意做得更大一些,毕竟罗马是意大利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发展的空间会更大一些。但进入2005年后,罗马的服装批发业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势头。胡志横经过一番分析论证后得出结论:如果罗马生意难做,那么其他城市生意会更难做。虽然形势在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但这个行业不会消亡,只要在经营上灵活应变,业务总量一定会增加。

  来到罗马后,胡志横没有选择在市中心维多里奥一带的华人区落脚,因为那里的店面只能发挥样品展示功能和从事零售业务,而是果断选择了位于国际机场附近的商贸城,因为它不仅交通便利,而且空间宽敞,店面与仓库连为一体,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成本。从2005年到2008年,胡志横的“中南”服装贸易公司靠专门经销女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别人都在叫生意难做,他却把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而且固定客户发展到遍及全欧洲。

  “其实,我不认为自己在经营上有什么秘诀,而只是在产品款式的配置上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还有一点,就是我在员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上比别人投入更多,为我打工的员工都把这份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我觉得这才是我最大的成功。正因为他们爱岗敬业,才使我有足够的精力去外围拓展业务。”善于思考的胡志横侃侃而谈。

  “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我都能比较客观、正确地分析市场的阶段性走势。现在,公司的业务在不断拓展,所以在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储备上,我又加大了投入。让整个员工队伍去帮助我创造利润和财富,这才是经商的真谛。”胡志横的一番总结表明意大利华商的经营理念已今非昔比。

  “虽然金融危机没有使你的企业面临困境,但是,在经营过程中你不可能一点压力都没有吧?”

  面对记者的提问,胡志横的回答很直白:“是啊,一方面客户会拼命压价;另一方面,他们对面料和款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只要你了解客户迫切需要哪些产品,在谈生意的时候,你就可以胸有成竹,就可以让客户接受你的诚意。”

 意大利华商胡志横:危机中把握机遇更富有生命力

  胡志横表示,在服装强国和品牌王国意大利做服装,必须提前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进行战略策划。目前,他正在考虑如何在国内拥有自己的服装加工基地,他还希望在品牌经营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他说,如何更直接、更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综合产能,提升产品附加值,是企业经营者每天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可能持续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7266.html

更多阅读

胡志方: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

文/胡志方/摘自经济学硕士论文通过对实体资产和隐性资产的定义,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区分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把这个整体组合效应分为两个部分: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互补效应就是通过扩大实体资产的使用范围而使实体资

胡适 何去何从:残局中的“过河卒” 我的母亲 胡适

何去何从:残局中的“过河卒”2012-05-24 14:00 作者:李伟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胡适北大自由主义摘要:内战将中国知识分子迅速推向两极化,不归于杨,则归于墨。两条道路,两种前途,摆在所有人面前,中间再没有回旋和中立的余地。北大校长“天晴

抓机遇 谨防“在危机中抓机遇”的危机

     ——《聊斋》中长亭故事的启示  国人的辩证思维能力不容低估,“在危机中抓机遇”常常被企业管理者挂在嘴边。这从提振信心的角度看无可厚非,然而也容易被用来投机牟利,甚至将危机作为利益输送的“机遇”,难免要受到人们的质

胡志标:民营企业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

全球经济的寒冬,在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阴霾中并未迎来春天温暖的阳光。在危机中,全球最大的玩具代工厂倒了、全国最大印染的企业破产了、国内最大的树脂工艺品龙头企业败了……我们不禁要问:危机面前,企业该如何平安度过?我们有没有找到

胡志标:每次倒闭都是一次学习机会

本报记者 周凯 “我姓胡,小胡。”胡志标甫一开口,台下一片善意的笑声。这个昔日的“标王”早已没有了原来的霸气和狂傲,取而代之的是谦逊的笑容和友善的态度。 11月22日,胡志标首次以“胡志标管理咨询机构顾问”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

声明:《意大利华商胡志横:危机中把握机遇更富有生命力》为网友欲盖弥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