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舟:校内网为何要更名为人人网?



  校内网成立于2005年,经过4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影响力颇大的Web 2.0网站,注册用户超过7000万。

  “大学生基本都进到校内网了,但是发展到最近,它的域名已经有些阻碍它的进一步发展了。因为我们在市场调研中发现,白领、上班族对校内网所提供的体验很有兴趣,但他们很多人对于加入这个网站却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因为感觉这是一个只针对大学生的网站,而且还有一些大学生用户会在毕业之后很不舍地离开校内网,重新加入其他的SNS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社交网站)。”陈一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实际上,在开拓校外市场方面,校内网并非白纸一张。校内网于2007年底就开通了“白领平台”,之后又打开了面向高中生的市场。目前,校内网的注册用户中,学生只占3500万,实际上“校外”用户已经占50%。

  “我们这次不仅仅是一个名字的改变,而是一个战略定位的变化。”陈一舟说,“更名从开始讨论到最后确定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校内这个品牌让公司受益匪浅,所以非常舍不得,但是我们经过了大量的考量,还是决定换掉。”

  至于“新登场”的人人网,很多人对它的域名Renren.com并不陌生。实际上,这已经是“人人”的3.0版本了,它也因为数次死去活来、但始终没有很好的发展而被称作中国互联网的“老妖精”。

  人人网成立于1999年,当年是陈一舟所创办的Chinaren的劲敌。在经历了借壳上市、疯狂收购、拼命烧钱之后,2001年,人人在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中,轰然倒下。2005年,陈一舟收购了这个昔日的对手,此时的Chinaren已被陈一舟“处理”给了高位接盘的搜狐。

  陈一舟坦言当年收购人人网的时候,并没有现在这样的想法和计划,“那时候就觉得名字好就买了,存着。”他半开玩笑地说。

  2006年,陈一舟将人人网定位为“城市社区门户网站”重新推出,并计划投资1000万美元。“我们做了几个月的城市分类,但是没做下去,就不做了。”陈一舟说,随后人人网再次被关闭雪藏,直到成为校内网的继任。

  这次的更名也引发了不少担心,原来定位非常明确,也有自己鲜明特点的校内,会不会定位一下子模糊了,失去个性?广告销售上会不会有问题?

  “没有公布之前,我们还是有一些担心。但是过去24小时证明这个担心是多余的。”陈一舟说,“大部分用户反应很积极、很正面,有一小部分在发一些善意的牢骚、开一些善意的玩笑,有点像家长对小孩的责备,但是爱还在。”他说。

  由于校内原有的盈利模式依靠广告,定位的变化会否影响广告销售?“会有一段时间的沟通。但是广告主还是希望‘变大’,如果集中但不够大,也不好。”陈一舟表示在这方面他并不担心,而且新的人人网会探索更多的盈利模式,比如电子商务、游戏、增值业务等等。

  “Less is more”

  记者上一次采访陈一舟是在2006年,当时千橡刚刚募集了高达48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轰动了整个中国互联网,也使得千橡引领的“Web2.0”成为了当时中国互联网界最热门、也最有“钱途”的概念。

  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一年也是千橡发展中最为艰难的一年。运营商SP政策的变化,引发了全行业的溃败,千橡也遭受了沉痛打击,甚至不得不收缩、裁员以度过难关。

  “我在那年学到了我的第二个教训。”陈一舟说,谈到创业多年的感受,已四十不惑的他,只谈到了他的两个教训。

  天庭饱满、眼神凌厉的陈一舟是个地道的湖北佬,他1969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87年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但是大二就转入了计算机系。

  1990年,陈一舟全家移民美国。1993年,陈一舟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机械工程系并获MIT硕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美国阿尔泰克公司(Altec)工作,主管北亚地区事务。1997年,他又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MBA及电机工程双硕士学位。

  在创业气氛浓郁的斯坦福,陈一舟遇到了后来的创业伙伴周云帆、杨宁。1999年三人共同创办Chinaren.com,陈一舟出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很短的时间里,Chinaren就成为了当时人气最旺的网上社区。

 陈一舟:校内网为何要更名为人人网?

  2000年,搜狐以价值3000万美元的股票收购了Chinaren,陈一舟也成为了搜狐的资深副总裁,但是2001年3月,他就选择了离开。

  辞职后,陈一舟回到美国,在德州的达拉斯市开创一个做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以网络通话为主的增值服务)业务的新公司。但是很快,新的创业以失败告终。“这使我学到了我人生的第一个教训,就是一定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陈一舟说。

  “1999年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做的是一个自己不太懂的东西,但是当时对于互联网,我们不懂、别人也不懂,再加上当时年轻,学得快,所以也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因此我就认为做一个不懂的也能够成。”他说。

  2002年11月,陈一舟再次返回国内创立了千橡,开始他的第三次正式创业,套现搜狐的股票成为了当时的主要资金来源。而周云帆、杨宁在这一年创办了空中网。

  这一次,陈一舟在自己熟悉的互联网领域如鱼得水,很快千橡就发展成为了拥有众多业务线、倍受风险投资垂青、拥有中国互联网最热门概念和最活跃的用户的Web2.0先锋。

  “后来,我就犯了第二个错误——好大喜功,”陈一舟说,当时认为More is better(多就是好)。“但实际上,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适合你做得东西是不会太多的,因为这个世界竞争很激烈。当时做了太多的事情,几乎每次出手都失败。视频、分类统统失败。那时候学到了我第二个教训,Less is more(少就是多)。”

  2006年,千橡旗下的品牌非常多,猫扑、Donews、DuDu、Pcast、Uume、5Q、Renren等等近十家子品牌,业务类型涉及当时几乎所有热门概念,以至于陈一舟的名片上要印上大串的网站Logo。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7361.html

更多阅读

我就是爱你不害怕 陈一舟:我着急 但不害怕

      新版人人「社交通讯」  引流「年轻人」  灰白帽衫、牛仔裤、运动鞋,还是那个陈一舟。  继高调宣布人人网发布全新手机客户端之后,人人网董事长兼CEO陈一舟一身休闲装扮回到了90后身边。在距离校内网改名为人人网4年之

陈一舟:我是牛奶中的青蛙

     数月前刚刚通过上市获得阶段性的成功,马上就要投入移动互联网的新战役,让陈一舟有点心烦:还没怎么过上好日子,又要摸爬滚打进入下一场战争了。  一年以前他的判断是,PC互联网这个生态链在全球范围内是分层的,做硬件的做硬件,做

陈一舟谈校内网更名:万里长征第一步

陈一舟为何抛弃苦苦三年在几千万学生中建立起来的品牌? 本报记者 辛苑薇 北京报道 已关闭两年的“人人网”,突然奇迹般“复活”。 8月4日,千橡互动集团对外宣布,“校内网”正式更名“人人网”,成为面向所有网民的沟通娱乐平台。 据千

陈一舟:互联网大玩家的两个教训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北京报道  8月4日下午,众多媒体十分疑惑地来到“千橡集团战略发布会”的现场,因为他们接到的邀请函上除了时间和地点,没有透露任何信息。在一段简短的开场白和一段煽情的视频之后,陈一舟宣布,千橡旗下的校

千橡CEO陈一舟:社会化网络用户行为研究

2009中国互联网大会11月2日至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凤凰网财经全程进行视频图文报道,以下为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兼CEO陈一舟的发言实录: 黄澄清:下面,我们有请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兼CEO陈一舟先生为我们发表演讲,他演讲的主题是《社会

声明:《陈一舟:校内网为何要更名为人人网?》为网友該多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