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不属于我的机会就不碰



4月以来,国内航空公司披露年报业绩已近尾声。受累于金融危机,航空市场需求不足,加之燃油套保巨亏,仅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大航空的亏损总额已高达279.06亿元,占全球航空业亏损总额近一半。三大航空公司纷纷寻求国家注资。

  与三大航空相比,规模甚小的民营航空也深为资金匮乏所困扰,却甚难获得外援。截至目前,鹰联航空已被川航收编,东星航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而奥凯航空受生存所迫,股东矛盾暂时搁置。

  依托于包机旅游业务,成立于2004年11月的春秋航空有限公司(下称春秋航空)形势相对乐观。2008年,春秋航空实现净利润2104万元,2009年一季度为1587万元。春秋航空租赁飞机数量也从2005年平均两架飞机,增长到目前的13架(包括一架自购)。

  即使如此,董事长王正华也感叹目前的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的飞机数量增加太快,超过了旅客增长,在经济危机冲击下,净利润率大幅下降。他还认为,目前政府采用简单注资的方法,不利于市场的有序发展和公平竞争。“不应该救穷,但可以救急。”王正华4月29日在其上海总部会议室接受《财经》记者的访谈时说。

  王正华最早于1981年成立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五年后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目前,春秋旅行社是最大的国内游旅行社。随后,王正华进一步向廉价航空拓展。春秋航空首航的2005年,王正华就已年过六旬。当年,王正华第一次与《财经》记者面谈时信心满满,“我对低成本航空成功的理念非常看好,现在自己一做,效果非常好。”

  此次再见,现年65岁的王正华看上去仍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体态清癯,语速不快但语气肯定。在航空业普遍亏损的状况下,王正华坦言压力增加,其利润率也在下滑,从6%下降到目前的接近2%。受经济危机影响,春秋航空推迟了上市计划。但是,王正华表示不会贱卖上市,也不会引进战略投资者。

  《财经》:你如何看待目前整个民航业的形势?

  王正华:目前的经营情况和2007年比很不理想,和2008年差不多。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飞机增加得过快,旅客的增长速度小于飞机的增长速度。第二个重要的原因是,目前政府采用简单注资的方法,不利于市场的有序发展和公平竞争。

  政府帮助航空业是应该的,因为在过去的四五年里,中央政府出于平衡外贸逆差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考虑,引进了太多飞机,让民航承担了后果。但是问题在于如何帮助。

  我认为民航局去年颁布的“十条”比较理想,即按照市场规律操作,采取的民航建设基金返还、燃油附加税税金返还都比较公平。但是注资国有航空公司的方法则完全不适当。根据什么理由来注资?注资多少合适?无法拿出一个透明、公开的理由,或者一个量化的方案。

  我建议,可以返还营业税。帮助三大航,还是要用市场的方法。比如,我们应该扶持中国的国际航班,即政府可将100亿元用于补贴航空公司,飞国际航线多,补贴就多。其他民营公司如果想拿补贴,也可以飞国际航班。

我认为,不应该救穷,但可以救急。救穷会使得惰性增长,会使自己的机体功能和竞争功能削弱。在危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贷款的方式救急,这样可以让航空公司有压力。现在这样的直接注资,形成了严重的恶性环境。

  《财经》:由于市场形势普遍不好,航空业是否更趋向于进行重组?比如,鹰联航空收归川航,东星资产可能收归国航,上航和东航合并的传言也不断传出。

  王正华:我承认这个趋势的存在。比较典型的两个方面:第一,欧洲、美国大公司(之间的并购),例如汉莎和瑞士航空、法航和荷兰航空等,这个大趋势看来是可能的。第二,这也符合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超级承运人”的看法。也就是说,世界上有这个潮流,又符合管理当局领导的判断,在制定政策管理方面,这被认为是中国民航做大、做强的必要手段,推行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但是,春秋航空希望多一点市场行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只能要求自己,不可能去要求环境、社会。他们不重组,我竞争很艰难,他们重组我依然竞争艰难,这就是我们做事的价值所在。我从来没有祈求过一个温暖的、无风无雨的环境。

  《财经》: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春秋航空怎么做?

  王正华:主要是增收节支、进行人员培训、管理上严格遵守规章并不断完善规章、费用成本的控制等。去年11月发现亏损后,春秋航空和春秋旅游的所有正副总经理、公司股东都扣了30%的收入。我们的高管工资本身就比较低,但我比较主张高管与公司共存亡。

  在收入方面,我们想进一步扩大非必要服务。比如,在短途航班中带行李,第一件托运行李就要收费。我们也准备这样做。但是在中国目前的状况下,航空业一些习惯的做法我们也不轻易去动它。

  《财经》:随着春秋航空的飞机不断增加,旅游业务是否还足够支持春秋航空的发展?

  王正华:我们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廉价航空,具体表现为旅游航线和部分商务航线。公司只有三架飞机的时候,70%是旅游、30%是商务和探亲。我们长期的目标是旅游和商务对半,商务或者稍微高一些。旅游能否快速发展要看不同的季节,因此一般旅游占40%-45%,商务占55%。

  《财经》:在这个环境下,春秋航空要发展快一点还是稳一点?

  王正华:我整体主张发展快一点,当然这一切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我们整个速度还是比较快的,2005年平均两架飞机,到了2007年平均六七架飞机。发展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要对规章、制度、手册等进行反思,因此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发展相对慢一点,差不多一年没有进新飞机。现在经过这一段时间调整后,我们认为有能力再加快发展。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希望在20架-30架飞机的时候,上海成为主基地,另外有一个第二基地,第二基地最大可能在海南。主基地和副基地如何配合,到时候就又需要进行调整,进行“波浪式前进”。到时运营和只在上海的运营将有很大区别,包括指挥、人才储备、工作程序等问题,又需要调整。

  《财经》:对于航空这个资本投入很大的行业,你过去一直说要给你几年时间先做做看,不急于寻求外部资金。现在春秋航空也计划引进很多飞机,你对融资的看法有无改变?

  王正华:我们到2008年年底前,即三年半内,一直没有拿过别人的钱。2008年底、2009年初,考虑到以后会不断需要资金,而且当时也正好在和中航材谈飞机转让,总共16架,估算需要60亿元,那时候德国北方银行给了2000万美元的贷款。

 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不属于我的机会就不碰

  航空业一般资产负债率在70%是最理想的状态,春秋现在是40%-50%。我不做自己力不从心、风险过大的事情。做事首先要想明白、研究透彻,然后动手去做。尽管有很多的商机,但我没有准备好,不属于我的,我也不去碰它。

  现在国外有一种理论叫“抓住机会,先打枪后瞄准”。我不太认同这样的想法,我是要先瞄准,即使发枪慢一点。

  《财经》:那2008年底,德国北方银行的这2000万美元贷款是怎样借的?

  王正华:当时董事会研究,飞机到了付款期,60个亿是不可能不去贷款的,要发展也需要其他的融资方法。因此,在2008年年底,公司觉得是应该去融资贷款的时候了。

  最后选择德国北方银行,首先因为对方用美元贷款给我们,因为人民币升值快,借款几年后要有汇兑损失。第二,对方的积极性比较高,尽管那时候银根很紧,但是对方仍然表现出很高的热诚。第三,对方的利息相对较低。

 金融危机不等于没有金融、不等于没有钱,关键是把我们的运行做好、安全做好。

  当然,现在春秋的净利润率很低,2006年、2007两年基本是在6%,2008年则低于2%,今年很难预期、估计和去年差不多。虽然我们内部也有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由于金融危机使客源增长速度低于飞机增加速度。

《财经》:春秋航空A股上市的计划进展如何?

  王正华:上市原本是打算在今年10月,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明年什么时候还要看股市的情况再说。

  我不愿意通过贱卖推向市场,而要等市盈率相对高一点的时候再上市。2006年花旗根据我们的盈利能力、市场发展速度等指标,在给我们的报告中估计市值约80亿元,融资在14亿-15亿元左右。经过这次金融危机后,我还是希望市值差不多能够达到60亿至80亿元的水平,机队规模达到20架左右。

  我们原则上不接触机构投资者,无论战略投资者,还是财务投资者。因为战略投资者、私募基金等,总是借外力来扩大你的影响,提高市盈率。但我认为,市盈率代表公司的实际价值,不过即使发行时市盈率很高,今天钱拿进来了,以后还是要吐出去。

  我们现在第一不缺资金,第二,该是多少市盈率就是多少市盈率,不会去寻找战略投资者。

  其他融资方式也还是会有的,包括融资性租赁。完全自购飞机的概率不会很高,上市以后会有一部分采取这种形式。

  《财经》:有不少航空公司出现燃油套保亏损,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王正华:当时有这样一种看法,不做燃油套保的人就不会做航空,上市后市值就低。我们也在研究。但是回到春秋航空的特点上,做燃油套保要非常慎重。我们就算要做,比例也很小,例如5%,方式也会是最保守的方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7662.html

更多阅读

王正华:我不是搅局,我是顺应大局(1)

 作者:邢少文  不必讳言,王正华频繁地接受媒体采访是追求一种低成本的营销方式,“要不然机票怎么卖?”他说。与其他航空公司不同,他们既不经过中航信的售票系统,也没有通过代理,他们开发了自己的B2C售票系统。  春秋航空成立5年来,1元

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国内航空需求在恢复

航空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从乘坐飞机人数的多少,就可以看出经济的活跃程度和人们对未来经济形势的信心。 针对中国经济增速曾有一个著名的“罗斯基质疑”。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罗斯基(ThomasRawski)认为,中国1998-1999年经

春秋董事长王正华:中国低成本航空潜力巨大

“中国地广、人多,收入不高,对低成本航空有着巨大需求。”春秋航空有限公司(Spring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15日在沈阳举行的“东北亚发展论坛上”说,民航走进寻常百姓家,低成本航空发展就会越来越

春秋航空王正华:廉价航空进行到底

身为董事长,王正华的办公室堪称寒酸,与他的社会影响力之间的反差太大了! 拥有春秋国旅和春秋航空两大公司,资产早已过亿的王正华,办公室就像乡政府的普通科室,两张办公桌,一个长条沙发,墙面干干净净,文件柜上站着几个飞机模型,全部面积不到1

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 王正华呼吁国家公平扶持民航业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让王正华一度尴尬的是,一些大航空公司卖的票比一直自称廉价航空的春秋航空还要低。对此,王正华建议,希望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更多扶持中国民航业,而不是只扶持一两家。再比如现在国际航班仍不景气,为了国际航线的发展,应

声明:《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不属于我的机会就不碰》为网友疏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