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乐:华媒需要有使命感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日前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采访时称,当华文传媒真正担当起自己的新角色,从而建立起世界传媒新秩序的时候,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华人,将以强者和友善的形象屹立于人类的视野。

  全球华人现在大都知晓凤凰卫视的名字,因为它已是覆盖亚太、欧美9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国际传媒品牌。为此,刘长乐特别介绍了“风凰神话”——凤凰的资讯台如何成为第一家覆盖全世界(只欠非洲中部)的华人卫星新闻频道。

  华文不能被代替

  刘长乐说,“凤凰要做大做强,首先,我们做强了。”要在英文垄断的媒体市场中,让华文媒体打出生路,必须走“做强之路”。

  他说,目前全球五个人之中至少有一名是华人,但全球信息量只有4%来自华文媒体,远不及四大英文通讯社所占的八成,“我不追求华文也做到垄断,但起码也要符合比例的20%。”

  刘长乐说,作为华文媒体,凤凰为了使自己迅速进入世界传媒的主流,提出了三个必须实现的目标:大事发生时我在场;大事发生时看凤凰;给我半小时,给你全世界。

  他认为,当华文传媒真正担当起自己的新角色,从而建立起世界传媒新秩序的时候,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华人,将以强者和友善的形象屹立于人类的视野。

  他强调,凤凰卫视一直把向世界发出华人的声音当作办台宗旨,凤凰将为此不懈地努力。

  原来,激发起刘长乐建立凤凰卫视,并以成为“华文CNN(美国有线新闻网络)”为目标,是十多年前他与妻女在新加坡生活时,因为一个发现而决心去做。

  他说,当时新加坡人大多讲英文,华人占全国人口74%,但电视的英文频道所播的广告,竟远比中文频道少,很不正常。“新加坡华人选择了华文的文化娱乐”。

  “这说明在文化产品上,华文作为华人母语,其他语言是不能代替的。”刘长乐说,后来在香港,发现无线电视台(TVB)的中文频道赚大钱,而英文频道亏本,就加强了自己的信念。

  需要有使命感

  刘长乐强调,在看准华文媒体有庞大市场空间的同时,也需要有使命感,才可平衡商业利益和新闻价值。凤凰的两大使命是:为全体华人“扫盲”,及向全世界推荐中华文化。

  他说,当中国经济急速发展时,周边地区对中国带有警惕性,因为一小撮中国人的劣根性,确是有损中国形象。

  “中华文化曾经断层,也受到破坏,凤凰就应带头拒绝‘媚俗’,关注重建道德和文化。”他认为,华文媒体可尽本身的努力,不为收视率而去推动文明的发展。

  事实上,凤凰就敢于将每晚八时这个“黄金档”,由原来的播剧集,改播《凤凰大视野》,最初广告收益减少了,但形势很快就转变。

  “播剧集时,每年广告收益约3000万港元,后来跳至6000万,现在是9000万。”刘长乐说,中国有13亿人,当中只需数千万人是“不要媚俗”,而且他们手里有钱,大视野这类节目就可叫好叫座。

  不过,他也承认,做非流行性的节目,还需注重包装。于是,凤凰一开始就注重发展“名主持”、“名评论员”及“名记者”。

 刘长乐:华媒需要有使命感

  “要有名气的人去讲,才会有人去听,这是包装手法。”刘长乐还表示,当年选择在香港建立凤凰,也是考虑到香港靠近中国大陆,拥有最多华人观众这个地缘因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7773.html

更多阅读

刘长乐:中国广电业有“越来越多的灰色地带”

  英国《金融时报》 席佳琳 北京报道 2010-03-16  凤凰卫视(Phoenix Satellite Television)的主管表示,在取得商业成功的压力驱使下,作为共产党信息控制堡垒的中国内地电视行业,正在缓慢推进内生式转型。香港上市的凤凰卫视是在

刘长乐:信息不对称导致出口转内需发生障碍

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4月9-11日在海南举行,凤凰网财经全程进行报道。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在论坛上表示,信息不对称使得出口型向内需型的转化受到很大的障碍。以下为刘长乐发言实录: 刘长乐:谢谢白岩松,我接到这个问题的

刘长乐:减肥是低碳消费

新浪财经讯 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4月9日至11日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举行,有来自全球的近2000名政要、企业管理者、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与会,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会议。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在“消费:亚洲经济的

刘长乐: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品牌创建和传播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作题为《请到天涯海角来--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旅游文化品牌创建和传播》演讲   内容摘要:   作为一个热衷旅游并到过海南数十次的旅行者,我认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重点是一个旅游文化品牌的建

声明:《刘长乐:华媒需要有使命感》为网友乱花岁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