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专家李进良:耄耋之年的“TD铁人”(二)



维护“摇篮”中的TD

  2007年,TD-SCDMA朝商用化快马加鞭胜利前进,十个城市扩大规模建网基本完成,中国移动作为奥运赞助商,为了保证TD能够成功服务奥运,2008年4月1日,全国8个城市开始试商用TD网络。

  但经过两个星期的运营,李进良敏感地发现,当时TD的网络不好,电话打不通,有马赛克或者断线,TD终端款式少,问题一大堆,离奥运会只有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但各方面的努力不够,TD面临夭折的危机。

  “好像盼望已久的孩子终于降生却重病缠身,很着急。”李进良说,TD规模试验网的不足和问题被一些媒体不断放大,更有媒体讨论TD是否会安乐死。“当时的情况是,如果主管部门不发出明确的信号,如果运营商不积极去从事TD的试验网一些的工作,TD就会面临安乐死的危机。”

  李进良及时发表《点燃激情,让TD走进奥运,惠及百姓》的文章,指出:今天TD正处在拐点,又面临生死攸关的第二次危机,如果坐失良机,被欧美3G两面夹击,TD就可能因拖延而边缘化,如果利用奥运契机大干快上,TD就可以“从华夏腾飞,走向世界”。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进良决定再次采用上书的途径推TD一把。很快,他与其他两位同志给胡锦涛主席写了一封信(此即“三老上书”),“信是2008年4月24日递上去的,很快获得胡主席的高度重视,在5月1日之前就批示了。”回忆起这段并不遥远的往事,李老仍很兴奋。

  这次上书的效果十分明显:2008年5月5日,李毅中部长召开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司局还有中国移动的领导以及电信研究院三方的共同会议,李毅中部长提出,对于中国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只能搞好不能搞坏,搞不搞好这是个态度问题。他同时要求,TD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他回忆道:“由于政府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2008年5月8日,中国移动的老总王建宙在香港就明确表态,TD是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对中国移动来讲是责无旁贷,从那以后,TD引来了一个扶摇直上的拐点,TD重新活过来了。”

  2008年6月,李进良从上海飞赴北京,参加当时上任不久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会议。这次会议邀请了包括李进良在内的8位老专家(被业界称为“TD八老”)就当时已经开始试运营的TD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他感到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激动,第一个慷慨陈词。在那次会议上,相关部门对运营商再一次下了死命令:TD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借奥运东风,以及政府的强力支持,TD艰难地渡过第二次危机。经历了这次磨练,TD成功服务了2008北京奥运会,终于从摇篮里站起来逐渐成长为一个少年了,离正式商用越来越近了。

  保证TD在“与狼共舞”中成长

  在谈起李进良时,有学者认为他身上有一股“温和的力量”。在温和、沉稳的外表下,蕴含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强劲力道和坚持。这种“温和的力量”在3G发牌后,仍然强劲与突出。

  2009年1月7日,国家同时发放了三张3G牌照,TD与WCDMA,及CDMA2000从此踏上正式运营之路。3G牌照的发放使得TD开始向大规模商用正式迈进,但同时也使TD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考验。

  对此,李老泰然自若。虽然未按照他的“上上策”,但他积极为TD发展建设出谋划策。2009年1月19日,李进良在各大媒体上撰文《TD要加速大规模商用》,并在与笔者的交流中反复强调,中国给三个运营商发出的三张牌照,涵盖了国际电联2000年推荐的三种技术体系,这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3G发牌后,TD正在面临的考验巨大,不可小视,要有忧患意识为好。TD将面临强劲的竞争对手:在世界范围内,WCDMA和CDMA2000的应用比较多,目前有上千款终端,就像两个在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历练了七八年身强力壮的大汉;而TD的商用比较晚,还是一个刚踏进市场缺乏锻炼的少年,目前尚处于弱势。

  李进良告诉笔者,TD牌照的发放虽然大大刺激了TD网络建设进度和商用进度,但TD产业链的问题由来已久。

  经过数年的煎熬,TD产业链上的许多公司已经丧失苦苦挣扎下去的耐心与信心,“很多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正一步步失去面对困境的生存能力,只有投入,没有收入,库存积压,难以为继,只好另谋出路。”试商用后,李进良一直保持与TD产业链公司的联系和沟通,龙旗在2008年平安夜裁掉TD手机研发团队曾让他彻夜难眠。

  而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也令整个行业的消沉雪上加霜:原拟投入TD的宇阳控股公司转投其他项目;深圳友利通公司原想购买TD方案,现在也无下文;德信、Simcom也已纷纷对TD团队裁员;TD十万火急。过冬的想法和做法已经从手机厂家蔓延到芯片厂家,展讯公司TD芯片的投入高达6亿元,但市场回报远远少于巨额投入,竟亏损3130万美元,企业告急。专门研发TD芯片的T3G公司现也相当困难。“如果2009年没有上千万部的手机市场,TD手机与芯片企业都将无法生存下去,这些脆弱的企业便可能紧跟凯明之后,一个个像多米诺骨牌那样相继倒下或转投他门,将使辛苦打造的TD产业链面临崩溃,前功尽弃。”谈到这,李进良语气凝重而严肃。

  李进良对TD前景的担忧,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那便是国家政府和三大电信运营商对3G建设的投入将大部分流入国际设备厂商的口袋,“国内厂商在这次的3G投资中或许无法分食到太多蛋糕。”

  李老的这番话并非没有根据,在和笔者算这笔账的时候,李老不厌其烦地提到了很多数据。他提到,2008年审计署作的审计工作报告,其中对中国移动等5大运营商(第3次电信重组前的5大电信运营商)的审计调查显示:2002年至2006年,5家企业累计投入11235亿元,用于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由于缺乏统筹规划,重复投资问题突出,网络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通信光缆利用率仅为1/3左右。5家企业累计投入11235亿元,粗略估计起码重复投资50%以上,浪费了6000亿元。而且巨额投资主要采购国外设备,以80%估计,约9000亿元流进了国外设备厂商的口袋。

  如何能够令TD与两大壮汉的搏斗中胜出?如何能够拯救中国通信产业于金融危机之中?国家加大对TD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加速TD大规模商用的脚步,这是李老给出的药方,也是业界的共识。

  值得欣慰的是,TD的这次危机对李进良来说,有着巨大的不同,在TD的前两次危机中,呐喊和呼吁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在这次危机中,上到国家、下到电信运营商、TD产业、媒体等,已引起高度重视,“空谷足音,跫然而喜矣”。此时,TD正处于政策扶持最有力的阶段。国家明确表示,要积极完善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措施,加快TD-SCDMA的发展,继续支持研发、产业化和应用推广,促进产业链成熟,实现大规模商用。

  2009年1月22日为进一步支持自主创新、鼓励TD加快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科技部等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支持TD发展的财政支持、项目支持、网络建设、产品研发、业务应用、产业发展等六大扶持政策。领到了牌照的中国移动改变了过去“小步慢走”的稳健布局,正快马加鞭,对TD发展做出了详尽切实的规划,在全国各地,中国移动G3标识和TD广告随处可见,深入乡村城市,遍布大江南北。对此,李老淡然一笑:唯愿TD能在这一系列举措的扶持下在“与狼共舞”中逐渐成长。

  李进良的22次“上书”

  在采访的最后,李进良向笔者提供了一份他10年来,为TD产业在中国发展而向国家相关部门的22次建议和上书,在此列出主要部分。

  2000年3月27日向吴邦国副总理建议:集中全国力量狠抓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发的报告

  2001年5月16日向朱杌总理建议:集中全国力量发展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应高举TD-SCDMA的旗帜前进

  2001年6月10日向朱杌总理建议:加速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我国标准的报告

  2003年1月10日向原信息产业部王旭东部长建议:推进中国3G标准产业化

  2005年12月19日向温家宝总理反映:三大运营商秘密大规模建设WCDMA网的紧急报告

  统一建设TD-SCDMA网以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6年1月11日向原信息产业部王旭东部长建议:部领导组织力量检查运营商秘密建设WCDMA网的情况

  2006年3月8日向全国人大提出:中国3G必须统一建设TD-SCDMA网建议

  2006年4月10日向温家宝总理提出:尽量晚发3G牌照力推TD-SCDMA占领我国3G市场的紧急报告

  2006年10月11日向温家宝总理反映:运营商仍在秘密建设WCDMA网的紧急报告

  中国电信12月启动3G试商用采用WCDMA制式

  我国可能拍卖WCDMA牌照补贴TD-SCDMA

  2007年7月9日向温家宝总理建议:我国应借助TD-SCDMA大踏步走向世界

  2007年11月19日向温家宝总理建议:美国把WiMAX强行挤入3G国际标准启示我国必须抓紧大干TD-SCDMA

  2008年1月16日向温家宝总理建议:TD-SCDMA的终端定制迫在眉睫

  2008年3月3日向全国人大提出:紧急招标TD手机建议

  2008年3月20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李毅中部长紧急建议:立即TD终端招标、停建2G网络、停止电信重组、加速TD商用进程

  2008年4月24日向胡锦涛主席建议:TD-SCDMA的网络补站与终端定制迫在眉睫

  2008年11月24日向温家宝总理建议:把能大幅度拉动内需的TD-SCDMA作为一项救市的紧急战略措施

  2008年12月5日向胡锦涛主席建议:大力发展TD-SCDMA作为一项紧急救市的战略措施

  2008年12月23日向温家宝总理感谢国务院领导对我们建议的重视

 电信专家李进良:耄耋之年的“TD铁人”(二)

  2009年1月6日向张德江副总理建议:落实三家企业发展3G的规划

  李进良简介

  李进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29年3月24日出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信组。原任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七研究所总工程师、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现任第七研究所《移动通信》杂志主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通信学会会士。

  从事战术通信与移动通信系统的科研生产工作56年,为我国战术通信与移动通信作出了重大贡献。

  最近10年来为推动我国通信领域的自主创新奔走呼号,对3G的TD-SCDMA、农村通信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的WAPI、专业移动通信的数字集群和无中心系统等等项目从标准制订、发展战略探讨、攻关、宣传到上书,倾注了全部心血,先后在报刊、网站发表文章、访谈80多篇,2006年8月出版了《创新的忧思——透视中国3G技术发展》文集。积极主张我国应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作为3G的全国统一标准,已引起较大反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8197.html

更多阅读

电信专家李进良:耄耋之年的“TD铁人”(一)

学者撑起国之脊梁   为了TD,他曾多次上书国家最高领导人;为了TD,十年来他笔耕不辍,摇旗呐喊;为了TD,他誓言“前路漫漫,我还将继续走下去”。为了TD,80岁老学者李进良还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成为一个“执着型”的TD捍卫者,被誉为“TD铁人”。

西门子风雨160年:曾经的“纳粹集中营”(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元气大伤,在国外的产业被没收,专利权也成为废纸。西门子深切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他们只好同其他公司联合,共同渡过难关,将被凡尔赛条约明令禁止的电气技术装备研发工作转移到了其他欧洲国家,最终发展为欧

郑李锦芬:以柔克刚的“贪心”女人(二)

在郑李锦芬的本土化思路下,转型时期的安利(中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改革,开始转向“直销+店销+服务网点”,这是一种在其他国家从未使用过的多元化营销模式。 1998年7月,禁令推出3个月之际,其他国际直销公司纷纷从中国市场“收兵”,而安利

郑李锦芬:以柔克刚的“贪心”女人(一)

安利并不争取成为最慷慨的雇主,而是努力给员工营造“家”的感觉。这个“家”的主人——郑李锦芬一袭优雅美丽的粉色旗袍,站在聚光灯下,雍容华贵、笑容莞尔。  对话安利女掌门:人才管理贵在柔 从1992年安利(中国)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到1

媚者无疆全文免费阅读 李开复:志在千里 能者无疆(二)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谷歌在美国是不需要做宣传的,甚至不需要怎么介绍,大家就知道谷歌是什么。但在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组成人群非常复杂,有些人是在家上网,有些人只在网吧上网。因此要让中国用户了解谷歌,就需要我们去慢慢传递谷歌的价值

声明:《电信专家李进良:耄耋之年的“TD铁人”(二)》为网友生死皆闲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