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将”到“少帅”:联想陈绍鹏“未尝一败”



  “我现在能说的,只有请大家相信联想。”11月12日,陈绍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大家可以质疑———其实也一直有很多人在质疑———但是请不要轻言联想失败。”在名片上的头衔即将换成“亚太及俄罗斯区总裁”的这个新年,陈绍鹏成为联想集团最忙碌的高管。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必须在27个国家和地区飞来飞去,在翻译的帮助下约见连他自己都数不清楚的各色人等,这些人将是他未来重要的合作伙伴。

  看而今职业生涯未尝一败

  1月8日联想正式公布重组亚太区并裁员2500人的消息,而此前第三季度的亏损预估正让联想遭遇收购IBM以来最大的压力,宏观层面上一个又一个的利空因素成为分析师和资本市场悲观论调的出发点。在这样的时刻,陈绍鹏走马上任,多少有点“临危受命”的味道。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我可以理解大家的质疑,但是请不要轻易去说联想失败。”

  在联想集团官方提供的资料中,陈绍鹏得此重任的原因在于“为集团贡献了40%的营收和超过一半的利润”。但在老联想人看来,陈绍鹏在联想“未尝一败”的职业经历或许才是被委以重任的根本原因。

  尽管之前的头衔已经是“全球副总裁”,但在被提拔到这个主管27个国家和地区的亚太和俄罗斯区总裁位置之前,陈绍鹏在联想的高管序列里还排不到这个位置。

  这样的“越级提拔”在联想收购IBM开始国际化整合之后还从来没有发生过。联想在并购完成之后一直在人事方面如履薄冰———原IBM的团队保留,美国企业文化的保留,把老联想人分散到全球各地市场去学习深造,为不同的企业文化提供融合渠道,都可以被看做是联想“最大程度接纳国际资产”的表现。

  在杨元庆的联想生涯中,执行力始终被摆在第一位。在联想2008年Q2财报的电话会上,杨元庆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联想团队执行能力的不满,他公开批评了原亚太区(不含大中华区)在日本、印度和俄罗斯市场上“策略执行不到位”,并认为这是造成Q2亏损的根本原因。

  尽管没有明说,但这已经被认为是联想前任亚太区总裁麦大伟出局的本质原因。实际上陈绍鹏只是联想“重用自己人”的一个集中表现。源于可靠渠道的消息显示,一批“少壮派”高管将跟随陈绍鹏一起入主联想新的亚太区,他们包括周庆彤、关伟和李祥林等在奥运期间和陈绍鹏配合的团队。

  忆往昔26岁的业务代表

  事实上,13年前26岁的陈绍鹏,就已经被当时负责微机事业部的杨元庆敏锐的眼光发现。

  1995年春节,西安。

  陈绍鹏以“联想西安办事处主任”的身份只身来到西安,任务是为杨元庆领导的微机事业部筹建第一个分销机构。实际上在销售圈里混的人都明白,这个所谓的主任实际上就领导自己一个人,说白了就是个业务代表而已。

  在过去的八个月里,联想在全国拓展了100多家代理商,并且计划在一年内把这个数字增加到300。不过杨元庆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他需要在公司和代理商之间建立更加稳定的联系。

  一批“最棒的销售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杨元庆“发配”到全国各地的中心城市,陈绍鹏是其中之一。

  随后的故事证明了杨元庆的眼光。尽管开始的时候无比艰难,稍微有点规模的大商家都不愿意搭理联想这样的“小公司”。但在一年之后,陈绍鹏在西南地区为联想找到10家代理商,并且把联想微机的销售数量增加了150%。

  在那个时代,类似IBM、AST、康柏这样的品牌还是全球市场上的领导者。在中国这片刚刚开始被开发的土地上,东南沿海地区对于这些“洋品牌”的信任几乎到了崇拜的地步,联想根本插不上手。不过IBM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就算是在西南、西北和中部等相对落后的地区,实际上也存在着海量的市场需求。

  “等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晚了。”陈绍鹏在回忆起这段历史的时候不无得意地说,“在洋品牌相对薄弱的市场上面,联想很快站稳了脚跟。”

  陈绍鹏1996年离开西部市场的时候,联想在西安、成都、兰州等城市已经遍地开花,代理商扩张到300多家,销售数据是前一年的5倍以上。抢在竞争对手之前,把联想的旗帜插到最边远的地方,尽情享受攻城略地的快感。

  想当年从对手手里抢渠道

  如果说非要在陈绍鹏的联想生涯中找出点“失败”来的话,1996年的那段时间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那时候陈绍鹏刚刚被杨元庆从西南市场调到广东开拓市场。面对代理商市场上铁板一块的“康柏”和“IBM”,陈绍鹏窝在自己那辆老旧的蓝鸟车里,在岭南的高速公路上奔波了整整一个春天。

  “压力比那时候更大,工作比那时候更忙。”陈绍鹏说,“不是一个级别的,要考虑的事情更多。那时候条件很艰苦,广东到处都在修路,经常车坏在路上还要自己修。”

  当时正是联想在全国市场上首次全面祭出“价格战”法宝的时候。在那一年中,联想先后四次大幅度降价,把当时最先进的机型“奔腾133”也拉到万元以下。凭借这样的攻势,联想在全国市场“四战四捷”,打得AST、IBM和康柏彻底跟不上节奏摸不着头脑。

  但只有在陈绍鹏负责的广东市场上,康柏“铁板一块”的形势没有出现任何变化。

 从“福将”到“少帅”:联想陈绍鹏“未尝一败”

  “没办法,广东和香港市场几乎同步,当地人更信任洋品牌不信任国产货。”陈绍鹏说,“刚开始那段时间实在是苦恼,当地的代理商都不愿意做联想,市场的确不认。”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97年春天———那时候杨元庆在北方信心满满,但陈绍鹏在整个春天都窝在自己那辆老旧的蓝鸟车里,在岭南的高速公路和国道上左冲右突,苦苦寻找着突破的方向。

  “最后我找到的办法是让代理商同时代理康柏和联想的机器。”陈绍鹏说,“开始的时候非常辛苦,几乎没有人愿意放弃外资品牌的代理权。于是我们就说,没问题,你可以同时做两个品牌的货,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

  不过随后代理商们渐渐发现,从自己手里卖出去的货,联想逐渐增多,而康柏却越来越少。在最初的10家代理商里,最后有8家彻底变成了联想的代理。1997年上半年,联想在华南和华东的销量分别增加了2.3倍和2.8倍,整个1997年,联想在广东的销量增加了5.8倍。

  “我们不仅抢了康柏的市场,还抢了康柏的代理商和销售渠道。”陈绍鹏说,“只要持之以恒地开拓市场,并不是没有机会。”到后来,联想在广东的代理商超过了300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8546.html

更多阅读

从“农家娃”到“囚徒”:王月喜蜕变的体制原因是什么?

从“农家娃”到“囚徒”:王月喜蜕变的体制原因是什么?    近日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的原山西省霍州市委书记王月喜,出生在临汾市尧都偏远山村的贫寒家庭,从小“衣不遮体、食不饱肚”,几乎没穿过袜子,只有几双布鞋,“几个指头还经常露在

转载 从日本到美国:日本大男人VS美国绅士

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方式体现出这个人的道德品行、心胸度量以及隐藏的内心世界!原文地址:从日本到美国:日本大男人VS美国绅士作者:Morgan作者: 沐恩在日本生活了一年多,现在又来到了美国。一东一西,日本、美国真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度:语言文

从突进到突变:中国营销1年考

     中国近十年的营销历程,与经济环境的发展深度契合,给人总体的感觉是:从突进到突变。  2003—2007这5年,几乎所有领域都在高歌猛进,90年代几千万、几个亿规模的上游品牌商可以做到几十亿乃至百亿,90年代末刚刚开始普及连锁知识

从务工到老板:新温州人成温州营销新力量

在温州务工的丽水人吕青山,现在多了个老板身份。一个月前他在老家开出的温州鞋专卖店,已经让他赚了5000多元。记者调查发现,像吕青山这样的一批新温州人,目前已在全国开出逾千家温州品牌加盟店,他们已成为营销温州产品的新力量。   在

从理想到现实:创业前必做的准备

  “每个人都有一个计划,直到他们被人在脸上猛击了一拳。”这句话出自麦克泰森,被一本新书《从理想到现实:创业实用指南》(“Fundamentals for Founders: The Practical Guide to Kick-Starting Your Business”)在开头所引用。该书

声明:《从“福将”到“少帅”:联想陈绍鹏“未尝一败”》为网友光风霁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