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龙:把星巴克带进中国的人



  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王金龙前半段人生经历具有中国特色。从小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十几岁的时候,正赶上文化大革命,高中毕业后他担任了一段时间的英语教师,82年大学毕业后调到政府部门工作,后来被公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法律。

  回忆过去的经历,王金龙说,并不曾刻意为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他小时候的梦想是做科学家,此后又梦想成为战地飞行员。在过去所有经历中,王金龙对哥伦比亚法学院这段经历感触最深。“在国内,我一路走来都非常顺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得到这样一个公派自费出国留学的机会。”但是到了哥伦比亚,王金龙突然发现“一个字都听不懂”,独自一人面对一个新的社会、新的思维方式以及游戏规则。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挫折。

  最终,他通过了律师资格的考试,进入华尔街当律师。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王金龙并没有提及当时拼命的过程,只是表述了一个结果:“法学院期间,培养了我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段时间的学习,使自己从东方的思维中超脱出来,吸取西方的文化,做一个多元文化的人,完成了一个蜕变。这是人生中关键的一个点。”

  得到命运垂青的他,人生从此与众不同。1988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毕业后,王金龙留在了美国,在华尔街当了一段时间律师后,王金龙加入了西雅图一家名叫Preston Gates & Ellis的律师事务所,这是比尔·盖茨父亲老盖茨的“产业”,而星巴克是他的客户之一,这也是双方结缘的开始。

  1992年,王金龙加入星巴克,当时,星巴克在美国只有120家门店。据王金龙回忆,当时他已经接到几家500强公司的邀请,但最终选择了星巴克这样一家“小公司”。当然,这背后还有另一个原因,也就是王金龙“宁为鸡头,不为凤尾”。那时,星巴克处在上市之前,规模很小,但整个公司业绩蒸蒸日上。“我是公司第一个内部律师,一进去就出任法律总监。”三年后,王金龙开始承担起星巴克国际拓展的任务。“在那段时间里,我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是在路上。一年跑15万到20万英里。我们先做了一年多的调查,然后在日本开了海外第一家门店。1998年进入台北,次年进入中国大陆。六年的时间,我为公司开拓了约20个左右的海外市场。”

  “白宫的咖啡是由星巴克专门提供。”王金龙回忆在日本开店的情形时说,“当年克林顿访问日本时,送给日本首相的礼物是星巴克咖啡,后来1996年星巴克在日本开店后,日本首相回访也是送星巴克咖啡,日本首相的意思是说我在日本也能喝到星巴克咖啡了。”

 王金龙:把星巴克带进中国的人

  随后,星巴克开始把眼光转向中国。当时任国际部副总裁的王金龙不停地被当时公司CEO“敲打”,“你怎么还不去开拓中国市场?”

  但对开拓中国市场王金龙一直比较紧张,他深知,在中国的茶文化包围中,把星巴克带入中国的机会只有一次,要做只有一鸣惊人。

  1999年初,觉得时机成熟的王金龙,终于带着星巴克回到了中国。1999年1月11日在北京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当时非常轰动,各行各业很多人来,许多在京的外企总裁高兴地说以后在中国也能喝到星巴克了。这也是王金龙人生最开心的时刻之一。

  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持续了六年。尽管充满工作激情和乐趣,但是王金龙夫妇还是想家了。最终,2000年王金龙对太太说:“是回家的时候了。”那一年王金龙“退休”回国。在回国后的五年中,王金龙和星巴克高层的友谊并没有中断,在2005年底,王金龙再度受邀回星巴克出任大中华区总裁一职,因为他认为星巴克应该在中国取得更快的发展。

  不惑之年再回星巴克,王金龙依旧对公司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一帆风顺,大企业都需要经过几次的洗礼,在磨难中发展起来。”还是那一句话,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坚持原则和梦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8617.html

更多阅读

星巴克是哪个国家的 如果星巴克是央企

苹果之后,星巴克也中枪了。面对央视和央报的凌厉攻势,笔者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试想,如果星巴克是央企,剧情会怎样发展?   如果星巴克是央企,价格肯定比现在还高。星巴克靠咖啡文化定价,央企靠垄断资源定价。星巴克的咖啡价格再高

营销观察:星巴克中了谁的枪

央视为星巴克做了一则好广告,北京中杯拿铁27,只比伦敦贵4元。在这个什么都飞涨的年代,星巴克依然坚持比国内咖啡厅定价更实在。在国内一线城市豪华商业区喝一杯世界知名品牌星巴克的成本尚不及在京城中低档餐厅吃土豆丝、大白菜和高端

85度C:打败星巴克的商业模式(下)

三、85度C商业模式的本质,是消费群体与消费价值的最终回归我们可以看到,一切驱动85度C以此种模式运转的动力来自于在M型的社会情形下,消费价值的转变。或者说,能够促使85度C采取平价的奢华模式的本质,是消费群体对于以低价享受更高品质

星巴克有什么好喝的 星巴克的“算盘”

 在花费近3年帮助经销商和当地咖啡种植者改善种植、加工标准后,“凤舞祥云”咖啡豆还要从云南被运至美国烘焙后,再送回中国店面出售   “有时候,星巴克是令外人‘难懂’,”星巴克大中华区副总裁石东伟承认。2009年12月15日,当星

星巴克成功之道:将星巴克“视为己有”

星巴克原本不过是西雅图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咖啡馆,曾几何时,它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全球展店逾万家,更难得的是,星巴克还能维持稳定的咖啡质量与独特的待客风格。无疑地,星巴克是个成功的经营与管理典范,而主管可藉

声明:《王金龙:把星巴克带进中国的人》为网友封情舞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