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福根:“卖红薯”为农民增收1亿的亿万富翁



编 者 按:他当过兵,曾是一名优秀军人;他当过村干部,多次被评为先进;他办过企业,从零开始发展到拥有亿元资产。角色的转换记录着他人生轨迹,退伍军人黎福根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目标。

 黎福根:“卖红薯”为农民增收1亿的亿万富翁

  让家乡的红薯不愁销路 

  昨日,在长沙丰日电气集团,黎福根笑容满面地请记者尝尝红薯饮料,红薯饮料是他新组建的“福悦生物公司”以红薯为原料研制成的“红薯宝”。 

  做电气的董事长推销起了红薯?原来,富裕起来的黎福根一直想着本分勤劳的父老乡亲,为此组织研发了具有抗癌等保健作用的红薯饮料,在农村兴建红薯基地,让老百姓地里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愁销路。对于生产红薯饮料,军人出身的黎福根豪情依旧:“别看红薯小,3年时间它要超过我现在丰日电气公司的产值,培育红薯基地3万亩,为农民增收1亿元以上。”退役回乡扛起创业大旗在这之前,黎福根已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76年,黎福根服役期满回到家乡,黎福根带领几名退伍军人拿起了扁担,在丰田村团岭下大王庙后山坳挑出了一块平地,楠竹、木桩定界,石棉瓦盖顶,丰田烟花材料化工厂悄悄地顺利投产,当年年产值达9万元。此后产值年年翻番,利用废钛加工成烟花材料的首创也使黎福根的名字载入了浏阳花炮发展的史册。 

  1986年,他主持研制开发当时国内首创的高科技项目——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4年后,成果顺利通过国内权威专家的鉴定。1998年,黎福根在浏阳洞阳319国道边的荒山上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开办了“长沙丰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去年,该集团实现产值1.5亿元,产销两旺。 

  不忘家乡彰显军人本色 

  富起来的黎福根并没有忘记家乡的人民,也时刻保持着军人的本色。“我1998年来企业应聘,发现黎董事长居然还穿着在部队服役期间的旧绒裤。”丰日集团企管部主任黄新国感慨地回忆。 

  多年来,黎福根先后投资近千万元,为丰田村修建山塘堤坝、公路,带领当地村民进行山水综合开发,发挥山区资源优势,以工业强村带动农业产业化。闭塞的山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目前已有百万富翁20多户、千万富翁3户。 

  身为全国优秀退伍军人的黎福根对退役军人总有一种特殊情结,据不完全统计,从1982年办厂开始,黎福根先后安置、帮助了近百名退伍军人,其中不少已发家致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8691.html

更多阅读

从一无所有到亿万富翁 卖米卖出的亿万富翁

做生意不怕起点低,就怕境界低。这里讲的是两个亿万富翁卖米故事。  奥康的老总王振滔当初做生意时的卖米经历。初创业的王振滔开个小米厂。他卖米与众不同,别人100斤稻谷打出80多斤米,10多斤糠,王振滔却只打70多斤米20多斤糠。100斤

韩伟:50只鸡成就的亿万富翁

大连韩伟集团又给世人一个惊奇:与丹麦SANOVO公司共建5000吨蛋粉的项目正式签约,这预示着韩伟集团出产的蛋粉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打入欧盟市场,成为亚洲最大的蛋粉加工企业。作为民营企业韩伟集团的当家人,名列《福布斯》内地排行榜、早已

邱文钦:卖文具10年赚1亿

商海里捞出一根“金稻草”   邱文钦一边承揽着自己的装修工程,一边在四处寻找别的赚钱门路。1991年冬天,机遇终于光顾了诚实肯干的他。  这一年,邱文钦一个在深圳市东园路开名片印刷店的老乡因生意不景气,欲将名片店转让出去,转承

从一无所有到亿万富翁 靠卖平民商品发家的亿万富翁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millionaire(百万富翁)这个词已经开始像曾经的万元户一样,慢慢在我们视线中消失了,取而代之为billionaire(亿万富翁)甚至更夸张的zillionaire(兆万富翁)。不过这只是一个数字区别,他们相同的是身后那一个个精彩的故

奇迹:50只鸡成就的亿万富翁

大连韩伟集团又给世人一个惊奇:与丹麦SANOVO公司共建5000吨蛋粉的项目正式签约,这预示着韩伟集团出产的蛋粉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打入欧盟市场,成为亚洲最大的蛋粉加工企业。作为民营企业韩伟集团的当家人,名列《福布斯》内地排行榜、早已

声明:《黎福根:“卖红薯”为农民增收1亿的亿万富翁》为网友素颜醉倾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