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本山帝国”神话:二人转京城火爆日入17万



  每晚7点后,北京崇文区前门东路的“刘老根大舞台”成为北京街头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200多年历史的阳平戏楼穿上了“二人转”新装。全国9家连锁店,北京店日营业额17万元、预计年营业额6000万元,短短几年间,“刘老根大舞台”怎样创造出这个神话?本山传媒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从国有院团“挖”来的总裁

  每天高度紧张,一年才放假几天,这是本山传媒总裁刘双平目前的工作状态。2007年3月18日,刘双平被“挖”到本山传媒做高管,今年5月,他协助赵本山完成了一项伟大的转变——将拥有300年历史的二人转艺术“刘老根大舞台”开进北京,掀开了二人转历史崭新的一页。

  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的刘双平多年来一直喜欢漫画和幽默艺术,尤其喜欢研究相声、小品。2003年11月17日,时任中央歌舞团东莞分团团长的他应演员邓小林的邀请来到开原的《马大帅》剧组探班,第一次见到了赵本山,也第一次被二人转感染。结识赵本山后,刘双平与赵本山的联系一直未断。在刘双平眼里,赵本山是一个戏剧天才和经营奇才,因为刘双平在担任自负盈亏的中央歌舞团东莞分团团长时,率先探讨中国的文艺体制改革和文艺院团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深知文艺院团经营的不易,“相比很多文艺院团一入市场就死亡的情况,赵本山居然能在国家不给一分钱的情况下,完全靠票房收入维持运营,这简直是奇迹”。而且,本山传媒已建立起一套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其盈利能力和品牌号召力远超很多国家级院团,刘双平觉得很惊奇。因此,2007年,在赵本山的催促下,刘双平应邀加盟本山传媒。

  进入这个堪称演艺界传奇的本山传媒,实现“刘老根大舞台”全国发展三步走战略——先东北、再北京、再全国,刘双平身上的担子显然不轻。北京剧场不是“刘老根大舞台”的第一个分剧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分剧场,在赵本山的“二人转”版图中,进京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北京,弄不好风险也很大

  “为了进北京,我们准备了很多年。”刘双平毫不掩饰进京的艰辛。从2001年开始,本山传媒就陆续投拍电视剧《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多次在央视创造收视新高,为“赵家军”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从2002年开始,赵本山租用沈阳中街上的大舞台剧场举办二人转演出。2003年,沈阳第一家专门上演二人转的“刘老根大舞台”开业。随着2003年辽宁民间艺术团成立,本山传媒开始与辽宁大学合作,开办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2005年,辽宁民间艺术团升格为本山传媒,开办了6家“刘老根大舞台”。至此,“刘老根大舞台”初具规模。“不到大舞台,沈阳算白来。”沈阳中街的“刘老根大舞台”,外地观众占据了80%。

  刘双平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中央及北京市领导去东北看“刘老根大舞台”的二人转演出时,都对二人转赞赏有加,也有意将“刘老根大舞台”引进北京。但是,到北京开剧场,赵本山一直很谨慎,因为在他眼里,北京是个重要的“大码头”,弄得好容易火,弄不好风险也很大。为了找个好地段做剧场,赵本山和刘双平四处奔波,最后决定定位在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地段,借以辐射整个北京市。彼时,刚好有朋友向他们推荐前门的阳平会馆戏楼。2008年奥运会之前,阳平会馆戏楼修缮完毕,赵本山来阳平会馆戏楼反复考察,并与崇文区相关领导进行谈判、论证,历时近一年。直到今年5月2日,一切条件成熟后,才终于下定决心,将“刘老根大舞台”的北京阵营落户前门。

  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阵地——前门,何以接纳一直徘徊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二人转艺术,更何况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据崇文区文委主任李承刚透露,一来是由于阳平会馆戏楼舞台小,不适合大型歌舞表演,只适合小品、相声、二人转等语言类节目,二来是崇文区政府希望引进一个文化品牌项目,带动产业良性发展和提升前门地区人气聚集。经过再三考虑和三次去东北考察,崇文区政府逐渐将“刘老根大舞台”纳入视野。

  崇文区委相关负责人感到,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二人转节目有三个独特的优势:一是赵本山本人不仅是一个小品演员,他还是一个具有政治头脑、对市场极其敏锐的企业家,眼光长远、注重细节。二是东北二人转经过赵本山的加工打造后,成为类似于西方脱口秀、小丑表演等相结合的综合演出形式,善于抓住生活细节,迎合观众心理。三是东北二人转的演出阵容中,很多演员都是在中央电视台有一定知名度的二人转演员,既是二人转明星,也是影视明星。影视艺术与舞台演出相结合,成为了相互促进独具特色的产业模式。于是,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刘老根大舞台”在前门地区的入驻。

  在合作方式上,崇文区与本山传媒达成了这样的协议:一是所租房屋作为“刘老根大舞台”进京总部,今后“刘老根大舞台”在北京地区其他连锁店作为本山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的分支机构;二是本山传媒逐步将文化经营中心包括影视制作项目迁入北京;三是赵本山作为崇文区文化旅游形象大使。

 揭秘“本山帝国”神话:二人转京城火爆日入17万

  为了避免水土不服,“刘老根大舞台”进北京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北京是个文化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而东北文化与北京文化很接近,因此调整还不算多。如果是进别的城市,如重庆、上海,还会考虑适应当地文化传统”。刘双平对记者表示。

  二人转是一个“筐”

  “刘老根大舞台”进京了,可是风险与压力无处不在。一个地方戏要开辟全国疆土谈何容易,质疑与争议之声仍让本山传媒的每个高管都如履薄冰。

  不过,从现在的营业情况来看,北京“刘老根大舞台”日均营业额17万元的成绩又让刘双平看到了信心,“张艺谋来选演员时看过两场二人转,用他的话说,二人转是一个‘筐’,啥都往里装,它有套路但没有固定程式,可以吸收很多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点。它唱腔通俗,没有太大语言障碍,另外,它有丰富的肢体语言。而且,二人转300年来一直与时俱进,吸收了很多其他艺术形式的精髓,已经改变了很多。所以,把二人转推向全国市场,我们是有信心的”。

  更为重要的是,二人转实现全国扩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刘双平这样解释:一是有优秀的领军人物,把二人转推向前所未有的辉煌,相声有侯宝林,豫剧有常香玉,二人转有赵本山。二是二人转是扎根黑土地的民间艺术,演员来自社会最底层,靠二人转谋生,源于民间用于民间,跟老百姓贴得很近。三是国家经济发展了,老百姓有钱有闲追求快乐了,发展快乐产业恰逢其时。

  “刘老根大舞台”演出的主要是经过改良的“二人转”——赵本山管它叫“绿色二人转”,不再以唱为主,而是以搞笑为主。每场演出,有5对男女演员搭配表演:先是男演员“耍贫嘴”,中间穿插着模仿歌星、表演绝活,比如倒立喝啤酒等,然后女演员上台,俩人连说带逗,唱一小段二人转,一共表演半小时。

  多元经营二人转“国家队”

  “刘老根大舞台”进驻北京前,“野生”二人转在北京已有很多年,只是大多零星、分散地存活于各大饭店、小型演出中,从未“堂堂正正”地登上大雅之堂,本山传媒入驻北京,显然是将二人转“国家队”引进了北京。

  怎么打造“国家队”的声势成了赵本山和刘双平最为关注的问题。细心的人会发现,春晚捧红小沈阳、丫蛋;4月张艺谋、王家卫造访本山影视基地;5月大舞台转入北京城,本山入读长江商学院;6月小沈阳等加入张艺谋新片《三枪》;7月携手台湾东风卫视,二人转有意入台……本山传媒这一多元化的经营方略互相借力,互为因果,锻造了自产自销的全链条,也让本山传媒具备了其他文艺院团无法比拟的强势地位。

  以影视制作公司为模板,本山传媒集融资、创作、艺人经纪、演出、影视剧制作、发行等功能于一身,现在的本山传媒集团算上艺术学院有1000多人,旗下有9家剧场、本山影视基地、辽宁民间艺术团、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制作机构,今年,赵本山的弟子们也成了张艺谋新片《三枪拍案惊奇》的主角,他自己则将参演王家卫的新片《一代宗师叶问传》,并将亲自导演由王家卫监制的一部电影。可见,对于自己目前尚未开发的电影市场这一短板,“本山帝国”已决心发起猛攻。

  连锁店不能“大跃进”

  二人转一路攻城略地,刺激了最广泛的群众需求,开连锁店自然也不足为奇。“快速发展、稳健经营、保持忧患”,刘双平这样总结了本山传媒的版图扩张战略,“有战略图,但没有硬性的时间表。刘老根大舞台连锁店的总量会保持在10家左右,不能盲目扩张,更不能注水,毕竟这不是麦当劳,我们的产品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周期的,只有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才能再度扩张剧场”。

  赵本山也曾表示,“在深圳、上海、重庆我都敢多开几家,但是在北京,我认为两家店就足够了。不管什么东西,一多就杂了。就拿北京前门店来说吧,一个容纳300名观众的剧场,我的管理团队就需要上百人。如果摊子铺得太大,管理上就有压力,根本管不过来”。

  到今年初,本山传媒集团形成了在董事长之下分设1个总裁、8个副总裁、1个工会主席的架构。本山影视基地食堂通告栏上贴有一张“要情通报”,详细写有2009年总裁班子的分工:总裁刘双平分管辽宁民间艺术团、中街大舞台及其他连锁剧场、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常务副总裁马瑞东分管瑞东公司、人力资源、北京剧场、舞美等;副总裁魏国负责财务及票务;刘流分管电视剧、电视栏目、发行及广告;徐正超负责艺术创作等等。

  本山传媒管理层的一个共性是要懂二人转,赵本山对管理层的要求是:“对任何人不要有偏见,要一碗水端平。”每年的大年初五,本山传媒集团的董事长、总裁、副总裁及全国各个剧场的团长、副团长等会聚齐一次,召开全年总结大会。总裁、副总裁做述职报告,详细讲前一年完成了什么,新一年有什么规划。

  赵本山也感到连锁经营给管理带来的压力,主要问题还是对多家剧场的控制能力和演员的储备和调配。解决第一个问题,赵本山在所有剧场里安上监控器,随时监控每个剧场的运转情况。但演员的问题比较棘手。

  零成本投入紧扣市场人尽其用

  据刘双平介绍,赵本山有着一套独特的经营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务实,紧扣市场,盯着观众,笑声、掌声一少,票房一下降就找原因。因为是农民的儿子,赵本山在成本控制上非常有一套。基本上所有的演员都是自己的徒弟和员工,全用自己人就意味着报酬几乎为零。赵本山对待徒弟的办法是“训完再哄”。他的这些弟子,在与公司签合同的时候连看都不看一眼,没啥可看的,东北人觉得情感比合同重要。

  很多人在解析本山传媒时,都会以近来的投入与产出为案例,由此得出本山传媒成本小、利润率极高的结论。事实上,没有那么多年的积累和投入,现在怎么可能有产出?如果把这么多年的投入都算上,利润率其实并不是外界想象的那么离谱。

  本山传媒生产的电视剧,基本以旗下二人转演员为主,工作人员亦是身兼多职,在人力成本上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员的物尽其用是由于二人转本身的非专业化因素造成的,二人转演员在台上分饰好几个角色,同时兼任演戏、配戏、打板,甚至乐器,必须要最大化地利用人员,节约成本。”

  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对演员和管理团队提出了挑战。在演员的管理上,由于每天上台演戏,很容易松弛,但赵本山要求演员不能糊弄观众,每天上台都必须有激情,每天都有人监督、盯着,有着严格的奖惩机制。“这也是民营企业的优势,即使像小沈阳这样的明星演员,也不允许吃老本。而相比铁饭碗下的机制,领导不能随便处罚人,演员也没有危机感。”刘双平表示。

  创新和知识产权成最大压力

  要保持二人转的“国家队”地位,必须保持节目持续创新。“创作是现在最大的压力,因为二人转来源于民间,不是请几个编导就可以创作的,必须要演员自己挖掘、创造,而且要与观众反复互动、打磨。还有一处难点在于,没有知识产权,创新的东西很难得到保护。往往是“刘老根”创新在明处,其他二人转团队抄袭在暗处。”这让刘双平很苦恼。

  其实,“刘老根大舞台”的扩张为其他二人转艺术团体的兴起打下了基础,在沈阳中街“刘老根大舞台”不远的北陵大街北陵军人俱乐部,东北浪二人转艺术团也勾勒出了自己的扩张版图。今年2月7日,耗资2000多万元的东北浪艺术团在沈阳正式开业,目前已在全国4座城市搭建了自己的舞台,创办了“东北浪”连锁剧场。

  “现在是喜剧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把喜剧做大做强。”作为本山传媒总裁,刘双平的心目中有着宏伟蓝图:一是要将“刘老根大舞台”打造成为中国演艺产业的第一品牌,让中国的老百姓家喻户晓;二是要打造中国演艺界最大的明星团队,培养一批像小沈阳、毛毛、刘能这样的明星演员;三是通过二人转的产业化和影视剧的产业化,两条腿走路,将本山传媒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喜剧产业基地。

  “文化,就是要当产业来做,就是靠一张张票卖出市场。”刘双平这样形容自己进入本山传媒的感受,“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成就感”。

  捆着的京剧

  和自由的二人转

  中华戏曲网创办人孙觉非表示,简单的二人转激活了,就能爆发巨大能量,而作为国粹的京剧却只能“要饭”,因为京剧是捆着的,二人转是自由的。二人转演员首先是体制自由,都是公司的艺人,没国营剧团那么多毛病,也没有历史包袱;另外,如同相声一样,二人转表演形式相对简单。他们的演出很本色,贴近百姓,确实有娱乐性,民营资本运作形成良性循环,德云社也是如此。

  二人转其实算不上一个剧种,顶多算一种曲艺形式。地方剧种扩张到全国的先例并非没有,只要宣传得力,确有佳作,借助今天的电视、网络等媒体,在全国形成影响力,实际比过去容易得多了。北方的方言本来就比南方话容易懂,又被赵本山在春晚推广了20年,进京没有任何障碍。

  “刘老根”该按市场规律降价

  刘老根大舞台(北京剧场)的票价为380、480、580、680元四个价位,这个定价从一开始就是泡沫,属于暴涨之物,花几百块钱看二人转不能长久。北京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杨乾武建议,“希望赵本山冷静下来,实事求是地融入北京多元化的文化演出市场中”。

  前不久杨乾武去了大连,当地一场二人转,最高票价是120元,“我感觉那个价格比较合理。二人转现在卖高票价是强撑。”他认为,最成熟的演出市场百老汇的音乐剧演出,其中高投资在1000万美元左右,低投资也要几百万美元,那都是靠几年才收回成本的。北京刘老根大舞台即使投资3000万元,也不能急功近利,想很快收回成本不太可能。北京的演出市场高中低端节目都有,最高端的国家大剧院,拥有国内、国际最优化的资源,票价最贵;其次是保利剧院、世纪剧院、天桥剧院、人民艺术剧院、北展剧场等;低端的是各类小剧场。观众选择余地太多,孟京辉的票价最高才200多元,郭德纲的演出也只是偶尔过年过节才玩一回高票价,二人转票价太高就不具备长久竞争力。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喻文益表示,本山传媒的成功应该说是依靠赵本山个人的“魅力”与央视的品牌效应。赵本山是典范型的人物,他个人集表演、经营与管理能力于一身。

  “刘老根大舞台”依托赵本山的个人品牌,将东北文化在全国范围推广,再加上表演内容上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自然而然很多消费者也就能够接受这种“外来”文化的“入侵”,从而使刘老根大舞台在全国遍地开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9720.html

更多阅读

命理解读赵本山的商业帝国 黑客帝国解读

【济缘命理讲堂】上月底,赵本山斥资13亿进军房地产,欲在海南拿下800亩地。东北人赵本山要到海南长住,还要把刘老根大舞台开到三亚,不知道会不会水土不服?赵本山,这个家喻户晓的超级娱乐明星,已经不再是那个土得掉渣的本山大叔,而是家长制

赵本山刘翔互赠对联 婚礼上互赠黄金蟒

奥运会结束,赵本山给刘翔寄去对联一副:上联:赚了八年广告费;下联:骗了两届奥运会;横批:巴西再演!刘翔回赠赵本山一联--:上联:大款扮穷人上了二十年春晚;下联:外籍装农民坑了十三亿国人;

声明:《揭秘“本山帝国”神话:二人转京城火爆日入17万》为网友其实硪介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