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南:亿万富翁做“项目经理”



  一个会哭的58岁男人。

  李耀南常常说,长大后没流下来的眼泪,全洒在汶川一中了。

  这是他人生中遇到最苦难的一个项目,在建设汶川一中的过程中,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几度落泪。

  这也是他建筑生涯中最圆的一个句号,仅用180天,这片曾经种满着瓜果玉米的农田以及1300多间抗震板房的地方,矗立起19座错落有致风格统一的教学楼,学生欢乐的笑声已荡漾其间。

  “我也奇怪为什么会来这里”

  中标后的第一件事,他去医院做了个全面检查

  在汶川,李耀南的身份只是个小小的“项目经理”。可甚少人知道,这个身家早已过亿的耀南建筑公司总经理,来汶川前正优哉游哉地在自家农庄里看书练字,享受归隐的生活。

  汶川一中的项目把李耀南打动了。

  148亩的建筑面积,对一般建筑公司来说,只是“湿湿碎(小意思)”小工程,当附带上190天内完工、且在汶川后,很多公司却打了退堂鼓。“同样的工程,平日大概要500天。”李耀南不是没有考虑过当中的难度,身边的朋友亦纷纷劝阻:“你年纪也不小了,没做项目经理十多年了,这个工程会很累的。”

  李耀南至今都没能清楚地解释当初为何动心应邀招标。但中标后的第一件事情,他跑去找医生做了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我必须亲自上战场。”

  “工地上哪一点我都不放心”

  工地巡场李耀南走破了几双鞋子

  这确实是一场硬仗。从2月3日汶川一中工程正式开工开始,挖地基,他盯着;招工进场,他也盯着;就连员工的饭菜,他也盯着。

  “我哪一点都不放心。”在11万平方米的工地上,最高峰时达2000多人同时开工,李耀南走破了几双鞋子,白天巡,晚上也巡。有时候想着工程睡不着觉,他披上一件大衣,就出门了。好几次,巡着巡着,身边陪同的工作人员发现老板突然不见了,定睛一看,李耀南居然滚到了回填石粉的基坑里,大家赶紧把他拉起来。“这有什么,我都滚好几次了。”李耀南丝毫没放心上。也有好几次巡场,李耀南看到工人因寒冷的天气冻出了眼泪鼻涕,二话不说,就把身上的大衣脱了下来,搭在工人的身上。

  天天巡着近7万平方米施工现场,李耀南的脚底长出了厚厚的茧子,“这里条件简陋,是我的厨师用菜刀帮我切掉的。”李耀南的床头有一堆药,“常常睡不着”,担忧工程进度,担忧建筑质量,担心工人安全,李耀南一下瘦了十多斤。

  “也许别人当我是傻子”

  但终有一天,世人会明白我的

  由于道路的不畅,都汶公路封路期间,汶川一中工程使用的325标号水泥价格从每吨660元飙升为910元(包括运费),而往日在广州只需要花200多元而已。他皱紧了眉头。

  “你知道吗?甚至有固定的供应商一看到交通不便,马上坐地起价,还跟我们说,‘咱们一直合作得不错,这10块钱零头就免了,就900一吨吧,交个朋友……’900元一吨的水泥啊,‘友情价’。”李耀南痛心疾首。

  唠叨归唠叨,为了保证工期,李耀南忍了。

  可是忍在肚子里的委屈,常常会化成眼泪,说着说着就掉了下来。“也许别人当我是傻子,”一忍再忍,李耀南常常说:“我输不起啊。汶川一中,将是我建筑生涯的句号。”

  他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常常对人说:“终有一天,你会明白我的。”现在,美丽的校园已经出现在眼前,相信世人也终于明白他了。

  “几天才想起冲凉这回事”

  施工期间几乎“窝”在现场未出过工地

 李耀南:亿万富翁做“项目经理”

  虽说是亿万富翁,李耀南在汶川的“窝”只是一个十来平米的卧室,非常简陋,墙上还贴着校园施工总平面图,旁边是167名管理人员的电话号码,“我要保证能随时找到相关的负责人”。

  衣着简陋,几乎不出工地的李耀南身上甚至连钱都不带。有天晚上他在工地巡逻,觉得自己的头发太长了,便想到工地附近的理发店理发,可是一摸口袋,一分钱也没有,只好向工地的厨工借钱。厨工不好意思地掏出20元交给他:“够了没有?”

  李耀南走到工地旁简陋的理发店花5元下理了个发。

  “原来觉得洗澡冲凉是生活的一部分,”“老广”李耀南说,“现在常是几天过后,才想起有洗澡这回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0304.html

更多阅读

新区首富孟庆南:夫妻如何成就宏伟事业?

湖北首富孟庆南:一心埋头做事业(本文原载2007年12日13日《经理日报》头版头条)记者余胜海人物背景:孟庆南,现任武汉凡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58年出生,大专学历,曾供职于武汉红山花电扇厂,1989年作为主要创始人创立凡谷电子研究所,历任凡

56岁创业:亿万富翁尹明善的另类创业路(2)

尹老先生受到挫伤。又八方找关系、托熟人,看看有没有后门。一个精通此道的给了他建议,“你就办个所吧。厂和公司条规苛严,所就没那么严了。验资只要10万元,也不管你的场地是茅草屋还是金銮殿,因为条规上没写。”    从此,一个名叫“

56岁创业:亿万富翁尹明善的另类创业路(1)

白手起家,56岁创业,7年做到18个亿。这个人,这个总是若有所思的人,已经思考了一辈子了。平时穿套青西装,远看或照片上看像个青年!其实六十老翁也。但精神倒是不像,这样子也令人称奇。沉默寡言。每个见过他的人都说他沉默寡言,一生如是,老来也

李开复: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李开复: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   要有勇气,去挑战那些认为不能被改变的事;   要有肚量,去接受一些不可改变的事实;   要有智慧,可以分辨哪些是可以挑战,哪些是需要去接受的事实。      李开复,GOOGLE全球副总裁

巴曙松:亿万富翁的激励效应

  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创业板的孕育过程一点都不为过。随着创业板大幕开启之日的步步临近,有关创业板的融资期盼也逐渐升温。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创业板带来的激励示范效应比融资作用更值得期待。

声明:《李耀南:亿万富翁做“项目经理”》为网友傲视灬天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