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宙简历 专访王建宙



“8亿用户不是顶点”

  在北京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移动)总部,中国移动总裁、中国移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宙接受了《财经》杂志记者专访。

  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业界几乎认为电信运营商的人事变化已定,59岁的王建宙将会退休,从中国移动离任;作为重组方案一部分,中国移动将会同中国铁通集团合并。但是,在访谈过程中,王建宙本人对传闻中的重组、人事均三缄其口。

  三年之前的2004年11月,王建宙从中国联通CEO任上调至中国移动。其时,在经历电信运营商高层大对调之后,资本市场对国内监管层的人事操作手法非常反感;同时,由于业界当时认定3G已经成熟,中国即将发放3G牌照,会给中国移动带来新的竞争对手,资本市场一度有抛售中国移动股份的风闻。

  出人意料的是,过去三年,期待中的3G牌照和电信运营商之间的重组一延再延。也正是这三年,借助移动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中国移动将三家同行远远甩在身后,王建宙本人由此成为全球电信行业瞩目的明星。但是,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已在孕育之中。

  重组

  《财经》:重组、3G发牌对中国移动有何影响?

  王建宙:中国移动现在确确实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用了20年时间发展到这个规模,还能不能继续发展?

  中国移动没有理由不继续发展。首先,从宏观经济来说,移动通信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低能耗,可以拉动消费。其次,从市场需求说,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第三,国家鼓励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电信重组是为了什么?国资委多次强调,电信重组就是为了增强企业实力,形成一个或几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良好品牌的大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国资委也希望中国移动保持良好发展。第四,中国移动海外业务尽管做得不多,但已经跨出了“走出去”第一步,这就是我们明天的增长点。

  我的结论是,中国移动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持续发展。这是我现在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财经》:如果竞争对手获得移动牌照,会对中国移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王建宙:毫无疑问,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考虑。不过现在具体说这个事情还早了一点吧?

  《财经》:即使重组完成,业内也有人担心市场是否会提供足够机会,最终形成有效竞争,你怎么看?

  王建宙: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中国国内电信市场还很大。现在中国有5亿多用户,什么时候中国移动通信会出现饱和状态?我认为在8亿之前说饱和还为时过早,8亿用户不是顶点。

  我个人认为,只有到每个人都有手机的时候才是顶点。市场非常大,机会对每家运营商都有。

  《财经》:农村市场的增长空间还有多大?

  王建宙:全国的普及率,粗算是41%,农村只有19%。现在我们具备条件在农村大发展,我们有31万个基站,覆盖97%的人口,这个增长空间非常大。

  《财经》:有分析师认为,在中国移动大规模开发农村市场之后,其他运营商已经很难再进入这个市场了,你对此怎么看?

  王建宙:我觉得大家机会还是一样的,我不能替别人说应该怎么样。

  中国1987年有第一个移动电话局,到1997年突破了1000万。在1997年的时候很多人以为,都已经1000万了,可能再没什么市场了——当时真有这样想的。后来没过几年过亿了,又有人问还有市场吗?现在已经5亿多了,还有人问还有什么市场?

  所以,我认为这个市场还是很大。不光对我们,对别的公司也是如此。大家都有机会。

  回归

  《财经》:目前,中国移动回归A股的时间是否已经确定?

  王建宙:到今天为止,回A股这个事情还没有时间表,具体因素不是我们能掌握的。中国移动回A股,不论是对香港市场还是对国内市场都是很好的事。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十年前我们在香港上市,在香港市场得到锻炼。现在国内市场具备了接纳的条件,我们回来更能显现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内地来说,我们这些规模比较大的公司回来,能够改变内地市场的结构,对整个市场来说都很正面。

  《财经》:中国移动的现金储备非常充裕,回A股融资的意义何在?

  王建宙:上市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融资,而且上市是成本最高的一种融资。因为上市就要披露,披露的代价非常大。

  既然我们不缺钱,为什么要融资?因为我们公司希望出现更多投资者包括内地投资者的声音。现在政府有75%的股份。回归之后,有了更多的投资者,我们的经营计划、目标,能够更好地为大家理解、接受。

  TD

  《财经》:为什么要由中国移动来运营TD试验网,这个决策是怎么做出来的?

  王建宙:重要的是我们上下都觉得这是一个责任,要下力气把它做好,上下都做好。特别是有了通向4G的长期演进方式之后,我们信心还是很足。

  《财经》:4月1日TD已经进入试商用,其他标准的牌照是否会很快发放?

  王建宙:牌照的事情,我不是很清楚,这是监管部门的事情。我们特别指出,TD还在试商用。去年我们做的是技术试验,现在做的是商用试验。现在国家没有发牌照,还不是商用。

  3G之上

  《财经》:目前的网络话音需求用3G技术来实现是否更为经济有效,现在继续大规模升级GSM网络是否划算?

  王建宙:这是分析师大会上经常有人问的问题。

  3G已经来了,4G也快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扩大2G网络?一方面,我们要满足市场需要。这个需求很大,而且有直接回报。不扩容,要么就是放弃了需求,要么就是影响了质量。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会浪费。我们现在新建的核心网全是IP(软交换)的,可以满足3G时的需要,不存在进一步升级的问题了。

  根据目前现实的情况,我们在扩容的时候,充分考虑到3G到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WCDMA和TD两种3G标准的技术演进方案)的过渡。

  《财经》:中国移动联合沃达丰、Verizon一起做TD-LTE(TD长期演进技术)测试,这个技术有可能被应用到欧洲和美国吗?主流的国际设备厂商对这个技术标准是什么态度?

  王建宙: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它能够在全球应用。爱立信等设备厂商都很积极。前一段我见到NORTEL的CEO,他也很积极。

  “走出去”

  《财经》:中国移动为什么要“走出去”?

  王建宙:中国移动现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够大。跟我们的规模相比,我们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

  《财经》:你提到要尝试少数股权参股,不控股,不参与管理,这对中国移动有何益处?

  王建宙:海外收购要有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并不能要求每个项目都要控股。现在是小股东,慢慢扩大,这是比较多的一种做法。如果每个项目都做大股东,都要管理控制的话,你的机会就比较少了。如果都要求控股的话,大家都看好的资产价格就会抬高。

  《财经》:沃达丰做了很多海外并购,但是现在来看并不很成功。你怎么来做海外并购?

  王建宙:海外收购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今天我们可以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有资本方面的优势。但是,海外收购不是那么简单,它有财务上的风险。必须要非常谨慎,非常理性,绝对不能想投资而投资。投资是为了什么?有人跟我说投资是为了锻炼队伍,我说错了,投资是为了增加盈利的机会。

  我从投行、合资伙伴那里不断听到两种声音。第一种声音说,中国移动现在足够大了,完全有条件大举进攻去做收购,提高国际影响力;另外一种声音说,你千万千万要小心,很多公司收购以后老本一半都没有了,有很多先例。  

  《财经》:收购Paktel项目后,目前进展如何?

  王建宙:中国移动去巴基斯坦不是把Paktel变成一个中国公司,而是要把中国移动变成国际公司,这是我们的目的。

  我们派出去的员工说,应该在巴基斯坦复制中国移动的经验。我们的巴基斯坦员工也给我写信,说你们应该依靠当地员工,特别是在市场经营等方面。

  我们经过反复考虑,两方面说的都有道理,有些东西必须由母公司来支持,但是你要做市场和销售的话,离开了当地的管理人员、员工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派工程技术人员过去,使它的基站短时间内翻了一番;我们把它的采购纳入到总体的盘子里,增强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余地。我们聘当地的人做COO,还要扩大当地人员在管理层中的比例。

  移动互联网

  《财经》:现在中国移动也在推出飞信等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你如何看待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前景?

  王建宙:移动通信曾经被称做个人通信。它与电话亭不一样,只有移动通信是以个人为中心的,这也是为什么移动通信这么有活力的原因。

  正好互联网和Web2.0也强调了个人的参与,包括Blog(博客)、IM(即时通信)等,如果把这两个结合起来会产生更深远的意义。

  在巴塞罗那,我们跟很多电信业同行会晤,软银的孙正义跟我说手机将成为互联网的机器,我同意他的观点。

  我们说这个也一年多了,从即时通信作为出发点,加大开拓移动互联网的力度。我们现在的飞信活跃用户已经超过2000万,注册用户也非常多,增长很快。飞信是普通聊天,跟短信很好地结合后,大大扩大了即时通信范围。

  《财经》:有没有考虑过用入股或者收购的方式快速进入互联网领域?

  王建宙:我们是考虑多种形式进入互联网的,包括自己干也包括收购。目前来说,真正起步就是利用我们的卓望公司。卓望公司是完全市场机制的,它的薪酬制度、人事制度,都是独立的,按照市场方式来安排。

  《财经》:你们自己做即时通信后会限制与腾讯、MSN的合作吗?

  王建宙:应该不会,还是敞开的。我们突出的是短信、彩信的结合。跟其他公司的合作关系会继续保留。

 王建宙简历 专访王建宙

  《财经》:与Google的合作的进展怎么样,会成立合资公司吗?

  王建宙:现在还没有成立合资公司的计划。与Google的合作,包括手机搜索以及Android手机平台。我们看重的是它的开放性,中国移动希望参加一些开放的手机操作平台。我们也在研究手机操作系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2119.html

更多阅读

周鸿祎对话王建宙:运营商是否已被互联网边缘化?

周鸿祎对话王建宙:运营商是否已被互联网边缘化?11月15号,中信书院邀请前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免费》《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和我参加其前沿论坛,主题是世界将如何连接。其中,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运营商是否已经被边缘化,管道化是

中国移动奚国华 王建宙退休 奚国华掌舵中国移动

     王建宙正式退休  中国移动在公告中称,接获控股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通知,王建宙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集团公司董事长职务,其职位由奚国华出任,王建宙亦辞去上市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长职务。该公司董事会对王建宙对中国移动作出

王建宙后谁上任 与王建宙一起挤地铁

  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下午,我和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一起挤了一把北京地铁一号线。  无论是我的朋友或是同事,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他还需要坐地铁?”  但当地铁门打开的那一瞬间,他就这么一个人走了进来

王建宙:“合纵连横”战3G

系列专题:3G营销观察 王建宙来了,小天王周杰伦恭候。排在后面等待“朝见”的依次包括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宏董事长王振堂、华硕董事长施崇棠等,看看这些行业大佬对这位金主的重视程度,你就知道这位全球最大运营商的掌门人在2009年依然春

声明:《王建宙简历 专访王建宙》为网友荔枝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