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高收益 银行理财向儿童市场进军 重在教育而非收益



在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销售不佳的情况下,一些目标瞄准儿童的理财方式悄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其实通过储蓄、保险、基金甚至股票的方式从小培养孩子理财观念并为孩子的未来提供一些保障是很多家长的做法,但也有很多家长反映,储蓄、保险回报率都太低了,完全无法达到理财的目的,在负利率的经济环境中很不划算,而基金和股票风险又比较大,弄不好连本钱都保不住,所以目前几家银行推出的针对儿童的理财产品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短期理财保证学费

往往家长寻求儿童理财产品都是作为孩子的教育资金,所以对风险的要求很低,而且取用灵活以方便缴纳学费等开支。在目前已经推出的几款理财产品中,如光大银行的教育理财E计划,其合同规定是承诺保本的,而且5.1%的收益也是安全稳定的,它的存续期为一期15个月,期间分三次摊还本金和收益,摊还时间都选择在开学前期,充分满足投资者保障学费使用同时又有收益的需要。

记者询问了身边一些有孩子的朋友,他们大都认为这种理财模式还是很不错的,因为一般作为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的资金他们都会预先留存起来,或者是单独给孩子办一张存折来保证缴纳,但这种方式忽略了这部分资金的收益,如果说有种理财产品可以在保证缴纳学费时能够取出,同时风险很低收益又较存款高,确实不失是完美的选择。

但同时也有家长表示,这款产品投资门槛太高,要5万元起,一般家庭可能不会预留这么多钱专门为了孩子缴纳学费等安排,在这方面让一些手头不很宽裕的家长望而却步。 

对于这个问题,光大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家长们不应把教育理财E计划看作专为孩子缴纳学费的暂时计划,如果能具体结合家庭经济情况把该计划作为围绕孩子上学为中心的家庭理财计划就更为合适。

重在教育而非收益

 理财高收益 银行理财向儿童市场进军 重在教育而非收益

在访问中记者了解到,儿童理财方面,很多家长看中的除了收益,更重要的是它的教育意义。

有些前一段时间鼓励孩子用压岁钱买基金的家长最近都有些后悔,不仅因为赔了钱,更因为让孩子变得对钱的得失很敏感,偏离了最开始鼓励他们学习理财管理财富的目的,单纯的成为了“挣钱”,还是“赔钱”。因此现在更需要的是一种有教育意义的理财方式。

目前很多银行都有专为儿童理财设计的理财卡,虽然并不是一种理财产品,不存在超额收益,但却真正方便了家长指导孩子理财。以民生银行的“小鬼当家”理财卡为例,在设计中,根据国家有关法规,专门作为教育储蓄时不收取利息税,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一年,三年或者六年的零存整取,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将日常积攒的零用钱存在这个账户里,从小培养他们的储蓄习惯,而且也可以通过银行的短信服务随时了解账户的存取信息,监控孩子的取用。

除了“小鬼当家”以外,很多银行都推出了多种多样的儿童理财专用卡,虽然卡本身除了利息不提供额外收益,但通过儿童理财卡购买相应银行的理财产品都会有些优惠,这也是鼓励孩子学习理财知识的不错渠道。

一位教育专家表示,目前很多家长都错误解读了儿童理财的意义,并不是买基金,买股票就能培养孩子的理财观,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理财计划,合理规划储蓄和支出。因此,给孩子办理一张理财卡应该是培养他们理财观的基本做法,让他们从存取,记账之间明白金钱和理财的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2891.html

更多阅读

高收益p2p理财产品 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有望延续

      农历马年后,银行理财市场的产品收益率呈现下滑态势。然而,这种下滑或只是暂时的。市场人士认为,在央行不放松“银根”的前提下,资金利率下行的幅度或将有限,银行理财高收益的“红包行情”或仍将持续。  节后收益率下行  春

高收益理财产品 马年理财保高收益支招

      春节假期刚结束,银行最新的理财产品投资门槛开始逐提高,而且并没有保持节前的高收益,而是出现不少的下滑。  事实上,市场在春节前出现的理财产品“火拼潮”正逐步降火。一方面,银行借助理财产品“揽金”的动力减退,产品收益回

理财高收益 34家险企赶场 营销高收益理财险

     继国华人寿尝到电子商务甜头后,在“双11”来临之际,超过30家保险公司入驻淘宝保险频道,不少险企针对“光棍节”推出了多款特色保险产品,而高收益是最大的亮点,生命人寿、国华人寿推出的万能险预期收益高达7%。  此前国华人寿

声明:《理财高收益 银行理财向儿童市场进军 重在教育而非收益》为网友清风瘦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