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性需求 把握农民工需求,解决企业“用工荒”



自从2004年国内首次出现“用工荒”报道以来,每到春节前后,“用工荒”必然成为企业、媒体、大众和学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随着2010年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的阴霾中逐渐走出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纷纷爆出用工紧缺,而四川、安徽、河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也大叫缺工,虎年新一轮“用工荒”以势不可挡之势再度爆发,“用工短缺”俨然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新问题。

笔者非常赞同《羊城晚报》在2月的报道中所指出的,“用工荒”的背后凸现出的是中国经济的四重变局:

(1) 劳资变局:“用工荒”愈演愈烈是劳资关系深层次变局的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招不到人,首先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你的劳资关系不够和谐?是不是你给出的福利待遇和其它地区、其它企业相比不具备竞争力?在很多地方,中小企业用工缺口要比大企业大,工人流失率也更大,这是因为中小企业不注重人力资源关系的培养,用就招,不用就裁。

(2) 结构变局: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当下农民工群体正在实现一次大规模的代际替换,80后、90后农民工已约占农民工总数的六七成,这群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相对于其父兄辈已经发生巨变。

 农民工性需求 把握农民工需求,解决企业“用工荒”
(3) 供求变局:劳动力无限供应的状况已经改变,劳动力由过剩正转为相对短缺,劳动力供给已出现了“刘易斯拐点”。在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福利,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

(4) 经济变局:区域经济在经济转型中出现的不适症状。近年来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差距缩小导致的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也促使东部、南部沿海地区用工荒现象突出,而中西部地区的加速发展,也对用工提出了超乎寻常的强烈需求。

|www.aihuau.com|32

那么进一步来探究这四重变局,从需求层次的角度来看,体现的是农民工这一群体需要的变化。原来是农民工为了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可以忍受长期的离乡背井、可以忍受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可以忍受低廉的工作报酬等;但现在,基本的生存问题解决了,其它方面的需-爱华网-要,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的需要;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的需要,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的需要,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自然就产生并需要得到满足。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什么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但在特定点时刻,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他需要更迫切”。如果这些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农民工就会流动,就会选择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城市、企业,当这种需要成为农民工这一群体的整体要求时,就会发生群体性流动,导致部分地区、部分企业的“用工荒”。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解决“用工荒”必须从满足农民工群体的需求角度来把握。一方面要靠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导,比如说规范用工管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待遇问题aihuau.com等;当然,更主要的还是企业要切实从满足农民工需求角度考虑,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薪酬激励、职业发展等。

(1) 做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对人员需求进行预测,及时补充人员;

(2) 做好招聘管理:拓展招聘渠道,如新生代农民工,因为其多具有高学历,校园招聘将是未来的招工主要渠道;

(3) 做好薪酬激励:了解员工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激励体系;

(4) 做好员工职业发展: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能力,并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5) 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进行员工关怀,提高农民工工作、生活环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2964.html

更多阅读

电视购买需求 有需求,为什么不购买

     创新的产品,一定是要去匹配消费者现有或将有的需求,否则则是无意义的创新。  诺基亚可能真的要离开我们了。  回顾之前风光无限的“科技以人为本”的诺基亚,不禁感慨,不是我不明白,而是时代变得真快——任何一个看似有着巨

声明:《农民工性需求 把握农民工需求,解决企业“用工荒”》为网友鹿晗你没呆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