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fc足球俱乐部 重庆FC浮沉


 重庆fc足球俱乐部 重庆FC浮沉

      2014年1月24日下午,离春节还有一周,重庆天气晴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外,人们喝着安逸的坝坝茶。旁边的一座小训练场上,“激情足球”的几块广告牌煞是显眼。

  不是赛季,看不到正式的足球比赛。除了那些关注重庆足球的球迷们,恐怕很少人知道,有一支以重庆奥体为主场的足球队正在悄无声息地解散。

  解散的球队叫做重庆足球俱乐部(简称重庆FC),它的出现在中国职业足坛上可谓绝无仅有—它是重庆市政府为了重塑城市足球形象而成立的足球俱乐部。球队由地方政府完全接管,没有冠名,也没有赞助商,完完全全的非职业化操作模式。从2010年12月30日正式注册,到2013年12月20日被爆出解散,按照体育媒体的公开数据,这支球队大概动用了重庆市财政将近1.2亿元的支出。(据报道,第一年3000万,第二年6000万,第三年有3000万)。

  重庆FC一度因为出手阔绰而号称“中乙恒大”,它也曾声势浩大地赢得重庆市首场足球德比的胜利,然而,它在短暂存活了几年后,终究没能逃脱草草夭折的命运。

  “解散”讳莫如深

  重庆FC俱乐部的办公室和训练场就在主场奥体中心旁,和重庆市足球管理中心办公室连在一起。

  1月24日下午,基地内的大门敞开着,球场已经暂停使用,部分草坪铺上了一层薄膜纸。场边的主席台,挂着一幅“刑警总队百日健身活动竞走比赛”的横幅。几位足管中心的领导正在场边商量着收尾的事宜,对于解散的事情讳莫如深。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烫手山芋,能多低调就要多低调。

  “说白了,这是一件丢重庆的脸的事,中间有很多尴尬的问题,他们不会说太多的。”一位熟悉重庆足球的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

  训练基地外,印着队徽和重庆足球俱乐部七个大字的大巴,正孤零零地停在训练基地的门口。那些平时坐在大巴里的球员,此刻正在为自己的下家发愁着。

  他们中有的已经确定下赛季去其他俱乐部征战,有的还在试训中,有的下家不明,还有中场球员干脆出国,这些球员们仍被拖欠了三个月总共700万人民币的工资和奖金。

  事实上,不少欠薪的球员当初就是因为看中了这家俱乐部的政府背景才过来的。“政府的球队怎么会没钱,重庆政府应该给得起这几百万工资。”一位队员在讨薪的时候曾经如此对外说道。

  2013年中甲联赛,也就是这支球队的最后一个赛季,俱乐部已经没有任何职业经理人,而是直接由足管中心主任罗毅负责管理。在这一赛季的最后一轮,重庆FC以联赛倒数第二的成绩悲情降入乙级,分崩离析在即。

  目前还没有任何官方的消息和报道出来宣布重庆FC解散的事。只有2013年12月20日晚的《足球报》在微博爆料:由于无法找到投资方,重庆FC即将解散。

  对于这样的告别,球迷们难掩失望,“好遗憾啊,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实球队哪怕明年打乙级联赛,我们球迷也会继续支持的。我们都希望球队能够继续搞下去,不管是足管中心还是企业,只要有人接手就好,”来自重庆的球迷郭勇这样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重庆FC一开始的操作模式就顺应了当时的市场潮流—在国内乃至国际投巨资买优秀的球员,”王绪明说道,他是重庆球迷协会会长,也是当地著名的铁杆球迷。“可惜后来政府没有了信心,不再支持球队,一切就完了。”

  中乙豪门诞生记

  关于这支球队的成立初衷说法不一,一说是重庆另一支老牌球队力帆促使了重庆足球俱乐部的诞生,还有一说则表示,这支球队和上一届政府提出的“五个重庆”有关联。2009年,重庆老牌足球俱乐部力帆在中超联赛排名16,惨遭降级。这样的成绩被当时重庆有关领导认为影响城市形象。据一位熟悉重庆足球的媒体人爆料,赛季后,重庆体育局给力帆的财政拨款中,有200万没有结清。对此,力帆董事长尹明善在飞机上和重庆市政府当时一位主要领导谈了两个多小时。领导要求尹明善拿出一个足球俱乐部的改善方案出来,尹明善拿出了一个需要政府一亿资金支持的方案。

  “领导人当时没有表态,而是回去和下面的人进行商讨,”爆料人说道,“事后重庆市财政局和体育局进行调研后表示,与其需要一亿的资金支持,不如自己另起炉灶搞一支球队,预算只需要几千万就可以了。“2010年12月30日,重庆FC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式注册,FC的叫法效仿了国外俱乐部(FC=Football Club,即足球俱乐部)。

  “叫重庆FC也是为了效仿欧洲的俱乐部传统,当时重庆方面的领导认为,国内联赛的俱乐部以赞助商名命名的方式太商业了,直接叫重庆FC会让俱乐部听起来更纯粹,”一位常年关注重庆足球的媒体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们希望能够建立一支像欧洲球队那样有底蕴的球队。”

  重足成立第一年,重庆市财政就拨给球队3000万的资金,这笔资金来源于五个重庆中“健康重庆”的拨款。资料显示,“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是2008年重庆官方为这座城市定出的发展策略,光“健康重庆”一项,重庆市当时就表示会在4年内投入353亿元用于卫生和体育事业建设。

  短暂的辉煌

  对外三块牌子(指重庆体育局、足管中心、重足俱乐部),对内一套班子(管理领导都为同一批人),这是重庆FC的特殊模式,这家俱乐部创立初期由重庆市财政全额拨款支持,不接受任何企业赞助。

  “最初是不肯要(赞助),后来则是要不到(赞助),”一位重庆媒体人感慨道,据他介绍,当时也有不少企业提出想赞助这支球队,都被有关领导拒绝了。等到2013年,球队资金匮乏的时候,重庆FC再主动联系了不少企业,包括了当地赫赫有名的龙湖地产,然而最后都没有谈妥。

  2011年2月,俱乐部确立了首任教练,由前中国女足主帅裴恩才担任,并开始在全国海选球员,准备征战这一年的中国足球乙级联赛。

  “人傻,钱多,速来!”—这是当时一名加盟重庆FC的前北方球队球员的戏言,高调的投入,让这支球队在刚成立不久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中乙恒大”的称号也随之而来。

  最终确定31人的球员名单参加同年的乙级联赛,球员名单当中较著名的有李思源、万程、邸佑及多名曾效力中超球队及有职业联赛经验的球员。

  4个月后,裴恩才就因联赛成绩欠佳而下课。随后的6月21日,赵发庆成为重庆俱乐部新任主教练,也让球队的成绩得以改善。重庆FC后来居上以南区预赛第二名晋级决赛阶段。

  这一年的11月,重庆FC正式迎来了一次发展的小高潮,他们在东莞进行的联赛半决赛中,以3:0的比分客场击败东莞南城,正式宣告升入中甲联赛,很多重庆的球迷和记者至今仍记得他们当时高喊“去东莞,和重庆FC一起冲甲”的美妙场景。

  尽管球队在主场进行的决赛中不敌哈尔滨毅腾获得乙级联赛亚军,但第一年征战联赛就冲甲成功,让重庆球迷对于这支新兴的球队,多了几分期待。

  也是在这一年的12月1日,据《重庆日报》报道,时任重庆市市长的黄奇帆在参观了重庆足球俱乐部之后,鼓励球员再接再厉,并表示如果重庆FC能够创造奇迹,在明后年冲击中超成功,市政府将给予重庆足球队重奖,将奥体中心的数亿资产划归重庆足球俱乐部。

  此时,同城另一支老牌球队力帆,也已经接受了风头完全被压过的事实。“我们不能和他们比,政府搞足球和民企搞足球,完全就是两回事。”一位力帆俱乐部官员的话中透着苦涩。

  “这(奥体中心资产)是一块大肥肉,当时如果真的能拿下来了,说不定现在重庆足球能够继续搞搞,”到了今天,当回忆起重庆足球的风光时,一位内部人士感慨道,也只有在政府管理足球的制度下,重庆足球俱乐部才能拥有如此的特权。

  这样的特权也让重庆足球球迷们有了一股兴奋感,尽管当时不乏一些对政府投资职业足球模式的质疑声,但球迷普遍认为此种模式并无不妥。

  “所谓职业化,就是拿钱在足球市场上运作。市场化并不等于私有化,尤其在中国,没有政府的支持,只靠民间在操作,球队是很难成功的,”重庆球迷协会会长王绪明说道,在他看来,广州恒大看似职业化程度很高,甚至被认为一起步就快刀斩断了与地方的关系,但实际上,恒大地产在其主业发展的一路辉煌的背后正是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重庆市长黄奇帆曾在重庆足球俱乐部调研时充分肯定当时的重庆足球俱乐部模式:“重庆足球队从组建队伍到征战中乙,直至最后成功冲甲,前后不到一年时间,在21支乙级队参与的比赛中取得亚军的好成绩,证明我们的队员是好的,队伍是好的,我们的体制机制是适合国情市情的,证明在这样的体制机制下,是能够出优秀队员和优秀球队的。”

  急转直下的命运

  2012年赛季,首次征战中甲的重庆FC定下了“保八争六”的保守目标,但这并不影响赛季初俱乐部豪言壮语地宣布投入6000万元的大手笔,与此同时,这支中甲球队也吸引了不少曾效力中超的国内实力球员。

  然而,随着重庆市领导变动,这支球队的命运突然急转直下。

  2012年2月6日,中甲联赛还未开始,正在佛山三水训练基地冬训的重庆FC球员和教练们,就收到时任重庆市副市长的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消息,他们还没弄清楚整个事情的原因,第二天的走向就让他们大吃一惊。

  “那个时候,我和当时的教练组交流的时候,就觉得不妙,球队可能有巨变,”一位随队采访的记者回忆道,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其实这个时候,俱乐部的管理层也已经感觉到事态不妙了。

  他们已经开始担心,一旦重庆领导层发生巨变,这支由政府完全供养的俱乐部将会受到牵连。

  3月15日之后,原本在重庆市区随处可见的“五个重庆”宣传牌,被新的“创模”口号代替。这也意味着,“健康重庆”里给重庆FC的大笔拨款,将不复存在。

  事实上,没人能算出这一赛季究竟花了多少钱,3月31日的第三轮中甲联赛中,重庆FC在奥体中心以4:1大胜重庆力帆,取得重庆足球历史上首次同城德比的胜利。这是重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足球德比”,重庆两队的球迷用最大的热情来回报比赛,用一位球迷的话来说,也算是“回光返照”了。

  这一年,重庆FC以中甲联赛第八名的成绩完成了既定目标,但清楚的人都明白,这支俱乐部早已是江河日下。据《体坛周报》报道,赛季初重庆市财政承诺的6000万赞助,只有3000万球队运营资金如期到账,此外市政府还为重足找到了另外3000万赞助,不过赞助款却迟迟未能到账,在赛季后半段甚至还出现了欠薪的情况。

  此刻,对于财政上捉襟见肘的重庆FC来说,回归市场,成了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然而,几家有意向的企业,不是因为谈不拢,就是因为怕麻烦而纷纷拒绝接手。

  2013年赛季前曾经传出过民生能源和龙湖地产两家企业有意接手的消息,但随后两家都出来辟谣。龙湖地产发表的官方声明说,目前龙湖并没有投资足球的计划。

  2013年中秋期间,重庆球迷协会会长王绪明组织球迷探望正处于保级重要关头的重庆FC球队,并送去月饼。当时王绪明虽然感觉球员们对保级很有信心,但也从他们的眉目间依稀察觉出他们对球队未来的担忧。“当时有几个主力球员私下跟我说,希望我们多向政府呼吁加强对球队的支持力度。”

  当时看着这些备战中的球员,王绪明非常焦急难过。“重庆FC的球员很年轻,也很单纯,没有一些中超球员老油条的作风,他们完全是有实力保级的。别说保级,如果政府保持像球队成立第一年时的支持力度,三年冲超的目标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王绪明甚至猜测,重庆体育主管部门为了摆脱干系,“故意让重庆FC保级失败”。当时,球迷协会曾打算组织球迷向政府请愿,要求主管部门以积极的态度,加大力度来支持重庆FC保级。

  但考虑到当时形势较为敏感,协会改以写信与电联的方式向主管部门反映,当时足管中心还安慰球迷协会,要他们放心,称重庆FC一定可以保级,不过最后也加了一句耐人寻味的“但还要看其他因素”。

  最终,在苟延残喘存了一个赛季后,离开,对于重庆FC这支管理形式特殊的球队来说,也许是最好的解脱。尽管方式有所尴尬。

  与此同时,昔日的同城死敌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也将取代重庆FC,成为奥体中心的新主人。即将开始的2014新赛季,重庆力帆将在奥体中心征战中甲联赛。

  然而这些都改变不了球迷对当前重庆足球的失望,“我们有很深厚的球迷基础,可广州有两支中超球队,重庆却一支都没有,实在令人辛酸。”一位业内人士说道,他本人也是重庆足球的支持者,“我想只有体育当局加大支持力度,才会给重庆足球注入信心,也才有更多企业参与到职业足球市场中来。”(李颖浩和万晓静对本文亦有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506.html

更多阅读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的末日上 贝尔格拉诺足球俱乐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日子里,象日德兰或者莱特湾这样大规模海战渐渐成了海军将领记忆中的昨日黄花,如果冷不丁问一句二战后被击沉的最大的水面舰艇是哪一艘,难免让人一愣,是在波斯湾被美军击沉的伊朗导弹驱逐舰萨巴兰号?是内战中被国民党

声明:《重庆fc足球俱乐部 重庆FC浮沉》为网友瘦不了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