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的领导风格 中国企业家巨子的恐惧症



潘石屹:死亡随时潜伏在身边

一个人最深沉的恐惧感,莫过于小时候所遭遇的那些恐怖印记,它们如恶犬般潜伏在你以后人生的旅途中,常常在你毫无防备时突然咆哮着冲了出来,狠狠地咬上你一口。

在甘肃天水农村长大的潘石屹,从小就要直面贫穷和疾病,死亡在他幼小的心灵凝聚了沉重的阴影。

潘石屹原来有两个妹妹,因为家里没有吃的,就是把她们送了人,甚至连家里的独子潘石屹,都差一点被送给了别人,最后一刻,因为母亲舍不得,才最后留了下来。

死亡随时潜伏在潘石屹身边。有一年秋天,潘石屹在去上学的路上,突然有一个同学叫住了他,要他帮忙请一下假,说要去田里拔一些谷子秆。潘问他用来干嘛?这个同学说,我弟弟昨天死了,我要用谷子秆把他包起来埋进地里。潘石屹至今心有余悸地回忆道:上小学一年纪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三十几个同学,到小学毕业时,就只剩下十三个人了,大部分都被贫穷和病症夺去了生命。而潘石屹叔伯这一辈的孩子,原来有七八个,最后也只剩两个了。

也许正因为活下来太不容易,潘石屹在以后的人生中小心翼翼,费尽心思琢磨生存的技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他跟随冯仑等人在海南闯天下。1991年6月,王功权、冯仑、刘军、易小迪、王启富、潘石屹六人创办了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公司。王功权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冯仑和刘军任副董事长,王启富是办公室主任,易小迪是总经理助理,最后加入的潘石屹任财务经理。6个人的股份一样多。后来人们称他们为“万通六君子”。公司于1993年改名为万通,并在国家宏观调控前上演了“胜利大逃亡”,成功避免了随之而来的海南房地产泡沫崩盘的打击。 

随后,六个人开始在全国各地全面开花:潘石屹到了北京,易小迪去了广西,王启富到了深圳,王功权去了美国融资。经过短短四年的时间,万通已经从当初的七拼八凑的3万钱发展到资产近50亿,涉足房地产、金融、医药、文化、风投等多个行业。冯仑等人主张继续扩张,但负责管钱的潘石屹却生性谨慎、不肯给钱,于是六个创始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只得分家。

从现代城,到后现代城,到长城脚下的公社……潘石屹一直是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近年来,即使北京的房地产业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潘石屹也从来没有头脑发热过。他的公司可以说是所有一线房地产公司中土地储奋最少的一家,因为在招标拿地的时候,他心惊胆战报出的“天价”,却总比别人少几个亿。连他老婆张欣有时都埋怨道:“他投资非常非常保守,有20元恨不得只投10元。”

因为这份从小对生死的恐惧感,让潘石屹少了一份杨国强的风头,却也避免了孙宏斌的悲情。

  李兆会:父亲被枪杀留下巨大阴影

业家在艰辛的从商旅途中,还常常要遭遇各种不测风云,甚至生命都面临严重威胁。

因为一桩土地纠纷,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李海仓被怀恨在心的对手枪杀于办公室内。事出突然,还在澳大利亚读大学的儿子李兆会被紧急召开国内,仓促中接任家族企业掌门人的位置。

以爷爷李春元为首的家族长者,为集团制定了这样的权力架构:李兆会五叔李天虎出任总经理,一直跟随父亲的秘书辛存海担任常务副董事长,而担任董事长的李兆会,实际上是由这两位长辈进行“辅政”。

在大人们眼里还是小孩的李兆会,却迅速变得分外成熟,长辈们最初的指教对他来说变得越来越碍手碍脚。于是他谋划了一场清朝康熙皇帝式的夺权斗争——先巧妙地利用五叔李天虎和旧臣辛存海之间的矛盾,采取聚拢辛存海、孤立李天虎的手段,并促使最疼爱他的爷爷出面发话让五叔辞职,然后又把辛存海挤出了海鑫的权力层。最终,年仅22岁的李兆会从这场夺权斗争中胜出,逐步“清洗”了其它势力,一个人大权在握。

在大人们眼里还是小孩的李兆会,却迅速变得分外成熟,长辈们最初的指教对他来说变得越来越碍手碍脚。于是他谋划了一场清朝康熙皇帝式的夺权斗争——先巧妙地利用五叔李天虎和旧臣辛存海之间的矛盾,采取聚拢辛存海、孤立李天虎的手段,并促使最疼爱他的爷爷出面发话让五叔辞职,然后又把辛存海挤出了海鑫的权力层。最终,年仅22岁的李兆会从这场夺权斗争中胜出,逐步“清洗”了其它势力,一个人大权在握。

绝对掌握海鑫集团后,李兆会继续巩固海鑫山西第二大钢铁企业、第一大民营企业的地位,抓住百年难逢的好机遇,在钢铁行业努力奋战。李兆会为海鑫带来的最大变化:一是走出了山西。比如在广西钦州敲定了第一期投资80亿元的钢铁厂投资计划,到2007年这个新厂将形成500万吨钢产能,从而超过海鑫闻喜本部,成为海鑫钢铁业的主体;二是跨越了钢铁业,进行了多元化的发展。2004年底海鑫进行资本市场,先后获得民生银行和华冠科技的股权。

2007年,海鑫钢铁的资产总额已接近100亿,年销售收入突破90亿元。同时,随着2006年中国A股市场大牛市的来临,李兆会家族通过海鑫钢铁所持有的民生银行的股票市值也由去年的6.5亿元激增到目前的30亿元,这也是李兆会以85亿身价荣登当年度福布斯中国富翁排行榜第13位的主要原因。

 中国企业家的领导风格 中国企业家巨子的恐惧症

李兆会对公司内部却采取了“怀柔政策”,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几年来,李兆会为海鑫2100名员工办理了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先后投资7200万元为员工建设了住宅楼和小别墅,拿出347万元重奖贡献突出的人才。他曾经一次奖励员工10辆“帕萨特”汽车,开创了全省乃至全国民营企业员工奖励的先河。另外,海鑫集团先后投入1200万元对员工进行培训,受训员工达2.7万人次,还输送多名员工到武汉科技大学深造,以人才优势争霸中国钢铁业。 

开着悍马、行事高调的李兆会,却没有多少安全感可言,因为父亲的突然死亡而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帮他抗御内心深处恐惧的,是身边寸步不离的一帮戴墨镜的保镖。

  孙宏斌:冰冷的恐惧弥漫全身

商界奇才孙宏斌起伏跌荡的人生经历让人嗟叹。

1988年左右,孙宏斌、郭为、杨元庆等几个年轻的硕士研究生,先后被柳传志招至麾下。三人之中,孙宏斌最显领袖才能。孙宏斌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便迅速在全国建立起十几个独资分公司,营业额达到2400万元。

但孙宏斌也是最让柳传志“害怕”的一个人——孙宏斌领衔的企业发展部,竟然有自己独立的企业报,并且宣传部门的利益高于一切;开会时,几十个部下见到孙宏斌,便齐唰唰地站起来,等孙一招手,他们才敢坐下,纪律森严有如军队……

面对孙日益强大的“独立王朝”,柳传志对他进行了几次苦口婆心的劝说。最后一次,柳传志对孙宏斌摊牌:你是要我还是要你手下那几个毛头小伙子?想不到孙宏斌没有丝毫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柳传志只得决心“挥泪斩马稷”,并以挪用公款罪第二天就把孙宏斌送进看守所。孙最终蹲了四年深牢大狱。

孙宏斌遭遇了人生最痛苦的经历,冰冷的恐惧从每个毛细孔溢出、弥漫全身。孙宏斌后来回忆,“呆在监狱里的每一天都很长,但每一天都是一样的,过一天跟过一年一样。刚进去的时候,你肯定是想不通,这没法想通。”这种变故,对志高才大的人无疑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但孙宏斌最终坚持了下来,并且为了自己不灭的事业梦想选择了埋藏仇恨。在离正式出狱还有十几天的假释期间,孙宏斌主动把柳传志约出来吃饭。餐桌上,孙宏斌主动表示了悔恨与和解的诚意。英雄惜英雄。柳传志毫不迟疑借给了他50万元,让他自行创业。此后,才有了中国房地产业最著名的一匹“黑马”顺驰——从2003年开始,顺驰吹响了全国扩张的号角。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顺驰在全国16个地区共拥有42个项目,土地储奋高达800万平米左右。

孙宏斌的自信和狂野造就了顺驰,但也是他的野心和急于求成毁了顺驰。在顺驰的疯狂扩张中,顺驰迎来了致命的三“高”:高土地成本、高人力成本、高财务费用。最后,资金链出现了问题,在上市和融资未果的情况下,他只能以12.8亿元的“低价”卖掉了顺驰的控股权。

孙宏斌再次跌倒于胜利在望的前夜。

史玉柱:门外让人心惊胆战的讨债声

对于财富新贵史玉柱而言,最恐惧的时刻莫过于1997年。

此前的几年时间,史玉柱凭汉卡等产品,在中国商界风生水起、荣光无限。这让史玉柱飘飘然起来,开始过分轻信自己的掌控能力。1995年2月,史玉柱率领部下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三大战役”:保健品、医药、软件。在史玉柱下达“总动员令”之后,巨人公司开始了惯用的广告攻势。当时,在报纸上打整版的广告已经是豪放之举,但史玉柱却仍觉得不够大气,几乎全部采用的是垮版广告(即两个整版连在一起)。光第一个星期,就在全国各地砸下了5000万的广告费,把整个中国都掀起来了。这种粗放式的广告投放,自然换来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但广告效果几乎为零,因为他们当时根本不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

一边是产品的滞销,一边是正拔地而起的巨人大厦象一个无底洞一样吞噬着公司的现金流。1997年,一切问题集中爆发——巨人大厦未能按期完工,债主们纷纷上门索债,资金流完全陷入瘫痪,媒体也开始“地毯式”地狂轰乱炸,争先恐后揭发巨人公司的财务危机。那段时间,公司官司缠身,账号都全被查封了。穷到整个公司里只有史玉柱一个人有手机,而其它刚给高管配的手机全都收回来变卖了,大家很长时间都没有领过一分钱工资。

当巨人大厦轰然“倒塌”时,史玉柱也饱受痛苦的煎熬。压力最大的时候,史玉柱把全国分公司的经理全部召集到一起闭门开批判会,带头进行批判与自我批判,整整折磨了三天三夜。

那段时间,让史玉柱最心惊胆战的声音,便是门外索债者的拍门声和吼叫声。他只能躲在办公室内一声不响,靠成天打游戏消解心头的巨大压力。那时他知道,走出办公室的门,他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失败者,只有打开电脑进入网络,他才能摇身一变为威力无边的强者。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他开始琢磨网络游戏这个东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5514.html

更多阅读

案例:帮助董先生清除严重车祸造成的恐惧症_田茂平

笔者扮圣诞老人和董大哥在圣诞节晚会上案例:帮助董先生清除严重车祸造成的恐惧症2012年6月21日,我的一位朋友董建英大哥给我打来电话,向我报喜说他考驾照一次通过了并向我表示感谢。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我都完全没有想到董大哥

生活中十大奇葩的恐惧症

  在生活中总是会有那么一些东西是会让你感到恐惧的,有时候一些很普通的东西也会成为你恐惧的来源。10种奇怪的恐惧症,看看你中枪了吗?  1、恐高症恐高症   这大概是恐惧症中最“正常”的了。具体的高度因人而异,不过

领导风格 如何适时调整领导风格?

  一般来说,除了具备统筹企业发展的“运筹帷幄”的谋略之外,领导者还必须有极强的适应性。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应根据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规模大小和管理对象,随时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和方法。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当我的员工有100名时,

柯云路:中国中产阶层十大焦虑症

他们的财富没有暴富的指望,他们的职业没有收工的暂停键,他们的阶层待遇没有确定的法律保障。他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风光的物质享受背后是手停口就停式的职业压力,体面的社会地位背后是患得患失的身份焦虑感……  中国中产阶层十大焦虑症

领导风格:可爱还是可怕?

  五百年前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提出一个问题:作为一个领导者,是令人畏惧好还是让人喜欢好?他认为,如果无法做到二者兼得(极少有人能做到),那就做个可畏的领导吧。  在历史上,畏惧型领导风格占有主流地位。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体罚

声明:《中国企业家的领导风格 中国企业家巨子的恐惧症》为网友國際帥锅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