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炒房客:把15万意外变成1300万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今年10月底,姚天书决定在自己杨浦的家里开一个小型的Party。在这之前,他刚刚把位于嘉定保利家园的100多平米的公寓房卖掉,买家出价120万,而一年前他买下这个房子时仅花了约90万。

这是今年他卖出的第2套房产,恰好赶在了自己28岁生日的时候。

“做完今年,我会休息一段时间。”81年生人的IT男姚天书脸上挂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还在办公室里面和同事背着主管玩游戏的温州小子,已经在上海房地产的涨价声中翻滚出了自己的身价。

姚天书的开始似乎太过贫乏,“我03年毕业到的上海,手上有15万买房款,标准就是够自己住就行。”这笔钱来自于姚天书的父母,姚爸姚妈的想法,是让不肯继承家业的儿子在外面自己买一套房子,“他们怕我个儿小受欺负。”姚天书笑道。

小个儿姚天书却偏喜欢大房子,他看中了闵行区锦绣江南二期的近百平公寓。除了父母给他买房的15万,他又找朋友借了几万块,5月份之前,他成为了这栋房子的正式主人。

下面发生的事情,却超出他的想象力。

03年的非典肆虐初期,上海房市也被冲淡了吸引力,但是随着非典的渐渐过去,房价开始回复活力。到了7月份,几乎较之上半年上涨了50%!姚天书果断行动——这一回,他又变成了“无房”一族,但这次懵懂的炒房经历让他迅速净赚30万元。

“腿发软。”姚天书回忆起当年自己拿着银行卡时的感受。

还掉原来房子的贷款,姚天书手上捏着近30万的现金,而这段在上海的经历,他甚至都不敢跟家里人说,但就在这时,“炒房”二字已经开始吸引他。

 80后炒房客:把15万意外变成1300万

“那时候心里怯怯的,总感觉这钱来得太容易。”犹豫再三,姚天书发挥了温州人谨慎小心的个性,他首先为自己找了一份工作。“那时候就感觉自己在赌博——要是输了的话,我还能有个养活自己的地方。”彼时,老板给他的薪资标准是3000元/月。

即使是去赌,姚天书也不想在一个地方押宝:父辈经商的经验告诉他,分散投资就是分散风险。“和一个资深的房地产中介朋友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上海的房价已经起来了,而且以后还会涨,我觉得不能等了。”

他在闸北区上海家园、徐汇区绿色新境各投资了两套房产,都是小户型。“小户型总价低。那个时候贷款也好做。”姚天书请中介的朋友帮忙,办了两套低利率购房贷款,学起了上海人,做房东。“以租养房,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出手。”

这样的上海“房东”生涯到了07年暂且告一段落——姚天书终于等来了第二波涨价潮。他现在想起来,依然兴奋不已。

“07年最难忘!连外环都涨了不少!”同样在这一年被牵动的则是大批的温州人进入上海楼市,温州人炒楼潮被媒体大篇幅报道,上海楼市开始出现癫狂的迹象。

“我爸那一辈的人都坐不住了,你就想想吧!”姚天书的父亲也从温州风风火火“杀”到上海,却发现在炒房方面只能做儿子的“学生”。

父子俩商量了一夜,最终决定由熟悉地形的姚天书做参谋,老爸出资提意见去“扫楼”。

以后的一段时间,姚家父子几乎每天都要在开盘现场和中介店之间穿梭,两人甚至连楼盘的外立面美不美观都要激辩一番。

最终,姚天书和父亲终于达成共识:“我家出钱投资了两套房子,都是内环。我给选的。”事实证明,到了07年底房市退潮之前,姚父的两套房子已经升值了至少30%。

这个时候,买还是卖?似乎成了很难以抉择的问题,老小姚又开始了“脑力激荡”。父亲还想继续捂一捂,但儿子心里却担忧:要是出现拐点可怎么办呢?三下五除二,父子俩决定内环的房子暂时不卖。“结果我爸稳住了,而我把手头的两套中内环间的房子处理掉了。”这一“处理”可不简单,由于地段好,又是基本没有住过的新房,在房价已经将近有了50%的增幅时,小姚同学净赚100万左右,“有价有市总比有价无市的好。”姚天书认为。

这回,姚爸再也不想限制儿子了,甚至在他自己看来,辛苦大半辈子所经营的皮鞋原料加工也可以暂时停一停——按照他的意思,小姚同学可以做一个专职的“炒房客”。孰料,这遭到了儿子的坚决抵制。“炒房只是无意间闯进来的,我还想自己做点事情。”

“做事业就像‘养孩子’,一点一点看着它长大有成就感,但是炒房……”81年出生的小姚似乎一时半会儿很难找到什么词来形容它的刺激和跌宕,“恩……就像‘养大人’!”他涨红了脸:“我这个年纪,应该多积累些工作经验,炒房毕竟不算正当职业?”

但08年并没有给姚天书“金盆洗手”的机会,金融危机影响了整个地球,大量出口型生产企业倒闭。父亲的皮鞋原料加工也难以幸免,姚天书不得不连夜赶回家帮助父亲打理残局。

“那时我才发现房子的抗震能力,如果全部是现金或者股票,估计这会儿早完了。”不过坏事儿也来了,“父亲从那以后‘逼着’我炒房。”姚天书苦笑道。

加上父亲的资金,小姚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房市。

“金融危机刚起来的时候,也打击了房地产,所以我就趁着低价出手了。”

剩下的钱,他和父亲一起,在上海的各个地区开始“抄底”,“大中小户型都有,相对来说我更看好大户型。”在楼市“混”的时间长了,小姚开始关注起需求转移,他猜测,大户型有可能会成为像他们家一样的寻求资金避险的购买群消费主流,又一次现实证明,他是幸运的:父亲在龙湖艳澜山花500多万买下了一栋联排别墅,而今,网络上挂牌出售的二手龙湖联排别墅多已将卖价提到700万左右。

“我对上海的楼市有信心,但没想到起来的这么快!”事实上后面的情况,不仅是这父子两,估计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想到。

政策灵活松弛,大量救市资金流入房市,09年4月份起,上海楼市恍惚又回到了07年。

“我感觉比07年更厉害!”小姚坚定地说。据他估计,除去自己住的那套房子,09年当年买下的中冶尚城公寓房,6月份还14000元/m2的均价 ,到了10月份,已经隐隐有了突破20000元/ m2 的趋势,一下子就升值了40%左右。而自己早几年买的房子,如锦绣江南,现在早已翻了1倍都不止。

“我在川沙买的房子,以前和现在的价格没法儿比!”此时,连老爸都开始佩服起儿子的远见来。

“8月份的时候我劝父亲把内环边的旧房子挂出去卖掉,那段日子,总有人打电话要求看房,我试着把价格又抬了抬,没想到还是很快出手了。”这套位于长宁天山路仙蓉花苑的90平米小公寓,目前每平米大概得17000元左右。

现在小姚名下还有约8套大小、新旧不一的房产,价值将近1300万,分布在杨浦、长宁、浦东、普陀、松江几个区,虽然有一两栋尚处还贷阶段,但短时间内他并不准备卖掉。

大虹桥、大浦东、迪士尼、第三中心……上海的“花头”太多了,谁也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但有一点一定是肯定的,房价不会再跌回姚天书刚接手的那个时代。

“5年之内还会涨个50%吧……反正现在经济也不是很紧张,就放着吧……当然,老爸要是缺钱,我可以‘救济’他,哈哈!”

至于自己的事业梦想呢?

81年天蝎座大男孩小姚,突然面露狡黠:“80后的韩寒写书名利双收……你说我是不是也可以先写本《80后炒房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6524.html

更多阅读

80后梁超:辞职卖房去创业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年轻,帅气,时尚,很难相信眼前这位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年轻的大男孩居然是《YOHO!潮流志》杂志和YOHO网站的创始人。这位年轻的CEO,一手打造了国内首个网上“年轻人的城市”,遍布全国的注册会员已有450多万人,主力人群

牛刀:80后炒房成千万富翁是中国的耻辱

系列专题:研究80后财富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尺度,关键在于创造财富的途径、手段和方法是不是能够体现公允价值。如果能体现公允价值,那就理所当然的受到社会的认可,比如60后的史玉柱、70后的马化腾和江南春,他们所创造

80后在家创业 80后炒了台湾老板,自己创业做服装

系列专题:研究80后刚刚辞职了,前一份工作实在太累,每天工作时间表7:30-11:30,13:15-5:15,6:00-9:00,每周工作时间六天,现在想想真是浑浑噩噩的半年时间呀~    半年里,每天都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没有闲暇的时间,没有逛街的时间,每天都呆在以个小

80后网络理财产品 80后网络包工头月入4万

系列专题:研究80后网络上出现了一批“包工头”,他们将各种任务承接后,再转包出去赚取差价。今年25岁的湖南小伙萧荃就是这样一个新型包工头,月收入超过4万。   7月5日,记者联系上萧荃,今年25岁的他去年7月无意中发现,有很多公司借助网站

80后小老板:3年办公司、购房、买车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7月15日,莱山区政府举行一场中小学校饮水机招标会。来自北京、上海等十几家大型企业负责人参加竞标,结果,年仅26岁的大学生创业者李彦涛,代表济南某饮水机生产企业一举夺标。一位80后的大专生,在没用父母一分钱的前提

声明:《80后炒房客:把15万意外变成1300万》为网友黄昏独自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