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薇:十八岁的名模总裁



她是一个模特公司的总裁,在这个位置上已坐了四年;

她是中国第一个敢叫价的模特,年收入200多万;

她的公司签约了100多个艺人,但从不让她们参加国内举办的任何形式的模特大赛;

她引进上亿元的外资在江西盖起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国际艺术院校;

她是2008年中国民间申奥大使;

她受邀参加《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的评选活动,有望成为其中一员。

她的名字——施薇,一个还不到21岁的女孩子,生于八十年代。

见到施薇,是在她那集办公、住宿、排练活动室于一体的1400多平米的公司里,她的公司是在北京最有名的三里屯酒吧一条街上。施薇办公室除了电脑与老板椅上的白色长毛垫外,全部采用黑色调,这种大胆的设计与前卫的风格让人不得不对这间办公室的主人另眼相看。

看到我进来,施薇很淡的对我笑了笑,颇矜持的请我坐,她站起来时那180cm的“海拔”与她的笑容配在一起,产生出一种威仪,竟让我忘了她只有21岁。

不哭 要哭回家哭

21岁就已经当了四年模特公司总裁的施薇很容易让人怀疑她是否有着殷实的家境,或是商人世家,不然就是个天才!如果不是这样,怎么可能在别人还在父母跟前撒娇的年龄她就已经成了总裁了呢?

其实,施薇和大多同龄人一样生长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里。只因个子高,使得她有机会走进江西时装表演艺术团当上了模特。1998年10月16日,施薇、吕燕等与老师一行六人踏上了赶往北京的征途。她们想通过参加模特赛事,让外面的人认识江西模特。

1999年5月底,施薇参加了由北京概念98模特经纪公司承办的“中国模特大赛”。本来很自信,评委们也给予一致好评的施薇在决赛时却居于前15名之外。“当时站在舞台上,我强忍着痛苦告诉自己‘不哭,要哭回家哭’!”那时,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当模特,就在她打算放弃的时候,北京玉蜻蜓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找到施薇,聘请她拍摄企业形象及电视广告。紧接着,许多家服装公司纷纷请她当品牌形象代表。短短几个月内,前来请施薇担任企业形象的服装公司达到六家,施薇成为国内有史以来短期内拍摄企业形象最多的模特。或许,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认可;或许,这是一种无声的勉励。几个月后,施薇角逐“第二届职业时装模特文化奖”,结果一举摘取了“99最佳中国职业时装模特”的桂冠。

做中国最年轻美丽的老总

自己的价值及能力在大赛中得到求证后,施薇对自己有了信心。同时她也发觉中国模特圈内存在不正常的现象,论资排辈是比赛拿名次的依据,各经纪公司也都在极力捧自己的模特,原本公开的比赛演变为公司行为。谈到中国模特的现状,施薇毫不忌讳地提起一种现象:“中国的模特业发展近20年了,模特水准却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再加上业内不正常的竞争,造成模特不平常的心态,认为比赛得奖才是出路,训练与否、学习与否不是关键所在,不能体现实力,只寄希望于运气降临。”施薇顿悟,要想做一番事业,靠别人不如靠自己。于是,施薇不再追名逐利,不再为参赛浪费时间,1999年8月,刚满17岁的施薇,用赚来的第一笔钱注册了北京欧格美模特艺术有限公司,并出任公司的总裁及法人代表,决心与老师一起培养模特新生代。

从此,施薇一方面要打点公司,另一方面又要给自己“充电”。她所要承受的压力超乎常人。公司办了四年,已初具规模,这一切全靠她自己经营管理。当我问她累不累时,施薇用手拖着下巴说:当然累了,这么大的房子一年那么多的房租,所有学员的学习费用……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以前全靠我一个人拍片子挣钱来维持,怎么可能不累呢!我也有想玩的时候,可一想想公司这么大堆的事,怎么还有心思。你看我现在能老老实实的坐在椅子上,那也是不得已啊。

现在的施薇已不用一个人挣钱“养活全家”了,因为,第一批面向全国招收的60多名学员在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后,现在已有很多艺人独当一面地接拍广告及演出活动,这样一来就可为公司创造利润,施薇也就能稍微轻松一下了。

2001年,施薇在江西招收了100多名学员,她打算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免费为江西培养出一批全方位的艺人。虽然这些人一年的费用至少在100万以上,但在施薇大胆及具有前瞻性的投入下,这批学员中现已有人在2002年获得了第九届大连广告节模特金奖,开始接拍广告;还有的在电视台做主持人;2002年两会期间、十六大期间,这些孩子们在人民大会堂都有精彩的表演。看到小荷已露尖尖角的学员们,施薇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毕竟,自己的眼光及公司的发展策略已被这些孩子们的表现证明是正确的。

但是,施薇并不满足于这些成就,她的目标是在若干年内把公司办成跨国的大公司,而且,她们公司已和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联合开办了模特综合艺术系,施薇不但要树立自己的品牌,还要把公司学员们做成品牌,做演艺经纪是她对自己事业制定的新的发展战略。

做民间申奥大使

施薇的模特公司在业务上单打独斗,不与同行合作,她说是为了避免沾染某些不良习惯。她们不参加任何模特大赛,但是施薇却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热衷于申奥。

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施薇得知曾为亚特兰大、悉尼等申(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作画、经国际奥委会授勋的奥林匹克权威画家查尔斯·比利奇先生也是世界名牌服装设计师,她就瞅准时机极力邀请比利奇先生来京访问。比利奇先生是受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授勋的权威画家,近年来,几乎所有申办奥运会的国家几乎都得请比利奇先生考察作画。没想到,比利奇先生不但应施薇之邀而来,还带来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笔签名的致中国奥申委的信函,并准备着手描绘北京城市形象画并帮助北京申奥。中国之行使比利奇先生结识了施薇这位中国最小的模特公司总裁,他非常赏识施薇的才艺和实力,特指定她为比利奇服装品牌的形象大使。2000年9月份悉尼奥运会期间,施薇和她公司的模特一行30余人赶赴悉尼,作为世界名牌比利奇的形象大使,应邀代表比利奇品牌出席时装发布会。

从邀请比利奇来北京后,施薇就走上了漫长的宣传申奥之路。为了支持北京申奥,施薇作为公司的总裁,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没打理过公司的业务,她推掉了所有的拍片邀请。不仅如此,公司为申奥投入了300多万元的活动经费。2001年7月13日,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奥运举办权时,施薇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又蹦又跳,这个民间申奥大使此时感觉到: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引进亿元外资打造施薇国际艺术学院

 施薇:十八岁的名模总裁

施薇一直想要改变江西艺术人才缺乏的现状——让更多的江西孩子从小就受到正规全面的艺术熏陶。

因2000年去澳大利亚为北京申奥摇旗呐喊的施薇在那里认识了奥联集团的总裁,这个契机使得施薇得以向她心中的目标更确切的迈进了一步。通过多次交涉,2002年,施薇与澳大利亚澳联集团合作在江西建起了施薇国际艺术学院,这个处于南昌市黄金地段占地740亩的施薇国际艺术学院一期工程就投入了1.2个亿,现在正在建设中。

谈起这个学院,施薇忍不住满脸的兴奋:“这所学院将按照国际化规则去运作,我的愿望是要让这个学院的孩子们将来会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当然,这个学校只是我梦想的第一步,还有……”说到这儿,施薇调皮地卖了一个关子,“等过段时间再告诉你吧。”

看着眼前日益成熟起来的施薇,想起了她的愿望:22岁的时候走向国际。她这么说的,也确实在这么准备着,现在的施薇除了管理公司,为一些品牌做代言人外,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她深知,要想在国际上立足,年轻与美丽并不是资本,只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才会让她脚下的路无限延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6643.html

更多阅读

《十八岁出门远行》有感 十八岁出门远行 豆瓣

《十八岁出门远行》  描述了一个青春少年的远行,深刻地展现了青春的憧憬与社会现实的激烈交锋。文中父亲对“我”说:“你已经十八岁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于是“我”就开始了这次十八岁的旅行。“我”在柏油马路上走

北影故事片《十七岁的单车》 十七岁的单车 百度云

十七岁的单车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YDHG-13ZcQ/十七岁的单车百科名片北京电影制片厂2000年出品,本片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评审团大奖即银熊奖。影片关注小人物在大社会中的命运,为了生存用尽全力奋斗。导演:王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陈卓潼 十八岁出门远行全文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马路上,我像是一条船。这年我十八岁……”《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是余华除了《活着》之外最吸引我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描述的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的远行经历。先是苦苦寻找旅店,但

声明:《施薇:十八岁的名模总裁》为网友未完的旋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