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吉国:3万元起家拼成羽绒被大王(二)



拿下进出口自营权 1993年,夏吉国认识了一位省商业局的朋友,通过这位朋友,夏吉国第一次与国外客户做上了生意,不过按照当时的政策,夏吉国申请到的只是外贸出口生产定点厂,还只能做出口供货商。不过即便如此,坚持品质为胜的鸿润定单仍是源源不断。由于产能原因,公司正式放弃羽绒服生产,所有车间、人力全部转为外贸羽绒被出口服务。1994年,创业才两年多的一个小厂销售额迅速突破1000万元大关。

 

 

 

1995年下半年,国家政策有所松动,生产企业可以申请外贸自营出口权。敏锐地获悉这一信息的夏吉国第一时间就开始为这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奔忙。

 

当时工厂离城里30多公里,交通不便,车子在坑坑洼洼的路面走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即便你有好产品,人家老外也不一定愿意去你厂子实际考察啊”。夏吉国想到了借“鸡”下蛋的主意。他与城里某羽绒加工厂签订合作协议,将自己工厂加工出来的产品样品摆到这家工厂,产品和硬件设施无可挑剔,1996年,夏吉国终于争取到了外贸自营权,成为安徽省第一家取得外贸自营权的企业。夏吉国随后拿到了纯粹属于自己的定单——与丹麦商人哈利签下5万美元的定单。从此,夏吉国与哈利也结下不解之缘。

 

在争取外贸自营权的同时,夏吉国也开始大量招聘人才,同时他也清楚地认识到,借助别人工厂的门面拿外贸订单毕竟只是缓兵之计,公司必须迁址。1995年,在城区征地50亩,1996年建厂、1997年搬迁。与此同时,陡岗羽绒厂正式更名为“安徽鸿润集团”,“鸿润”,一则寓意着中国人传统的美好祝愿,人人走“红运”;更深层次的含义意味着“鸿翔天宇,润育永恒”,鸿润集团开始大手笔向国际市场腾飞。

受挫后跳出价格战 凭借过硬的产品、诚信做人的风格,鸿润集团产品出口欧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一直一马平川的夏吉国却在2002年遭遇了滑铁卢。

 

 

 

2002年,夏吉国组成阵容强大的12人团队浩浩荡荡参加秋季广交会,这位羽绒被大王目标很明确,按照以往广交会签单要占公司外贸总单1/3计算,今年最起码要拿下1500万美元的定单。然而走进展馆的夏吉国傻了眼,与往年供不应求的局面完全相反的是,全国一下子来了300多家羽绒厂家,接下来的5天,为争取客户,各企业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使得有些厂家压价幅度甚至超过了20%。当年,夏吉国几乎颗粒无收。

 

夏吉国意识到,随着国家逐步放宽对外贸易自主经营权,大大小小羽绒厂都冒出来,自己要继续保持一枝独秀的地位,必须从价格战中跳出来。夏吉国拿出了自己的镇厂之宝,那是1997年刚开始做外贸时夏吉国精心打造的一床顶级羽绒被。果然,这床被子让外商眼前突然一亮,激动不已的客户当场开价1.5万美元,当时相当于13万元人民币。

 

这床被子是夏吉国带领全厂几十号人,选用8个月到1岁的安徽大白鹅,只用胸前的一小撮护心绒,共用了近千只鹅耗时半年时间纯手工制成,其透气性、保暖性、蓬松度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当外商看中这高端产品,张口就定2万件被子。可夏吉国心里明白,那床被子是手工制成,若要批量规模化生产可不是说干就能干的。没有过多的时间思考,夏吉国就做出了决策:投资数千万,与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攻关,历经两年时间,顶级羽绒批量生产研制成功,夏吉国将这个神奇的羽绒起名为“圈圈绒”,说它神奇,就是这小小的绒朵,每克1000朵左右,检测指标大幅超过国际标准。

 

凭借这独一无二的技术、独一无二的天价,夏吉国开辟了独一无二的市场。2005年,圈圈绒高档羽绒被批量生产,当年,公司销售额突破10亿元。卧薪尝胆两年多,夏吉国坐定了羽绒被老大的位置,鸿润也成为我国最大羽绒被生产和出口基地。

全面开花内外兼顾 2002年的惨痛教训也让夏吉国认识到,“外国人都在紧盯着中国市场,我们自己主动放弃实在不应该”,羽绒被在欧美发达国家人均普及率为80%左右,而国内大城市还不及5%,从2002年开始研发高端产品的同时,夏吉国开始面向国内市场开发真丝、羊毛、驼绒、大豆纤维、玉米纤维、竹纤维等绿色环保床上用品,羽绒被产品则打破季节性强的局限,开发出春秋羽绒被、空调羽绒被、席梦思羽绒床垫、枕头等200多个系列品种,价格从几十元到几万元高中低档应有尽有。

 

 

 

“而这也是我们到目前为止能够成功规避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因素。”夏吉国说。据了解,自2006年以来,我国出口企业身陷困境,一些出口企业甚至在风雨飘摇中倒下了。严峻形势下,我国羽绒被最大出口企业安徽鸿润集团外贸出口却连续三年大幅增长,夏吉国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公司还积极开拓中东、南美等市场,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今年对外出口同比增长12%,国内市场销售增长5倍以上,全年销售将达到15亿元。

 

同样是在2005年,为了扩大国内外市场开发,夏吉国斥资8亿的鸿润国际工业园正式开工建设,今年11月初,二期工程正式完工。“以前鸿润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现在我们要全面开花‘满园春’”,夏吉国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外贸出口占据总销售比达70%以上,借助新工厂的投产,公司将加大国内市场开发。其实,一些跨国企业早已久闻鸿润的大名,曾接待美国布什总统等要人的北京丽思卡尔顿超五星级酒店以及希尔顿等10多家跨国酒店,到中国直接全部采用鸿润牌羽绒被和酒店寝具。目前,集团已组建了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成都、昆明等10多个内贸分公司,一直供应国外的高品质羽绒被也走进了阜成门、安贞、望京华联商场,同时正在洽谈进驻北京金源燕莎、王府井百货、西单商场、SOGO等大型商场,公司计划3到5年实现国内销售额10亿元。

 

夏吉国说,集团于今年也正式升级战略目标,鸿润要囊括所有床上用品,做“中国家纺用品大王、世界家纺大王”。

 

夏吉国还向记者透露,集团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同时结束了上市辅导期,将择机上市。

  成长篇

 夏吉国:3万元起家拼成羽绒被大王(二)

夏吉国向记者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时,只说了“诚信”二字。

桐城灵山秀水,曾因“桐城派”流芳百世,亦因中国 ***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声名远播,更因新时期的桐城人在改革开放中开拓进取、艰苦创业而享誉四方。夏吉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成了“高考状元”仍然没有摆脱农民的身份,并丧失了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但桐城人不屈服于现实和命运的那种坚韧和智慧在夏吉国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高考状元”未进大学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高中毕业已经一年的夏吉国报名参加并取得了高出本科分数线30.5分的好成绩,成为他们学校3个班中的高考状元。

在依次填写了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志愿后,在“婚姻状况”一栏,夏吉国却犹豫了。

原来,父亲和现在的岳父是世交,还在夏吉国6岁的时候,两位大人就悄悄定下娃娃亲。那年,女方才3岁。

“你考这么高的分,如果不填‘已婚’,将来肯定就不是我的女婿了。”当时的准岳父不无伤感地跟夏吉国说。

“你若不填‘已婚’,你就不是我儿子。”父亲向夏吉国发了威。

“那时根本不知道爱不爱的,觉得很害羞。”夏吉国说,没办法,只能遵从父亲,“高考状元”也因此与大学失之交臂。

没能进入大学校门成为夏吉国的一点遗憾。现在,夏吉国已经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从去年10月开始,夏吉国在清华大学就读国际总裁EMBA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6968.html

更多阅读

服装企业海外并购: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二)

      1、资本的充裕性及后续经营的资金投入。         无论是对品牌还是对渠道进行收购,其最为重要的即是收购资本。而对于利润同样日益下降的服装企业而言,这些需要动用以“亿”为单位的资金如何获得即成为了收购企

鸿润集团董事长夏吉国:羽绒被大王从小货郎起步

 成长篇   桐城灵山秀水,曾因“桐城派”流芳百世,亦因中国共产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声名远播,更因新时期的桐城人在改革开放中开拓进取、艰苦创业而享誉四方。夏吉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成了“高

夏吉国:小货郎的羽绒被财富路

  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

夏吉国:3万元起家拼成羽绒被大王(三)

子承父业挑起货郎担 夏吉国出生在农村,家庭非常贫困。还在读高二时,父亲就得了癌症,母亲又长年卧病不起,身为老大的夏吉国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为了生存,夏吉国义不容辞地挑起家庭的重任。   “我父亲是个‘卖零货’的。”夏吉国告

声明:《夏吉国:3万元起家拼成羽绒被大王(二)》为网友昨日的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