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德国的卡耐基”的埃里希·勒让,年轻时是个很倒霉的人。
他一贫如洗,对老板敬佩有加,但是老板却私下涂改伪造账单发票,将公司拖入绝境。勒让临危受命,被老板聘为合伙人出面参与公司的改组整顿。为了挽救公司,勒让接受了这一委托,并且同意在合同中加上:如果离开公司,在以后的两年之内不得在电器行业从业——当时他所处的是一家很大的电器公司。然而,就在1976年年初公司重见光明的时候,勒让被老板一脚踢了出去。这一年,他的妻子带着全部的家具搬离了他们共同的住宅,外祖母因病去世,他的债务和律师费高达六位数。最穷的时候,勒让的口袋里仅有50马克。
但是,勒让就以这仅有的50马克注册了CE消费电器公司,亲自设计了CE标志。但是由于两年之内不得在电器行业从业的限制,他不得不先在国外谋求发展。1977年初,他赴瑞士发展,随身携带的行李只有一个手提包和身上穿的唯一一套蓝色西装。他的任务是国外催账,首先去的是美国和加拿大,此后又去了60多个国家。他去美国微电子工业的麦加——硅谷,在那里成立了CE美国公司,同时又在日本东京成立CE公司东京分公司,逐步在美国和日本建立起了两个业务信息网,借此掌握世界集成电路市场的最新动向,及时以最优惠的价格采购和销售各种电子元件。与此同时在当时对“集成电路”还很陌生的德国展开大规模的宣传和促销活动,举办了数百场报告会,介绍微电子工业对德国经济的重要影响,在专业杂志上登广告,介绍微电子产品的性能,使得集成电路在德国逐渐为人们所知晓。勒让本人也因此被人们称为“集成电路先生”。
在市场调研和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勒让发现了一个市场缺口和难得的机会:德国电子工业对集成电路的需求主要依靠美国和日本在德国的分公司供应,他们很少有机会直接在美国和日本以优惠的价格采购。另外,在新旧产品交替时期,新的产品虽然势不可挡,但是旧的零件仍然有需求的市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哪儿可以得到,哪儿还有库存。勒让将公司的业务终点定位于集成电路元件的代理商,试图将一个在他脑海里多年的梦想变为现实:将代理体系引入德国,以自由合理的价格,在整个集成电路市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环节。这一举措使它成为了集成电路代理商这一行业的先驱之一。后来的市场发展也证明,代理商这一行业,是介于生产厂家和用户之间的第三种力量。
在谈及成功的秘诀时,勒让说:“成功,不可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需要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同等重要的是同事之间的良好关系。在我个人和CE公司的成长道路上,起了决定作用的是个人与外界的关系,并非职业方面的,也非资金方面的,而是个人的交往,我从小就善于和周围的人交往,这种与他人交往、倾听他人的思想、相互交流经验的愿望在我的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至今一直如此。这种交往不仅是我事业上的重要推动力,而且也给我增添了精神财富。”
游历数十个国家,使勒让积累了丰富的与人交往的经验,并且在日后对他发展事业大有帮助。在一次报告会上,勒让与匈牙利国家银行总裁相遇,交谈中他敏锐地捕捉住匈牙利正在发展电视机生产的信息,从而使CE公司成为匈牙利电子元件的长期供货商。
创业之初,资金问题始终困扰着勒让,他凭借和一个私人银行家的交往,成功地获得了第一批贷款。1978年,格龙第希(GRUNDIG)公司急需一批用于电视机、录音机、袖珍计算器、盒式录像机的集成电路,价值几百万马克,勒让迅速调动在美国、日本的关系,几个小时之后,从东京获悉可以供货,第一批货物是在一套三居室的厨房里包装付邮的。格龙第希公司的老板马克斯?格龙第希此后称赞勒让是“电子行业的救火队”。
1980年,勒让和格劳斯成立了CE咨询有限公司,向企业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勒让应邀作了许多报告。1990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也是他的自传,回顾了他从1944年出生到80年代末走过的人生道路。出版社选择电子行业人人皆知的《集成电路先生》作为书名。他认为,在当今这个冷酷、虚伪、自私、贪欲纵横的世界,人们只有通过积极思考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才能去创造欢乐、健康、幸福;凭借勇气、毅力和自信,坚持不懈,才能最终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他坚信,他所取得的成功绝非幸运的偶然事件,也并不是不可重复的特例,每个人都有可能重复甚至超过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