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天全:搜房的成功密码(二)



“天使”的翅膀

莫天全心里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要在中国做一个与道琼斯、路透社、布隆伯格齐名的信息提供商。

但在当时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环境下,只靠卖数据库、信息和报告,很难让一个企业生存下去。对莫天全而言,创业至少需要两件事:一是人,二是钱。

莫天全开始发动自己的人脉寻找人和钱。

为了融资,莫天全找到了他的校友——李山。 

莫天全和李山是清华大学校友,都在美国留过学,是未曾谋面的同门师兄弟。1994年,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是在香港。两个三十左右的年轻人风华正茂,一个是美国道琼斯的亚洲及中国董事总经理,一个是世界三大投资银行之一美国高盛投资银行部的执行董事。

两个人惺惺相惜,言谈甚欢。

这次莫天全来香港,李山很快被莫天全的创业计划说服,并且愿意加入这个项目。1999年6月,重新改名注册的搜房控股正式成立,莫天全和李山同为创始人。

1999年初,两人在一张中国地图上,列出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一系列大城市,并标明了搜房在哪几个城市做了哪几个点。

拿着这个地图,莫天全和李山开始去香港找人融资。香港新世界(600628行情,股吧)集团创始人“珠宝大王”郑裕彤的儿子郑嘉纯,首先向他们表明了投资意向。

签约前一天,莫天全兴冲冲地飞到香港,郑嘉纯的律师却忽然通知他:“不行,我们不能投资。”

听到这句话莫天全当时就蒙了,陡然间不知该怎么应对。

200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不是一笔小数目,对方进行投资前肯定要求先做调查,而且调查过程非常辛苦和仔细。但当时的搜房一穷二白,根本没有什么家底。调查之后,对方不敢轻易冒险。

冷静下来后,莫天全立刻打电话给搜房网早期的投资者——IDG的合伙人周全。

在周全的建议下,莫天全决定不再找香港公司要钱,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世界一流机构的资金。

为了吸引机构的关注,莫天全有了一个全新的计划。他决定干脆去收购香港、台湾、上海、深圳这四大城市最好的房地产网站。他认为,等搜房网覆盖大中华的概念一出来,“再掉过头回去找投资商,那就容易多了。”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莫天全和他的搜房网现金流不是太好,否则,他也不会满世界融资。

“没有钱也要收购,可以先签协议后付款。”

莫天全只需要一个宽限期,或者说一个付款的缓冲期。只要在这期间找到新的投资者,一切都能顺理成章地运作下去,不会出什么乱子。

莫天全首先并购了香港最早的一家房地产网,接着是深圳房地产交易网以及上海的一家房地产网,还有台湾家天下网络。

股权收购时,香港这家是100%买断股权,上海是占67%股份,深圳是51%。莫天全要求他们给2~3个月的宽限期:“也就是说你的网站已经属于搜房了。但是钱我要2~3个月后才能给你,我要是不给你,网站你全拿回去,并给赔偿。”

这四家网站先后同意加入搜房网,他们都觉得只有合作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都很理解莫天全的思路。更何况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承担多少风险。

 莫天全:搜房的成功密码(二)

搜房网收购了香港、台湾、深圳、上海四地的房地产专业网站之后,立刻一跃而成为大中华地区最大的房地产网站。

之后的情形正如莫天全预料中的一样:“投资商只要看你是产业当中的老大,就会愿意来投资,所以我们再要找钱,从摩根士丹利到其他国际一流基金都愿意来投资。”

“这次价格很好,但你们在1个月之内投资,不允许做调查,你可以调查我,调查我莫天全,但是公司不能调查。我就告诉你,公司什么都没有。”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莫天全和李山这一次放聪明了:“我要500万美元投资,就必须先把100万美元放在我的账上,这叫做定金。这个定金是不退的,你要是不投这定金也不退,但可以转成股权。” 

搜房网收购的那四家房地产网站,都必须要在两三个月后给钱,同时自身又没有多少钱,必须如此。

这一次,莫天全成功了。

2000年3月,高盛注资搜房,以500万美元获得搜房30%左右的股份。

有了充足的资金后,莫天全的搜房王国扩张之路顺畅无比。它开始了“天时”(互联网经济热潮期)、“地利”(中国的高科技IT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直升式发展期)、“人和”(外有风投商垂青内已架好平台)”兼备的黄金发展期。

2000年,北京、上海、深圳、重庆、香港、天津等分公司相继成立,搜房在中国房地产资讯领域的领先地位基本确立。 

困境中的圈地运动

创立的第二年,搜房就赶上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裂,无论对于投资人还是创业者来说,那几年都是最痛苦的阶段。

激情和执着,是莫天全最大的特点。在一片萧条中,莫天全的所有信心都来自于中房指数。多年的研究,让莫天全对中国地产业未来的发展相当有信心。他认为,搜房需要的只是坚持,挺过最困难的时期,必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是,到底如何才能挺过去呢?

在互联网泡沫最糟糕的时期,IDG给了搜房两次无需任何担保的过桥贷款。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但是,2002年,高盛宣布从同时投资的阿里巴巴、搜房、硅谷动力三家公司中撤资。这让莫天全和搜房更加举步维艰。

财务政策调整

在互联网企业一片萧条中,莫天全果断地调整了财务政策。

他先是命令财务总监,宁可停发工资也要在账面上保留100万美元的资金。这是搜房的信心资金,也是莫天全度过危机的底气。这点底气,对搜房度过困难时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但是该花的钱还得花。首先是搬家。2001年,搜房的办公地点从北京城西边搬到东边,办公室的租金贵了将近3倍。“如果搬到平房里去,整个公司的心态、气势和客户对你的印象就都毁了!”

商业模式探索

最早的时候,搜房的定位是希望做成一个信息、数据和咨询服务的公司,像道琼斯的Teleres。但是,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活下去的愿望超越了一切美好的理想。

2000年之后,搜房几乎是什么挣钱就做什么。当时,与信息数据业务相比,挣钱最快的就是做线下的活动。搜房总裁代建功,2001年就任上海搜房总经理。当时,上海搜房主要是做活动,而北京搜房却在莫天全的严令下致力于网站建设以争取网络广告。上海搜房一度是所有分公司中活动做得最成功的,利润率也最高。这让代建功不免有些沾沾自喜。2002年年中的时候,他回北京参加会议。对莫天全要求他将重心转移到网站建设以争取长期客户的建议,并不以为然。为此,莫天全还拍了桌子。到了当年底,代建功却发现莫天全的判断是正确的。当年,上海公司的业绩一举被北京公司超过。

代建功们的做法似乎也没有错,活下去毕竟才是当务之急啊。但莫天全却认为搜房网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长期客户,而活动显然不具备赢利的延续性。于是,网络广告成为了搜房最重要的赢利点。

在中国的具体商业实践中,门户网站式的大流量显然占据广告投放的主流,2001年,搜房花钱买断了门户网站新浪和搜狐的房地产家居频道,合同为期五年,其中每年的买断费在五六百万元左右。

莫天全希望这样的合作,一来可以迅速扩大搜房的影响力,二来也可以将潜在的对手变成合作的伙伴。

在搜房的发展历史中,也走过一些弯路,比如尝试过线下的家居连锁店,但最后还是集中在门户网站上。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条值得坚持的可持续成长之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7086.html

更多阅读

莫天全 抠门 搜房网的成功与莫天全的梦想

IDG、高盛、法国Trader、澳大利亚电讯……这些资本大鳄们用大笔的资金,表达了他们对莫天全和搜房的态度。探寻搜房的崛起轨迹,每一次资金的注入,都让莫天全指挥着搜房跳跃式前进。这也许正是莫天全和搜房的成功密码。 搜房成功密码 

阿迪王:“山寨品牌”的“山寨营销”(二)

系列专题:山寨文化凶猛 流行:“山寨广告”的“无处不在”    现在看来,在猫扑的大红大紫仅仅是阿迪王揭开了登台亮相的序幕,接下来,阿迪王的一系列推广则彻底将这个“山寨品牌”演绎为一种流行。    百度百科被称为“网上的百科

商界评论:莫天全和搜房的成功密码

IDG、高盛、法国Trader、澳大利亚电讯……这些资本大鳄们用大笔的资金,表达了他们对莫天全和搜房的态度。探寻搜房的崛起轨迹,每一次资金的注入,都让莫天全指挥着搜房跳跃式前进。这也许正是莫天全和搜房的成功密码。   离开道琼斯

隐者三井:“影子”帝国的幕后推手(二)

曾有人问起“三井这个综合商社究竟有多大”,时任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社长的上岛重二在列举了丰田、东芝、东丽以及王子制纸等典型的日本企业之后这样回答,“在此不便列举过多的企业,比如说美国有通用公司,比如说UNISIC,在欧洲还有德国的西

总裁必备的六大能力 小肥羊总裁卢文兵六大成功密码(二)

成功密码三:团队是核心竞争力 笑称自己是半个职业经理人的卢文兵有他成功的秘诀:融合与带头。“首先要和企业文化融合,了解与沟通是两大法宝。要了解企业,了解企业文化。我2005年年初来的,小肥羊已经干了5年多,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如果我

声明:《莫天全:搜房的成功密码(二)》为网友催情叔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