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刘迎建:从创业到上市的财富路(三)



这些数字今天看来并不大,但是当时正处于互联网寒冬时期,作为一家仍然是创业公司的汉王投放如此多的网络广告,还是让互联网从业人员为之一振。

与大量广告支出对应,这一时期,汉王背负的经营压力,除去微软的如芒在背外,汉王还遭遇侵权后的收入减少。

2005年4月《IT时代周刊》报道:2000年5月,一位老客户给了汉王公司一件从台湾精品网上购买的样品。公司技术部人员用过之后大惊失色,调出源程序后发现竟跟自己的产品惊人的相似……台湾精品公司竟然还对外授权,如授权给中山名人公司生产的掌上电脑“一指连笔王”MR-160型。

这起“第一起大陆厂商控告台湾厂商的知识产权案”,虽然最终四年后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2005年2月4日判原告方汉王科技有限公司一审胜诉,但是损失已经造成了。

刘建迎事后总结:“我们曾经为一个侵权官司打了4年官司,结果那家盗版公司都消失了,汉王却为此损失了一个多亿,以前卖一个技术授权是10美元,盗版之后降到1美元。”

2000年之后的4年多时间里,汉王一度四面出击,上马诸如“银行储蓄身份识别应用系统”、“车牌号码识别系统”、“车型分类管理系统”等等。刘建迎回忆说,“同时做了43个项目,结果大部分失败。”

在汉王的智能电话上,刘迎建寄予厚望。刘迎建踌躇满志时说,比如说像老同志,没手机,也不会发短信,可以用电话发。前后投入一个亿,耗尽了多年的积蓄,但是这个项目并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同。事后分析:用户已经适应了已有的电话,另一方面,当时UT斯达康推出的小灵通吸引了市场的注意力,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对这个项目没有太大的兴趣。“我们汉王是从科学院出来的,满脑子是正在研发的东西,国外的东西,往往会忽视市场的变化,或者是社会的变化,这种状态。”

此后刘迎建反思扩张政策,强调“计划生育”,《中外管理》杂志还报道了他的新思维:主体产品线不超过两个,战略产品线不超过一个。集中资源新产品的研发费用。根据市场需求建立需求库,哪个项目最合适,就先做哪个,提高成功率。

但是任何事物都存在两方面,这一段时间的四面出击,拓宽了汉王的视野,刘迎建事后总结:汉王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1999年到2004年,汉王科技实现了技术的多元化,完善了光学字符识别(OCR)、指纹识别、车牌识别、智能通讯等各方面的核心技术,并取得了相当快的业绩增长。

持续的价格竞争沉重地打击了竞争对手,电脑笔品牌一度多达30多个,这一阶段纷纷消失。到2007年,汉王已经占领了国内PC手写识别套装产品市场的70%,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企业就剩下汉王和蒙恬,而蒙恬研发基地主要在中国台湾地区,更侧重繁体字。 

无线汉王

2004年11月举办了中国首届手机中文输入大赛暨个人手机输入大赛,这次个人手机中文输入比赛的文本含连贯句子、单个汉字、非常用字、标点符号等等。输入的方式没有限制,可以是手写也可以是按键。

结果是,手写输入比按键速度快,两个年龄组的个人冠军都被手写输入选手获得。

2005年11月刘迎建在接受某门户网站访谈时说:在PC上,我们手写跟键盘比,我们基本上从输入速度上是输掉了,方便性上我们赢了,各打个平手,方便是什么人都能用,速度还是键盘快。但是在手机上我们赢了,不管从方便性,还是速度,全胜。

刘迎建进一步指出:一般人,一分钟,除非他是什么特殊人,13个字,手写可以做到21个字,发短消息在手机上肯定比你拇指要快。

2003年,诺基亚推出其首款手写输入手机,其中的手写识别技术就来自于汉王。

实际上,2005年汉王尝试将名片通也集成在手机中,它的使用范围可能会更为广泛,“将来你到海外去,电子字典不用带了,手机就是字典了,发现不会念的菜谱,照一照,一念就可以出来了,不用敲了。”

2005年12月LG在全球推出了第一款具有光学识别技术的手机G832。这款商务手机上就搭载了汉王的嵌入式光学字符识别系统。通过130万像素的摄像头,拍摄到的任何印刷体文字都可以自动转化成文本,然后保存到手机中,从而实现了文字的快速识别和输入。

诺基亚、三星、索尼爱立信、多普达、联想、TCL都采用了汉王的手写识别技术,实际上,2007年,国内市场上推出了132款智能手机,有114款采用了汉王的手写识别技术。

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年主营业务增长最快的一项为技术授权,增幅达到88.74%。到2010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达到1亿部,假设其中50%配备手写输入功能,汉王估计手写识别技术授权可以占全球份额的8%,也就是400万套。

上市

1993年,汉王公司挂在中自智能系统公司旗下,最初属于全民所有制性质。

2001年8月《中关村周刊》刊载《汉王将面临三大难题》,文中指出:直到去年年底,自动化所才给汉王松了绑,让汉王通过股权回购的方式为自己摘掉了红帽子,完成了与中科院的产权划分。

2003年上海联创向汉王科技注资360万美元,获得25%的股权。上海联创现在的名称是上海永宣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总部位于上海。目前管理的基金规模大约为5.2亿美元,已经投资了65家公司,投资额超过2亿美元。投资经理马雄鸣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上海联创将继续帮助汉王科技扩展业务,并在结束1年的锁定期后,选择适当的时机退出。 

汉王从2005年起运作上市,由刘迎建亲自操盘。当年11月他在接受某门户网站访谈时说:上市对于汉王来说,是很关键的一步,完善内部的管理,然后获得更多的资金,应该说有更大的平台,我们现在的资金,一方面自己的利润,一方面靠银行,从研发来说,如果光靠自己的资金和银行还是不够的,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资金是一个瓶颈,上市之后,首先资金就有了一个飞跃。

在2006年4月接受《资本市场》采访时,在问到近几年发展的时候,谈到,“这主要是因为有了资金支持,3000万的风险投资和3000万银行贷款的支持,汉王目前有8000万的资本,每年可以做到2个多亿的销售额。”然后他还对比了用友:“用友融资9个亿,加自己的资金应该有10亿,但每年平均的销售额是6个多亿……”

其招股说明书显示,汉王科技2007年的销售收入为2.34亿元。刘迎建及妻子共计持有公司发行前48.75%的股份。

结语

文章写到这儿,的确,作为一家技术型创新企业,在规模上,经过很多年之后,汉王仍然不够大。但是另一方面,它同这个领域,想得出的大块头,要么合作过,要么竞争过,或者是同时合作和竞争过。

其实IT产业涉及中文部分一直是一个影响很大,但是收益不是想象中那么多的领域。比如史玉柱的汉卡、金山的金山快译,王志东的中文之星等等。其中涉及很多理由,比如产业环境不支持,盗版,产品的过渡特征等等。

 “汉王”刘迎建:从创业到上市的财富路(三)

现在汉王在一个新的切入点上,面对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而且人们更换手机频繁,笔输入正在迅速成为一种主流的方式。汉王能够充分抓住这个契机,从而改变产业的宿命吗?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7103.html

更多阅读

投资迷局中的财富未来(一):直面中国,投资迷局

投资迷局中的财富未来(一):直面中国,投资迷局珍园文化   赵梅阳在世界的版图上,只有中国这块最难为投资者看懂,中国进入投资迷局的混沌时代。为此,笔者将撰文四篇,分别为:直面中国,投资迷局;聚焦全球,高端消费;共赢珍园,玉品人生;创新模式,财

王瑞民:从家长到顾问的管理哲学

王瑞民:从家长到顾问的管理哲学文/姜朝霞王瑞民是典型的儒商,国学造诣深厚,言行举止温文尔雅,对下属永远和风细雨。他经常引经据典,口吐莲花,对人生的超然态度,让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文人。然而与所有的商人和企业管理者一样,儒商也要处理企

汉王刘迎建:纸书消亡“有点夸张”

56岁的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斜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最新一期《第一财经周刊》。面前的茶几上,一本电子书开启着,仿佛有意提醒CBN记者:我是汉王品牌。 CBM记者看到,他刚刚浏览过小说。但这显然不是刘迎建传达的用意。这个56岁的男人,正做着

刘迎建:“汉王帝国”掌门人

2009年出版界冲出了一匹“黑马”——汉王科技,它一路飙驰而来。2010年年初,它作为中国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典范,受邀赶赴美国拉斯韦加斯参加国际顶尖的电子消费展(CES)。现在,它斥4000余万元巨资砸下的央视广告正在《新闻联播》后播出

声明:《“汉王”刘迎建:从创业到上市的财富路(三)》为网友空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