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英:展览馆女解说员成亿万富翁



世界商业报道消息:在创业路上,汪秀英绝对算是个饱经风雨的“过来人”。

她今年55岁,在求学的年龄遇上了十年“文革”,参加工作后却看准时机,踢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樊篱,自砸饭碗,自谋生路———她的创业经历,每一步都深深地刻下了时代的印痕。

从工业展览馆的解说员到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这个刚念完中学就走上社会的女人,愣是凭借自己的睿智、激情,以及“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牛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块芳草地。

今天,她的身份是重庆飞洋活性炭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身家过亿。

展览馆成了她的大学

受“文革”影响,1971年,18岁的汪秀英高中毕业就没再上学了。汪秀英没有一技之长,工人家庭出身的她,头一份工作被分配到一个市级工程项目指挥部搞宣传。两年后,她得到了在重庆上清寺工业展览馆担任解说员的机会。从此,汪秀英便与“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国内还比较封闭,在这样的背景下,展览馆就成了人们了解科技的一扇窗户。在这里,世界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工业产品样本得以一一展现。像激光、同位素之类的新事物,普通老百姓压根儿闻所未闻。而汪秀英的工作,就是要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它们介绍给参观者。

要胜任这份工作,她必须事先强迫自己阅读并消化关于展品的所有信息。这是她第一次与“科技”打交道。用她的话说,那时候展出的东西就跟当前国内的状况差不多。

打那以后,汪秀英对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大量地阅读了各种科普书籍,增加知识储备。尤其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更是令她爱不释手。

解说员的工作,她一干就是两年。直到25岁时,她又进入一家国企当了一名工人,端起了在当时人人羡慕的“铁饭碗”。

然而,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在工业展览馆的那两年解说员生涯,竟然改变了她对世界的观察角度,植入了改变她一生命运的财富基因。

厂长苗子“自毁前程”

转眼到了80年代初期,我国市场经济混沌初开。那是一个狂躁的年代,与很多那一时期的热血青年一样,30岁出头的汪秀英作出了生平最重大的决定———自砸“铁饭碗”。

当时,她已经在重庆冷冻剂配件厂干了整整8年。从事质量技术管理工作的她,敬业、责任心强,是最被看好的厂长人选。虽然仅高中毕业,又没有经过技能培训,但她通过自学,深入到各个生产部门,掌握了厂里所有流程的每一道工序。但这个地方对她来说,已经太平淡无奇,太缺乏挑战性,没有任何吸引力了。她决计无论如何也要另闯一翻新天地。

时值1983年,社会各方面人才紧缺,四川省团委面向全省广大青年招聘专职团干。这是汪秀英第一次听到“招聘”的说法。她不顾一切地只身一人去成都应聘。凭借对“科技”有些初步理解,汪秀英没能进入省团委,却意外地在《光明日报》社下属一家科技公司谋得一职。

那一段时间,汪秀英每天都在苦苦思索一个问题:如何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她的任务是:组织四川全省分布在各条战线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师翻译来自国外的科技文献和资料,按字数支付其稿酬;然后从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需要的生产厂家,并收取一定的咨询费用。汪秀英所创造的科技转化价值,在两者的差价中得以体现,所以她越干越带劲儿。

通过从事科技咨询,汪秀英几乎和国内所有的科技工作者都建立了联系,同时也在众多企业中创下了口碑。

 汪秀英:展览馆女解说员成亿万富翁

1986年,汪秀英干脆将酒类行业的科技咨询业务独自承包了下来。她不再拿那份200元的固定月工资,只需定期向公司缴纳一笔承包费用,其余的就多劳多得。第一个月下来,她赚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笔“巨款”———5000元。

一次眼光独到的发现

紧接着,汪秀英又开办了全国首个酒类企业学习班,介绍调酒、配酒、过滤等技术,吸引了全国上下数十家酒厂纷纷前来参加。她又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合作推出了一项生物发酵技术,先是免费教给企业,等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提高了之后再收钱。同时,她继续组织人员翻译外国资料中的各项酿酒技术,然后转让给企业,标价几十、上百元不等。

不到两年时间,汪秀英不知不觉地已经攒了7万多元个人财富。一次,极其偶然地,她在自己承包的酒类行业科技中介资料中,发现有项标价仅3000元的酒炭技术,公布出来好几个月都无人问津。根据该专利资料提供的实验数据证明,酒经过炭处理后,口感会明显由燥烈、苦涩变得棉软、甘醇;并且这种酒炭还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添加炭以后,储存一年便相当于普通酒储存两到三年的效果。专利转让费才3000元,绝对物超所值。

汪秀英怎么也想不通,这么好的技术居然没有人要。她反复琢磨,短短两年时间,国内的酒厂已经从几十家发展到几百上千家,倒不如自己买下这项专利,再自建一家企业,专门生产酿酒专用炭。

她对这个项目的商业前景极为看好,当时就产生了一种难以抑制的强烈冲动:我的机会到了!事隔10年之后,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感慨不已:要不是自己偶然发现,也许这项技术至今仍“躺”在科研人员的抽屉里。

说干就干,汪秀英马上与该项专利的发明人取得联系,谈成了合作方式,然后拿出所有积蓄,注册成立了重庆酒类专用炭厂。果然,她的产品还未投产,来自全国几百家酒厂的订单就纷至沓来,其中包括著名的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等酒厂。

酒厂每生产一千吨酒,须花1万元买2吨炭,而2吨炭的成本仅为5千元。汪秀英的炭厂年产量50多吨,十几个工人便能创造近30万元的年产值。

聪明人也有糊涂时

1990年,37岁的汪秀英再次不安分起来。

她见自己的酒炭生产线逐渐步入正轨,就打算交给家人代为打理,她自己则开始张罗出国留学的事。她去四川外语学院报了一年制日语强化学习班,没上过大学的她,能去日本留学一直是她的梦想,这几年做生意赚了20来万块钱,也该圆梦了。

一切都似乎在汪秀英的把握之中;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的计划全部泡汤———

那是在1993年的一天,汪秀英接到深圳一位老朋友的电话后,便立即前往深圳。殊不知,她这一去,便掉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商业陷阱。

在电话中,“老朋友”声称自己急需20万元承包一家公司。重庆人性情耿直,出于对老朋友的信任,汪秀英带上20万元原本准备作为出国进修经费的现金,连夜赶到了深圳。当时,社会上普遍法律观念淡薄,她在未打任何凭据的情况下,直接将钱交给了“老朋友”。事后,汪秀英才发现自己上了当,老朋友拿到那笔钱后,就人间蒸发了。她出国的愿望落空了。

钱被骗了,但“下蛋的母鸡”还在。她很快从被骗的沮丧中振奋起来,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企业的经营中去。

  她拥有一个中国品牌

为了把工厂做大做强,汪秀英那一段时间想的全是如何拓展营销渠道、扩大生产规模的事。

她经过调查了解到,国内有一本酒类行业专业杂志,是各大酒厂技术人员必看的期刊之一,她便在那本杂志上每期花3000元做一个整版的产品广告。由于广告投放的目标受众精确,一时间,她的产品订单成倍增加,年销售收入从原先的30万元,猛然提高到上百万元。世界商业报道[biz.icxo.com]

1996年,汪秀英向银行贷款30万元,大举扩建厂房,年产量、利润也大幅攀升。当年仅用了3个月时间,汪秀英就还清了所有银行贷款和外债。同时,她创造的“汪洋”牌酒类专用炭成为中国酿酒业知名品牌。

2000年后,汪秀英的事业更是如日中天:2001年,她在湖北建成了年产上千吨的活性炭循环生产基地。2003年,她在重庆江津建成飞洋工业园,成立了中国活性炭应用研究基地,开始公司化运作。为保证有充足的原材料,2004年她又在中俄边境绥芬河市建立原料基地,从俄罗斯大量进口木材,以及木材加工剩余物———锯木屑。目前,公司产品已实现多元化,广泛涉足食品、医疗、日化、环保、冶金等多个领域。

现在,汪秀英的公司年生产能力达3000吨以上,并在国内20多个省、市铺设了销售网点。下一步,她准备将触角伸向生物质工程这一全新领域,即利用农业废弃物等新能源开发新产品。

在接受信报记者采访时,她这样形容自己是如何走上财富之路的:“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到底是我转化了科技的价值,还是科技转化了我的命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7476.html

更多阅读

詹姆斯·戴森:吸尘器玩成亿万富翁

 詹姆斯·戴森,被英国媒体誉为“英国设计之王”。他是除维珍集团的理查德·布兰森外,最受英国人敬重的、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他所发明的双气旋系统,被看作是自1908年第一台真空吸尘器发明以来的首次重大科技突破,彻底解决了旧式真

黄秀英:“皮薄饺子”的苦恼

  黄秀英记得有关皮薄饺子的每一个重要时点,其清晰程度甚至超过她自己的生日:1989年5月16日,皮薄饺子馆正式开业,黄秀英成了一名个体户;2000年9月9日,皮薄饺子馆更名为“皮薄村味园”,迁至西安市西长安街54号;2005年1月6日,皮薄村味园餐

“皮薄饺子”黄秀英:个体户到私企老板

营业额从每天几十元到1万多,黄秀英走得并不费劲,可要想做大,光靠自己是不行的。 黄秀英记得有关皮薄饺子的每一个重要时点,其清晰程度甚至超过她自己的生日:1989年5月16日,皮薄饺子馆正式开业,黄秀英成了一名个体户;2000年9月9日,皮薄饺子

黄秀英:把饺子当钻戒卖的农民创业者

【本文摘要】 饺子馆面积不到30平方米,黄秀英和丈夫外带两个帮工,日营业额百元左右,连续两月都亏损。在黄秀英的坚持下,不到四个月时间,生意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从每天一百元逐步增加到五百元。皮薄饺子很快叫响长安区,走红西安,员工由两

彭海涛:23岁如何成为亿万富翁?

2007年7月5日21时,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盛大)宣布,收购多玩家网络游戏公司——成都锦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锦天科技)。收购资金达1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年仅23岁的彭海涛成了中国最新的一位亿万富翁。 关于收购金额

声明:《汪秀英:展览馆女解说员成亿万富翁》为网友涐不怕输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