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要做好总裁先学会做人



牛根生,1999年创办蒙牛乳业,短短6年时间,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其中,UHT牛奶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冰淇淋销量居全国第一,创造了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企业。

2007年3月18日,南开大学EMBA俱乐部成立大会暨滨海新区商业机会研讨会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会上,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牛根生围绕“怎么样做一个好总裁”这一主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讲。

作为企业的总裁,做出的决策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以及不同的行业,做一个好总裁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牛根生与大家分享了经营蒙牛多年的体会心得,引起了与会诸多企业家的共鸣。

做总裁先做人

“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牛根生借用胡雪岩故居的楹联来比喻企业的经营之道。他表示,要想做好总裁,首先要把人做好。“因为总裁是带人的。如果带不好人,总裁再费力、再费劲也不能把企业做好。做人不单是自己的事,更重要是为了把团队带好。做人在先,做事在后。”正如柳传志所总结的那样,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

自古以来,经营者对于如何做人有着各自的理解。牛根生认为,经营企业中的做人,关键在于理解人性,这也是蒙牛这么短时间把品牌做到家喻户晓的秘诀。“一个人做事不难,难的是三五百人或者更多人在一起做事。如果你不了解人性,事情的结果可能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美好。”他表示,总裁的为人处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周围的人。人们可以发现,对于企业而言,初创期领导人的性格往往会给企业留下深刻的烙印。“企业性格51%来源于你的性格,这是不可回避的,蒙牛也不例外。而且,在中国是这样,国外也是如此。初创时期领导人的性格会跟随企业一生。”牛根生表示,这反映了总裁在企业中的影响力,也有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

反过来看,当企业的某个部门出现了严重问题时,如何处理?牛根生的结论是从领头人身上找原因,“因为他身上出现了问题,自然而然地传染给了他的下属。”通常,有人认为,改变别人难上难,调整自己最简单。而实际上,当一个人职位越高的时候,要改变自己就越发不那么容易。“当你做到总裁的位置,最难管的人就是自己。”牛根生奉劝,如果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实在不适合总裁的位置。

做有“眼光”的总裁

“做总裁得有眼光。什么是眼光?就是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牛根生笑称,只要能做到这点,就可以当总裁。“当你身处总裁位置,别人能发现的问题你发现不了,或者别人发现的问题你认识不到,这样的话总裁也做不下去。”

 牛根生:要做好总裁先学会做人

每件事情的存在对所有人都一样。在同样的条件下,能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决定了是否能做一个好总裁。神舟六号成功发射之际,蒙牛抓住这一契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品牌传播与提升。牛根生告诉记者,当初航天部门接触的乳品企业并非只有蒙牛一家。为了将“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这一称号争取到手,蒙牛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跟踪准备,最终让蒙牛产品被认定为“中国航天员专用产品”。

由于各个企业因时代、地域和行业不同,对一个问题的决策往往都不一样,牛根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总裁而言,不论对错都要做出决策,其中倾听属下的意见就十分重要。“作为一个总裁,千万不要说这是你的意见,那是我的观点。所有意见、建议都是你的,必须学会客观地分析事情,利用集体的智慧,这样做出的决策效果一定不会太差。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所以需要总裁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胆量。”

除了对事情的分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之外,总裁在用人上同样也需要眼光。“企业家能不能带一些‘鲨鱼苗’,这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牛根生认为,不要担心权力下放可能带来的权力真空。“当这一仗为自己打的时候,当这一个市场为自己做的时候,他会做得很好。真正能把事情做好的人,如果权力受限,这一个企业就做不大。当总裁干的事越少而事干得越好的时候,一定是大总裁。”

与员工“共振”

“胆识、见识、学识,对于做一个好总裁而言缺一不可。其中胆识尤为重要,总裁的‘裁’需要胆量支撑。”牛根生认为,做企业之前最好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胆量,没有就别做。胆识来源于无私无畏,不同于无知无畏。而胆识又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见识和学识之上。

随着环境的变化,大多数总裁都在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知识。但有时却忽视了团队的学习。牛根生告诉记者,有些企业的错误在于,虽然总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但是他学的东西和部下不一样,缺乏交流沟通。这就导致部下学武当拳的时候他学太极,部下学太极的时候他学武当拳。这就容易形成认识上的不一致。“不一致对于团队而言是很危险的,也是最麻烦的事情,10个1加起来的结果可能小于1。”牛根生表示,有些问题总裁非常明白,但是员工一点都不了解,甚至意见相反。这就要通过团队学习,把总裁的认识转化为企业内的共识,认识一致之后要交流反馈,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共振的效果,激发全员为企业发展努力。

据了解,在蒙牛的生产车间有大量的工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水平。如何管理他们?让他们融入企业成为其中一分子?牛根生认为,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在强调品牌建设,而没有做好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文化的体会,他介绍说,在蒙牛的每个场合都有一句与之非常相适应的一段话,例如,在蒙牛食堂有这样一段话,“打算剩饭就不要在这儿用餐,否则向希望工程捐款50元”。当所有员工知道这一句话的时候就会产生共振。通过这样简短通俗的语句,让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的员工们也感受并认识到企业文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7730.html

更多阅读

蒙牛集团牛根生:十年荣辱以奇胜以正合

  把发动农民这个中国最古老的政治智慧和借力资本这个当下最时髦的管理技术如此巧妙地嫁接在一起,纵观25年来的商业史,能出牛根生右者,无。  牛根生做到了两个第一:第一个大规模发动农民,运用农民的力量,改写整个乳业游戏规则的企业

牛根生:我是英雄吗?

衡量是否是真英雄,应该更多地用效果论,而不单单是动机论。 文 | 牛根生 英雄,就是能够为公众创造幸福的人。 让自己幸福的人不是真英雄,让家族幸福的人也不是真英雄,让团队幸福的人仍然不是真英雄,只有能够让公众得到幸福的人才是真英

牛根生:蒙牛对三鹿不感兴趣

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三鹿收购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非但没有明了,反而愈发扑朔迷离起来,三鹿潜在竞购者名单也已经越传越长。但是日前,牛根生这个一贯高调的中国乳业“大佬”却公开表示对收购三鹿没兴趣。   自三鹿奶粉引发三聚氰胺事件

牛根生:大企业要负大责任

在包括三鹿、蒙牛、伊利、雅士利等知名国产品牌奶粉被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后,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也分别就“问题奶粉”发表道歉声明,并做出相关善后承诺。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甚至在17日的蒙牛全体员工大会上郑重宣布:“如果这

声明:《牛根生:要做好总裁先学会做人》为网友哥兜裏有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