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新丝路掌门人李小白:规则中行走 打造美丽经济(一)



追赶三天拿下第一笔订单

从北京到上海再到杭州推车前行见到设计师

虽然过去了10年的时间,但对于李小白来说,刚刚全面接管新丝路时的困境仍然记忆犹新,这个曾经的门外汉不无感慨:“我走上了一条不能回头的路,但再难也要走下去,只有这样才可能迎来希望!”

1998年底,新丝路处于史上最低谷,有着开放型经营理念的李小白主张更多地吸纳各种人才,这种理念与当时新丝路一切以名模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有些冲突,而且新丝路的开创者和十几名著名模特都离开了公司。“我当时是领导着一帮有组织的乌合之众啊!”李小白笑着对记者嘲解着当时的处境。

然而临危受命的李小白并没介意,他要一切重新开始,一切按市场规律办事。

1998年的中国服装周上,新丝路没有接到一个订单,为了拿到第一笔订单,李小白找到了当时著名品牌“蒙妮莎”的总经理曹明,他答应给新丝路一些订单,然而蒙妮莎的设计师却早先拒绝了与新丝路的合作。“很感谢曹明给了我很大支持,在他的帮助下我终于见到著名设计师赵伟国,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他。”

赵伟国是当时国内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与很多业内知名人士有过合作,这对于“外行”李小白来说是一次大的考验。他和正在沈阳开会的赵伟国约好在北京见面,他去机场接机,然而北京连下两天大雪,飞机无法正常降落,李小白在机场等了两天也没接到赵伟国,无奈他们改约到了上海。他和曹明又连夜赶往上海,没想到当他们赶到上海时赵伟国又去了杭州主持一个会议。“赵伟国也是很讲信誉的,大家又相约到杭州,一定要见上一面。”

李小白向当地朋友借了一辆车开往杭州,屋漏又逢连阴雨,偏巧杭州又大雾,能见度很低,车还出了问题,没有办法他们只好下来推车前行,推5米,歇一会儿,接着推。“当时我真是感慨万千啊,我这条路走得对吗?以前在机关当领导,舒适安稳,很少求人,可现在呢?现在由‘我们求过谁’变成‘谁能求我们’了,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心里真是很难接受的。一路上我总是在想,前景会是什么样子?想不清楚,但也只能低头前行,没有退路了!”

在一路的情绪波动中他们终于在凌晨三点到达了赵伟国居住的宾馆,见到赵伟国,李小白说出的第一句话便是:“请你相信我!”

真诚的态度赢得了赵伟国的信任,李小白拿到了第一笔订单。

回想起这个过程,李小白一直在强调的便是“尝试”,“什么事情都要勇于尝试,去尽最大努力争取,只有这样机会才不会丧失,也才可能有希望! 

在规则中行走

外表儒雅谦和的李小白,很难让记者把他和美女时尚以及绚丽的T台挂起钩来。

然而温和外表下的机智与大胆却从开口之时便显示了出来。“这个行业表面风光的背后却处处隐藏着各种危机,模特、经济公司与客户间的博弈很微妙,能够寻找到多方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让整个行业健康发展。”这个自称“团委书记”出身的新丝路掌门人被业界称为“中国模特的教父”,对于这一称呼,他笑而淡之。他谈模特,谈品牌,谈博弈,谈市场,言词间一直给记者传递着一个理念,那就是规则。“投身于时尚名利场的十年,我总结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在守规则中找市场,让各种人才在新丝路这个平台上都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发挥作用。”

当他发现记者对于业内所签合同表现出兴趣时,动作不多的李小白用手指在桌面上画出了三个圆,代表公司、模特、客户的三方阵营,他形象地对记者描述着三方关系脉络:“其实,模特与经济人之间是鱼与水的关系,公司用各种手段捧红模特,模特反过来去传播公司品牌,互相尊重,遵守合同,良性发展;否则的话就会出现店大欺客或客大期店的现象。”

正是因此,李小白才把当初风雨飘摇,四面楚歌的新丝路打造成一个拥有国内90%名模、营业额占全行业销售额40%左右的时尚航母,开创出中国的“美女经济”。

“什么是规则?比如说咱们是夫妻,现在没有感情了,没有关系,可以分手嘛,然后再重新选择,如果你没有办理手续就和别人开始生活,这于情于理都不对吧,摆不到桌面上吧,这就是最简单生动的底线与规则。”

当他用最通俗的比喻说明现在市场上出现的诚信危机时,不难看出这个做过多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掌门人内心深处严守的道德底线。也许常处在镁光灯的焦点带,理性的严谨与道德思考的审慎会让他更加清楚地面对严峻的市场考验?

在时间不多的采访当中,他的秘书三次前来告知有客人到访,其中有两人还站在了透明的会客室外等他,因为他采访结束后马上又要飞往海南,但这并没有让他缩减采访时间,“事先定好的事情不能改变,这也是一种规则。”

危机:临危受命艰难转型

“我现在很感激那些当时离开新丝路的人,是他们在适应市场的路上推了我一把。”

时势造英雄,其实是说,大变革才会产生大机会,此时有潜质的人会脱颖而出。

李小白入行的年代,正是中国模特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年代。

1998年前后,中国模特经纪业已是数百家公司群雄竞起,进入战国,像许多国企的被动一样,新丝路的被动一下子凸显。李小白回忆:“当时提起新丝路,就是没落的代言词。”

李小白看出当时新丝路三个症结:首先,行业发展到今天,应该团队式管理,而不应还是走穴式管理,由几个人说了算;第二,要业务细分,让公司全部人发挥作用,一个经纪人又是导演、又是制片,都做都不是,肯定干不好;第三,只靠模特队伍招揽业务的模式已经单一了,应该是推明星模特和策划制作等全业务模式并举。

1998年,新丝路的开创者张舰和当时红极一时的陈娟红另起炉灶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胡东、程峻、张巍等业务骨干也一起离开。李小白至今回忆起当时的景象时还是向记者张开双手:“当时的情况其实是可以关张了。”

回忆起最艰难的时候,李小白清晰地记得:举办完一次大型活动,公司只剩下6000块钱,另外还要补税十几万……而作为一家依仗人力资源的公司,模特还要慢慢找,重新培养。

 打造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新丝路掌门人李小白:规则中行走 打造美丽经济(一)

临危受命的李小白没有退路,唯一能做的是把自己的改制想法、经营思路一一实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8282.html

更多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新农村指导员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以在慈溪市彭桥村进行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活动为基础,通过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和分析,以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而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村民一、引言

新浪微博有没有国际版 国际版其实“没有准备好”(一)

     新浪财经有个《老艾观察》,有一篇“推国际板由股民决定 不能为地方谋利”(http://club.business.sohu.com/r-zz0424-408845-0-0-900.html),读了确实让人很有感想,这里,暂时不谈“地方利益”(我们下一篇再谈)。      现在管理

李小琳:中电国际如何布局新能源发展

曾瀞漪:我知道您做的事情,除了国家交给央企的任务,你们必须达到,而且你们现在已经提前达到之外,还有您比较超前的就是在做新能源的部分,像是在香港有中国电力[1.57 1.29%]的新能源,这是一家上市公司。新能源的发展,大家都知道,它是一个很大

明基掌门人李焜耀:带你看明基成长的20年

  去宏基笔记本电脑事业部当主管,还是去管理明基。1991年的李耀面临着两难选择,当时的他,已在宏基拥有深厚的基础,又深得施振荣的赏识,继续在宏基,或许某天还能成为正式接班人。  当时的宏基,年营业额超过了100亿元,而明基全年的营业

声明:《打造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新丝路掌门人李小白:规则中行走 打造美丽经济(一)》为网友讨喜冤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