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之杰:7000元创出上亿健身王国(二)



小淘气包玩出健身王国

成长篇

小时候的陆远大是一个静不下来的人,有一天不出去惹是生非,父母就已经谢天谢地了;陆远大做梦也想不到未来有一天能闯出自己的事业,而且还能做得有声有色。这似乎应验了老人们常说的那句老话:“淘孩子以后才能有大出息。”

  儿时是出名淘气包

陆远大身上的不拘小节,比较随意的性格随处可见,儿时的陆远大绝对是个淘气包,到十六七岁时甚至淘到可以上房揭瓦的程度。即使到了现在,陆远大不按常理出牌的习惯还被员工们津津乐道,员工说陆远大就像《亮剑》里的李云龙,自有一套歪理论,但每次实施的效果都还不错。

用陆远大自己的话说,小时候三天两头就要到他家附近的派出所去报到,跟片警“斗智斗勇”成了他当时的一大强项。从初中到高中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里,北京定福庄附近派出所的门都快被他给踏平了。去所里报到的原因有很多,把谁家的玻璃给打碎了,跟谁家的孩子打架了……淘气包陆远大就在打打闹闹中长大了。

1982年,陆远大从北京定福庄中学毕业,不到20岁的他到北京市人民机械厂外协分厂当工人。刚开始的时候,别人月工资都能开80多元,陆远大忙活一个月才挣26元,他为此感到愤愤不平,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他发誓一定要干出个样来。于是,喜欢不按常理出牌的陆远大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三级跳,从一个普通工人跳到调度员,干了一年之后又升为车间主任,直到分厂厂长。

陆远大在厂长的位置上做了两年,但由于年轻,很多管理上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员工到家里砸玻璃、坐在家里不走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这些问题,陆远大深刻地认识到,光有头脑是不够的,还需要累积很好的管理经验。

1988年,陆远大辞职去了一家从事健身器材的乡镇企业,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体育健身首次进入了陆远大的视野。 

33岁开始创业

上世纪90年代初,家庭跑步机曾经风行大半个中国,陆远大也加入了经营跑步机的行列。

那时候卖跑步机,顾客大多是高兴地把产品拿走了,之后几乎每天都有顾客电话反馈使用情况,但是三个月后顾客就没了消息,经过询问,原来是顾客觉得用了没有效果,就不再使用了。久而久之,陆远大得出一个结论,客户卖了一个没一个。“这样下去企业根本做不起来,只有老客户不断增加,你的企业才能壮大。”陆远大回想当时这个最让他头疼的问题时说。不过当时碍于给别人打工,束手束脚,自己很多改变现状的举措都不到重视。于是,在体育健身行业磨炼了7年多的陆远大第一次有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这一年,陆远大33岁,他选择辞掉人们羡慕的企业副总的职务,自己创业。

 体之杰:7000元创出上亿健身王国(二)

创业初期,陆远大的启动资金只有7000多元,拿出500元与朝阳区里的一个村子签订了租地协议,另外还有500元作为定金。由于资金紧张,因此,公司盖厂房找的是关系,设备买旧的,砖是赊的……就这样,体之杰有了雏形。

从1997年3月份开始建厂,到当年的10月份,公司赚了第一桶金,陆远大给公司买了一辆桑塔纳2000,取代了创业时期的二手大发车。陆远大说公司第一桶金的得来全是靠自己在健身行业多年的经验。

当时,有一个研发训练脚踝的项目,这在整个健身器材的所有项目当中是个绝对的冷门,但是,陆远大凭经验还是接下了。通过艰难的研发,陆远大亲自参与设计直到最后的产品实践,产品最后获得了成功,并赚得100多万元的利润。

  80万元解燃眉之急

陆远大认为,创业能否成功关键是人,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即使投入很多钱创业,多数最终也会失败;创业的最好条件就是没有钱,但有一个目标明确的事业,按照这个事业去发展。陆远大就属于后者。

虽然公司顺利赚得了第一桶金,但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残酷的现实摆在陆远大的面前。创业初期,体之杰不过是行业里的小字辈,行业里已经有了一些名头比较响亮的企业,要想在人家嘴里夺食,谈何容易。 

1998年,体之杰陷入了创业以来最大的困境,几乎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创业的时候有17个人,这时坚持下来的只有12个人。合伙的发小走了、打开市场需要资金、租赁的破厂房需要钱、工人的工资也要按时发放……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支撑一个企业的重担相继压在了陆远大的肩头。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陆远大觉得已经无路可走的时候,埃及的一批特殊订单救了他,更救了体之杰。

当时面对埃及一批特殊健身器材的订单,国内没有一家厂子敢接,怕做不出来砸了自己招牌。但是,陆远大不怕。陆远大连夜亲自画图设计,第二天就将设计好的图纸小样送到埃及客户的手里,客户一眼相中,这一次体之杰进账80万元。

80万元解了当时陆远大和体之杰的燃眉之急,而且也有了公司下一步发展的资金。经过了这一次难关之后,陆远大开始考虑为健身引入新的理念,自2001年和2002年陆远大独创的路径户外健身系列风靡市场之后,体之杰开始订单不断,并逐步发展壮大。

十年风雨痛并快乐

陆远大说自己是一个小人物,虽然是一个企业的老总,但眼下住的房子,开的车子都是普通人的标准。对于带领企业走过的十年风雨,陆远大说:“企业出点沟沟坎坎很正常,做一个老板,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一定要先痛苦,才能有快乐。”

陆远大认为,自己这多年来一直还挺顺的,他自认是个乐观的人,喜欢挑战,更不会轻易在困难面前退缩,否则不会有今天的体之杰。他认为,十年的时间自己能够一路坚持下来,体之杰被经营得有声有色,最大的原因就是有技术在手。陆远大整天就是研究人怎么运动,怎么使用才能有效。并非体育科班出身的他可能写不出来,但能做得出来;可能说不出来,但不影响把产品拿出来展示,而这些是一些科班出身的人所达不到的。

眼下,虽然陆远大口口声声地表示,体之杰离自己的预定目标还很远,但今天体之杰却早已在行业里树立了自己的位置,各项荣誉毫不吝啬地扣在了陆远大的头上。

对于朝阳区体育经营交流协会主席、朝阳区青年联合会委员、朝阳区工商联常委、朝阳区海外联谊会第五届理事、北京市体育休闲产业联盟副主席、北京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工商联执委、北京市警风督察员、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陆远大表现得超然淡定,他说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并不能代表未来,未来永远比过去美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8799.html

更多阅读

服装企业海外并购: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二)

      1、资本的充裕性及后续经营的资金投入。         无论是对品牌还是对渠道进行收购,其最为重要的即是收购资本。而对于利润同样日益下降的服装企业而言,这些需要动用以“亿”为单位的资金如何获得即成为了收购企

平民商人张大中:500元到36亿的传奇(三)

如此挨过一年。"到1987年,我看到政策允许开分公司了,你不知道我的心情有多复杂。"张大中深有感触地说。 让张大中的事业进一步飞跃的,是1993年开张的玉泉路音响城。电子原配件、音响等电器生意,伴随在当时风靡全国的卡拉OK热财源滚滚

平民商人张大中:500元到36亿的传奇(二)

但对张大中的事业真正起到帮助的,还是这种不安分的基因。 1979年开始,国家开始拨乱反正,但是当时要求平反的人很多,政府的平反时间更多取决于受害人家属的上访激烈程度。张大中的大哥、二哥都是踏实安分的人,大哥当时已经分到外地工作

平民商人张大中:500元到36亿的传奇(一)

大中公司始建于1982年,几年后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音响设备制造厂。1989年,正式注册为北京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 刷煤气灶的小贩,到升价几十亿的资本家,平民商人张大中的发家史里写满了他的努力。

青岛啤酒女总裁严旭:从零到三亿的质变(二)

华南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在深圳,针对深圳在华南地区消费能力最高、市场大的情况,严旭定下了主攻深圳市场的策略,推出了适合当地消费口味、价格合理的系列啤酒,在市场上成功塑造了青岛啤酒亲民、让利于民的良好品牌形象。正如严旭所说,“青

声明:《体之杰:7000元创出上亿健身王国(二)》为网友这一年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