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鸣:全世界的同行都称他为“太阳王”(二)



由于这些产品过于粗放,消费者花了几百元,往往用两三年就报废了,成了一堆垃圾。说起来是节能,其实是巨大的浪费,这也是其难以推广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不能把太阳能热水器当成家电和汽车一样来设计和制造?要想成气候,必须在质量、性能、外观都向家电和汽车看齐。黄鸣决心彻底改变太阳能只能在水暖店里混的形象。

太阳能热水器放在屋顶上,常年风吹日晒雨淋,外观非常重要。那时的产品一般是刷漆,但不久就会生锈,皇明第一个采用喷塑,又升级到喷塑造光,最后干脆引进汽车表面的弗丽特喷涂技术,让热水器的外观像汽车一样锃亮。

保温对热水器至关重要,皇明学习冰箱的自动化技术,自主研发了发泡生产线;材料更是严格控制,不锈钢板则是从日本、韩国进口的食品级不锈钢,喷涂用的粉末来自美国……很多人不明白,“黄鸣你究竟搞的是太阳能,还是航天飞机?”

为了保证每样材料都合格,黄鸣建了一个检测中心,对使用的阀门、钢材、塑料、橡胶(18395,-250,-1.34%)、电线等每一种配件,都进行最严格的检测。如今,它已成为全球最庞大、检测内容最丰富、检测标准最严格的太阳能产品检测中心。

产品如何保温、防锈、抗风、避雷……随着一个个技术细节的落实到位,一套成熟的质量标准被摸索出来,就这样,黄鸣建立了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最早的一个工业化生产体系。

别看黄鸣平时挺和气,但一涉及质量问题,马上“霸道的不近人情”。他曾从一家外资企业挖来一位高管担任副总,此人过来后立下了赫赫战功。一次他动了私心,把支架外包给自己的熟人生产,结果出了质量问题,黄鸣闻讯后,立刻把此人就地免职。

为了质量,他还曾跟人搏过命。黄鸣有次巡查时发现一员工做的产品出了质量问题,竟偷偷将次品放在不显眼的地方,企图蒙混过关。他当场宣布对这名员工罚款1000元。当时这员工并没说什么,但第二天晚上,竟举着刀冲进黄鸣家里,大喊着:“你不让我过,我也不让你活了。”

黄鸣毫不畏惧地走上去:“有本事你就把刀放在我鼻梁上,我眨一眨眼,就不是条汉子!”结果这名员工哐当把刀扔在地上,甘心认罚。

在黄鸣手上,原来五花八门、七扭八歪的太阳能热水器,外观变得光鲜亮丽,而且性能稳定、可靠、耐用。“就像是种地,原来是社员拿着镰刀挥汗如雨,现在则开上了联合收割机。”

站在这些产品中间,黄鸣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豪情,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将军,即将率领身边威武的“士兵”,为了一个产业的明天而去远征。尽管在1995年,皇明还是一家每天只能销售几台产品,年销售额不过几百万元的小企业。

8000万公里启蒙市场

黄鸣本是一介书生,不太善于言谈,但爱上了太阳能后,突然拥有了一种“魔力”。和他接触的人,会不知不觉地被他征服。

他每看到一个人,就指着周边被污染的河流和日渐昏暗的天空,动情地到道出自己的担忧:“我们小时候,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河水是清的,但现在都被污染了;我们不能为了自己便利,让下一代再也见不到蓝天白云。”

“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我们必须推广太阳能。”

在黄鸣口中,太阳能不仅是个生意,而且关乎能源、环保、子孙、生态、事业、理想――这么伟大的事业,岂能袖手旁观?很多人于是加入了进来,随着队伍越来越大,黄鸣有了一个新江湖绰号――“太阳能教教主”。

这种神奇的“蛊惑力”,在营销上帮了黄鸣大忙。

1996年,一个经销商刚见黄鸣一面,回家忍不住跟老婆嘀咕,“信不信由你,我敢说黄鸣一定会成大器,因为我看到他的境界不是想当暴发户,而是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他从此一路紧紧跟定黄鸣。

当时,全国99%的消费者都不知道太阳能热水器为何物,于是黄鸣启动了“全国太阳能科普车队万里行活动”,几十名员工(几乎是公司全部人员的一半)身着统一服装,开着喷成绿色的面包车,带着自己编辑的《太阳能科普报》,逐个城市进行“路演”。

第一站是济南。他们用一根根集热管搭起了一个几百平方米,几层楼高的展场,恢弘的气势让人从几百米之外就能感受到,上面是一条长长的标语:“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你应该用太阳能”。

第二天一早,好奇的泉城人民就围拢了过来。还没到中午,天气还没热起来,水就已经很烫了。没接电没接燃气,水温这么高,大家感到很神奇。

在众人面前,黄鸣再次展示了他对太阳能宗教般的热情,把人说得“晕乎乎”的,一下子居然卖了上千台!

当时这个场景一直记在黄鸣心头――他为每位光临者都发了《太阳能科普报》,共四版,前三版介绍太阳能利用的科学知识,最后一版是皇明产品的介绍。细心的黄鸣跟踪观察了一下,发现自己发出的报纸,几乎没人乱丢,都被带回了家里。

“看来人们是真喜欢啊!”这让他深为感动,对推广太阳能的信心又陡然增加了几分。

济南、南京、无锡、上海、福州、厦门……皇明的营销风暴很快席卷了半个中国,所到之处,市场之门无不应声洞开,产品上千台上千台地卖。

至今,皇明的科普宣传队行程已经8000多万公里,发放了9000多万份《太阳能科普报》,建立了10000多个营销网点,为太阳能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市场启蒙运动。“活动非常有效,很多消费者都认为太阳能就是皇明,二者可以划等号。”

产品畅销,经销商接踵而来,在黄鸣的影响下,不少人爱上了太阳能。

江苏苏南一位经销商,原来做点小生意,但酷爱喝酒、赌钱,口袋的钱从来过不了夜,日子过得异常颓废。认识黄鸣后,像变了个人似的,酒也不喝了,钱也不赌了,一门心思推广太阳能。

1996年,这位经销商独创了“皇明乡镇营销模式”,为皇明打开农村市场提供了绝佳的样板。

他发现乡镇上的人都是乡里乡亲的,彼此熟悉又爱攀比,谁家买了个大件,一个下午镇上的人都能知道。于是,他总是在乡镇逢集市时,搭一个大大的台子,请人来唱场社戏,同时对热水器进行现场演示。有谁买了热水器,他就开着披红挂绿的送货车,一路高声放着喇叭给人送到家里,场面隆重得像人家儿子中了状元一般,让主人特别有面子。

这种营销方法很快产生了神奇的效果。当地谁家娶媳妇、嫁闺女、乔迁新居,都点名要买皇明热水器,而且声明应有的排场一样都不能少。

在他们看来,家里安台热水器,不仅是富裕、时尚的象征,甚至还是一种大吉大利、不可缺少的仪式。当然必须是皇明的,否则总觉得缺那么点意思。

同样是这位经销商,把皇明配给各经销商的送货的面包车也用到了极致。每到下雨的时候,他就开着车在乡镇里转悠,看到有人需要,就把人喊上来捎上一程,充当免费的士,大大增进了人们对皇明品牌的感情。

市场一点点被打开,代理网点也越来越多,皇明又开始提升产品的终端形象。

 黄鸣:全世界的同行都称他为“太阳王”(二)

1996年,黄鸣提出“谁说太阳能不登大雅之堂,皇明太阳能敢和名牌家电同台竞技”的口号,把产品摆进了苏宁、国美、百安居、欧倍德等大商场。

之后,皇明又不断升级自己的终端,从直营店、A级店、5S店,再发展到今天的“黄金卖场”――哪里是商业中心,皇明就偏要在那里开店,展示形象,让大家抛弃太阳能昔日蜗居在水暖店里的旧观念。如今,皇明早已和其他高档家电一样,在苏宁、欧倍德等大商场中器宇轩昂。

……

那几年,企业像坐火箭一样,黄鸣每出去搞一次营销,就要火速赶回去物色新厂房、扩充产能、招聘人手,公司曾不得不在两年内搬了四次家,员工从几十人迅速变成几千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8928.html

更多阅读

黄鸣:孤独的“领袖”

     “我这个堂吉诃德是当定了”: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颇有将曝光太阳能光热行业潜规则进行到底之势。5月14日,黄鸣在第七次“曝潜强标”发布会上称,现有太阳能热水器不锈钢内胆“胆结石”,导致腐蚀、漏水和穿孔,三五年就会整机报

黄鸣:标新立异的平民企业家

2008年岁末,北京的会议奇多,大大小小的会场里用得最多的词就是“冬天”。但在盘古大观一间俯瞰“水立方”的会议室里,前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高盛亚洲总经理张奕、鼎晖投资董事长吴尚志与皇明集团董事

黄鸣:我的房地产公司名叫“太阳能”

太阳能领域呼风唤雨的黄鸣(黄鸣博客)会在中国地产江湖竖起自己的大旗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国内外经济一片下滑时,黄鸣选择进军房地产。这个名字今后或许会在地产圈子被反复提起。“先从三线城市开始,我要做成老大”。黄鸣会心一笑,

黄鸣:我的万言书-保护消费者才是最重要的(四)

(接上篇)   我的万言书:保护消费者才是最重要的(四) ——致《现代快报》总编辑的一封公开信,恳请大家一起说出真相,不要玩“躲猫猫”游戏。   关于皇明太阳能集团的几点汇报:   1、皇明太阳能集团作为世界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领导者,年推广

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我把名字都卖了

  黄鸣是个怎样的人?用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振涛的话说,“在工作当中,在事业当中,他就是那样一个苦苦追求的人,他把太阳能事业当作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紫金山环境设计总工程师朱德荣说的更为尖刻,“他应该

声明:《黄鸣:全世界的同行都称他为“太阳王”(二)》为网友待我辉煌灭狗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