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忠群:方太儒道



“经济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中国一定也要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我觉得儒学完全可以与管理实践相结合,中学明道,西学优术,要中西合璧”

在第十二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的演讲台上,刚入“不惑之年”的茅忠群看上去更像一介书生,他有着一种沉静的气质,说话慢条斯理,表情诚恳、甚至有点腼腆。不了解的人会觉得他有些木讷而不善谈,但其实这只是个错觉。在接受《当代经理人》采访时,无论记者问什么问题,茅忠群都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茅忠群的气质似乎和“霸主”这个词并不搭界,但事实上方太是国内家电惟一一个比国际著名高端品牌卖得贵且卖得好的品牌。“如果说只是卖得好,方太就不能说是高端品牌,如果只是卖得贵方太也不能算第一品牌。要同时具备卖的贵又卖的好,才能说是高端第一品牌。”茅忠群这样定义心中的方太。

1996年,刚满26岁的茅忠群和父亲一起二次创业,当时的背景是茅忠群的父亲茅理翔将点火枪的生意做到了世界第一的时候,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点火枪难逃价格战的逼迫,“世界点火枪大王”创办的飞翔集团面临转型,于是父子俩联手创立了“方太”厨具。而茅忠群也提前通过了父亲茅理翔当初设定的对他的“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阶段,这个宁波慈溪的家族企业的经营权已经由他掌管。从这时候起,茅忠群逐步在方太身上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近20年来,茅忠群一直按照自己的理想规划着方太的未来,把方太从一个家族企业改造成为一个拥有现代化管理制度的企业。但他并不满足,他希望能在方太试验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深谙国学之道的茅忠群把目光投向了儒学,他笃信“可以治理国家的思想,肯定是可以管理企业的。”

2008年,茅忠群在方太建立了“孔子堂”,这在中国的企业中尚属首次。他亲自给员工们讲述《弟子规》与《三字经》。“我总希望让方太的企业文化独立于金钱和利益之外,更多地体现出人性的光辉。不需要那么多条条框框的制度,大家只要依靠自己的道德水平和自律精神去做事情就行,这正是现代社会缺少的。虽然听起来有点理想化。”他说。

正是这种理想化的思想,方太坚守着专业化和高端化的定位,坚守着“不上市、不收购、不卖牌”的原则,这在外人看来多少有点不理解,但茅忠群却很淡然,他清楚地知道,只有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妄为,不乱为,最终成就了方太今天的‘无不为’”。茅忠群表示。

永远做高端

《当代经理人》:方太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化,但专业化也有一定的弊病,就是规模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方太如何平衡这种得失?

茅忠群:方太成立于1996年,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就确定了这样一个专业化定位的方针。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到吸油烟机这一款产品上。通过努力,吸油烟机上市以后,一炮打响。当然,这背后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说我们对消费者需求的调研,比如说我们是家电行业第一个把工业设计引入到产品设计中的。当然,还有其他多个因素,甚至包括品牌的取名。这多个因素叠加起来,使得我们的吸油烟机一上市就一炮打响,并在其后几年迅速成为吸油烟机行业的第一品牌。

方太没有走过弯路,没有跟同行拼过价格战。因为方太的路线从创立之初就考虑清楚了,我们想要打造的品牌,一定是消费者心目中的专家型品牌,而不是说一个品牌包罗所有的产品线。我们希望方太就是高端厨房电器的代名词,柏厨是高端橱柜的代名词,而米博在未来会成为高端热水器的代名词。我的原则是,所有的产品线我们都只做高端产品。有一些企业赚了钱就开始涉足其他产业,但是我不会,我要把最充足的资金放在长远规划上,只有这样,心里才踏实。这就是我们的专业化。

《当代经理人》:14年来,方太一直推行高端战略,是什么让方太一直坚持这种高端战略?

茅忠群:当初市场调研的时候,发现当时吸油烟机的市场已经有几百家企业,产品竞争非常强烈,但我们发现了一个点,高端市场空白,没有一家企业在做。我想我们为什么不做高端?为什么要到中低端市场去厮杀。用现在的话就是蓝海,我们为什么不进入蓝海,所以我们毫不犹豫的进入了高端。当然高端背后的艰辛是非常多的,其中有许多的辛酸。

目前,方太产品的价格比跨国品牌要贵10%以上,而且方太已经占领了高端市场30%左右的份额。另一方面,因为你要做高端,不是说通过广告,自己说自己是高端就可以,这是没有用的。首先大家知道品牌的基础就是产品。你说你是高端产品,把产品拿出来看看,像不像高端品牌,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定位精品化,就是来支撑我们高端化的战略。

不上市、不收购、不卖牌

《当代经理人》:你一直奉行 “三不原则”,不上市、不收购、不卖牌。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这似乎显得与众不同。

茅忠群:因为我们非常专注于高端品牌,非常专注于我们经营管理的品质。所以第一,不上市,我们也不希望上市。因为大多数企业上市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快的发展。而我们却给自己设了一个发展的上限,我们要求自己的发展速度不得超过30%,所以上市没用;第二,不收购,因为目前国内还没有什么高端业务可供我们收购。第三,不卖牌。方太成功以后,曾经有很多家电行业的朋友上门说你这个洗衣机不错,能不能把方太的牌子交给我们用,我们出点钱,我们全都拒绝了,因为担心他们把方太这个品牌给搞砸了。

《当代经理人》:那方太对投资机构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茅忠群:方太曾接到过一些资本机构的入股、收购请求,但方太都拒绝了,我一秒钟之内就可以告诉他们答案。方太是把厨电当做一个事业来做,不会因为短期利益牺牲长期利益。在我们的理念和战略当中,把品牌目标、社会责任放在了首位,而不是销售规模和利润。如果接受资本市场过多的干预,这两个目标就可能产生冲突,我们的战略决策要受到股市的影响,或者要受到股民的影响。

 茅忠群:方太儒道

中学明道,西学优术

《当代经理人》:从2008年开始,你在方太建立了“孔子堂”,开始推行儒学管理,甚至亲自为员工专场讲述儒学理论,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

茅忠群:方太的前10年一直在学西方管理。但后来我发现,世界上任何一个强国的管理,都是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没有一个强国是完全采用美国的管理,日本不是,欧洲不是,中国将来肯定也不是,肯定要根植自己的本土之上。

要推行一种本土的文化和思想,需要一个平台,这是建立孔子堂的初衷。思想道德的教育模式与科学技能的教育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能够灌输,也不能强制执行。所以,我们建立孔子堂,采取不考核、不要求员工写学习心得的方法,因为一种文化需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推进,形成个人的修养与行为习惯。而且儒家“仁爱”思想的前提就是不能给员工施加压力,而是要让员工从内心深处乐于接受。

其实,我们在孔子堂中,讲授的并不是如何工作,而是讲如何做人、如何教育孩子和经营一个和睦的家庭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我们还会请中医专家来讲授中医知识,这实际上会让员工对自己的企业有一种认同感。

此外,“孔子堂”不是一言堂,内容上首推儒学,亦涵盖国学的多门学类;不是一个导师的单一宣讲,更鼓舞学员互动交流。现在,员工实行每年40课时的儒家教育计划。

孔子堂是“仁爱”的体现,是我们儒家文化教育的一小部分。更长远的计划是用三年的时间,一边推行儒学思想教育,一边归纳总结制定规范,建立一套中国的儒学管理模式。让儒学停留在企业文化层面,那依然是虚的,只有真正融入管理,并形成可以延续和实施的制度,才能成为管理模式。因此,这将是一个漫长的教育计划。

《当代经理人》:方太的品牌理念与你推崇的儒家管理思想有何关联?

茅忠群:儒学强调修己以安人。品牌的一个涵义是定位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感觉,品牌的口碑,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与赞誉,方太的品牌追求就是在于消费者百分百的安心,这与儒学是相融的。

《当代经理人》:有一种观点认为,儒家思想对人的教育有作用,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却显得过柔,不见得有效,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茅忠群:这个我不太认同,儒家思想对人的规划就是从修身开始,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那需要很大的豪气与激情。我将后者转化为立业、建功,更符合我们一般的人生追求,但立业与建功首先就需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其次是饱满的激情,这也是西方管理学说中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在这方面,我觉得儒家思想更加的积极正面,它非常明确地告诉你人活在世上就是要建功立业的,但它的起点是从修身开始的,它要求市场竞争的途径必须是正当的。一个好的市场经济一定是在法律范围以内正当竞争的,也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儒学的影响只会是积极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9627.html

更多阅读

茅忠群:企业文化如胎教,构建宜早不宜迟

 8月23日,《执行官》与中国营销创新联盟主办的“CMO沙龙26期标杆企业行之走进方太”的活动顺利成行,创新联盟的理事会员汇集宁波方太集团总部,在参观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和精美宜人的展厅之后,坐听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讲解《方太

茅忠群:不让利益回报扰乱战略方向

“资本的特性总是逐利的,它们会更多考虑当下的利益回报。而方太所追求的是持续改进的长期过程。我们一旦上市,公司年报、股东收益就会成为一个‘指挥棒’,进而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方太总裁茅忠群是一位儒者,他在中国当

茅忠群:方太“中学明道”的企业文化

     2002年,33岁的茅忠群从中欧商学院读MBA归来,他心里一阵迷惑:下一个班要读什么?把忠诚、团结的本土文化精神与西方现代管理完美结合的日式管理给了他新的启发:“也许将自己的文化与现代管理融合才是未来中国企业管理的方向。”

无为而无不为:方太之道(4)

四、三驾马车成就未来 增长的瓶颈 从2002年以来,方太一直都保持着厨具高端市场占有率第一、销售额排名第一的成绩。30%的高端市场占有率数年变化不大。而方太本身定位就是高端市场,因此中端的营销努力和产品努力做的都很少,低端更是绝

无为而无不为:方太之道(3)

三、五年跨越:定位转型之后的深耕细作 2003年是中国传统厨电品牌的转折年:一方面,国内大型家电厂商大规模进入,包括海尔、美的、科龙等纷纷圈地厨电领域,大举进军厨电市场。另一方面,由西门子、伊莱克斯带动的跨国厨电军团,也正在挟雄厚跨

声明:《茅忠群:方太儒道》为网友聲色張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