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不会大萧条也不会快速复苏



  经济复苏正当时,后金融危机即将到来。宏观经济走势如何,企业、投资者、消费者该如何抉择?昨天,由新华社、浙江大学主办,由钱江晚报协办的《2010中国:复苏与抉择——宏观经济预测与经营投资决策高端论坛》在浙江大学永谦活动中心举行。来自决策层智囊团、经济学界、重要行业的学者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不会有大萧条

  但复苏过程不简单

  “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不会有大萧条了,但我还是有些悲观地认为,复苏过程没那么简单。受金融危机冲击比较大的国家,出现一两年的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很正常。”著名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昨天一上台,就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为此,他还借《今日早报》平台,向读者致辞,在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仍然需要“理性思考,大胆开拓!”

  樊纲认为,世界经济在各国积极调控政策的推动下,已经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接下来,经济情况会复苏、好转。但是,2006年、2007年时的水平,一时半会还达不到。以美国为例,财政政策支撑力量有限,国内企业近期“增加库存”的动力也慢慢散去,中小银行仍在不断破产,失业率仍然是增加的;所以,明年年初,美国经济有可能回落。

  与此同时,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的居民储蓄率正在发生变化。2006年,这一指标是-2%;而今天,指标变成了8%。

  “随着经济复苏,这一指标有可能回落到4%—5%,但也足以影响中国的出口。”樊纲说,“中国的出口产品,难以回到2006年、2007年的高峰水平。企业家要适时地对市场需求作出判断。”

  不担心通货膨胀

  担心经济复苏过快

  “宏观调控必然会带来副作用。现在,最被大家关注的就是会不会带来通货膨胀。今年10月份、11月份, CPI有可能会转正。但我仍然对此并不担心。”樊纲说,“流动性过剩的潜在危险确实存在,但各国央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治理通胀’。很多人担心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其前提是‘央行只发钱不收钱’,这是不可能的。”

  “之前,美国相关人员就公开表示过,在适当的时候会采取‘反操作’,控制货币量。最近,澳大利亚也加息,对货币适当收紧。说明,决策层已经关注到这一问题了。”

  真正让樊纲担心的,“反而是复苏过快,人们以更快的速度忘记危机,导致金融体制改革的流产。”

  樊纲说,在美国,经济刚刚有所起色,华尔街的精英们已经开始游说国会对金融少些监管,对高管薪酬少些干涉。“要知道,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金融监管缺失是个重要原因。所以,我担心精英们太快地遗忘这场危机。”

  2010年的中国GDP

  将有8%的增长

  按照主流观点的判断,今年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财政投资的拉动。于是有不少人担心,如果明年政府拉动放缓,中国经济是否还有能力保持8%以上的增长。樊纲的判断是“可以”。

  “房地产投资增加、其他行业回暖、外贸回升三大力量将支撑中国经济发展。”

  樊纲认为,2009年,中国房地产业走出低迷,快速回升。但是,这一时段的房地产业,主要是销售之前的楼盘,而不是当年投资开发的楼盘。在房地产向好的背景下,2010年,房地产投资肯定会明显增加。房地产投资的拉动效应,将有力地拉动经济。”

  与此同时,国内其他行业也慢慢走出低迷期,开始出现复苏性增长,虽然达不到2007年的水平,但仍然具备一定的拉动能力。此外,世界经济复苏必然伴随需求的增加,而中国的商品性价比高,出口也会具备相当的竞争力。

  贺强:股民应密切关注三季度经济数据

  著名经济学家、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贺强昨天提醒股民,要密切注意即将公布的今年三季度经济数据。

  贺强认为,从去年10月份开始的这波反弹,在3500点左右遭遇阻击;而近期反弹则遭遇3100点的顽抗。原因在于,这两个点位附近,都聚集着密集的套牢盘。只有经济确实走好,才有可能支撑股指冲破这两个点位。

  “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是明显好于一季度的;与此同时,大部分人也预期,三季度的数据要好于二季度。”贺强说,而这个预期,已经在股指上反映出来了——股指反弹冲击3000点,“所以我认为,如果三季度数据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很多,股指将冲破3100点;如果不如人意,可能要掉头朝下。”

  贺强现在比较担忧的是,因为通胀预期,会不会导致政策发生变化。他认为“1996年之后,中国就没有出现过严重的通胀,现在也不会。现在就收缩财政政策,太早。”

  孟晓苏:担心房价大幅度上涨

  在昨天的论坛上演讲的,还有原中房集团总裁,现任中房集团理事长、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孟晓苏。

  孟晓苏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反弹,而且反弹是V字型。“通常,房地产的发展周期是5年。接下来,中国房地产业将迎来5年的发展。”

 樊纲:不会大萧条也不会快速复苏

  孟晓苏认为,目前,全国各地频繁出现“地王”,其深层次原因是“土地供应量不足”。而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则是“市场供应不足”。今年,全国的商品房供应量也明显不如去年同期。

  孟晓苏说:“从土地转让到房屋产出,一般的周期是18个月。所以,接下来仍然是供不应求的局面。我认为明年的房地产价格上涨是肯定的;但是我希望这种上涨是稳中有涨,不是大涨。”

  而孟晓苏认为,解决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途径有三:一增加土地供应,二加大房地产投资,三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

  房地产业发展,催生了一批房地产投资者。孟晓苏反对“一味地指责他们”。“投资者承担了一个‘商业库存’的功能。这些‘库存’最终进入了市场,也满足了一些购房者的需求。”

  如果没有这样的“库存”,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周期会延长,市场供应的房子也会减少,购房者可能有钱也买不到房子。

  不过,孟晓苏也劝告房地产企业,“得到合理的利润,保持房价的稳定,把涨价的空间更多地留给购房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9760.html

更多阅读

《美国货币史》读书笔记(1):货币在大萧条中的作用再思考

1929~1933年美国大萧条时期,货币存量下降33%(年均10%),GNP下降53%(年均19%),价格水平下降超过1/3。大萧条后,人们对货币作用的共识是:“货币作为被动因素,反映的是其他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在维持稳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弗里德曼等在

浪漫香榭丽董事长黄小川:公司再大,也是一个家

  2009年我们迎来祖国60年大庆,同时也迎来了公司的10年大庆。十年来,公司从成都到太原,最终落户古城西安,建立了我们新的家园,公司这个大家庭,发展到现在几千人,从年销售几十万到现在几个亿,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就是每位家庭成员努力的结果,我

樊纲:全球减排责任有别

“发达国家应该更多地承担减排的责任与义务,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必要的资金与技术转移,协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多的减排。”这是著名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近期在媒体上谈得最多的一个话题,这也是樊纲今明两年研究的“重头戏”

樊纲:飞驰的经济人生

樊纲:飞驰的经济人生   ——专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樊纲  人生犹如登山。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世上最难攀越的山,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  在当代经济学家中,樊纲的人生经历颇富有传奇色彩。  “文革”开始的时候,1968年,

樊纲:中国繁荣期的宏观调控与危机后的快速复苏

危机爆发以后,金融海啸波及到中国以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及时和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这当然功不可没,但在我看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世界箫条中保持8%以上的增长,而且在4月份开始复苏,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者重要的前提,是我们在危机之前那几年里

声明:《樊纲:不会大萧条也不会快速复苏》为网友何以清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