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 谁能成为中国创业板里的“谷歌”、“苹果”?



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今天,创业板又有8只新股进入申购,发行在即,而其发行市盈率更是一浪盖过一浪,财富效应让投资资金趋之若鹜。

  随着创业板阵容逐渐扩大,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浦发银行杭州分行主办,今日早报、浙江在线联合承办的“首届中国创业板高峰论坛”也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索票热线85055555继续开通)。

  “中国创业板有没有可能造就像‘谷歌’、‘苹果’这样的伟大企业?”

  “如果可能,谁又可能具备成长为‘谷歌’‘苹果’的资质?”

  “创业板在蕴含着巨大机遇的同时,存在的‘三高’问题又应该如何看待?”

  随着报名工作接近尾声,峰会上可能被讨论的话题也成为了焦点;关心创业板话题的企业家和投资者向本报抛来了一个个他们最关心的议题。

  考虑到峰会现场有限的时间,在参加峰会的知名企业家和专家现场亮出观点和论据之前,早报就这一话题率先征集起峰会之外的专家学者、投资人士以及企业家们的观点。

  创业板会产生“谷歌”、“微软”?

  十年磨一剑的中国创业板,被称为中国版“纳斯达克”。

  其实,创业板在世界各国都有推行,但并非都以成功的姿态展现,有统计显示,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有39个国家(地区)成立了75个创业板市场,但其中近半市场已被迫关闭,包括德国的创业板更是几次试验,最终还是关闭;纳斯达克,是为数不多创业板开办成功的典范。

  纳斯达克的成功还在于,她成功培育出了诸如“微软”、“苹果”以及“谷歌”等这样的商业巨星。

  将中国的创业板与纳斯达克类比,自然也是寄托了多数企业对创业板的无限期待。

  那么,中国的创业板,能否在全世界创业板半数失败的概率下,脱颖而出,成为企业最好的融资平台之一?

  “中国的创业板环境现在非常好,美国纳斯达克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不过30倍左右,但是国内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可以达到70倍,融资环境会越来越好。”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分析。

  对中国创业板,谢百三是以非常勿庸置疑的肯定语气回答的,“再说,中国有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资源,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的创业板提供资源。”他说,“即使进入创业板的不能够全部成功,但是哪怕100家上市的企业家里面有10~30家脱颖而出,恐怕并非不可能。”

  “如果没有推出创业板,国内的资本市场脉络就没有完全打通,对那些优秀的企业而言,就意味着少了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赛伯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斌如是说。

  在陈斌看来,是在3年内或者是5年内产生出“微软”“苹果”或许未可知,但是5~10年必然能够产生这样的企业却是可以预期的,“现在人民币基金是国内投资资金的主流,甚至大量的海外资金也看好中国的投资机遇,进入中国投资;因此,创业板的推出,不仅仅是提供了为企业‘输血’这一功能,同时还为优秀的企业带来经营层面的变革。”

  “优秀的企业家如果有了资本助推,能够实现快速成长,快速提升产品的同时也在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陈斌分析。

  谁能成为“谷歌”、“微软”?

  其实,无论是“苹果”或者是“微软”,他们创下的资本神话都让人印象深刻。

  1986年,微软上市的时候发行价仅12美元,微软的高速成长成为纳斯达克最耀眼的明星;

  苹果,发行价13美元,2010年的首个交易日创出了214.1美元的新高,涨幅超过15倍;

  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谷歌,2004年发行价84美元,到如今股价已经超过600美元,涨幅超过600%,市值更是超过1997亿美元;而最近,更有投行又将谷歌的预期股价调高至800美元。

  相比之下,中国的创业板第一枪已经打响,而且相当漂亮。

  刚开出来两个月时间的创业板,正在加快扩容步伐;从上市之初的28家,如今阵容已经有40多家;其中,第一批上市的企业吉峰农机,从10月份上市以来,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涨幅已经达到78%;还有大禹节水、金亚科技等也是涨幅不小。

  如果真如陈斌等投资人士理解的,5~10年内中国版纳斯达克产生“微软”“苹果”不是梦,那么谁最具有潜力成为“微软”和“苹果”?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 谁能成为中国创业板里的“谷歌”、“苹果”?

  对此,陈斌的看法,最有可能脱颖而出的,依然会是在高科技行业。

  “企业的成本优势无非取决于两个方面,或者是高科技,或者是低价竞争,依赖低价竞争不是长久之计,就必然依赖高科技了;只不过所谓的高科技,并不一定会高科技行业,也可能会是传统产业里的科技创新企业。”

  陈斌同时也强调,除了技术优势,更重要的一点,还取决于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创业板里的‘苹果’‘微软’,必然是站在全球化范围同样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在符合创业板条件的‘三新两高’企业里最可能产生。”谢百三指出,实际上,在新能源领域,他甚至已经有了他认为可以成长为“谷歌”式的明星企业,“一方面是符合低碳低污染的政策支持方向,另一方面又是行业内垄断地位,这样的企业股价上涨20倍甚至30倍不会有问题。”

  谢百三指出,其实A股主板市场里,也已经造就出一些资本财富神话,像盐湖钾肥,但是股价能从最初的不到5元每股,最高到过100元每股,到现在依然有60多元每股

  的价格,涨幅已经超过了谷歌和苹果;还有苏宁电器,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股价也已经涨了24~26倍。

  “这其中,盐湖钾肥是传统农业领域,苏宁电器也是传统行业,因为模式的创新脱颖而出;其实,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每个行业内都有可能产生自己的‘苹果’和‘微软’。” 谢百三指出。

  浙江企业具有这样的潜力吗?

  平均高达70倍市盈率,以及蜂拥而至的资金投资热情,创业板的财富神话再次成为资本启蒙,敲醒了浙江那些原本仍然对资本市场懵懵懂懂的企业家。

  “有想法要在创业板上市,先来峰会上听听专家的看法。”

  “已经在辅导期内,关键是一些细则上还需要明确,需要加强学习。”

  虽然因为场地和规模限制,组委会对参加“中国首届创业板高峰论坛”的企业家资历进行了限制,要求企业最近一年的净利润不少于200万元,净资产不少于1000万元,但是从报名的情况,依然看得出来浙江企业对上市的热忱。

  而这些企业同样关心的是,如果中国创业板上诞生出几个“微软”和“苹果”不是梦想,作为以中小企业的迅速崛起为主要模式的浙江,又是否具有这样的潜力?

  浙江首批申报就有10家企业赴京赶考,目前已经有5家企业在创业板获批或者已经发行;不过,从首批申报的浙江创业板公司所处行业来看,因为以制造业居多,似乎面对创业板要求的“三高两新”并不具有特别的优势,而这也成为一些浙江企业上市的主要顾虑。

  对此,同样是浙江人的谢百三却并不认同,他对浙江民营企业的质地有着非常的信心,“据我了解,浙江的萧山、绍兴以及余姚等地都有不少质地好的企业,他们中都有可能产生出明天的‘苹果’。”

  “不排除浙江还存在为数不多的企业家,仍然会从静态的利益出发,不愿意上市或者接受投资资金,认为这样是在稀释股权,将上市简单地理解为‘资金地增量’;但是浙江企业中,除了优秀的制造业,还有软件、电子商务等领域,也有一批已经在行业内具有地位的企业在加速成长;甚至一些传统的企业已经懂得借助新的技术改造,为浙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作出贡献,他们中,都有可能是明天的‘苹果’或者‘谷歌’。”

  同时,来自省金融办的资料显示,浙江的创业板后备资源也非常丰富,已辅导企业和近期经改制以后符合创业板条件的企业超过100家,涵盖了信息软件、新能源、生物制药、影视制作、新业态、动漫等行业,其中信息软件行业占突出地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9804.html

更多阅读

谁是《红楼梦》里的荼蘼花? 荼蘼花

《红楼笔记》之五百零二风之子原创关于谁是《红楼梦》里的荼蘼花,指向也是较为明确的,那就是麝月。第六十三回,麝月抽到的签是这样的:麝月便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这面上一枝荼蘼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那边写着一句旧诗,道是:开

巴菲特公司为何能成为世界第一高价股? 巴菲特公司

拒绝小散的世界第一高价股——如何看待巴菲特控股的天价股董登新教授 2013年7月,巴菲特控股上市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最高股价为17.89万美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现在股价为17.17万美元,它是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高价股。它为什

声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 谁能成为中国创业板里的“谷歌”、“苹果”?》为网友无所谓没形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