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启示 从品牌战略角度看吉利并购沃尔沃



最近,规模、实力、资质在中国都不是顶尖的民营企业吉利,居然即将收购世界名牌沃尔沃。吉利这一举动引起全球汽车界的轰动和社会普遍关注。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这件事?

在不久前举办的一个论坛上,我曾经提出一个观点: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加紧实施品牌战略的好时机。这是因为:第一,金融危机促成了世界经济格局和金融格局的变化,对中国来说,出现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的好机遇。第二,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惟独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品牌形象。第三,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成长起一批有实力的自主品牌企业,他们已经有能力利用这次机遇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品牌战略。第四,通过金融危机,各级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品牌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积极的作为。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启示 从品牌战略角度看吉利并购沃尔沃

吉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9年夏天,根据中央领导关于总结吉利经验的批示,工信部特别召开了一次吉利经验研讨会。会上我说,吉利的经验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敢当首长”。李书福不敢响应我的说法,他认为吉利在中国汽车界还远不够当“首长”的资格。其实,我讲的是吉利的发展方式,而不是评价它的地位。

在阐述“制造”和“品牌”的关系时,我用写文章做比喻。写文章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一般人的方式:自己写、自己署名。第二种,秘书方式:自己写,别人署名。第三种,首长方式:找别人写,自己署名。贴牌生产,即平常说的OEM,就是类似第二种的秘书方式。这种方式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主导权,金融危机出现后这种方式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第一种方式,用自己的技术支撑自己的品牌,应该坚持,但由于中国原来的技术落后,仅靠这一种方式打造品牌,会相当困难且耗时。第三种首长方式,实际上是世界通用的方式,即利用自己的品牌整合世界先进技术。或者说,整合世界先进技术支撑自己的品牌。这种方式对中国尤其重要,因为它更是后起者赶超先行者的办法。

“首长方式”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搞自主品牌,不要也不必“闭门造车”,而应该鼓励企业敢于、善于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壮大自主品牌产品,同时使各方实现共赢。世界汽车工业的大调整与大组合,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百年不遇的宝贵时机。中国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并购等方式获取国际优质资源,加快品牌建设的步伐。

吉利从创办企业之初就悟到了这个关键点和根本点。李书福说,“扛着别人的旗帜登上珠穆朗玛峰是愚蠢的”。吉利从投身汽车领域的第一天起,就把创造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当做最高追求,并且为此进行了艰苦努力和多方探索。为了提升自己的品牌,吉利近几年做了战略转变,把口号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升级为“造消费者喜爱的车”,从强调价格到强调技术。而解决技术问题,则采用了“首长方式”。在自主品牌的平台上,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又勇于购买外国先进企业。去年吉利成功收购澳大利亚DSI变速器公司,就是一个例子。

现在,对吉利并购沃尔沃,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绝大多数意见均为正面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首先是这家企业十多年持续自主创新,有效实施品牌战略的结果,也是吉利采取“首长方式”产生的影响。

从国家品牌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吉利并购沃尔沃,我认为至少有三点意义。

其一,吉利并购沃尔沃,是我国汽车企业在发展自主品牌方面思想观念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我国汽车产业顺应改革开放潮流,向跨国汽车公司敞开了合资大门。不长时间内,几乎所有汽车巨头都进入中国,中国汽车市场空前繁荣。但也毋庸讳言,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对自主品牌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够,过分寄希望于“以市场换技术”,众多厂家热衷于当“秘书”,结果有些自主品牌被削弱甚至丧失了。

如今,在我国汽车企业中曾经实力较弱、处境艰难的吉利,由于坚持自主品牌,不仅在市场上站住了脚跟,而且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加速发展,并且有可能抓住机遇,并购国际优质资源。这是吉利在观念上的一大突破,也必然会引起我国经济界、企业界在观念上的突破。

其二,吉利并购沃尔沃,是我国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发展自主品牌的一次“实战演习”。

吉利并购沃尔沃,从一开始就被炒得沸沸扬扬,非常热闹。抹去表面的新闻泡沫,我们可以看到,吉利并购的最终落脚点,是着眼于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吉利对外宣布的三点竞购标的:一是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百分之百的股权;二是收购后的沃尔沃将保有其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及公司为实施既定商业计划所需要的所有福特知识产权的使用权;三是吉利将通过沃尔沃拥有其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并有权使用包括沃尔沃的安全与环保方面的知识产权在内的大量知识产权。可见,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标的十分清晰。这场竞购活动将为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并购积累新的经验。

其三,吉利并购沃尔沃,对我国制造业加紧实施品牌战略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资源整合全球化,不是经济利益全球化。全球化并没有消灭民族经济作为一个单元的存在,任何国家都要保护自己的民族经济和自主品牌。中国面临的任务是由一个“制造大国”发展成为一个“品牌强国”。成功的并购,将使吉利的企业现代化进程大大提速,吉利的品牌价值大幅提升。沃尔沃这个百年老品牌,也将得到新的发展。这种互利共赢的模式,将会有力推进中国自主品牌的国际化。

世界资源是根据形势变化不断整合的。过去,外国大企业收购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比较多。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了,中国企业收购外国企业和外国品牌一定会逐渐多起来。不仅企业要在这方面努力,政府也要在这方面给予支持。资源的最佳整合,会使资源发挥出最好的效益。中国品牌国际化,不仅造福中国人,也将造福全世界。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今后将继续证明这一点。品牌,将会让中国更受尊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0205.html

更多阅读

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 品牌宽度的自然生长

品牌宽度,也就是品牌的覆盖面。从经济的角度看,高覆盖会带来低成本与高收益;可从品牌管理角度看,这样风险系数就会增加很多,一个子品牌的问题,会扩散到其他品牌,小事故,却带来大伤害。

社会学角度看留守儿童 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看“公知污名化”

     近日,当红女“公知”刘瑜与男作家慕容雪村对谈“公知污名化”,又激起了网友争论。他们跟之前吴祚来、张铁志的“反击”差不多,无非是把“公知污名化”归罪于阴谋论、专家跨界、民众价值虚无。应该说,这些反击都有一定道理,不排

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 从传播方式变化看奥运品牌营销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结束了,中国军团再次取得了让国人骄傲的成绩。然而今天的中国人对奥运会的成绩关注度正驱于理性,据有关媒体的调查:如今中国人已不在关心我们能获得多少枚金牌,并淡化这一问题,民众关注度远不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这

声明:《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启示 从品牌战略角度看吉利并购沃尔沃》为网友等着兲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