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坚:学会放弃是种智慧



 黄志坚在他40岁生日那天,写过一篇题为《学会放弃》的人生感悟。他说,年轻时我的抱负是做李嘉诚,我什么都想要。现在有了阅历,明白黄志坚终究只能做黄志坚。所以,要学会放弃。

  生日是怀旧的日子,也是遐想未来的日子。但那时,黄志坚的事业正如日中天,人气旺,财气也旺。别的不说,仅就他斯达远东工贸集团旗下的主打品牌EXTRASTAR(超星)碳性电池,就以大敌压境的势头,覆盖了大半个南欧市场,把小日本的超级品牌PANASONIC(松下)挤兑得很有些尴尬。

  松下何曾遭遇过如此强势的对手?更何况并非欧洲本土的老牌,而是之前电池行业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人、中国牌子,那气不打一处来的郁闷可想而知。偏“超星”满目皆是,不管西班牙、意大利、还是葡萄牙,不管地铁、高速公路、街头广告牌还是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它的形象代言无处不在。松下只好咽下这口气,接受“超星”的挑战。

  “超星”是黄志坚的拥有。在拥有的疲惫中想象放弃的轻松,是境界,也是智慧。黄志坚不承认自己走的路与别的温州人有什么两样。这点,我信。拥有的过程其实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过程,即便不同,也是捡拾的招式不同,本质并无区别。而放弃,则是生命体对内在外在处境的取舍,是生活态度,是哲学思考。这正是黄志坚不同凡响之处。

  从这天开始,他把“远东”的战线缩短,版图缩小,把四面伏兵八方斡旋的争雄称霸野心按捺下来。他把已投入开发的科技产品诸如太阳能、电脑、数码相机等舍弃了,把以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命名的五星级酒店项目也舍弃了,就连橄榄油葡萄酒的进口,也只作为贸易平衡而收敛了大动作。

  集团内部,该放的权放掉,该放的钱也放掉,管理权和效益一并放给下层和股东。大凡股东都是创业之初的股东,是播种季节的援手,他的股东恰恰相反,在过程中脱颖,是共同收获者。尔后,他剥掉事业人的盔甲,尝试不再让自己疲于奔命,努力过一种有点自我的日子。他买了越野车,去西藏,去新疆,也去埃及,寻踪探险做极地摄影,并把这些珍贵的镜头制作挂历送给他的客户。越野、探险还有摄影都是黄志坚的爱好,却像荡在半空的梦,从未实现过,现在他把它们还给自己。

  黄志坚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那次婚姻给破裂的双方留下现在正上大二的女儿。女儿的成长不可避免蒙受了或许终生都难以消弭的情感阴影。黄志坚一直都在勉力修复孩子的心理创伤,彼此的沟通也不错,但他还是为先前的激烈和轻率怀有很深的负疚。与父母也一样,虽然当初的固执己见甚至叛逆换到今天仍被证明是对的,但父母把振兴家族的意志和期待搁在儿子肩头也没错,为什么就不能体谅老人的一番苦心?为此他有深刻的自省。

  如今,他拥有的是和睦美满的大家庭,第二次婚姻赐给他最好的妻与三个阳光的孩子,年迈的父母也一如既往用慈爱呵护着一家大小,他以为这才是他的港湾,他真正的富有。每天下班回家,三个孩子小鸟般向他飞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心里就会洋溢着温热的愉悦。

  什么叫幸福,俗常的天伦就是幸福。

  成功商人能咀嚼俗常幸福的还真不多,黄志坚因了领悟有了这类幸运。他舍不得幸福在手里溜走,要扯住它。他必须学会放弃,放弃那些与幸福无关的东西,包括要做李嘉诚的抱负。

  放弃的前提是拥有

  黄志坚来西班牙是1989年,24岁。在此之前,他从瑞安调到温州,是市物价局的一名公务员。这个职位在当时与后来都是求职者趋之若鹜的“肥缺”,黄志坚却毫不犹豫抛掉了。理由是办公桌挡住了人生的不可知,他不想活着的每一个日子原版复制。况且,他在电大学的就是经济,他对经商有兴趣,他想做李嘉诚。

  西班牙迎接他的不是叱咤风云的高台,而是烟熏火燎的炉台。兄长在北部城市开餐馆,他除了做厨房没别的选择。他也不吭声,把自己变成一个陀螺,在餐馆、学校、栖身之地飞转,连委屈都没时间。语言学到三年级,别人下课泡酒吧,他是泡厨房,一头钻进去,深夜才出来,做出的作业也是半醒半睡。熬不下去,干脆作罢,辍学连带辍工,只身去了马德里。

  第一次亮相是爿礼品店,铺面很小,货也零落,不是他不作兴大气派,而是没有钱。店是租的,钱是借的,进货用手推车三两纸箱地拉,路远,想搭巴士没让上,巴士载人不载货,拒载也是情理之中。可司机的鄙夷一目了然,不仅仅对他,而是对他身后的整个族裔,他感觉像被扇了耳光。退回来,心却强烈反弹着。他对自己说,我要强大起来!

  果真卧薪尝胆。一天吃一顿饭,一夜睡半宿觉,学会苦其心智,学会寄人篱下,也学会包容、忍耐,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很快,小店不够腾挪了,他不想着如何把店铺扩大,而是一甩手扔了,踏入新的天地。富恩拉夫拉达工业区是华人的空白地带,他的斯达远东工贸集团填补了这一空白,他也理所当然成为始作俑者。

  刚开始是做百货,货仓不大,规模也小,进一个集装箱都罕见,多是半个或三分之一的拼仓,董事长就是推销员。货送上门也没人要,那些西班牙商家,傲慢地扬着下巴,连眼角也不瞥他一下。幸好他韧性超强,不管冷脸热脸,挨个儿去游说,终于得到仅此一家的接纳,还是最低的价,代卖,不预收货款。那天黄志坚回仓库是空手,感觉却是凯旋,他相信这是他真正意义的上路。

  此后的过程是不断转型不断壮大的过程,黄志坚与他的“远东”一起成长,虽步履维艰,却有声有色。新千年是品牌经营的第一年,先是优质打造,继而尝试往西班牙主流媒体投广告,让终端客户在铺天盖地的视听冲击中把一张生疏的面孔读懂、读熟。这是需要理念与思路、气度与胆略的,黄志坚兼而有之,便从周边华人群落里脱颖而出,崛起在新的高台上。

  如今的斯达远东,是集电子、电工、照明等专业化系统化并拥有终端销售渠道和本土销售队伍的大型工业贸易集团,总部设在马德里,意大利、葡萄牙设有分公司及代办处,以南欧为基点向全欧辐射。中国宁波则是坚强有力的大后方,有分公司,更有两万多平米的生产基地。斯达远东旗下的超星碳性电池品牌,在南欧家喻户晓,市场占有量高达80%以上,超越了世界知名品牌“松下”。“远东”的业绩可谓辉煌。

  然而,黄志坚在过完40岁生日,写完那篇《学会放弃》的感悟后,似乎把这一切都看淡了,他甚至都没有意兴再去回望和骄傲。远东人的事业逐渐成了平凡日子里的常态,就像吃饭、睡觉、读书、思考、会友,都是丰富人生的内容,也都不是全部。

  放弃意味着新的拥有

  假如不明就里,现在的黄志坚看上去不是企业人的形象,他过于儒雅,也过于内敛,倒像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尤其40岁出头就动辄言老的沉吟和谈吐,简直都有哲人的意味了。

  放弃意味着新的拥有,谁说不是呢?

  恰如旗下“超星”品牌的打造,黄志坚更关注人的形象的打造。在西班牙,他以中国人的面目出现;在华人群落,他以温州人的面目出现;在全方位生活处境中,他以社会人的面目出现。他知道,无论是谁,不管平凡还是伟大,都有着各自的象征意义与各自的诉求。他希望自己做一个好人,好的中国人,好的温州人,好的社会人。

  前几年,侨居马德里的老人组建了长青俱乐部,没有固定会所,所有活动都在街心公园桥下,遭受日晒雨淋。热心慈善的陈玉秀老师寻了一处房宅,旋即找到“远东”。她其实并不认识黄志坚,只知道他事业大,口碑好,就奔他而来。黄志坚悉知来意立马就说,陈老师,您别操心了,这笔购房款我管了,有企业家愿出,大家分摊,若没有,我就一个人出了。20多万欧元听起来像吹口气,说得陈老师泪眼婆娑。

 黄志坚:学会放弃是种智慧

  没过几天,黄志坚果然联络了另两位企业家刘光新和高平,去经纪所签了购房合同。捐赠一处房也许不算什么大事,但温暖的感动却一传十,十传百有了互动的效应,老人们不仅有了房,还有了更多人捐赠的各类设施,真正的乐有所安。陈老师窃窃期待在装璜一新的俱乐部见到黄志坚的老父老母,但没有,他们根本不在这个街区住,倒是想来,太远了。

  如何融入,如何打造中国人的良好形象,长久以来都是海外华人生存状态的关键词。在没有更好的借鉴之前,黄志坚想到了慈善义举。一个春花烂漫的日子,黄志坚带着由各部门经理组成的远东人慰问团,来到位于FUENLABRADA地区的RAMON RUBIAL老人院,看望住在那里颐养天年的老人,并带去空调、电线板、相框及多种健身器材。

  这是一所历史悠久分支繁多的老人院,在院的6000多老人几乎都是西班牙裔与欧洲裔。几十年来,他们接受过或政府或教堂或民间慈善机构或有钱人的无数次捐赠,就是没见中国人送东西来过。在他们的记忆里,中国人既不讨要,也不馈赠,永远封闭在自已圈子里,老死不与他人往来。当黄志坚带领远东人以晚辈的姿态笑容可掬地说,如果需要,请召唤一声,我,还有远东人都可以来做义工时,老人们又惊又喜,布满褶子的脸舒展开来,笑出孩童的天真。

  馈赠其实就是拥有。黄志坚向来腻烦作秀,但此时他的确感受到温暖的互换。6000位老人身后又有多少个家庭和亲属,难道不正代表着西班牙民心?接纳他,接纳远东,就是接纳中国。紧接着,黄志坚再次联手刘光新、高平,为企业所在地投资兴建了社区活动中心。

  除此之外,远东集团还以跨行业的大手笔举措,每年都在中国宁波举办西班牙文化节,搭起中西交流的一座栈桥,传递文化传递友谊也传递温暖。西班牙文化部长因此称赞他为民间文化大使。

  不像有些人,活在海外等于活在家乡的阡陌田畴。黄志坚的西班牙是精彩的,有声有色的,既吸吮着西方文明的精神遗产,又保留了传统的儒家精髓,走出了海阔天空,走出了新的境界。曾听说他要创办一所纳入西班牙教育体制的全日制中西双语学校,不知这个美丽的遐想是否也在他的放弃中。即便放弃了许多,新的拥有还是铺天盖地地扑来。

  或许,一切源于他的生肖。黄志坚是属龙的,“龙”的宿命就是不安静,与做不做李嘉诚没关系。记得有句古语叫龙行天下,似可作为他的个人诠释。

  信手拈来,是为题。

  黄志坚的憧憬

  黄志坚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家,但眼下,他是马德里国立大学的博士生,研究方向经济历史。他年轻时在电大学财政,后又修了经营管理课程,有关经济范畴的理论向来有兴趣。他的导师是以前在各方论坛煮酒论剑时一眼瞄中他的西班牙经济学专家。他的博士论文也已酝酿了很久,是有关海外华人的经济历史。这个论文其实不是为他自己做的,他想给海外华人的经济历史留下一点探索思考的痕迹。

  黄志坚还说,他不想一辈子都做商人企业家,如果生命给他机遇,他或许会在商场退役,回归校园,做一名大学教师或者经济理论研究者。他对此很是憧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0257.html

更多阅读

睿智人生:学会选择和放弃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睿智人生:学会选择和放弃目录第1节:选择好前路的方向第2节:为成功选择一个环境第3节:学会放弃才能成功第4节:放弃的勇气第5节:猴子的悲剧第6节:最高的褒奖第7节:低一低头的光明第8节:成功绝非偶然

顾志坚 :照定老师,一个乐行僧和他的寺庙 顾志坚事件

因为小安妮上学事件,照定老师打电话给我,就此认识。他还通过短信发给我一首诗:顾虑得失轮回道,志搏云天真英豪,坚持正义人生路,旺才旺财旺步高 。昨天下午,接到照定老师电话,他决定到苏州,马上定机票,想顺便与我见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晚

对话何伟坚:华帝是品牌领先

     口碑是最好的品牌宣传  《执行官》:广东的企业家非常务实,往往注重营销,不注重品牌。华帝为什么花这么大的投入做品牌?你是怎么理解品牌的?  何伟坚:品牌究竟是什么?行内人跟行外人理解的角度肯定不一样,行外的人觉得就是花多

黄天骥:岭南文化是“不中不西,有中有西”

     黄天骥教授在中山大学超过六十年,亲历风云变幻,近年撰写回忆文章,先后结集成《中大往事》、《岭南感旧》。  黄天骥的老师王季思和董每戡在历史巨变中深受打击。黄天骥回忆:“董每戡先生和我接触的时间不算长,我本科生的时候

人力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特约顾问陈志钰:员工不是挣钱机器

采访8226;撰文/潘青山  数字商业时代:为什么现在要重视为员工打造“幸福企业”?  陈志钰:在没有钱的时候,人是在为生存拼命,再往前发展,就是要追求工作,有安全感,而到了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大部分人都过了温饱和安全阶段,转移到认同、尊重

声明:《黄志坚:学会放弃是种智慧》为网友音若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