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遭遇国勘危机 飞跃的沉浮实际是“中国制造”遭遇着危机



  飞跃的案例,今后会有教科书的价值。

  事实上,资金链断裂只是让飞跃集团身陷困境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升高、人民币升值……那段时间,所有的坏消息接踵而来。“很难过”,邱继宝回想起来,“比创业的时候还艰难”。

  邱继宝承认,“发展过快、定位过高、投入过大、创新过度”,是引发危机重要的原因。像飞跃这样倚重出口的企业,在美元贬值的大背景下注定“很容易受伤”。

  飞跃集团的沉浮,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中国制造”盛衰的一个风向标。在经济起步阶段,利用低廉的劳动力和被低估的货币汇率,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接受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逐渐增加,巨额贸易顺差使得摩擦不断,并且使得本币升值压力大增。此类企业便不可避免地面临发展瓶颈,业界归纳为“30年现象”。这种周期性规律已经在中国隐现,一如曾经走过相似发展路径的“亚洲四小龙”。

  从一个修鞋匠到飞跃集团的董事长,邱继宝创立的“飞跃”品牌,已经成为台州、浙江乃至“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危机爆发后,人们在关注创业者个人命运的同时,更多是对“中国制造”未来之路的思考和忧虑。

  飞跃财务危机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在第一时间为飞跃集团提供财政借款,帮助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省政府随后召集飞跃集团各家债权银行协调,达成了“不压贷、不抽资、不起诉”的协议。

  同时,企业也积极启动“瘦身计划”,扩大高附加值、高利润空间产品的生产,减产或停产微利产品,加快回收应收账款,处置与主营业务无关的资产等。因此,尽管2008年产能大幅萎缩,当年飞跃集团出口额仍继续保持全行业领先。

  “一切都以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行业整合提升和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为最终的目标,”邱继宝说,“我们一直都没有放弃过飞跃,在做的,在想的,无非都是为了拯救飞跃。

  今年1月13日,由台州当地7家企业共同发起的浙江新飞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飞跃”)注册成立,大型民营企业星星集团入股31.65%,飞跃集团转为第二大股东,持股30.38%。新飞跃董事长由邱继宝兼任,总经理则由董事会聘请业内资深人士出任,公司的股权结构转向社会化。

 中石化遭遇国勘危机 飞跃的沉浮实际是“中国制造”遭遇着危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034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制造业已下滑到改革开放30年的最低谷 2016年制造业下滑.

根据媒体的报道,中国可能再次调低2015 年GDP增速的预期估值至“7%左右”,或者“不低于6.5%”。做出这样的调整,我相信既有全球贸易再平衡等国际因素的影响,但不可忽视的是,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立身之本——制造业出现了重大的

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 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仍面临多重考验

     9月中国出口同比上涨9.9%,比8月的2.7%有显著提升。出口超预期反弹主要原因与季节性因素有关,如今年10月初中秋与国庆长假结合使9月出口赶运。而在9月出口产品中,iphone相关产品的出口贡献也相对较多。如此看来,具有明显季节性

声明:《中石化遭遇国勘危机 飞跃的沉浮实际是“中国制造”遭遇着危机》为网友像雾像雨又像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